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6512151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54.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224945.8

    申请日:

    20120518

    公开号:

    CN202714936U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C8/00

    主分类号:

    A61C8/00

    申请人:

    林野

    发明人:

    林野,殷纪疏

    地址: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中一路博雅国际中心205室

    优先权:

    CN20122022494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国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种植体、基台和紧固螺栓,所述种植体包括圆柱形上段部、圆锥形中段部、圆锥形下段部和球形端部,种植体内设有自上端面向下依次为设有上段圆锥孔,中段十角柱形孔和下段螺丝孔的三段式空腔,所述基台的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中段十角柱形孔和上段圆锥孔相配合的正五边形柱体和圆锥体,且中段十角柱形孔的横截面是由两个正五边形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所述紧固螺栓由基台内的螺丝孔穿入并与下段螺丝孔螺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后的初期稳定性好、密封性好、可靠性高、基台倾斜方向调整性能优异,以及具有平台转换结构因而可减少或避免骨吸收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它包括种植体(1)和基台(2),其特征在于同轴连接所述种植体(1)和所说基台(2)的紧固螺栓(3),所说紧固螺栓(3)一端卡接在基台(2)内,另一端延伸至基台(2)外并与种植体(1)一端螺接;所说种植体内的空腔自而下依次包括上段圆锥孔(12),中段十角柱形孔(13)和下段螺丝孔(14),种植体的外壁包括圆柱形上段部(4)、圆锥形中段部(5)、圆锥形下段部(6)和球形端部(7),所述基台(2)的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中段十角柱形孔(13)和上段圆锥孔(12)相配合的正五边形柱体(18)和圆锥体(19),且中段十角柱形孔(13)的横截面是由两个正五边形(131,132)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中段部(5)的圆锥角为2-8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下段部(6)的圆锥角为30-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中段部(5)和圆锥形下段部(6)上设有等深度外螺纹(10),所述外螺纹(10)的牙形为不对称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上段部(4)的表面上设有微螺纹(9),所述微螺纹(9)的螺距为0.18-0.35mm,其导程与所述外螺纹(10)的螺距相等,且微螺纹(9)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圆柱形上段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中段部(5)和圆锥形下段部(6)上设有1-4条自攻切削槽(11),所述自攻切削槽(11)由圆锥形中段部(5)的中下部纵向伸展至圆锥形下段部(6),且自攻切削槽(11)在圆锥形中段部(5)和圆锥形下段部(6)的表面360度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 十角柱形孔(13)的横截面形状是由所述两个正五边形(131,132)中的一个正五边形(131)绕其中心旋转36度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2)包括锥体上段部(15)、穿龈体中段部(16)和连接体下段部(17),其中连接体下段部(17)包括所述正五边形柱体(18)和圆锥体(19),圆锥体(19)的锥角为20-28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龈体中段部(16)表面呈弧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用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对口腔修复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在很多方面显得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口腔种植义齿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明以来,不但填补了传统修复技术局限性所留下的一些空间,而且不断发展成熟,在很多的方面显示出优越性,接受种植修复者有了几乎与天然牙齿一样的咀嚼功能感受,以及与天然牙齿一样甚至有所超越的美学观感。口腔种植义齿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解决了临床上牙齿缺失带来的一系列美观和功能上的问题,然而,由于其手术操作过程复杂、初期稳定性不佳、骨吸收发生、修复过程中种植体与基台之间结合位置受限制、种植义齿使用过程中的泄露,及维修困难等问题,经常困扰种植与修复医师,也为患者带来痛苦和负担。 

    虽然,市场上已有了针对上述不足设计的口腔种植体装置,例如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 200920352396.0,它主要由种植体、基台和紧固螺栓组成,但这个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种植体内部的凸键数量有限,使其不能得到更多的基台与种植体的结合位置,且外形不方便利用双层皮质骨来固定种植体,以及种植体与基台间小锥角圆锥面的结合导致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容易、稳定性高、密封性好、配合良好、不易松动、可减少骨吸收、可提供更多基台就位位置的口腔种植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它包括种植体和基台,同轴连接所述种植体和所说基台的紧固螺栓,所说紧 固螺栓一端卡接在基台内,另一端延伸至基台外并与种植体一端螺接;所说种植体内的空腔自而下依次包括上段圆锥孔,中段十角柱形孔和下段螺丝孔,种植体的外壁包括圆柱形上段部、圆锥形中段部、圆锥形下段部和球形端部,所述基台的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中段十角柱形孔和上段圆锥孔相配合的正五边形柱体和圆锥体,且中段十角柱形孔的横截面是由两个正五边形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中段部的圆锥角为2-8度。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下段部的圆锥角为3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中段部和圆锥形下段部上设有等深度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牙形为不对称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上段部的表面上设有微螺纹,所述微螺纹的螺距为0.18-0.35mm,其导程与所述外螺纹的螺距相等,且微螺纹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圆柱形上段部。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中段部和圆锥形下段部上设有1-4条自攻切削槽,所述自攻切削槽由圆锥形中段部的中下部纵向伸展至圆锥形下段部,且自攻切削槽在圆锥形中段部和圆锥形下段部的表面360度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中段十角柱形孔的横截面形状是由所述两个正五边形中的一个正五边形绕其中心旋转36度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台包括锥体上段部、穿龈体中段部和连接体下段部,其中连接体下段部(17)包括所述正五边形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的锥角为20-28度。 

    进一步的,所述穿龈体中段部表面呈弧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圆锥形中段部的圆锥角很小,在3-9度之间,这可大大增加与骨的接触面积、提高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并在植入时随着种植体植入深度的增加可以获得适当的骨压缩效果,同时可使种植医师得到植入感知,因此而 具有比单纯的圆柱形外形更优越的手术特点;圆柱形上段部表面上设有微螺纹,可全部覆盖此上段部,也可自端面以下保留少量无微螺纹的光滑面,微螺纹增大了与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初期稳定性和有利长期骨结合稳定性,微螺纹是多头的,螺距在0.18到0.35mm间,导程与外螺纹的螺距相等,以便于同步旋转植入时不会出现导程和螺距不等时的纵向骨切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圆锥形下段部的圆锥角在30-45度间,这个短圆锥体在旋入骨内时,不同于圆柱形种植体和微锥度圆锥形种植体,它可使多圈螺纹同时参与挤压骨孔或是利用自攻切削刃切削骨孔以形成内螺纹,另一方面,它对于旋入另一边(对面)的皮质骨非常有利:在骨内有松质骨存在的情况下(例如,Lekholm&Zarb分类的3型骨),对于另一边皮质骨的利用是受限制的,不同于对旋入端(备洞的一边)皮质骨的利用,须严格控制深度以免穿孔或骨折,因此,当适当备洞后,这个短圆锥形下段部和球形端部部所构成的种植体锥形尾部可适当嵌入对面皮质骨内,这样的种植体外形即有利于挤压或自攻旋入,也有利于利用双层皮质骨来固定种植体。 

    本实用新型种植体的表面上设有1-4条自攻切削槽,手术时利用这些自攻切削槽可使种植体自攻旋入骨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正五边形柱体,可以10个不同的位置或角度插入到中段十角柱形孔内,间隔36度,这比四方孔、六方孔或八方孔的配合位置都多,对于需要角度矫正的植入病例,例如前牙区或是后牙区斜插植入时,可使种植医师有更多的选择,以便使基台的倾斜方向适合矫正方向。 

    本实用新型基台连接体下段的圆锥体与种植体内部的上段圆锥孔配合,可获得密封效果,因为圆锥面配合可自动吸收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的间隙,形成无间隙配合,这与圆柱面配合完全不同,后者如果需要方便的配合就只能是间隙配合,而基台连接体下段的圆锥体的锥角在20-28度间,即可获得良好的密封性,也可获得良好的维修性,即从种植体上拆卸基台也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种植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种植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基台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段十角柱形孔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段十角柱形孔的示意图。 

    其中,1种植体,2基台,3紧固螺栓,4圆柱形上段部,5圆锥形中段部,6圆锥形下段部,7球形端部,8端面,9微螺纹,10外螺纹,11自攻切削槽,12上段圆锥孔,13中段十角柱形孔,14下段螺丝孔,15锥体上段部,16穿龈体中段部,17连接体下段部,18正五边形柱体,19圆锥体,20螺丝孔,131、132正五边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种植体1、基台2和紧固螺栓3,种植体包括圆柱形上段部4、圆锥形中段部5、圆锥形下段部6和球形端部7,种植体1为自上端面8向下依次设有上段圆锥孔12,中段十角柱形孔13和下段螺丝孔14的三段式空腔,所述基台2的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中段十角柱形孔13和上段圆锥孔12相配合的正五边形柱体18和圆锥体19,且中段十角柱形孔13的横截面是由两个正五边形131,132错开叠加而成的等角十角形,所述紧固螺栓3由基台2内的螺丝孔20穿入并与下段螺丝孔14螺接。 

    本实用新型种植体1外形的微锥度圆锥形中段部5的圆锥角很小,在3-9度间,为微锥度圆锥体,其上设有外螺纹10,外螺纹10牙形为不对称的梯形,这可大大增加与骨的接触面积、提高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及获得完成骨结合后的咀嚼力分散效果,同时,在植入时随着种植体植入深度的增加可以获得适当 的骨压缩效果,还可使种植医师得到植入感知,圆柱形上段部4表面上设有多头微螺纹9,即多条微螺纹按一定规律间隔分布,微螺纹9可全部覆盖此圆柱形上段部4,也可自端面8以下保留少量无微螺纹的光滑面,微螺纹9能增大与骨的接触面积以增加初期稳定性和有利长期骨结合稳定性,微螺纹9的螺距在0.18到0.35mm间,导程与外螺纹10的螺距相等,以便于同步旋转植入时不会出现导程和螺距不等时的纵向骨切割作用。 

    本实用新型种植体外形的圆锥形体下段部6的圆锥角在30-45度间,这使圆锥形体下段部6在旋入骨内时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不同于圆柱形种植体和微锥度圆锥形种植体,它可使多圈螺纹同时参与挤压骨孔或是利用自攻切削刃切削骨孔以形成内或阴螺纹,即,因为具有锥形特征,靠近球形端部7的螺纹直径一定比远离球形端部的小,因此在旋入时,锥形尾部(即圆锥形体下段部6)上分布的不同直径的几圈螺纹会同时参与挤入或切入骨孔内,另一方面,它对于旋入另一边(对面)的皮质骨非常有利:在骨内有松质骨存在的情况下(例如,Lekholm&Zarb分类的3型骨),对于另一边皮质骨的利用是受限制的,不同于对旋入端(备洞的一边)皮质骨的利用,须严格控制深度以免穿孔或骨折,因此,当适当备洞后,这个圆锥形体下段部6和球形端部7所构成的种植体1锥形尾部可适当嵌入对面皮质骨内,亦即,这样的种植体外形即有利于骨挤压或自攻旋入,也有利于嵌入对面的皮质骨从而利用双层皮质骨来固定种植体。 

    本实用新型的种植体1内部设有三段式空腔,即上段圆锥孔12、中段十角柱形孔13和下段螺纹孔14,其中的中段十角柱形孔13的横截面几何形状,是由两个正五边形131,132复合而成的:即将其中一个正五边形132绕中心旋转36度(正转反转均可)后,使它的一个角刚好对准另一个正五边形131邻边的中点,即可合成等角十角形,这样的等角十角形孔可提供10个配合位置或角度给配套的正五边形体,即,基台连接体下段部17的正五边形柱体18可以10种位置或角度,插入到种植体1内部的十角柱形孔13中,间隔只有36度,这比四方孔、六方孔或八方孔的配合位置都多,对于需要角度矫正的植入病例,例如前牙区或是后牙区斜插植入时,可使种植医师有更多的选择,以便使基台的倾 斜方向适合矫正方向。 

    本实用新型基台2通过紧固螺栓3与种植体1结合,紧固螺栓3穿入基台螺丝孔20,并与种植体1内的下段螺丝孔14阴阳旋合,即螺栓的阳或外螺纹与螺丝孔的阴或内螺纹彼此旋合,从而将基台2与种植体1固定在一起,基台2连接体下段部的圆锥体19与种植体1内部的上段圆锥孔12配合,可获得密封效果,因为圆锥面配合可自动吸收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的间隙,形成无间隙配合,而基台连接体下段部7的圆锥体19的锥角在20-28度间,这样的锥角即可获得良好的密封性,也可获得良好的维修性能,即从种植体上拆卸基台也是很容易的,这对于种植义齿的维修是非常重要的,某些小锥角基台系统,因为小锥角圆锥面配合的自锁特性,维修时基台很难拆下,给维修带来了很多困难,而本系统则克服了这一不足。 

    本实用新型具有平台转换结构,此结构是指,基台2伸出种植体端面8处的直径,即基台圆锥体19的大端直径,小于种植体端面8的直径,这样一来,在种植体1植入颌骨后,种植体端面8与基台穿龈体中段部16间包围的空间由软组织来占据,可使基台离开或不接触骨,从而可减少或消除骨吸收,因基台2要连接牙冠部件,会将外部的不利因素带给骨造成种植后骨退缩或骨吸收的原因之一,这种骨吸收是指种植体1植入骨内若干时间后,种植体1周围的骨组织会逐渐退缩,严重时会暴露种植体1,从而最终导致种植体1脱落。 

    关 键  词:
    一种 口腔 种植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121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