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73557.0 (22)申请日 2018.04.04 (73)专利权人 江苏闽源食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迎宾大道888号 (72)发明人 黄国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82 代理人 房鑫磊 (51)Int.Cl. A01G 18/62(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食用菌的 托盘, 包括托盘本体, 在托盘本体的两。
2、端端面上 分别设置有把手, 在托盘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导轮 组, 每个导轮组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导轮, 且每 个导轮组中的两个导轮分别位于托盘本体的两 侧, 连接两个导轮的轴在托盘本体的内部穿过并 与托盘本体转动连接, 在托盘本体上形成有若干 个种植槽, 每个种植槽的内底部形成有贯穿托盘 本体的通气孔, 托盘本体的外底部设置有密封 垫, 密封垫上形成有与每个通气孔对应的塞柱, 塞柱塞在通气孔内; 本实用新型满足工厂化的使 用要求, 便于机械化填装培养基, 在每一个种植 周期结束后, 便于工人清理,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 度, 有效提高企业对食用菌的种植效率, 增加企 业利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3、 附图3页 CN 208227914 U 2018.12.14 CN 208227914 U 1.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包括托盘本体, 在托盘本体的两端端面上分别 设置有把手, 在所述托盘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导轮组, 每个导轮组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导轮, 且每个导轮组中的两个导轮分别位于托盘本体的两侧, 连接两个导轮的轴在托盘本体的内 部穿过并与托盘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托盘本体上形成有若干个种植槽, 每个种植槽的内底 部形成有贯穿托盘本体的通气孔, 所述托盘本体的外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密封垫上形成有 与每个通气孔对应的塞柱, 所述塞柱塞在通气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食。
4、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轮与轴通过轴 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种植槽和通气孔 的截面形状是圆形, 种植槽内底部与内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导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种植槽的深 度是托盘本体厚度的四分之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密封垫和塞柱是 一体式结构, 且密封垫和塞柱是软体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托盘本体上设置 有若干个去重孔, 所述去重孔位于相邻两个通气孔之间并横向贯。
5、穿托盘本体。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27914 U 2 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属 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是一种健康天然的食品, 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 通称为蘑菇, 目前受 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 传统的食用菌一般是新鲜食用, 即原材料直接食用, 食用菌种植 技术越来越多样化, 工厂化的种植模式也较多, 由于种植效率较低, 因此对于生产企业来说 利润较低, 为了提高利润, 需要对食用菌的种植效率进行提高, 传统的食用菌通常利用若干 个罐体盛装。
6、培养基来种植, 种植效率非常低, 而且每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 大量的罐体需要 清理, 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满足工厂 化的使用要求, 便于机械化填装培养基, 在每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 便于工人清理, 减轻工 人的劳动强度, 有效提高企业对食用菌的种植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包括托盘本体, 在托盘本体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把 手, 在所述托盘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导轮组, 每个导轮组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导轮, 且每个导。
7、 轮组中的两个导轮分别位于托盘本体的两侧, 连接两个导轮的轴在托盘本体的内部穿过并 与托盘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托盘本体上形成有若干个种植槽, 每个种植槽的内底部形成有 贯穿托盘本体的通气孔, 所述托盘本体的外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密封垫上形成有与每个通 气孔对应的塞柱, 所述塞柱塞在通气孔内。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导轮与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种植槽和通气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形, 种植 槽内底部与内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导角结构。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种植槽的深度是托盘本体厚度的四分之 三。 0009 作为本。
8、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密封垫和塞柱是一体式结构, 且密封垫和 塞柱是软体橡胶材料。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托盘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去重孔, 所述去 重孔位于相邻两个通气孔之间并横向贯穿托盘本体。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满足工厂化的使用要求, 便于机械化填装培养基, 在 每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 便于工人清理,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有效提高企业对食用菌的种 植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227914 U 3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 。
9、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架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7 1-托盘本体, 2-导轮, 3-种植槽, 4-通气孔, 5-密封垫, 6-把手, 7-去重孔, 8-架体, 9-滑槽, 10-塞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0019 如图1-4所示: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种植食用菌的托盘, 包括托盘本体1, 在托盘本 体1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把手6, 在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导轮组, 每个导轮组包括同 轴连接的两个导轮2, 且每个导轮组中的两个导轮2分别位于托盘本体1的两侧, 。
10、连接两个导 轮2的轴在托盘本体1的内部穿过并与托盘本体1转动连接, 在托盘本体1上形成有十八个种 植槽3, 每个种植槽3的内底部形成有贯穿托盘本体1的通气孔4, 托盘本体1的外底部设置有 密封垫5, 密封垫5上形成有与每个通气孔4对应的塞柱10, 塞柱10塞在通气孔4内; 填装培养 基时, 将密封垫5贴在托盘本体1外底部, 使塞柱10塞在通气孔4内, 种植周期结束后, 将密封 垫5与托盘本体1分离, 塞柱10从通气孔4内拔出, 便于种植槽3内部的培养基从种植槽3内部 脱出。 0020 本实施例中, 导轮2与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21 本实施例中, 种植槽3和通气孔4的截面形状是圆形, 种植。
11、槽3内底部与内侧壁的连 接处为圆弧导角结构。 0022 本实施例中, 种植槽3的深度是托盘本体1厚度的四分之三。 0023 本实施例中, 密封垫5和塞柱10是一体式结构, 且密封垫5和塞柱10是软体橡胶材 料。 0024 本实施例在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五个去重孔7, 每个去重孔7位于相邻两个通气孔4 之间并横向贯穿托盘本体1, 去重孔7有效减轻托盘本体1的整体重量。 0025 本实施例在应用时, 可以层叠放置到架体8上, 架体8上设置有滑槽9, 托盘本体1两 侧的导轮2在滑槽9内滑动, 满足工厂化的使用要求, 便于机械化填装培养基, 在每一个种植 周期结束后, 便于工人清理,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有效提高企业对食用菌的种植效率, 增 加企业利润。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22791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8227914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8227914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822791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