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5498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25 CN 203354987 U *CN203354987U* (21)申请号 201320405642.0 (22)申请日 2013.07.09 A61M 1/14(2006.01) A61M 25/02(2006.01) A61M 25/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桃园 东路 89 号 (72)发明人 陈建华 吴花明 李柏耀 钟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54) 实用新。
2、型名称 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 管, 包括管体和管套, 所述管体包括从人体外通入 至人体皮下组织的第一倾斜管段 ; 与所述第一倾 斜管段连接, 并基本水平地设于人体皮下组织的 水平管段 ; 与所述水平管段连接, 从人体皮下组 织贯穿至血管内的第二倾斜管段 ; 所述管套套接 于所述水平管段外表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其水平管段设有管 套, 所述管套可与皮下组织结合以固定所述导管,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松脱现象, 而且管套和皮下 组织的紧密结合可阻挡细菌的进一步入侵, 有效 降低血管感染的几率。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54987 U CN 203354987 U *CN203354987U* 1/1 页 2 1. 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包括管体和管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包括从人体外 通入至人体皮下组织的第一倾斜管段 ; 与所述第一倾斜管段连接, 并基本水平地设于人体 皮下组织的水平管段 ; 与所述水平管段连接, 从人体皮下组织贯穿至血管内的第二倾斜管 段 ; 所述管套套接于所述水平管段外表面。 2. 如权利要。
4、求 1 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套为医用涤纶管套或医用 尼龙管套。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内设有独立分割的动脉 通路和静脉通路。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管段伸出人体部分 连接有动脉支流管和静脉支流管, 其分别与所述管体内的所述动脉通路和静脉通路对应连 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脉支流管和静脉支流管上 设有管夹, 所述动脉支流管和静脉支流管顶端设有管接头。 6. 如权利要求 1-5 任一项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管段的长度为。
5、 3-5c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54987 U 2 1/3 页 3 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植入人体血管为血液透析 提供血液通路的血液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 血液透析时需要在透析机和人体之间 建立血液通路, 临床上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和直接介入静脉血管来建立血液通路, 动静脉 内瘘会引发血管瘤、 血管感染和血栓形成的并发症等, 且会增加心脏负担, 加上反复穿刺, 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痛苦, 因此, 动静脉内瘘不适合心血管不全的患者。 而直接介入 静脉血管使。
6、用的血液透析导管则无需反复穿刺, 只需一次穿刺完成介入置管, 在以后进行 血液透析时, 只需用透析导管连接血路管和透析机即可进行。 因此, 此方法特别适合心血管 不全的患者。 0003 如图1所示, 常规的血液透析导管14通过直接穿刺皮下组织11至血管12, 把导管 置入血管 12 内。它的固定方式是直接固定在患者的表皮 10。临床这种置管方式比较会出 现管体松脱现象, 同时由于血管的穿刺口和外界是一种直线状态, 较易出现血管感染问题, 引发并发症。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的导管结构作出改进, 以阻隔入侵血管的细菌, 进一步降 低血管感染的几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
7、于, 提供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可降低 被穿刺部位血管感染的几率, 而且可以可靠地固定在人体相应部位。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包括管 体和管套, 所述管体包括从人体外通入至人体皮下组织的第一倾斜管段 ; 与所述第一倾斜 管段连接, 并基本水平地设于人体皮下组织的水平管段 ; 与所述水平管段连接, 从人体皮下 组织贯穿至血管内的第二倾斜管段 ; 所述管套套接于所述水平管段外表面。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管套为医用涤纶管套或医用尼龙管套。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管体内设有独立分割的动脉通路和静脉通路。 000。
8、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第一倾斜管段伸出人体部分连接有动脉支流管和静脉 支流管, 其分别与所述管体内的所述动脉通路和静脉通路对应连接。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动脉支流管和静脉支流管上设有管夹, 所述动脉支流 管和静脉支流管顶端设有管接头。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所述水平管段的长度为 3-5cm。 0011 实施本实用新型,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其水平管段设有管套, 所述管套 可与皮下组织结合以固定所述导管,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松脱现象, 而且管套和皮下组织 的紧密结合可阻挡细菌的进一步入侵, 有效降低血管感染。
9、的几率。 说 明 书 CN 203354987 U 3 2/3 页 4 00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设有水平管段, 其长度为 3-5cm, 与现有的直接穿 刺导管相比, 其血管穿刺口与表皮穿刺口的距离较远, 而且所述血液透析导管在皮下组织 内呈弯曲形状, 可阻挡细菌入侵血管, 减少血管穿刺感染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现有的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初始放置过程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中期。
10、放置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 如图2所示, 一种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 包括管体1和管套2, 所述管体1包括从 人体外通入至人体皮下组织 11 的第一倾斜管段 3 ; 与所述第一倾斜管段 3 连接, 并基本水 平地设于人体皮下组织 11 的水平管段 4 ; 与所述水平管段 4 连接, 从人体皮下组织 11 贯穿 至血管 12 内的第二倾斜管段 5 ; 所述管套 2 套接于所述水平管段 4 外表面。 0020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水平管段4设有管套2, 所述管套2可与皮下组织。
11、11结合以固 定所述导管,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松脱现象, 而且管套 2 和皮下组织 11 的紧密结合可阻挡 细菌的进一步入侵, 有效降低血管 12 感染的几率。 00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液透析导管设有水平管段 4, 与现有的直接穿刺导管相比, 其 血管穿刺口与表皮穿刺口的距离较远, 而且所述血液透析导管在皮下组织 11 内呈弯曲形 状, 可阻挡细菌入侵血管 12, 减少血管 12 穿刺感染的几率。 0022 优选地, 所述管套 2 为医用涤纶管套或医用尼龙管套。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医用涤纶管套或医用尼龙管套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 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害。 0024 优选地,。
12、 所述管体 1 内设有独立分割的动脉通路和静脉通路 (图中未画出) 。 0025 其中, 所述第一倾斜管段 3 伸出人体部分连接有动脉支流管 6 和静脉支流管 7, 其 分别与所述管体 1 内的所述动脉通路和静脉通路对应连接。 0026 优选地, 所述动脉支流管 6 和静脉支流管 7 上设有管夹 8, 所述动脉支流管 6 和静 脉支流管 7 顶端设有管接头 9。 0027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管夹 8 用于控制所述动脉支流管 6 和静脉支流管 7 的开启和 封闭 ; 所述管接头 9 用于与血液透析机的导管连接。 0028 优选地, 所述水平管段 4 的长度为 3-5cm。 0029 需要说明的。
13、是, 如果所述水平管段 4 的长度过短, 将降低阻隔细菌的技术效果 ; 如 果所述水平管段 4 的长度过长, 将对病人产生较大的不适。因此, 所述水平管段 4 的长度选 择在 3-5cm 为宜。 0030 下面, 结合图 2- 图 4, 详细说明如何将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植入患者体内。 0031 首先, 如图 3 所示, 从相应位置穿刺至表皮 10 以下并继续与患者皮肤基本水平地 说 明 书 CN 203354987 U 4 3/3 页 5 向前穿刺, 在皮下组织 11 形成一个 3-5cm 长的皮下隧道, 将所述血液透析导管的前端和所 述管套 2 导入所述皮下隧道中。 0032 然后, 如图4所。
14、示, 在离第一次穿刺点3-5cm处使用穿刺用具13穿刺至血管12, 并 注意穿刺轨迹通过所述皮下隧道。 0033 最后, 如图2所示, 将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沿穿刺轨迹置入到血管12中, 所述血液透 析导管的人体置入操作即告完成。 003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354987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54987 U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5498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