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01102.4 (22)申请日 2016.01.05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 38 号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72)发明人 范术丽 喻树迅 朱海勇 黄群 杨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马铃薯栽培方法, 属于农业领域。南方棉区传统种植方式为棉 花油菜套种, 由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效益较 低, 近年来大多数棉农在棉花收获后放弃油菜等 后茬作物种植, 土地闲置。
2、。 申请人发明了利用棉花 收获后的空闲地种植一季马铃薯的棉薯轻简栽培 新方法, 即在棉花收获结束时, 将棉秸秆收集并粉 碎消毒, 在棉地上摆放马铃薯薯种, 用棉秆粉覆盖 在马铃薯种薯上, 马铃薯成熟时只需扒开覆盖物, 即可捡拾收获马铃薯, 较传统马铃薯种植方法简 化翻地挖薯等工序, 并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增加 棉农的收入。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638202 A 2016.06.08 CN 105638202 A 1.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1)、 。
3、棉花育苗移栽 将33cm50cm具100眼的塑料穴盘填充草炭、 粘土、 珍珠岩按体积比721或单用或按 任意比例混合的育苗基质, 洒足水, 使基质充分湿润, 以手抓紧成团, 指缝隙滴水为度, 选用 生育期 100天的短季棉品种, 播种, 保温育苗, 棉苗达2叶一心时进行移栽; (2)、 棉秸秆收获处理 棉秸秆收获后粉碎成0.3cm-0.7cm大小不一的粉末状, 堆成2m3m20m条垛, 垛上覆 盖塑料薄膜, 四周封严, 堆内通入蒸汽, 保持75以上温度5-24小时, 以杀死有害病原微生 物和降低过高的C/N比, 或用堆沤发酵方法处理棉秆粉; (3)、 马铃薯育苗播种 选择生育期 90天脱毒马铃。
4、薯品种, 切成25g-30g的薯块, 种衣剂按规定浓度兑水, 摇 匀后喷到种薯切块上, 晾干后播种; 或用规定浓度的种衣剂悬浮液浸泡10分钟, 捞出晾干, 或用多菌灵粉+钙镁磷肥拌种, 装进马铃薯播种机, 播种机内同时装进硝基硫酸钾复合肥8 1522和山大沃丰牌生物有机肥, 按规定的密度摆放薯种和撒施肥料在空闲的棉田上, 随即 覆盖经处理的棉秸秆粉, 覆盖厚度8-10cm; (4)、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 用乙酸酮水溶液灌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青枯病, 每隔10天用宁南霉素+烯定 虫胺或吡蚜酮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及传毒害虫, 苗高15cm时用烯酰吗啉或霜脲氰防治马铃薯 晚疫病; (5)、 马。
5、铃薯收获 马铃薯成熟时, 用手扒开棉秆粉覆盖物, 捡拾马铃薯, 同时将地上马铃薯秸进行堆沤还 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 于, 包括: 马铃薯播种后, 随即覆盖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 木屑或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 比例混用, 覆盖厚度覆盖一层5-20cm。 马铃薯成熟时扒开地面覆盖层, 捡拾马铃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 于, 包括: 马铃薯播种后, 随即覆盖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 木屑或。
6、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 比例混用, 表面再覆盖塑料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 于, 包括: 马铃薯现蕾初期, 喷施棉太金调节生长, 促进光合有机物向地下块茎转移, 提高马 铃薯的产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38202 A 2 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马铃薯栽培方法, 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南方棉区传统种植方式为棉花油菜套种, 为争季节、 抢时间, 在棉花收获尚未 结束, 棉株继续生长在田。
7、间, 人工钻进棉株空隙移栽油菜苗, 实现棉花与油菜套种, 以提高 经济效益。 因生长在田间的棉株茂密丛生, 无法使用机械移栽油菜, 人工移栽、 浇水等劳动 强度大, 工序繁琐, 效率低。 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留守在乡村的老、 弱和妇女劳 力很难完成棉后油菜移栽这一繁重的任务, 为此, 大多数棉农在棉花收获后放弃油菜等后 茬作物种植, 土地被闲置。 0003 中国人多地少, 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南方广 大棉区温、 光、 水等作物生长环境条件较优越, 为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农产品, 申请 人不断创新, 发明了利用棉花收获后的空闲地种植一季马铃薯的棉。
8、薯轻简栽培新方法, 取 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 通过采用工厂化培育棉苗, 进行机械化移栽, 或采用机械直播方式 种植棉花, 棉花收获全部结束时, 用秸秆收获机将棉花秸秆收集加工成棉秆粉, 将棉秆粉进 行消毒处理, 在棉花收获后冬季空闲的土地上直接摆放马铃薯薯种, 用经消毒的棉秆粉覆 盖在马铃薯薯种上, 以代替传统马铃薯翻地、 种薯、 挖薯的栽培方式, 大力减轻劳动强度, 提 高效率, 并显著提高棉田经济效益。 0005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 包括: 0006 1、 棉花育苗移栽 0007 将33。
9、cm50cm具100眼的塑料穴盘填充草炭、 粘土、 珍珠岩按体积比721或单用 或按任意比例混合的育苗基质, 洒足水, 使基质充分湿润, 以手抓紧成团, 指缝隙滴水为度, 选用生育期 100天的短季棉品种, 播种, 保温育苗, 棉苗达2叶1心时进行移栽; 或用生育期 100天的短季棉花品种机械直播棉花大田。 0008 2、 棉秸秆收获处理 0009 棉秸秆收获后粉碎成0.3cm-0.7cm大小不一的锯木屑状粉, 堆成2m3m20m条 垛, 垛上覆盖塑料薄膜, 四周封严, 堆内通入蒸汽, 保持75以上温度5-24小时, 以杀死有害 病原微生物和降低过高的C/N比, 或用堆沤自然发酵方法处理棉秸秆。
10、粉。 0010 3、 马铃薯育苗播种 0011 选择生育期 90天脱毒马铃薯品种, 从顶芽向薯尾纵向分成2-4块, 然后分别切成 25g-30g的薯块, 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眼。 种衣剂按规定浓度兑水, 摇匀后喷到种薯切 块上, 晾干后播种; 或用规定浓度的种衣剂悬浮液浸泡10分钟, 捞出晾干, 或用多菌灵粉+钙 镁磷肥拌种, 装进马铃薯播种机, 播种机内同时装进硝基硫酸钾复合肥81522和山大沃丰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638202 A 3 牌生物有机肥, 按规定的密度摆放薯种和撒施肥料在空闲的棉田上, 随即覆盖经处理的棉 秸秆粉, 覆盖厚度8-10cm。 0012 。
11、4、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0013 出苗后, 用乙酸酮水溶液灌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青枯病, 每隔10天用宁南霉素+ 烯定虫胺或吡蚜酮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及传毒害虫, 苗高15cm时用烯酰吗啉或霜脲氰防治马 铃薯晚疫病。 0014 5、 马铃薯收获 0015 马铃薯成熟时, 用手扒开棉秆粉覆盖物, 捡拾马铃薯, 同时将地上马铃薯秸进行堆 沤还田。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 所述棉薯连作新方法 即在棉花收获后, 棉田免耕, 将种薯直接摆放在棉田畦面 上, 并用棉秆粉全程覆盖在种薯上, 配合适当的施肥和管理措施, 直至收获鲜薯。 0018 相对于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 。
12、新方法在马铃薯播种时可以减少翻耕整田和开沟挖 穴用工, 在收获时直接扒开棉秆粉覆盖物即可取出马铃薯, 避免了因为犁或锄头翻挖取薯 造成马铃薯的破损。 棉秆粉覆盖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膨大期未受到挤压, 因此新 方法种植的马铃薯整齐一致, 表面清洁光滑, 色泽鲜艳美观, 破损率极低, 商品性好, 较传统 土壤种植方式产量提高30-50以上, 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是一项省工节本、 高产高效的 马铃薯轻型栽培新技术。 0019 2、 所述极大提高棉田经济效益 传统的棉花与油菜套种, 每公顷棉田可收油菜籽 1500-2200kg, 油菜籽售价为4.50元/kg, 实现产值6750-9900元; 棉。
13、花与马铃薯连作, 每公顷 棉田可产马铃薯60000-75000kg, 马铃薯售价为1.00元/kg, 实现产值60000-75000元, 是油 菜籽产值的7-8倍,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是棉田双熟制栽培技术的重大创新。 0020 3、 所述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人多地少, 粮食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供应, 每年需要进 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国人的生活需要, 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仍然是刚性增长趋 势, 小麦、 水稻、 玉米三大主粮受耕地资源、 水资源的约束以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增产空间 小、 成本高, 而土豆的增产空间大、 成本较低。 2015年, 农业部制定了马铃薯作为中国四大主 粮之一的战略方针。
14、。 利用冬闲棉田种植马铃薯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确保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 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振兴农村区域经济, 具有重大的意义。 0021 4、 所述环保 与传统露地种植马铃薯比较, 棉秆粉覆盖有保温、 保湿和抑制杂草生 长的作用, 棉秆粉覆盖种植马铃薯全程无需喷施化学除草剂, 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因 此, 是一项安全生产技术。 利用棉秆粉覆盖种植马铃薯, 可防止农户在棉花收获后随地焚烧 废弃棉秸秆引起的环境污染, 对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雾霾的危害, 是一项环保治理的突破性 新技术。 与地膜覆盖栽培比较, 可减少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0022 5、 所述品质较高 近年来, 有的地方采。
15、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 因稻草覆盖不可避 免会有缝隙, 产生漏光,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见光易变绿, 产生大量的龙葵素, 食用易引起中 毒。 棉秆粉覆盖严实无缝隙, 马铃薯在全黑暗条件下生长, 不含龙葵素, 增强了食用安全性, 因此与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相比新方法所生产的马铃薯品质较高, 具有显著进步的特征。 0023 6、 所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棉花与马铃薯连作, 可以极大地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 率, 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638202 A 4 0024 7、 所述提高地力 棉秆粉覆盖物可自行降解并能改善土壤结构, 使土壤疏松, 保水 保肥性增强, 棉。
16、秸秆粉覆盖栽培马铃薯既能很好地解决棉花秸秆处理的问题, 变废为宝, 并 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 减少化肥用量,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对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25 8、 所述抗逆性增强 在马铃薯发芽极限条件下, 传统栽培马铃薯发芽率为零, 棉秸 秆覆盖栽培马铃薯发芽率为100, 效果极其显著。 主要原因是棉秸秆粉可以保温排湿, 避 免长期阴雨过饱和水分对马铃薯的侵害, 减少烂种, 提高出苗率, 以及收获期可提高马铃薯 品质和耐运耐贮性。 0026 9、 所述方法简便 棉秸秆粉覆盖栽培马铃薯与传统马铃薯种植相比, 简化了翻地、 耙地、 开沟, 挖薯种植程序, 变。
17、直接播种在地表, 马铃薯成熟时拂去覆盖物即可收获, 减轻了 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 收获马铃薯无泥土粘附, 表面光滑鲜亮, 大薯数增加, 提高商品率35。 在没有条件使用机械的情况下可手工操作, 方法简便易行, 省工节本、 增产增收, 是一项实用的轻型栽培技术, 达到了高产、 优质、 低耗、 无污染、 加速实 现资源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0027 10、 所述产业前景广阔 马铃薯加工产业链较长, 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 加工成乳 酸可增值3倍; 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 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可增值8倍; 加工成变性淀粉可增 值15倍; 制造生物。
18、胶增值在60倍以上。 马铃薯精淀粉经过发酵或采用其他方法可生产300多 种变性淀粉, 可广泛应用于医药、 纺织、 铸造、 染料等多种工业。 据预测, 到2030年, 我国马铃 薯淀粉需求量高达300万吨, 届时, 我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马铃薯食品生产加工、 贸易的产业中心, 马铃薯产业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具体操作方法, 不作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30 5月中旬, 选用短季棉品种中棉所425, 机播棉田, 棉花收获后, 11月中旬机械回收 棉秸秆, 粉碎加工成0.3cm-0.5cm锯木屑状粉, 堆积成2m高, 3m宽, 20m。
19、长的条型堆, 堆面覆盖 塑料薄膜, 四周扎紧, 通入蒸汽5-10小时进行消毒处理。 0031 12月中旬, 选用经脱毒的马铃薯薯种, 切成25-30g小块, 每块应保留一个以上芽 眼, 用种衣剂喷雾消毒薯块, 或选用脱毒微型小种薯装入马铃薯专用播种机, 同时向播种机 贮肥箱内加入肥料, 开始播种并覆盖棉秆粉, 覆盖厚度以10-20cm为宜。 0032 当马铃薯出苗后用宁南霉素按规定用量进行喷雾防治马铃薯病毒病。 0033 马铃薯现蕾初期, 喷施棉太金调节生长, 促进光合有机物向地下块茎转移, 提高马 铃薯的产量。 0034 田间架设太阳能杀虫灯及黄色粘成板, 以诱杀马铃薯害虫。 0035 马铃。
20、薯下部茎叶有一大半转黄时, 扒开棉秆粉覆盖物即可取出马铃薯。 0036 实施例2 0037 4月底, 用草炭+珍珠岩+粘土按任意比例配成育苗基质, 选用短季棉品种中棉所 50, 用播种机播种在塑料穴盘内, 保温育苗, 5月底机栽大田。 0038 11月底, 棉花收获后将棉秆收集并粉碎成长5-7cm左右粉状物体, 按规定用量添加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638202 A 5 发酵菌和尿素, 堆成2m3m10m的条型堆, 堆上覆盖塑料薄膜, 一周后翻堆一次, 之后每隔 5天再翻堆, 直至堆内温度降至与大气温度接近。 0039 翌年1月中旬, 选生育期 80天的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 切成25-30g左右薯块, 用 钙镁磷肥拌种, 按规定密度播种, 在薯块上覆盖一层5-10cm厚经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 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木屑或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 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比例混用, 马铃薯成熟时扒开地面覆盖层, 捡拾马铃薯。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63820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