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6514138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25.1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66781.9

    申请日:

    20180605

    公开号:

    CN108990713A

    公开日:

    2018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00,A01G24/15,A01G24/20,A01G24/25,A01G24/28,A01G24/30,E02D17/20

    主分类号:

    A01G22/00,A01G24/15,A01G24/20,A01G24/25,A01G24/28,A01G24/30,E02D17/20

    申请人:

    山西大学

    发明人:

    陈璋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优先权:

    CN201810566781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卢茂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生态修复工程,对裸露边坡表面进行特种工程材料施工;所述特种工程材料由温度调控层、抗寒抗旱基质层、促根保墒基质层、坡面改良基质层组成。坡面改良基质层设在基质材料的底部,促根保墒基质层设在坡面改良基质层的上面,抗寒抗旱基质层设在促根保墒基质层的上面,温度调控层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上面。本发明以施工土壤、各种固体废弃物、天然矿物质矿渣、微生物菌剂以及高分子改良剂等为原材料,通过不同基质层的功能设计,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强烈,干旱胁迫严重的恶劣环境条件,有效的提高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边坡进行特种工程材料施工,所述特种工程材料由温度调控层、抗寒抗旱基质层、促根保墒基质层、坡面改良基质层组成;所述坡面改良基质层设在基质材料的底部,所述促根保墒基质层设在坡面改良基质层的上面,所述抗寒抗旱基质层设在促根保墒基质层的上面,所述温度调控层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控层是由多孔无纺布和植物纤维网组成,多孔无纺布位于最外层,由重量不低于200克/平方米无纺布制成,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cm的圆孔,圆孔间距是3cm;植物纤维网由椰丝纤维,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厚度2-3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寒抗旱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20-30%、泥炭土10-20%、椰糠10-20%、高分子聚合物10-15%、蛭石10-15%、植物种子0.5-1%、膨润土10-15%、化学合成复合肥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根保墒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15-25%、硅藻土10-15%、高分子聚合物5-10%、有机废弃物堆肥10-15%、矿物肥10-15%、泥炭土5-10%、蛭石5-10%、化学合成复合肥2-5%,厚度为3-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面改良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10-20%、高分子合成改良剂10-20%、有机废弃物堆肥20-30%、城市生活污泥20-30%、微生物菌剂0.05-0.1%、天然矿物质矿渣20-30%,厚度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特种工程材料施工步骤为:1)清理、平整坡面:去掉包括碎石、浮石、杂草、废渣的工程垃圾,确保坡面平顺整齐;2)先将坡面改良基质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质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裸露边坡表面,厚度为3-5cm;3)在坡面改良基质层喷播完成6-12小时后,再将促根保墒基质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质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5cm;4)在促根保墒基质层喷播完成6-12小时后,再将抗寒抗旱基质层的原材料按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5cm;5)抗寒抗旱基质层喷播完成后,再将温度调控层的原材料制备好,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1-2根/m;6)进行定期水分养护管理3-6个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兼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要求。裸露边坡是各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形成的地质环境之一, 不仅可造成水土流失、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 而且产生生态系统破碎化、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急需通过工程手段和生物措施,开展生态重建,恢复生物多样性,建立起一种结构稳定、功能完善、能够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

    在我国西藏和四川西部等高寒高海拔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尤其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生态环境很容易破坏并很难恢复,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强烈,干旱胁迫严重,以及土壤营养贫瘠,导致植物平均生长期较短,生长缓慢,仅仅依靠植被自然恢复,其过程非常缓慢。目前应用于裸露边坡生态护坡治理的主要措施是生态基材护坡技术,其是利用喷射机将纤维、植壤土及植被种子等工程材料均匀喷射到边坡坡面上,在边坡表面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来实现绿化。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传统的工程材料植被恢复效果较差,目前专门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能够适应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强烈,干旱胁迫严重的工程材料及修复技术还是空白,急需研发一种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该生态修复方法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水分条件,而且还能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强烈,干旱胁迫严重的恶劣环境条件,提高植被恢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对裸露边坡表面进行特种工程材料施工;所述特种工程材料由温度调控层、抗寒抗旱基质层、促根保墒基质层、坡面改良基质层组成。

    所述坡面改良基质层设在基质材料的底部,所述促根保墒基质层设在坡面改良基质层的上面,所述抗寒抗旱基质层设在促根保墒基质层的上面,所述温度调控层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控层是由多孔无纺布和植物纤维网组成,多孔无纺布位于最外层,由重量不低于200克/平方米无纺布制成,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cm的圆孔,圆孔间距是3cm,圆孔有利于植物钻过无纺布继续生长。植物纤维网由椰丝纤维,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厚度2-3cm。温度调控层功能是将基质材料与外界恶劣环境隔离开,减少紫外线辐射,减少昼夜温差,具有保温,保墒,提高地温,并且后期降解后能加速土壤有机质腐化过程,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抗寒抗旱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20-30%、泥炭土10-20%、椰糠10-20%、高分子聚合物10-15%、蛭石10-15%、植物种子0.5-1%、膨润土10-15%、化学合成复合肥1-2%。能够为植物种子萌发创造良好条件,基质遇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一定的抗寒功能,而且能够有效储存水分,保证养护用水与天然降水能迅速保存在基质中,减少水分蒸发,当植物需要水分供给时能释放给植物根系,有助于提高植物抗旱能力。厚度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土壤是施工时收集工程开挖的表层土壤,进一步优选经风干、粉碎、过5mm筛,土壤中砂粒含量在5-10%、含水量在6-10%。

    进一步地,所述泥炭土是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质地松软易于散碎,比重0.7—1.05,经风干、粉碎、过5mm筛,含水量在5-10%。

    进一步地,所述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共聚体,0.9%盐水溶液吸收倍率50-100,粒径0.2-0.5mm,使用寿命5年以上。并且能够溶于水并能与水形成具有粘结性及粘附性的溶液,粘附在土壤颗粒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一定的抗寒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蛭石,为功能填充材料,容重约0.2 g/cm³,吸水倍率为3倍,蛭石粒径小于1-3mm,具有保水性能、缓冲保水剂引起的体积变动,提升水分的入渗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子是高寒高海拔地区本土植被物种的种子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的含水粘土矿,密度2-3g/cm3,粒径小于3mm,吸收倍率为7~12倍,功能是增加基质团聚体的数量,降低基质容重,增大基质孔隙度,提高基质的保水性能,减少水分下渗。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合成复合肥主要用来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化学合成复合肥的各种有效元素质量分数比为N:P:K=13:26:10。化学肥料中的各种有效元素分别由下述物质提供:氮取自于尿素或/和硫酸铵或/和磷酸二铵、磷取自于过磷酸钙或/和磷酸二铵或/和磷酸二氢钾、钾取自于硫酸钾或/和氯化钾或/和磷酸二氢钾。

    进一步地,所述的促根保墒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15-25%、硅藻土10-15%、高分子聚合物5-10%、有机废弃物堆肥10-15%、矿物肥10-15%、泥炭土5-10%、蛭石5-10%、化学合成复合肥2-5%,厚度为3-5cm。具有平衡水分和养分的供给、促进根系生长的功能,该生长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以及丰富的养分,能够满足坡面植物后期生长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硅藻土是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含水量在5-10%。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保肥能力,且能够有效的杀灭土壤中的害虫。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废弃物堆肥以植物秸秆(包括玉米、小麦、稻草、高粱、谷物秸秆的一种或几种)为原料,粉碎成长度为2-3cm,将秸秆混合物与家禽粪便(包括鸡粪、鸭粪、羊粪、牛粪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行自然发酵,秸秆混合物与家禽粪便的重量比例为7-8∶3-2,自然发酵、腐熟处理30-50天。其主要起改良土壤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长期养分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矿物肥是精选麦饭石、方解石、黄金石、沸石等多种天然矿石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制成的一种的多元素天然矿物肥,含水量在5-10%,富含磷、钾、钙、硅、硫、铁、锌、锰、钼、硼、锶、钡、溴多种元素。施用矿物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分蒸发。

    进一步地,所述坡面改良基质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施工土壤10-20%、高分子合成改良剂10-20%、有机废弃物堆肥20-30%、城市生活污泥20-30%、微生物菌剂0.05-0.1%、天然矿物质矿渣20-30%。厚度为3-5cm。坡面改良基质能够渗入坡面表层土层中,对贫瘠土壤进行改良,使其成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以及存储养分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合成改良剂,主要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纤维素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或共聚物。高分子合成改良剂能够溶于水并能与水形成具有粘结性及粘附性的溶液,粘附在土壤颗粒之间,能够改良贫瘠土壤的物理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

    进一步地,所述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石灰粉处理后,可以钝化污泥中重金属并杀死其中病原菌,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有机质和其它微量元素,是一种很好的植物养分来源和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数计城市生活污泥:石灰粉=8-9:2-1比例混合,自然风干,含水量20-30%。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主要有荒漠蓝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荒漠蓝藻作为先锋拓殖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强紫外辐射、营养贫瘠等环境胁迫,并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影响并改变外界生境,其他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有机和无机养分,提供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解重金属残留,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微生物的代谢物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和氨基酸等有益物质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矿物质矿渣是以天然矿石如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麦饭石、沸石、磷矿粉等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制成的一种的矿物质土壤改良剂,能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水保肥。含水量20-3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修复的方法,步骤为:

    1)清理、平整坡面:去掉碎石、浮石、杂草、废渣等工程垃圾,确保坡面平顺整齐;

    2)先将坡面改良基质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质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裸露边坡表面,厚度为3-5cm;

    3)在坡面改良基质层喷播完成6-12小时后,再将促根保墒基质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质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5cm;

    4)在促根保墒基质层喷播完成6-12小时后,再将抗寒抗旱基质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质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用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5cm;

    5)在抗寒抗旱基质层喷播完成后,再将温度调控层的原材料按上述规定的制备好,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1-2根/m2;

    6)然后进行定期水分养护管理3-6个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目前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传统的工程材料植被恢复效果较差,目前专门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能够适应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强烈,干旱胁迫严重的工程材料及修复技术还是空白,急需研发一种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特种工程材料及生态修复技术。本发明以施工土壤、城市和农村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天然矿物质矿渣、微生物菌剂以及高分子改良剂等为原材料,通过不同基质层的功能设计,研发了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特种工程材料及生态修复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效果,并且有利于各种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中特种工程材料的示意图。

    图中:1-多孔无纺布,2-植物纤维网,3-温度调控层,4-抗寒抗旱基质层,5-促根保墒基质层,6-坡面改良基质层,7-工程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基质原材料的准备:

    施工土壤:施工时收集工程开挖的表层土壤,进一步优选经风干、粉碎、过5mm筛,土壤中砂粒含量在5-10%、含水量在6-10%。

    泥炭土: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质地松软易于散碎,比重0.7—1.05,经风干、粉碎、过5mm筛,含水量在10-30%。

    椰糠:椰子外壳纤维粉末,经风干、粉碎、过5mm筛,含水量在10-30%。

    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共聚体,0.9%盐水溶液吸收倍率50-100%,粒径0.2-0.5mm,使用寿命5年以上。

    蛭石:容重约0.2 g/cm³,吸水3倍,蛭石粒径为小于3mm;

    植物种子:按重量份数计紫花针茅:青藏苔草=1:1;

    膨润土:密度2-3g/cm3,粒径小于3mm,吸收倍率为7~12倍,

    化学合成复合肥:N:P:K=13:26:10;

    硅藻土: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含水量在5-10%;

    有机废弃物堆肥:以玉米与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粉碎后长度为3cm,玉米与小麦秸秆的质量比例为3∶7,秸秆混合物与牛粪混合,秸秆混合物与牛粪的质量比例为7∶3,进行自然发酵、腐熟处理30天,配成为有机废弃物堆肥;

    矿物肥:按重量份数计麦饭石:方解石:黄金石=3:1:1,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含水量在5-10%;

    高分子合成改良剂:按重量份数计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1:1:1;

    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泥:按重量份数城市生活污泥:石灰粉=8:2比例混合,自然风干,含水量20%。

    微生物菌剂:按重量份数计荒漠蓝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3:1:1:1

    天然矿物质矿渣:按重量份数计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磷矿粉=3:2:1:2,经风干、粉碎、过3mm筛,含水量20%。

    多孔无纺布:由重量不低于200克/平方米无纺布制备,表面均匀分布直径为1cm的圆孔,圆孔间距是3cm;

    植物纤维网:按重量份数计椰丝纤维:小麦秸秆:水稻秸秆=3:1:1,厚度2-3cm。

    (2)坡面改良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施工土壤20份、高分子合成改良剂9.9份、有机废弃物堆肥25份、城市生活污泥25份、微生物菌剂0.1份、天然矿物质矿渣20份;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裸露边坡表面,厚度为5cm。

    (3)促根保墒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施工土壤25份、硅藻土10份、高分子聚合物5份、有机废弃物堆肥20份、矿物肥15份、泥炭土10份、蛭石10份、化学合成复合肥5份;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层表面,厚度为5cm,促根保墒基质层与坡面改良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4)抗寒抗旱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施工土壤30份、泥炭土15份、椰糠20份、高分子聚合物13份、蛭石10份、植物种子0.5份、膨润土10份、化学合成复合肥1.5份;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层表面,厚度为5cm,抗寒抗旱基质层与促根保墒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5)温度调控层铺装

    在抗寒抗旱基质层喷播完成后,将温度调控层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2根/m2;

    (6)而后进行定期水分养护管理3个月。

    6个月后,形成了良好的植被覆盖层,植被覆盖度达到80%以上,实施3年后植被覆盖度稳定在55%以上。

    实施例2:

    (1)基质原材料的准备,同实施例1。

    (2)坡面改良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有机废弃物堆肥20份、城市生活污泥20份、天然矿物质矿渣30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裸露边坡表面,厚度为3cm。

    (3)促根保墒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有机废弃物堆肥30份、矿物肥10份、泥炭土5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cm,促根保墒基质层与坡面改良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4)抗寒抗旱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泥炭土10份、椰糠25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层表面,厚度为3cm,抗寒抗旱基质层与促根保墒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5)温度调控层铺装

    在抗寒抗旱基质层喷播完成后,将温度调控层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2根/m2;

    (6)而后进行定期水分养护管理3个月。

    6个月后,形成了良好的植被覆盖层,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实施3年后植被覆盖度稳定在50%以上。

    实施例3:

    (1)基质原材料的准备,同实施例1。

    (2)坡面改良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有机废弃物堆肥25份、城市生活污泥30份、天然矿物质矿渣15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裸露边坡表面,厚度为4cm。

    (3)促根保墒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有机废弃物堆肥25份、矿物肥5份、泥炭土15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坡面改良基质层表面,厚度为4cm,促根保墒基质层与坡面改良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4)抗寒抗旱基质层配制与喷播

    原材料按质量份数计:泥炭土20份、椰糠15份,其他同实施例1;混合,搅拌均匀,由喷播机喷播在促根保墒基质层表面,厚度为4cm,抗寒抗旱基质层与促根保墒基质层喷射时间相差12小时。

    (5)温度调控层铺装

    在抗寒抗旱基质层喷播完成后,将温度调控层铺设在抗寒抗旱基质层的表面,并用锚杆固定,锚杆使用密度为2根/m2;

    (6)而后进行定期水分养护管理3个月。

    6个月后,形成了良好的植被覆盖层,植被覆盖度达到78%以上,实施3年后植被覆盖度稳定在53%以上。

    上述各实施例工程地详情为:工程地处川西北高原东北部的山脉北端,属高山、高原过渡的慢蚀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属于高寒高海拔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3.38°C~-3.3°C;气候条件恶劣,海拔在3300m以上。工程区地形险峻,坡度在30°~60°之间。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高寒 海拔 地区 工程 治理 生态 修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工程边坡治理的生态修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141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