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引流管固定装置.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6504994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2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400100.4

    申请日:

    20130704

    公开号:

    CN203355092U

    公开日:

    2013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2

    主分类号:

    A61M25/02

    申请人:

    曾其强

    发明人:

    曾其强,余天剑,陈笛迪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木杓巷3号303室

    优先权:

    CN20132040010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卫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索紧绳,底座的底面上设有医用胶布,底座包括固定座和翻盖,固定座前端面上设有一个U形部,顶面上设有一凸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第一、第二通孔,U形部的两个连接臂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弹性锁柱,翻盖前端与U形部的前端铰接,翻盖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柱相适配的卡槽,索紧绳的一端自下而上穿出第一通孔后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形成一个索环,索紧绳的另一端自固定座的后端穿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固定引流管,彻底解决各组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避免引流管被拉出体外,避免引流管被牵引造成病人疼痛,并且能方便简单地开盖,对引流伤口进行观察、换药、清洁护理。

    权利要求书

    1.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将引流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索紧绳,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医用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固定座,其前端面上设有一个U形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上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垂直设置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U形部的两个连接臂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弹性锁柱; 翻盖,其前端与所述U形部的前端铰接,所述翻盖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柱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索紧绳的一端自下而上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形成一个索环,所述索紧绳的另一端自所述固定座的后端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匹配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上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环上设有持耳,所述持耳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柱具有一个圆柱状的锁柱体,所述锁柱体的顶端设有一个圆球形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柱体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通过软连接与所述U形部铰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呈半 体弯头状,其两个侧壁的底部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一个固定板,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凹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通过设置引流管的方式实现。 

    引流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保持引流管的管道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折转成角,影响引流。 

    (2)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3)注意保持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中国发明专利CN102813992A公开了一种“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申请号:201210339020.2),该方案利用支撑和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组件和体表固定组件相连并可打开和锁合的翻盖式构造,配合一体化置管口及旋紧环的设计,实现容易置入引流管,避免压迫伤口外周肌体,防止引流管折曲缠绕,并可随时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但是上述方案,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 

    (1)采用螺纹锁紧的方式固定引流管; 

    (2)中空管为两半体结构,并采用翻盖式结构实现打开上半管观察或护理伤口。 

    以上设计造成锁紧和旋开螺纹时会干扰引流管,造成引流管牵扯。中空管为两半体结构开盖,需要完全旋开锁紧盖,锁紧盖与主体分离,操作复杂、耗时。 

    为此,本申请人于2013年2月27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引流管固定 装置(申请号:201310061891.7),该专利采用插销的方式将支架固定在U形底座上,可以方便地拆卸支架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另外,采用环绕设置的索紧绳束紧索紧管以固定引流管,简单、方便地实现了引流管的固定。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开盖不方便(打开的盖子会接触引流管),连接、固定牢固度不是很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开盖的简便性和连接、固定牢固度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将引流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索紧绳,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医用胶布,所述底座包括: 

    固定座,其前端面上设有一个U形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上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垂直设置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U形部的两个连接臂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弹性锁柱; 

    翻盖,其前端与所述U形部的前端铰接,所述翻盖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锁柱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索紧绳的一端自下而上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形成一个索环,所述索紧绳的另一端自所述固定座的后端穿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匹配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上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翻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索环上设有持耳,所述持耳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锁柱具有一个圆柱状的锁柱体,所述锁柱体 的顶端设有一个圆球形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柱体的直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翻盖通过软连接与所述U形部铰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翻盖呈半体弯头状,其两个侧壁的底部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一个固定板,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凹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底座采用固定座与翻盖软连接一体式设计,能有效固定引流管,彻底解决各组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避免引流管被拉出体外,避免引流管被牵引造成病人疼痛,并且能方便简单地开盖,以完成对引流伤口进行观察、换药、清洁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翻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用于将引流管2固定在底座1上的索紧绳3,底座1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医用胶布4,医用胶布4的中央开孔,用于插装引流管3。 

    底座1包括固定座10和设置在固定座10前端的翻盖20,固定座10的前端面上设有一个U形部11,U形部11的开口端与固定座10的前端面连接为一体,固定座10的顶面上设有一凸台12,凸台12的顶面上设有与引流管2的直径相匹配的凹槽13,凹槽13的底面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凹 槽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垂直通孔,两个垂直通孔分别定义为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U形部11开口两侧的两个连接臂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弹性锁柱16,弹性锁柱16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弹性锁柱体,弹性锁柱体的顶端设有一个圆球形的限位部17,限位部17的直径大于弹性锁柱体的直径。 

    翻盖20呈半体弯头状,即沿弯头的中心轴剖切所得到的半体,翻盖20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细小的通气孔21,翻盖20前端与U形部11的前端铰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软连接的方式实现,翻盖20的两侧壁底部分别向外侧延伸出两个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外侧面上设有纵向设置的卡槽23,卡槽23与弹性锁柱16相适配,以实现通过弹性锁柱16将翻盖20固定在固定座10上,固定板22的顶面上设有与限位部17相适配的凹坑,防止弹性锁柱16松脱。 

    固定座10的底面上设有一个与索紧绳3相匹配的弧形槽18,弧形槽18沿前后方向布置,索紧绳3的一端自下而上穿出第一通孔14后固定在第二通孔15内,形成一个索环,索环上设有持耳31,索紧绳3的另一端自弧形槽18向后穿出固定座10,持耳31位于第一、第二通孔14、1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利用医用胶布4将底座1粘贴在患处; 

    (2)向上翻开翻盖20,放入引流管2,引流管2的前端伸入伤口内,引流管2的后端向后穿出索紧绳3形成的索环,并放置在固定座10上的凹槽13内,拉紧索紧绳3将引流管2固定; 

    (3)用手将两个弹性锁柱16向外掰,然后向后翻转翻盖20将翻盖20扣上,松手后,弹性锁柱16分别卡入翻盖20上的卡槽23内,将翻盖20与固定座10固定为一体。 

    当需要观察伤口和实施护理时,用手将两个弹性锁柱16向外掰,使弹性锁柱16离开卡槽23,即可将翻盖20向上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如下优点: 

    (1)底座采用固定座与翻盖软连接一体式设计,能有效固定引流管,彻底解决各组件连接不牢靠的问题,避免引流管被拉出体外,避免引流管被牵引造成病人疼痛; 

    (2)能有效防止引流管折弯,压扁,保证病人引流的通畅,消除引流管被折弯,压扁造成堵塞引流管的风险; 

    (3)能方便简单地开盖,对引流伤口进行观察、换药、清洁护理,而不触碰被固定的引流管; 

    (4)锁紧绳形成的索环上设有持耳,方便松开锁紧绳; 

    (5)固定引流管和固定座顶面上采用斜坡式引桥设计,可以避免引流管折管,并且较长的引桥加大了引流管与固定座的接触面积,加大了摩擦力,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 

    (6)翻盖上设有细小的透气孔,解决长期置于人体皮肤后翻盖内容易形成水珠导致伤口感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引流 固定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引流管固定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049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