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pdf(2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与具有燃料电池和存储单元的燃料电池单元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从外部输入程序的输入单元;以及与燃料电池单元进行通信的控制单元。将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传送到燃料电池单元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容易地更新燃料电池单元的控制程序。 。
CN200580015717.2
2005.03.23
CN1954285A
2007.04.25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1/26公开日:200704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6F1/26(2006.01); H01M8/00(2006.01); H01M8/04(2006.01); H01M8/10(2006.01)
G06F1/26
株式会社东芝;
二宫良次
日本东京都
2004.03.31 JP 108044/2004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王永刚
一种可与具有燃料电池和存储单元的燃料电池单元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从外部输入程序的输入单元;以及与燃料电池单元进行通信的控制单元。将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传送到燃料电池单元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容易地更新燃料电池单元的控制程序。
1. 一种可与具有燃料电池和存储单元的燃料电池单元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从外部输入程序的输入单元;以及与燃料电池单元进行通信的控制单元;其中将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传送到燃料电池单元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中。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控制单元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的程序是用于在燃料电池单元处执行控制的程序。3.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控制单元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的程序是由燃料电池单元内配备的燃料电池控制单元执行的程序。4.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停止燃料电池的发电并且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5.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停止发电的状态中在存储单元中存储通过控制单元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的程序。6.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向燃料电池单元供电的电能供应单元,其中当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时,所述电能供应单元向燃料电池单元供电。7.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的处理状态。8. 一种可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燃料电池单元,所述燃料电池单元包括:存储单元;及控制单元,用来接收从外部装置传送并用于燃料电池单元控制的程序,并且在存储单元中存储接收的程序。9. 根据权利要求8的燃料电池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程序。10. 根据权利要求8的燃料电池单元,还包括用来发电的燃料电池;其中在停止燃料电池发电的状态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存储单元中存储所述程序。11. 根据权利要求8的燃料电池单元,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程序时,从外部装置给控制单元供应电能。12. 根据权利要求8的燃料电池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知外部装置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程序的处理状态。13. 一种更新用来控制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燃料电池单元的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外部向信息处理装置输入控制燃料电池单元的程序;从信息装置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输入的程序;在燃料电池单元的存储单元中存储从信息处理装置传送的程序。1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程序是由燃料电池单元中配备的控制单元执行的程序。15. 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停止由燃料电池单元发电后,传送所述程序。16. 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停止由燃料电池单元发电后,在存储单元中存储所述程序。17. 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当将所述程序传送到燃料电池单元时,信息处理装置向燃料电池单元供应电能。18. 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信息处理装置中配备的显示单元显示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程序的处理状态。
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并且特别是涉及具有燃料单元、燃料电池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程序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锂离子电池等作为二次电池,它是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供电源。二次电池的一个特征是能够通过商用电源重复充电并重新使用,这是一次性原电池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锂离子电池需要使用这种商用电源充电,是一种二次电池。 另外,最近几年信息处理装置容量的提高是巨大的,因此信息处理装置的电能消耗在增长。正在努力增加给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电能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即每单位体积或每单位质量输出能量的量,但是其明显的改进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逻辑计算据称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这意味着燃料电池具有在相同体积或质量下能更长时间供电(例如10倍)的潜能。相反,燃料电池具有使用远小于并轻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可以供电相同时间的潜能。 另外,可以将燃料电池形成一个单元,其中将例如甲醇等的燃料密封在小的容器中,这种小的容器随时能更换,意味着不需要外部充电。因此,在没有交流电设施的情况中,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通过使用燃料电池获得电能,例如笔记本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换句话说,因为长时间使用需要可以获得交流电源,所以使用锂离子电池在连续使用的时间量或者环境方面限制了这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 根据上面情况,正在进行给信息处理装置供电的燃料电池的研发,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 虽然有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从尺寸、重量及进而容易处理燃料来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型是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适当候选类型。这类燃料电池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并且甲醇不一定转化氢气,而是直接注到燃料电极上。 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注到燃料电极的甲醇浓度是关键的,并且在高浓度的情况中,发电效率不良并且不能获得足够的容量。这是由于称作“渗透(crossover)”的现象,其中一部分用作燃料的甲醇渗透燃料电极(负极)和空气电极(正极)之间的电解质膜(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这种渗透现象在甲醇高浓度时明显,而在向燃料电极注入低浓度甲醇时减小。 另一方面,虽然使用低浓度甲醇作为燃料容易产生高性能,燃料的体积变得大于使用高浓度甲醇的情况(例如10倍),所以燃料储备容器(燃料筒)尺寸大。 可以进行如下布置来处理这个问题,其中在燃料筒中储备高浓度的甲醇以降低筒的尺寸并且同时使用小尺寸的泵、阀等再循环在发电时产生的水,从而在注入燃料电池前降低高浓度甲醇的浓度,因此降低了渗透现象并且提高了发电效率。在下面的说明书中,将用于再循环的泵、阀等称作“辅助装置”,并且将这种再循环水的系统称作“稀释-再循环系统“。 这种方法(如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可以实现具有高发电效率的紧密的、重量轻的燃料电池单元。 [专利文献1]JP-A 2003-142137 [专利文献2]JP-A 2002-169629 20 [非专利文献1]“Fuel Cell 2004(Nenryou-Denchi 2004)”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s,Inc.,第49-50页和第64页,2003年10月 [非专利文献2]“Everything of Fuel Cell(Nenryoudenchi-no-subete)”,Hironosuke Ikeda,Nippon Jitsugyo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8月 具有燃料电池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特别是不从商用电源接收供电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比使用电源的二次电池工作更长的小时数。 但是,具有燃料电池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需要专门对燃料电池单元的控制。例如,为了获得预定的发电效率,需要通过驱动多个辅助装置适当地控制注入燃料电池中的燃料的量和浓度或者空气(氧气)的量。 此外,监控燃料电池单元的信息,如燃料电池单元识别信息、燃料自身的识别信息、关于燃料残留量的信息等等,以及例如向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提供这种信息是重要的。 可以通过例如由微机执行控制程序的控制方法来有效地实现控制辅助装置、监控信息等。 通常,在使用诸如控制程序等的软件的系统中,只通过改变软件而不改变硬件就可以改善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另外,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况:其中为了改善发电效率,改变用于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自身的类型,这会导致需要改变控制程序保持的燃料自身的识别信息。 尽管可以设想各种方法来改变控制程序,但是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借助例如因特网等的电力通信线路获得更新控制程序,并且自己安装控制程序的系统对于用户是非常便利的。 另外,在具有燃料电池单元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更新燃料电池单元的控制程序时不能控制燃料电池单元本身。因为在更新控制程序之前燃料电池单元需要停止发电,因此需要从燃料电池单元产生的电能之外获得更新控制程序所需的电能。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更新燃料电池单元控制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可与具有燃料电池和存储单元的燃料电池单元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从外部输入程序的输入单元;以及与燃料电池单元进行通信的控制单元;其中将经输入单元输入的程序传送到燃料电池单元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可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燃料电池单元包括存储单元;及控制单元,用来接收从外部装置传送并用于燃料电池单元控制的程序并且在存储单元中存储接收的程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一种更新用于控制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燃料电池单元的程序的方法包括:从外部向信息处理装置输入控制燃料电池单元的程序;从信息装置向燃料电池单元传送输入的程序;在燃料电池单元的存储单元中存储从信息处理装置传送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一个组件的燃料电池单元的外视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一个实施方案的外视图; 图3是说明燃料电池单元,并且特别是发电单元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并且特别是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的图; 图5是说明用来更新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程序的功能系统的图; 图6是说明燃料电池单元基本状态转变的图; 图7是说明在更新控制程度时燃料电池单元状态转变的图; 图8是说明控制程序更新(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侧)的处理流程; 图9A至9C是说明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屏实例的图; 图10是说明控制程序更新(在燃料电池单元侧)的处理流程实例的图;及 图11是说明停止燃料电池单元发电的处理流程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1一个组件的燃料电池单元10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单元10由用来放布置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后部的放置单元11和燃料电池单元主体单元12组成。在燃料电池单元主体单元12内构建堆叠通过电化学反应发电的燃料电池(DMFC)增量(单电池)而构成的DMFC堆、用来向DMFC堆注入燃料甲醇和空气、再循环的辅助部件等。 另外,例如将燃料筒(未显示)在右侧可分离地构建到燃料电池单元主体单元12的单元盒12a中,从而燃料筒可以从燃料电池单元主体单元12的部件盒12a中分离和更换。 将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放置在放置单元11中。向放置单元11的顶面提供对接连接器14,用作连接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连接单元。另一方面,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例如背面底部分提供对接连接器(未显示),用作连接燃料电池单元10的连接单元,从而用燃料电池单元10的对接连接器14进行机械和电学连接。另外,在放置单元11上提供三个定位的突起15和钩16,并且将突起15和钩16插入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背面底部分上提供的三个孔中。 在从燃料电池单元10中去除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时,通过按压图1所示的燃料电池单元10上的弹射按钮17脱离未显示的锁定机构,从而可以容易地从燃料电池单元10中去除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 图2是说明放在燃料电池单元10的放置单元11上面并与之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例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外视图的图。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配置了主体3以及打开和关闭的面板单元4。面板单元4具有例如由LCD(液晶显示器)形成的显示器68。 另外,在主体3的顶面上布置定点设备71、键盘72、电源开关104等等。 应当注意,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和燃料电池单元10的形状和尺寸不限于图1和2中所示,而是可以想象各种形状和尺寸。同样地,可以改变对接连接器14的形状和尺寸。 此外,可以将燃料电池单元10布置成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具有整体结构而不是通过对接连接器14和21连接。 图3说明燃料电池单元10,特别是关于组成发电机构的DMFC堆和布置在附近的辅助部件的结构。燃料电池单元10配置了发电单元40和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1。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1控制发电单元40,并且还具有通信控制功能从而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进行通信。 发电单元40包括在发电中重要的DMFC堆42,还包括用于储备燃料甲醇的燃料筒43。将高浓度甲醇密封在燃料筒43中。燃料筒43是可拆卸的,从而一旦燃料用尽时容易更换。 另外,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通常需要降低渗透。因此,需要将高浓度甲醇稀释至低浓度并且注入燃料电极47。为此,燃料电池单元10使用稀释-循环系统62,并且向发电单元40提供实现稀释-循环系统62所需的辅助部件63。 辅助部件63可以分成在液体通道中提供的部件和在气体通道中提供的部件。 在液体通道中提供的辅助部件63的连接包括与燃料电池筒43的输出连接的燃料供应泵44,燃料供应泵44的输出与混合罐45连接。此外,混合罐45的输出与进料泵46连接,并且进料泵46的输出与DMFC堆42的燃料电极47连接。燃料电极47的输出与混合罐45连接。另外,集水罐55的输出与集水泵56连接,并且集水泵56与混合罐45连接。 另一方面,在气体通道中,进气泵50经由进气阀51与DMFC堆42的空气电极52连接。空气电极52的输出冷凝器53连接。另外,混合罐45经由混合罐阀48也与冷凝器53连接。冷凝器53经由排气阀57与排气口58连接。在冷凝器53附近布置冷却扇54。 接下来,将按照燃料和空气(氧气)的流动来说明燃料电池单元10的发电单元40的发电机构。 首先,通过燃料供应泵44将燃料筒43内的高浓度甲醇泵入混合罐45中。将混合罐45内的高浓度甲醇与来自燃料电极47的水和低浓度甲醇(即从发电反应留下的残余物)混合并稀释,从而得到低浓度甲醇。控制低浓度甲醇的浓度,使得可以获得具有高发电效率的浓度(例如3-6质量%)。可以基于浓度传感器60的信息,通过控制由燃料供应泵44向混合罐45供应的高浓度甲醇的量,或者通过用集水泵56等控制循环到混合罐45中的水量来实现这种控制。 通过进料泵46压缩在混合罐45中稀释的甲醇水溶液,并且注入DMFC堆42的燃料电极(负极)47中。在燃料电极47处,通过甲醇的氧化反应产生电子。氢离子(H+)渗透DMFC堆42内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42a并且到达空气电极(正极)52。 另一方面,由燃料电极47处发生的氧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与不用于反应的甲醇水溶液一起再次循环回混合罐45中。二氧化碳在混合罐45蒸发,经由混合罐阀48向冷凝器53前进,并且最终通过排气阀57从排气口58排出到外面。 现在,空气(氧气)的流动如下。从进气口49吸入空气,由进气泵50压缩并且通过进气阀51注入空气电极(正极)52。在空气电极52处,进行氧气(O2)的还原反应,并且从来自外部负载的电子(e-)、来自燃料电极47的氢离子(H+)和氧气(O2)产生蒸汽水(H2O)。该蒸汽从空气电极52排出并且到达冷凝器53。在冷凝器53处,由冷却扇54冷却蒸汽并且变成水(液体),并且临时储存在集水罐55中。通过集水泵56将收集的水循环到混合罐45,从而完成用来稀释高浓度甲醇的稀释-循环系统62。 从上述使用稀释-循环系统62的燃料电池单元10的发电机构可以了解,为了从DMFC堆42获得电能,即开始发电,驱动辅助部件63,如泵44、46、50、56、阀48、51、57、冷却扇54等等。因此,将甲醇水溶液和空气(氧气)注入DMFC堆42中,在那里进行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另一方面,简单地通过不驱动辅助部件63可以停止发电。 图4是说明系统结构的图,其中燃料电池单元10借助于对接连接器14和21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连接。 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包括CPU 65、主存储器66、显示控制器67、显示器68、HDD(硬盘驱动器)69、键盘控制器70、定点设备71、键盘72、FDD(软盘驱动器)73、CD-ROM驱动器84、LAN接口85、用来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号的总线74、以及用来转换总线74传送的信号的称作北桥的设备75(也称作系统控制器)和南桥76(也称作外设控制器)。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内提供电源单元(供电单元)79,以及此处例如保持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80。由控制单元77(下文称作“电源控制单元77”)控制电源单元79。 在燃料电池单元10和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之间提供电学接口;控制系统接口和电源系统接口。控制系统接口是为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控制单元77和燃料电池单元10的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1之间提供通信的接口。举例来说,在例如I2C(IC内)总线的串行总线78上进行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和燃料电池单元10之间借助控制系统接口实施的通信。 电源系统接口是提供来在燃料电池单元10和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之间传送电能的接口。例如,借助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1和对接连接器14和21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供应发电单元40的DMFC堆42产生的电能。另外,电源系统接口还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单元79向燃料电池单元10内的辅助部件63供应电能(在附图中用附图标记83表示这种供电)。 借助AC适配器连接器81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单元79供应已经经过AC/DC转换的DC电能,从而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可以工作并且可以对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80充电。 图5说明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燃料电池单元10的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1和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单元79的功能系统。 燃料电池单元10和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通过对接连接器14和21机构和电学连接。对接连接器14和21具有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供应在燃料电池单元10的DMFC堆42处产生的电能的第一电源端(输出电源端)91、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向燃料电池单元10的微机95供应电能并且经由开关101向辅助电源电路97供应电能的第二电源端(用于辅助部件的输入电源端)92、以及还有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向燃料筒43内构建的EEPROM99和EEPROM43a供应电能的第三电源端92a。 微机95具有存储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等的内置式存储单元98a,并且具有配置了闪存等的存储单元95a。 EEPROM99例如存储燃料电池单元10的识别信息,并且配置可电子写入的非易失存储器。燃料筒43的EEPROM43a例如存储表示在燃料筒43中存储的燃料类型的信息等,并且还配置可电子写入的非易失存储器。 此外,对接连接器14和21具有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控制单元77与燃料电池单元10的微机95之间通信,并且与EEPROM99和EEPROM43a通信的通信输入/输出端93。 图6说明在发电起动程序和发电停止程序中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转变。参照图5和本图6中的系统图描述状态转变。注意在图5中,用预定的电能对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80充电。另外,图5中所示的所有开关应被理解成都是打开的。 (1)“停止状态”ST10:这是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和燃料电池单元10连接,但是不向微机95或燃料电池单元10配备的辅助部件63提供电力,并且在DMFC堆42处不发电的状态。但是,借助第三电源端92a向EEPROM99和EEPROM43a供电。 (2)“备用状态”ST20:一旦关闭燃料电池单元10侧配备的主开关103,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控制单元77识别已经允许燃料电池单元10发电。该主开关103例如是滑动开关等。一旦检测到主开关103关闭,电源控制单元77借助I2C总线78读出存储在EEPROM99中的燃料电池单元10的识别信息和例如存储在EEPROM43a中的燃料类型信息。在电源控制单元77判定已经读出的识别信息和燃料类型信息是适合的情况中,电源控制单元77关闭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配备的开关100,从而向微机95供应二次电池80的电能。该状态是“备用状态”ST20。在“备用状态”ST20中,微机95运行,但是不向辅助部件63提供电力,并且在DMFC堆42处不发电。 (3)“预热状态”ST30:电源控制单元77借助I2C总线78向微机95给出“运行请求”的命令以开始发电,并且微机95在收到该命令时关闭燃料电池单元10配备的开关101。因此,向辅助电源电路97输入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二次电池80的电能,并且由供应给辅助部件63的电能起动辅助部件63的驱动。 一旦起动辅助部件63的驱动,向DMFC堆42供应燃料和空气,从而在DMFC堆42处开始发电。 此外,微机95关闭燃料电池单元10配备的开关102,并且在信息处理装置电源电路105处转换成预定电压后开始供应产生的电能。但是,应当指出产生的电能输出不能瞬间到达额定值,所以将达到额定值之前的状态称作“预热状态”ST30。 例如,在起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情况中,从电源控制单元77向微机95传送这种“运行请求”的命令。具体地说,在电源控制单元77检测到用户按压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配备的电源开关104时,电源控制单元77起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并且还向燃料电池单元10的微机95传送“运行请求”的命令。 (4)“运行状态”ST40:例如通过监控DMFC堆42的输出电压和DMFC堆42的温度,微机95判定DMFC堆42的输出是否达到额定值,并且一旦判定DMFC堆42的输出已经达到额定值,打开燃料电池单元10的开关101,并且将向辅助部件63的电能供应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能供应转变到DMFC堆42的电能供应。这个状态就是“运行状态”ST40。 上述情况是从“停止状态”ST10到“运行状态”ST40的基本流程,“运行状态”ST40是燃料电池单元10的正常发电状态。 (5)“冷却状态”ST50: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运行状态”ST40或“预热状态”ST30,并且电源控制单元77向燃料电池单元10的微机95传送“运行停止请求”的命令以停止发电的情况中,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过渡到“冷却状态”ST50。“冷却状态”ST50的处理如下。 首先,微机95关闭燃料电池单元10的开关101,从而将用来驱动辅助部件63的辅助部件电源电路97的电源转换成经第一电源端92供应的二次电池80。 此外,微机95打开燃料电池单元10的开关102,从而停止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供应在DMFC堆42处产生的电能。 接着,微机95停止进气泵50,但是留下进液泵46运行预定的时间。该泵的运行能够洗出并除去附着在燃料电极47内的液体传输通道中的二氧化碳气泡。 接着,微机95停止进液泵46并且在最大性能下运行进气泵,持续预定的时间。该泵的运行能够吹出并除去附着在空气电极47内的空气传输通道中的液滴。在停止程序中自动清洗或吹出并且除去由DMFC堆中发电产生的气泡和液滴可以在下一次开始发电时提高发电效率。 随后,关闭排气阀57和进气阀51,以防止外来物质如灰尘等进入燃料电池单元10环境气氛中,并且防止燃料电池单元10中的液体燃料泄漏。此外,微机95停止从辅助电源电路97向辅助部件63供电。 上面是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进行的“冷却状态”ST50。例如,“冷却状态”ST50进行大约30秒。在冷却处理结束后,打开燃料电池单元10的开关101,从而停止驱动辅助部件63,并且状态返回至“备用状态”ST20。 图7是说明在更新例如存储在微机95的存储单元95a中的控制程序95b的情况中的状态转变。在图7所示的“更新状态”ST60中进行控制程序95b的更新。通过微机95接收到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配备的电源控制单元77的“更新”命令进行到“更新状态”ST60的转变。 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备用状态”ST20的情况中,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转变成“更新状态”ST60。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停止状态”ST10的情况中,打开燃料电池单元10的主开关103实施到“备用状态”ST20的转变。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备用状态”ST20,并且微机95接收到“更新”命令的情况中,状态转变成“更新状态”ST60。 另一方面,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运行状态”ST40或者“预热状态”ST30,并且微机95接收到“更新”命令的情况中,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转变成“冷却状态”ST50。在“冷却状态”ST50中,燃料电池单元10接受冷却处理一段预定的时间,然后转变成“备用状态”ST20。燃料电池单元10实施冷却处理的原因是为了提高下一次开始发电的发电效率。 图8是描述控制程序更新处理(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侧)程序的流程图。首先,电源控制单元77向燃料电池单元10配备的微机95传送“更新”命令(S1)。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面板单元4的显示器68上进行显示,表明控制程序95b正在更新,便于用户容易使用(S2)。图9A是说明显示器68上的显示实例的图。 一旦微机95接收到“更新”命令,将表示燃料电池单元10处于“备用状态”ST20的信号,即表示已经完成程序更新预备的信号(下文称作“更新预备完成”信号)传送到电源控制单元77。另外,一旦微机95从电源控制单元77接收到“更新”命令时,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转变到“更新状态”ST60。随后,电源控制单元77将更新控制程序95c传送到微机95。 现在,需要将传送到微机95的更新控制程序95c已经输入到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可以想象各种方法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输入更新控制程序95c,例如借助图4的系统配置图中所示的LAN接口185从电通信线路86(例如因特网等)输入更新控制程序95c,借助CD-ROM驱动器84输入存储在CD-ROM中的更新控制程序95c等等。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输入更新控制程序95c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任意方法,并且可以应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具有的其它数据输入方法。 在电源控制单元77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更新预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中,判定超时(在S4中“是”),并且在显示器68上显示错误消息。例如,如图9C中显示的显示消息内容。另一方面,在电源控制单元77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更新预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中,判定超时(在S3中“是”),电源控制单元77向微机95传送更新控制程序95c(S5)。 接着,电源控制单元77判定是否已经收到从微机95传送的“程序接收成功”信号(S6)。该“程序接收成功”信号是表示微机95已经成功地接收到更新控制程序95c的信息。 一旦电源控制单元77接收到“程序接收成功”信号(在S6中“是”),电源控制单元77判定是否已经收到从微机95传送的“更新完成”信号(S9)。该“更新完成”信号是表示在微机95处已经成功更新了更新控制程序95c的信息。 一旦电源控制单元77接收到“更新完成”信号(在S9中“是”),在显示器68上显示表示已经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完成更新控制程序95c的更新(例如图9B)的消息(S11)。随后,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电源控制单元77未收到“程序接收成功”信号(在S6中“否”),而是接收到“程序接收错误”信号(在S7中“是”)时,在显示器68上显示错误消息(例如图9C)(S12)。随后,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该“程序接收错误”信号是表示微机95没有成功接收到更新控制程序95c的信息。 此外,在电源控制单元77在预定时间内既未接收到“程序接收成功”信号,也未接收到“程序接收错误”信号(超时)(在S8中“是”)时,在显示器68上显示错误消息(S12),并且随后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并且,在电源控制单元77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更新完成”信号(在S10中“是”)时,在显示器68上显示错误消息(S12),并且随后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 图10是说明燃料电池单元10处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微机95判定是否已经从电源控制单元77接收到“更新”命令(S20)。在微机判定已经接收到“更新”命令(在S20中“是”)时,微机95执行停止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正进行的发电的处理(S21)。 图11说明在步骤S21中在燃料电池单元10处进行的发电停止处理的细节。 在图11中所示的步骤S21a至S21c中,微机95判定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是否是“备用状态”ST20、“预热状态”ST30或“运行状态”ST40之一。 在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是“备用状态”ST20(在S21a中“是”)的情况中,维持该状态(S21e)。 在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是“预热状态”ST30(在S21b中“是”),或者“运行状态”ST40(在S21c中“是”)的情况中,转变至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状态”ST50(S21d)。随后,转变至“备用状态”ST20(S21e)。 如此,不管在接收更新命令时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如何,由于燃料电池单元10的发电停止处理(S21)而转变成“备用状态”ST20。在转变成“备用状态”ST20(图10中的S21)后,微机95向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更新预备完成”信号(S22)。随后,接收到从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的更新控制程序95c(S23)。 例如,微机95使用检查和判定是否已经成功接收到从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的更新控制程序95c(S24)。检查和是一种用来交换数据的错误检验。在传送前将数据分成预定长度的块,把每个块内的数据作为数值,并且将它们的和称作检查和。与数据一起传送所得的检查和。接收侧按照相同的方式从传送的数据串计算检查和,并且检查该检查和是否与传送值匹配。在有差异的情况中,判定通信路径中有误差。 在检查和是正确的情况中,微机95向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程序接收成功”信号。随后,用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的更新控制程序95c(新程序)更新存储在微机95的存储单元95a中的控制程序95b(旧程序)(S27)。 此外,对预定数据区执行更新控制程序95c的初始化,从而能够执行更新控制程序95c(S28)。 随后,向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表示已经完成更新处理的“更新完成”信号(S29)。在“更新完成”信号传送后,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返回至“备用状态”ST20(S30),并且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已经判定出检查和错误的情况中,向电源控制单元77传送“程序接收错误”(S26),接着燃料电池单元10的状态返回至“备用状态”ST20(S30),并且控制程序更新处理结束。 上述实施方案的燃料电池单元10的控制程序更新处理具有下列优点。 (1)可以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的数据总线(例如I2C总线)向燃料电池单元10中配备的微机95传送更新控制程序95c,所以不需要写入新数据的电缆接口。 (2)可以容易地用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的LAN接口85或CD-ROM驱动器84等向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输入更新控制程序95c。 (3)可以通过操作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来传送更新命令,所以只通过这种更新命令传送就可以自动进行控制程序的更新处理。 (4)在燃料电池单元10正在发电的情况中,这可以自动停止并且可以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单元2向燃料电池单元10自动供应实施控制程序更新处理所需的电能。 这些和其它高度有利的特征提供容易使用且方便的信息处理装置和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应当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而是在实施本发明中,可以就各组件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此外,通过以各种方式布置各组件,或者通过省略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现各种配置。并且,本发明还涵盖了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案的组件和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方案的组件而获得的配置。 工业应用性 根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燃料电池单元及其程序更新方法,可以容易地更新用于燃料电池单元的控制程序。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