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花养鱼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养花养鱼系统.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35317.5 (22)申请日 2016.04.20 (73)专利权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 文昌东路19号 (72)发明人 高超学 吴丽 钟兴 戴有华 赵梦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许丹丹 (51)Int.Cl. A01G 9/02(2006.01) A47G 7/02(2006.01) A01K 63/00(2006.01) A01K 63/04(2006.0。
2、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包 括: 花架、 鱼缸和喷灌装置, 所述花架为一竖直面 板, 其底部固定在鱼缸的底部内侧, 在花架的两 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摆放花盆的挂架; 所述喷灌装 置包括: 水泵体、 总水管和设置在其上的支管, 总 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泵体的出水口处, 支管位于 所述挂架的竖直上方, 在支管的末端设置有喷滴 头。 本实用新型的养花养鱼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 中因花盆和鱼缸独立设置所导致的占据空间大、 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达到了节约空间、 充分利用 水资源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67。
3、216 U 2016.09.14 CN 205567216 U 1.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花架 (1) 、 鱼缸 (2) 和喷灌装置 (4) , 所述花架 (1) 为一竖直面板, 其底部固定在鱼缸 (2) 的底部内侧, 在花架 (1) 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摆 放花盆 (5) 的挂架 (6) , 挂架 (6) 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喷灌装置 (4) 包括: 水泵体 (41) 、 总水管 (45) 和设置在其上的支管 (46) , 总水管 (45) 的一端连接在水泵体 (41) 的出水口处, 支管 (46) 位于所述挂架 (6) 的竖直上方, 在支管 (46) 的末端设置有。
4、喷滴头 (4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架 (6) 为多个, 分层设置在 所述花架 (1) 上, 所述总水管 (45) 从最底层的挂架 (6) 开始布置, 采用迂回形布管方式, 使得 每一层挂架 (6) 的竖直上方均部署有支管 (4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架 (1) 的两侧壁上设置凹 槽, 在挂架 (6) 上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卡接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缸 (2) 的底部内侧铺设有 水草层 (9)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
5、括太阳能增氧装置 (8) , 所述太阳能增氧装置 (8) 包括: 增氧器 (81) 和太阳能板 (82) , 增氧器 (81) 的内部设置有 蓄电池, 太阳能板 (82) 与蓄电池电连接, 并吸收太阳能为其充电; 所述增氧器 (81) 上设置有 气管 (84) , 所述气管 (84) 的一端与增氧器 (81) 的出气口连接, 另一端设置有气泡石 (85) , 所 述气泡石 (85) 在使用时置于所述鱼缸 (2) 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氧器 (81) 的一个侧面上还 设置有挂钩 (86) , 用于将增氧器 (81) 固定在所述鱼缸 (2) 的侧壁上。
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养花养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缸 (2) 的底 部外侧设置有滚轮 (3) , 所述滚轮 (3) 带有锁止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67216 U 2 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及家庭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富裕之余, 人们增添了很多兴趣, 比如养鱼、 养花, 这 为人们的家居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但是养鱼养花必定要占去很大空间, 会使房间里显得 非常拥挤。 如何提高客厅、 卧室、 阳台等利用率、 防止浇水施肥过程中。
7、多余水分流出弄脏家 里,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浇水时节约用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003 过去家庭常用的养花方法是将花盆直接放在台架上或地面, 或是多个柱式栽培,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 在浇水的过程中水分浪费很严重, 其次, 浇水后多余水 分直接从花盆孔露出, 这会弄脏摆放花盆的台架或地面, 且加大了养花人的劳动量。 另外, 很多人不光热爱养花, 还热爱养鱼, 希望能有个小花园和小鱼塘, 但现有的鱼缸很少有能将 两者融合在一起的, 且鱼缸换水也不方便。 0004 因此, 设计出一款结构简单、 方便易行, 能使浇花时多余水分不会漏在地面的装置 就非常的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
8、0005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养花养鱼系统, 达到了既能不会使得多余水分漏在地面, 又节约空间的效果。 0006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花养鱼系统包括: 花架、 鱼 缸和喷灌装置, 所述花架为一竖直面板, 其底部固定在鱼缸的底部内侧, 在花架的两侧壁上 设置有用于摆放花盆的挂架, 挂架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喷灌装置包括: 水泵体、 总水 管和设置在其上的支管, 总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泵体的出水口处, 支管位于所述挂架的竖 直上方, 在支管的末端设置有喷滴头。 0007 其中, 所述挂架为多个, 分层设置在所述花架上, 所。
9、述总水管从最底层的挂架开始 布置, 采用迂回形布管方式, 使得每一层挂架的竖直上方均部署有支管。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花架的两侧壁上设置凹槽, 在挂架上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卡接部件。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鱼缸的底部内侧铺设有水草层。 0010 更进一步地, 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增氧装置, 所述太阳能增氧装置包括: 增氧器和 太阳能板, 增氧器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并吸收太阳能为其充 电; 所述增氧器上设置有气管, 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增氧器的出气口连接, 另一端设置有气泡 石, 所述气泡石在使用时置于所述鱼缸的内部。 0011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氧器的一个侧面上还。
10、设置有挂钩, 用于将增氧器固定在所述 鱼缸的侧壁上。 001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花养鱼系统, 通过上下布局花架和鱼缸, 形成自动 水循环系统, 将养鱼、 养花, 尤其是对水分需求不同的花卉结合起来, 节约了空间和水分; 浇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67216 U 3 水时, 能使多余水分流回鱼缸, 同时养鱼槽里的水蒸发还会使花保持湿润, 增加养殖人员的 乐趣; 通过在鱼缸上设置太阳能增氧装置, 可实现蓄电池或太阳能自动增氧, 为小鱼提供充 足的养分; 整个花架可以通过底部的滚轮移动, 移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养花养鱼系统可放 在阳台、 客厅、 书房、 卧室、 办。
11、公室、 院落皆可, 有着美观大方, 占地小、 美化环境等作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养花养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喷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太阳能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列对本实用新型不构 成限定。 0017 图1中的养花养鱼系统, 包括: 花架1、 鱼缸2、 喷灌装置4和太阳能增氧装置8, 花架1 为一竖直板, 其底部固定在鱼缸2的底部内侧, 在花架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挂架6, 挂架6的底 部设置有排水孔, 挂架6用于摆放花盆5, 挂架6可以为多个, 分层设置在花架1上;。
12、 在鱼缸2的 底部内侧铺设有水草层9, 底部外侧设置有四个滚轮3, 滚轮3带有锁止装置, 便于使整个装 置摆放稳固。 0018 为了便于拆卸和搬运, 挂架6可以通过挂架固定部件7固定在花架1上, 该挂架固定 部件7可以为螺栓, 也可以采用挂钩; 也可以在花架1上设置凹槽, 在挂架6上设置与凹槽匹 配的卡接部件, 便于调整挂架6在花架1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花草。 0019 图2中的喷灌装置4包括: 水泵体41、 总水管45和支管46, 水泵体41的侧壁上设置有 吸盘42, 水泵体41通过电源线43连接插头44; 为了方便控制喷灌装置4, 插头44用于连接外 部电源; 总水管45的一端连接在水。
13、泵体41的出水口处, 其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46, 在支管46 的末端设置有喷滴头47, 喷滴头47上设置调节开关, 可进行喷灌或滴灌转换调节; 总水管45 根据挂架6的布局而设置, 图1中的总水管45从最底层的挂架6开始布置, 采用迂回形布管方 式, 使得每一层挂架6的竖直上方均部署有支管46。 上述吸盘42可以吸附在鱼缸内壁上固定 水泵体41, 亦可直接将泵体41放置水中。 0020 图3中的太阳能增氧装置8包括: 增氧器81和太阳能板82, 增氧器81的内部设置有 可充电的蓄电池, 太阳能板82与蓄电池电连接, 并吸收太阳能为其充电; 增氧器81上设置有 开关按钮83、 气管84和挂钩86, 气管84的一端与增氧器81的出气口连接, 另一端设置有气泡 石85, 挂钩86设置在增氧器81的一个侧面上, 用于将增氧器81固定在鱼缸2的侧壁上。 0021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列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 限定, 相关工作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所进行的多样变化和修改, 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67216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6721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