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11077.3 (22)申请日 2018.05.13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天霸美容美发用品有限公 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 园厦工业大道西C区1号 (72)发明人 谢德国 (51)Int.Cl. A45D 20/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 置, 包括: 固定筒; 固定盘, 设置在固定筒的一端; 多个第一扇叶片, 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固 定筒的。
2、一侧面上; 保护圈, 呈环形状, 设置在固定 盘靠近固定筒的另一侧面上; 转动轴, 呈圆柱状, 其中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固定筒内; 连接架, 与 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连接架设置有与保护 圈连接的多个支脚; 其中, 保护圈的外壁间隔设 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 其中转动轴的外径小于固 定筒的内径, 且保护圈的内径大于固定筒的外 径。 通过上述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吹风 用的马达装置的散热效果好, 能够提升电吹风的 使用寿命, 同时该马达装置具有多种扇叶片, 能 够使得风速大,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8274317 U 2018.12.25 。
3、CN 208274317 U 1.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筒, 呈圆柱状; 固定盘, 呈圆形状, 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一端; 多个第一扇叶片, 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固定筒的一侧面上; 保护圈, 呈环形状, 设置在所述固定盘靠近所述固定筒的另一侧面上; 转动轴, 呈圆柱状, 其中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 连接架, 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架设置有与所述保护圈连接的多 个支脚; 其中, 所述保护圈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 其中所述转动轴的外径小于所 述固定筒的内径, 且所述保护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筒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内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转 动轴的第一通孔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卡置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 端连接的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且所述多个 支脚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外壁的第一支脚、 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脚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保 护圈上的第一竖直杆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杆,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杆远 离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二支脚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护圈上 的第。
5、二竖直杆和与所述第二竖直杆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杆, 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杆远离所述 第二竖直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三支脚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护圈上的第三 竖直杆和与所述第三竖直杆垂直连接的第三水平杆, 其中所述第三水平杆远离所述第三竖 直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呈圆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 水平杆、 所述第二水平杆和所述第三水平杆三者中相邻两者在所述支撑板所形成的夹角相 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比所述固定筒的长 度长, 以使得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部分露出在所述固定筒外。 7.根据权利。
6、要求2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筒连接的区域 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扇叶片依次间隔设置在 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固定筒的一侧面的边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盘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扇叶 片的一侧面呈凸面状设置, 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筒连接的另一侧面呈凹面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盘的外径比所述固定筒的 外径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74317 U 2 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技术。
7、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风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吹风作为个人家庭生活中一种必备的小型电器, 已经跟随人们的生活需求发展 成各种各样的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电吹风基本上是采用大功率的电阻丝作发热元件, 并通 过马达驱动扇叶片转动以产生风速以从电吹风的出风口吹出热风。 0003 然而, 市面上的电吹风的马达的散热效果差, 容易降低电吹风的使用寿命, 大大降 低了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其散热效果 好, 能够提升电吹风的使用寿命,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05 为解决上。
8、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吹风用的 马达装置, 包括: 固定筒, 呈圆柱状; 固定盘, 呈圆形状, 设置在固定筒的一端; 多个第一扇叶 片, 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固定筒的一侧面上; 保护圈, 呈环形状, 设置在固定盘靠近 固定筒的另一侧面上; 转动轴, 呈圆柱状, 其中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固定筒内; 连接架, 与转 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连接架设置有与保护圈连接的多个支脚; 其中, 保护圈的外壁间隔 设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 其中转动轴的外径小于固定筒的内径, 且保护圈的内径大于固定 筒的外径。 0006 其中, 转动轴内设有第一通孔, 转动轴的第一通孔内间隔。
9、设置有多条卡置柱。 0007 其中, 连接架包括与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的支撑板, 支撑板设有与转动轴的第一 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且多个支脚包括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外壁的第一支脚、 第二支脚和 第三支脚。 0008 其中, 第一支脚包括竖直设置在保护圈上的第一竖直杆和与第一竖直杆垂直连接 的第一水平杆, 其中第一水平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 第二支脚包括竖直 设置在保护圈上的第二竖直杆和与第二竖直杆垂直连接的第二水平杆, 其中第二水平杆远 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 第三支脚包括竖直设置在保护圈上的第三竖直杆和与 第三竖直杆垂直连接的第三水平杆, 其中第三水平杆远离第三竖直杆的一。
10、端与支撑板连 接。 0009 其中, 支撑板呈圆形状, 其中第一水平杆、 第二水平杆和第三水平杆三者中相邻两 者在支撑板所形成的夹角相等。 0010 其中, 转动轴的长度比固定筒的长度长, 以使得转动轴的另一端部分露出在固定 筒外。 0011 其中, 固定盘与固定筒连接的区域设有与转动轴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 0012 其中, 多个第一扇叶片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固定筒的一侧面的边缘上。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274317 U 3 0013 其中, 固定盘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片的一侧面呈凸面状设置, 且固定盘与固定筒 连接的另一侧面呈凹面状设置。 0014 其中, 固定盘。
11、的外径比固定筒的外径大。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吹风 用的马达装置, 包括: 固定筒, 呈圆柱状; 固定盘, 呈圆形状, 设置在固定筒的一端; 多个第一 扇叶片, 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固定筒的一侧面上; 保护圈, 呈环形状, 设置在固定盘 靠近固定筒的另一侧面上; 转动轴, 呈圆柱状, 其中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固定筒内; 连接架, 与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连接架设置有与保护圈连接的多个支脚; 其中, 保护圈的外壁 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 其中转动轴的外径小于固定筒的内径, 且保护圈的内径大于 固定筒的外径。 通过上述方式, 本。
12、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散热效果好, 能 够提升电吹风的使用寿命, 同时该马达装置具有多种扇叶片, 能够使得风速大, 大大提升了 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阅图1-4, 该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包括固定筒10、 固定盘11、 多个第一扇叶片 12、 保护圈13、 转动轴14和连接架。 0021 固定筒。
13、10呈圆柱状, 应理解, 固定筒10内设有通孔。 0022 固定盘11呈圆形状, 其中固定盘11设置在固定筒10的一端。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盘11的外径比固定筒10的外径大, 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固定盘 11挡住风朝固定筒10方向吹去, 使得多个扇叶片12在固定盘11所产生的风从固定盘11设置 有多个扇叶片12的一侧面吹出。 0024 多个第一扇叶片12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11远离固定筒10的一侧面上, 以使得多 个第一扇叶片12转动时产生风速。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多个第一扇叶片12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11远离固定筒10的一侧 面的边缘上。 应理解, 由于多个第一扇叶片12依次。
14、间隔设置在固定盘11的一侧面的边缘, 使 得多个第一扇叶片12所产生的风速集中在固定盘11的中部, 并快速吹出。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盘11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片12的一侧面呈凸面状设置, 且固 定盘11与固定筒10连接的另一侧面呈凹面状设置, 能够使得多个第一扇叶片12所产生的风 速从固定盘11的一侧面快速吹出。 0027 保护圈13设置在固定盘11靠近固定筒10的另一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 保护圈13 呈环形状, 优选地, 保护圈13的内径大于固定筒10的外径。 应理解, 由于保护圈13的内径大 于固定筒10的外径, 使得该马达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扩散在保护圈13和固定筒10之间。
15、。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保护圈13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131。 由于, 由于该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274317 U 4 达装置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片12和多个第二扇叶片131, 能够使得所产生的风速大。 0029 转动轴14的一端设置在固定筒10内。 在本实施例中, 转动轴14呈圆柱状, 其中转动 轴14的外径小于固定筒10的内径。 应理解, 由于转动轴14的外径小于固定筒10的内径, 使得 该马达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扩散在转动轴14和固定筒10之间。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转动轴14内设有第一通孔, 转动轴14的第一通孔内间隔设置有多 条卡置柱141。
16、。 优选地, 固定盘14与固定筒10连接的区域设有与转动轴14的第一通孔连通的 第三通孔101, 可通过第三通孔101流进风, 以快速散热。 具体地, 固定盘14与固定筒10连接 的区域设有收容在转动轴14的第一通孔内的凸起部, 第三通孔101设置在凸起部内。 0031 进一步的, 本实施例的转动轴14的长度比固定筒10的长度长, 以使得转动轴14的 另一端部分露出在固定筒10外, 散热效果更佳。 应理解, 由于转动轴14工作时转动会产生热 量, 因此转动轴14的另一端部分露出在固定筒10外, 能够快速散热。 0032 连接架与转动轴14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连接架设置有与保护圈13连接的多个支。
17、 脚。 0033 在本实施例中, 连接架包括与转动轴14的另一端连接的支撑板15, 其中支撑板15 设有与转动轴14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150。 0034 在本实施例中, 多个支脚包括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5的外壁的第一支脚151、 第二支 脚152和第三支脚153。 0035 具体地, 第一支脚151包括竖直设置在保护圈13上的第一竖直杆和与第一竖直杆 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杆, 其中第一水平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与支撑板15连接。 0036 第二支脚152包括竖直设置在保护圈13上的第二竖直杆和与第二竖直杆垂直连接 的第二水平杆, 其中第二水平杆远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与支撑板15连接。 0037。
18、 第三支脚153包括竖直设置在保护圈13上的第三竖直杆和与第三竖直杆垂直连接 的第三水平杆, 其中第三水平杆远离第三竖直杆的一端与支撑板15连接。 0038 在本实施例中, 支撑板15呈圆形状, 其中第一水平杆、 第二水平杆和第三水平杆三 者中相邻两者在支撑板15所形成的夹角相等。 0039 优选地, 第一竖直杆和保护圈13的高度之和等于转动轴13的长度, 且第一竖直杆 和保护圈13的高度之和大于固定筒10的长度。 0040 在本实施例中, 多个第一扇叶片12、 固定盘11、 固定筒10、 保护圈13、 多个第二扇叶 片131和连接架由塑料材料构成, 重量轻, 能够使得转动轴13快速转动, 产。
19、生高速风。 0041 进一步的, 多个第一扇叶片12、 固定盘11、 固定筒10、 保护圈13、 多个第二扇叶片 131和连接架一体成型。 0042 综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 包括: 固定筒, 呈圆柱状; 固定 盘, 呈圆形状, 设置在固定筒的一端; 多个第一扇叶片, 依次间隔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固定筒 的一侧面上; 保护圈, 呈环形状, 设置在固定盘靠近固定筒的另一侧面上; 转动轴, 呈圆柱 状, 其中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固定筒内; 连接架, 与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连接架设置 有与保护圈连接的多个支脚; 其中, 保护圈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扇叶片, 其中转动轴 的外径。
20、小于固定筒的内径, 且保护圈的内径大于固定筒的外径。 通过上述方式, 本实用新型 所公开的电吹风用的马达装置的散热效果好, 能够提升电吹风的使用寿命, 同时该马达装 置具有多种扇叶片, 能够使得风速大,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274317 U 5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274317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8274317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827431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