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灭菌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5970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0 CN 202859704 U *CN202859704U* (21)申请号 201220538293.5 (22)申请日 2012.10.19 A61L 2/07(2006.01) (73)专利权人 诸城市日通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南外环路 中段南侧 (72)发明人 刘成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灭菌装置 (57) 摘要 一种灭菌装置, 包括 : 包括灭菌器、 引风机。
2、和 燃烧炉 ; 灭菌器内底部设有水, 灭菌器外部设有 保温层 ; 燃烧炉内设有水管, 水管延伸至燃烧炉 外部与灭菌器内部连通, 灭菌器与水管形成封闭 环状结构 ; 燃烧炉还设有烟管, 烟管与燃烧炉内 部相通, 烟管穿过灭菌器内部并延伸至灭菌器外 部与引风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灭菌器通过在原 有灭菌器结构上新加入燃烧炉, 燃烧炉利用能源 燃烧产生的热能代替传统锅炉的热源, 比普通灭 菌器减少了锅炉房的基建及锅炉的购买、 检测环 节, 减少了使用厂家的负担及产品的成本, 而且通 过对烟气的二次利用, 对灭菌器内的水加热, 提升 了热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 更环保。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灭菌器、 引风机和燃烧炉 ; 灭菌器内底部设有水, 灭菌器外部设有保温层 ; 燃烧炉内设有水管, 水管延伸至燃烧炉外部与灭菌器内部连通, 灭 菌器与水管形成封闭环状结构 ; 燃烧炉还设有烟管, 烟管与燃烧炉内部相通, 烟管穿过灭菌 器内部并延伸至灭菌器外部与引风机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管或者所述烟管外壁上设有 螺纹散热片。 3. 根据权利。
4、要求 2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烟管均匀布置在所述灭菌器内 底部并没于所述水中。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管均匀密布在所述燃烧炉内 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到 4 项任一项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灭菌装置还包括 有一个电子控制系统, 包括与所述灭菌器相连接用于反馈灭菌器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反 馈单元、 与燃烧炉和引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温度的调节单元和设于灭菌器外部的控制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灭菌装置设有至少一套灭菌器 内部压力和温度显示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灭。
5、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灭菌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进出 物料的开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灭菌器下部设有 n 个鞍座, n 2。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鞍座有三个, 鞍座均匀布置在灭 菌器底部, 两端的鞍座为活动式鞍座, 中间的鞍座为固定式鞍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59704 U 2 1/3 页 3 一种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领域, 特别是指一种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灭菌装置大多利用锅炉产生热源注入灭菌装置内杀菌, 客户购进灭 菌装置后同时必须要。
6、购买锅炉, 因此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例如 : 建设锅炉房需要一大笔基础 建设费用 ; 锅炉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 从而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 ; 锅炉是国家规定必须规 范使用的压力容器, 必须每年接受有关主管部门检验, 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 而且锅炉作为 压力容器,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灭菌装置,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灭菌装置需要另外购置锅炉导 致灭菌成本高昂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0005 一种灭菌装置, 包括 : 包括灭菌器、 引风机和燃烧炉 ; 灭菌器内底部设有水, 灭菌 器外部设有保温层 ; 燃烧炉内设有水管, 水管延。
7、伸至燃烧炉外部与灭菌器内部连通, 灭菌器 与水管形成封闭环状结构 ; 燃烧炉还设有烟管, 烟管与燃烧炉内部相通, 烟管穿过灭菌器内 部并延伸至灭菌器外部与引风机相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水管或者所述烟管上设有螺纹散热片。 0007 进一步, 所述烟管均匀布置在所述灭菌器内底部并没于所述水中。 0008 进一步, 所述水管均匀布置在所述燃烧炉炉膛内部。 0009 进一步, 所述灭菌装置还包括有一个电子控制系统, 包括与所述灭菌器相连接用 于反馈灭菌器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反馈单元、 与燃烧炉和引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温度的调 节单元和设于灭菌器外部的控制单元。 0010 进一步, 所述灭菌装置设。
8、有至少一套灭菌器内部压力和温度显示装置。 0011 进一步, 所述灭菌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进出物料的开门。 0012 进一步, 所述灭菌器下部设有 n 个鞍座, n 2。 0013 进一步, 所述鞍座有三个, 鞍座均匀布置在灭菌器底部, 两端的鞍座为活动式鞍 座, 中间的鞍座为固定式鞍座。 0014 本实用新型灭菌器通过在原有灭菌器结构上新加入燃烧炉, 燃烧炉利用能源燃烧 产生的热能代替传统锅炉的热源, 比普通灭菌器减少了锅炉房的基建及锅炉的购买、 检测 环节, 减少了使用厂家的负担及产品的成本, 而且通过对烟气的二次利用, 对灭菌器内的水 加热, 提升了热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 更环保。 附。
9、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202859704 U 3 2/3 页 4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灭菌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为图 1 所示实施例灭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为图 1 所示实施例灭菌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中, 101。
10、为灭菌器, 102为灭菌器开门, 103为鞍座, 104为烟管, 105为压力和温 度显示装置, 201 为燃烧炉, 202 为水管, 301 为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单元, 401 为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参见图 1 至图 3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灭菌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 包括 :。
11、 灭菌器 101、 燃烧炉 201 和引风机 401。 0022 灭菌器配作有鞍座 103, 可根据灭菌器 101 大小选择鞍座 103 数量, 图示鞍座 103 数量为三个, 其中位于图示中间的鞍座为固定式鞍座, 两边的鞍座为滑动式鞍座, 用于防止 设备因受热受冷而导致变形。图示灭菌器 101 为双开门结构, 即图示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 开门 102, 从而可被设置成一个进料门和一个出料门, 可使得产品从一个门进料灭菌后再从 另外一个门出料, 可以实现生菌品区、 杀菌区、 熟菌品区、 无菌区等区域整洁、 各工作组工作 有序不紊, 互不干涉。也可使用单开门结构, 即进料与出料都从一个口进出, 这。
12、样结构的变 换依旧落入保护范围之内。灭菌器 101 本体外部设有保温层, 保护热量不致散失。 0023 燃烧炉201炉膛用耐火砖和耐火水泥构成, 燃烧炉201外部用钢板包裹成整体, 并 涂有耐高温的油漆。燃烧炉 201 上设有进料口、 出料口与观察孔, 分别用来装填燃料、 输出 燃烧废弃物和观察炉内情况。灭菌器 101 与燃烧炉用水管 202 相连接, 水管 202 设于灭菌 器 101 上且与灭菌器 101 内部相通, 水管 202 穿过燃烧炉 201 炉膛内部, 又与灭菌器 101 连 接相通, 形成封闭环状结构, 水管 202 在燃烧炉 201 炉膛内均匀螺旋状布置, 并设置有螺纹 散热。
13、片 (图示未给出) , 加大了水管的外表面面积, 提高了热效率。 燃烧炉上设有烟管104, 烟 管 104 穿过灭菌器 101 内部, 与引风机 401 相连接。烟管 104 均匀设置在灭菌器 101 内底 部, 与灭菌器 101 内的水充分接触, 烟管 104 上设有螺纹散热片 (图示未给出) , 从而增加烟 管 104 外表面面积, 提高了热效率。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一套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灭菌器内部 的温度和压力感应反馈单元、 设置于燃烧炉和引风机上的调节单元和设于灭菌器上的控制 单元301。 感应反馈单元、 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间用电路连接, 灭菌温度的升。
14、温或降温、 灭菌 时间的设置、 灭菌器101内压力的补压或卸压、 引风机401的工作与停止通过控制系统实现 自动控制。 灭菌器101上设置有两套灭菌器内部压力和温度显示装置105, 防止其中一套装 置损坏而导致操作者不知情而出现危险事故的隐患。 0025 工作状态下, 开启电子控制装置使燃烧炉 201 内燃料燃烧产生热能, 对燃烧炉 201 说 明 书 CN 202859704 U 4 3/3 页 5 内的水管 202 进行加热, 水管 202 内的水与灭菌器 101 内的水形成热对流, 使得灭菌器 101 内的水迅速升温。同时, 产生的烟气在引风机 401 牵引下通过烟管 104, 进入灭菌。
15、器 101 内 部。因为烟气也带有大量的热能, 从而烟管 104 能在灭菌器 101 内对水进行二次加热, 在上 述两种热能作用下, 灭菌器 101 内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从而对灭菌器内部的物料进行杀 菌。同时, 可操纵电子控制系统对灭菌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 从而使得灭菌器 101 利用水蒸气对灭菌器 101 内部进行灭菌, 灭菌过程安全且灭菌彻底,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859704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5970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