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6493942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99.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01102.4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号:

    CN105638202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明人:

    范术丽,喻树迅,朱海勇,黄群,杨军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38号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优先权:

    CN20161000110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马铃薯栽培方法,属于农业领域。南方棉区传统种植方式为棉花——油菜套种,由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大多数棉农在棉花收获后放弃油菜等后茬作物种植,土地闲置。申请人发明了利用棉花收获后的空闲地种植一季马铃薯的棉薯轻简栽培新方法,即在棉花收获结束时,将棉秸秆收集并粉碎消毒,在棉地上摆放马铃薯薯种,用棉秆粉覆盖在马铃薯种薯上,马铃薯成熟时只需扒开覆盖物,即可捡拾收获马铃薯,较传统马铃薯种植方法简化翻地挖薯等工序,并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棉农的收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棉花育苗移栽将33cm×50cm具100眼的塑料穴盘填充草炭、粘土、珍珠岩按体积比7∶2∶1或单用或按任意比例混合的育苗基质,洒足水,使基质充分湿润,以手抓紧成团,指缝隙滴水为度,选用生育期≤100天的短季棉品种,播种,保温育苗,棉苗达2叶一心时进行移栽;(2)、棉秸秆收获处理棉秸秆收获后粉碎成0.3cm-0.7cm大小不一的粉末状,堆成2m×3m×20m条垛,垛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封严,堆内通入蒸汽,保持75℃以上温度5-24小时,以杀死有害病原微生物和降低过高的C/N比,或用堆沤发酵方法处理棉秆粉;(3)、马铃薯育苗播种选择生育期≤90天脱毒马铃薯品种,切成25g-30g的薯块,种衣剂按规定浓度兑水,摇匀后喷到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或用规定浓度的种衣剂悬浮液浸泡10分钟,捞出晾干,或用多菌灵粉+钙镁磷肥拌种,装进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机内同时装进硝基硫酸钾复合肥8∶15∶22和山大沃丰牌生物有机肥,按规定的密度摆放薯种和撒施肥料在空闲的棉田上,随即覆盖经处理的棉秸秆粉,覆盖厚度8-10cm;(4)、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出苗后,用乙酸酮水溶液灌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青枯病,每隔10天用宁南霉素+烯定虫胺或吡蚜酮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及传毒害虫,苗高15cm时用烯酰吗啉或霜脲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5)、马铃薯收获马铃薯成熟时,用手扒开棉秆粉覆盖物,捡拾马铃薯,同时将地上马铃薯秸进行堆沤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马铃薯播种后,随即覆盖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木屑或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比例混用,覆盖厚度覆盖一层5-20cm。马铃薯成熟时扒开地面覆盖层,捡拾马铃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马铃薯播种后,随即覆盖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木屑或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比例混用,表面再覆盖塑料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马铃薯现蕾初期,喷施棉太金调节生长,促进光合有机物向地下块茎转移,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马铃薯栽培方法,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南方棉区传统种植方式为棉花——油菜套种,为争季节、抢时间,在棉花 收获尚未结束,棉株继续生长在田间,人工钻进棉株空隙移栽油菜苗,实现棉 花与油菜套种,以提高经济效益。因生长在田间的棉株茂密丛生,无法使用机 械移栽油菜,人工移栽、浇水等劳动强度大,工序繁琐,效率低。当前农村大 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在乡村的老、弱和妇女劳力很难完成棉后油菜移栽 这一繁重的任务,为此,大多数棉农在棉花收获后放弃油菜等后茬作物种植, 土地被闲置。

    中国人多地少,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南方广大棉区温、光、水等作物生长环境条件较优越,为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 更多的农产品,申请人不断创新,发明了利用棉花收获后的空闲地种植一季马 铃薯的棉薯轻简栽培新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采用工厂化培育棉苗,进行机械化移栽,或采用机械 直播方式种植棉花,棉花收获全部结束时,用秸秆收获机将棉花秸秆收集加工 成棉秆粉,将棉秆粉进行消毒处理,在棉花收获后冬季空闲的土地上直接摆放 马铃薯薯种,用经消毒的棉秆粉覆盖在马铃薯薯种上,以代替传统马铃薯翻地、 种薯、挖薯的栽培方式,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并显著提高棉田经济 效益。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1、棉花育苗移栽

    将33cm×50cm具100眼的塑料穴盘填充草炭、粘土、珍珠岩按体积比7∶2∶ 1或单用或按任意比例混合的育苗基质,洒足水,使基质充分湿润,以手抓紧 成团,指缝隙滴水为度,选用生育期≤100天的短季棉品种,播种,保温育苗, 棉苗达2叶1心时进行移栽;或用生育期≤100天的短季棉花品种机械直播棉花 大田。

    2、棉秸秆收获处理

    棉秸秆收获后粉碎成0.3cm-0.7cm大小不一的锯木屑状粉,堆成2m×3m ×20m条垛,垛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封严,堆内通入蒸汽,保持75℃以上温 度5-24小时,以杀死有害病原微生物和降低过高的C/N比,或用堆沤自然发 酵方法处理棉秸秆粉。

    3、马铃薯育苗播种

    选择生育期≤90天脱毒马铃薯品种,从顶芽向薯尾纵向分成2-4块,然后 分别切成25g-30g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眼。种衣剂按规定浓度 兑水,摇匀后喷到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或用规定浓度的种衣剂悬浮液浸 泡10分钟,捞出晾干,或用多菌灵粉+钙镁磷肥拌种,装进马铃薯播种机,播 种机内同时装进硝基硫酸钾复合肥8∶15∶22和山大沃丰牌生物有机肥,按规 定的密度摆放薯种和撒施肥料在空闲的棉田上,随即覆盖经处理的棉秸秆粉, 覆盖厚度8-10cm。

    4、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用乙酸酮水溶液灌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青枯病,每隔10天用宁 南霉素+烯定虫胺或吡蚜酮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及传毒害虫,苗高15cm时用烯酰 吗啉或霜脲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5、马铃薯收获

    马铃薯成熟时,用手扒开棉秆粉覆盖物,捡拾马铃薯,同时将地上马铃薯 秸进行堆沤还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棉薯连作新方法即在棉花收获后,棉田免耕,将种薯直接摆放在棉 田畦面上,并用棉秆粉全程覆盖在种薯上,配合适当的施肥和管理措施,直至 收获鲜薯。

    相对于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新方法在马铃薯播种时可以减少翻耕整田和开 沟挖穴用工,在收获时直接扒开棉秆粉覆盖物即可取出马铃薯,避免了因为犁或锄 头翻挖取薯造成马铃薯的破损。棉秆粉覆盖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膨大期 未受到挤压,因此新方法种植的马铃薯整齐一致,表面清洁光滑,色泽鲜艳美观, 破损率极低,商品性好,较传统土壤种植方式产量提高30%-50%以上,增产效 果非常显著,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马铃薯轻型栽培新技术。

    2、所述极大提高棉田经济效益传统的棉花与油菜套种,每公顷棉田可收油菜 籽1500-2200kg,油菜籽售价为4.50元/kg,实现产值6750-9900元;棉花与 马铃薯连作,每公顷棉田可产马铃薯60000-75000kg,马铃薯售价为1.00元//kg, 实现产值60000-75000元,是油菜籽产值的7-8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是 棉田双熟制栽培技术的重大创新。

    3、所述保障粮食安全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供应,每年需 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国人的生活需要,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仍 然是刚性增长趋势,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受耕地资源、水资源的约束以 及种植效益的影响,增产空间小、成本高,而土豆的增产空间大、成本较低。 2015年,农业部制定了马铃薯作为中国四大主粮之一的战略方针。利用冬闲棉 田种植马铃薯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 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4、所述环保与传统露地种植马铃薯比较,棉秆粉覆盖有保温、保湿和抑制杂 草生长的作用,棉秆粉覆盖种植马铃薯全程无需喷施化学除草剂,减轻农药对 环境的污染,因此,是一项安全生产技术。利用棉秆粉覆盖种植马铃薯,可防 止农户在棉花收获后随地焚烧废弃棉秸秆引起的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雾霾的危害,是一项环保治理的突破性新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比较,可 减少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5、所述品质较高近年来,有的地方采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因稻草覆盖不 可避免会有缝隙,产生漏光,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见光易变绿,产生大量的龙葵 素,食用易引起中毒。棉秆粉覆盖严实无缝隙,马铃薯在全黑暗条件下生长,不 含龙葵素,增强了食用安全性,因此与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相比新方法所生产 的马铃薯品质较高,具有显著进步的特征。

    6、所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棉花与马铃薯连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光能和土地利 用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7、所述提高地力棉秆粉覆盖物可自行降解并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保 水保肥性增强,棉秸秆粉覆盖栽培马铃薯既能很好地解决棉花秸秆处理的问题, 变废为宝,并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农业生 态环境,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8、所述抗逆性增强在马铃薯发芽极限条件下,传统栽培马铃薯发芽率为零, 棉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发芽率为100%,效果极其显著。主要原因是棉秸秆粉可 以保温排湿,避免长期阴雨过饱和水分对马铃薯的侵害,减少烂种,提高出苗 率,以及收获期可提高马铃薯品质和耐运耐贮性。

    9、所述方法简便棉秸秆粉覆盖栽培马铃薯与传统马铃薯种植相比,简化了翻 地、耙地、开沟,挖薯种植程序,变直接播种在地表,马铃薯成熟时拂去覆盖 物即可收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收获 马铃薯无泥土粘附,表面光滑鲜亮,大薯数增加,提高商品率35%。在没有条件 使用机械的情况下可手工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是一项 实用的轻型栽培技术,达到了高产、优质、低耗、无污染、加速实现资源持续 利用的总体目标,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10、所述产业前景广阔马铃薯加工产业链较长,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加 工成乳酸可增值3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可增值8倍; 加工成变性淀粉可增值15倍;制造生物胶增值在60倍以上。马铃薯精淀粉经 过发酵或采用其他方法可生产300多种变性淀粉,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 铸造、染料等多种工业。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马铃薯淀粉需求量高达300 万吨,届时,我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马铃薯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的产 业中心,马铃薯产业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具体操作方法,不作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5月中旬,选用短季棉品种中棉所425,机播棉田,棉花收获后,11月中旬 机械回收棉秸秆,粉碎加工成0.3cm-0.5cm锯木屑状粉,堆积成2m高,3m宽, 20m长的条型堆,堆面覆盖塑料薄膜,四周扎紧,通入蒸汽5-10小时进行消 毒处理。

    12月中旬,选用经脱毒的马铃薯薯种,切成25-30g小块,每块应保留一个 以上芽眼,用种衣剂喷雾消毒薯块,或选用脱毒微型小种薯装入马铃薯专用播 种机,同时向播种机贮肥箱内加入肥料,开始播种并覆盖棉秆粉,覆盖厚度以 10-20cm为宜。

    当马铃薯出苗后用宁南霉素按规定用量进行喷雾防治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现蕾初期,喷施棉太金调节生长,促进光合有机物向地下块茎转移,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田间架设太阳能杀虫灯及黄色粘成板,以诱杀马铃薯害虫。

    马铃薯下部茎叶有一大半转黄时,扒开棉秆粉覆盖物即可取出马铃薯。

    实施例2

    4月底,用草炭+珍珠岩+粘土按任意比例配成育苗基质,选用短季棉品种中 棉所50,用播种机播种在塑料穴盘内,保温育苗,5月底机栽大田。

    11月底,棉花收获后将棉秆收集并粉碎成长5-7cm左右粉状物体,按规定 用量添加发酵菌和尿素,堆成2m×3m×10m的条型堆,堆上覆盖塑料薄膜,一 周后翻堆一次,之后每隔5天再翻堆,直至堆内温度降至与大气温度接近。

    翌年1月中旬,选生育期≤80天的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切成25-30g左右 薯块,用钙镁磷肥拌种,按规定密度播种,在薯块上覆盖一层5-10cm厚经腐 熟的农作物秸秆粉或食用菌渣或炉渣或粉煤灰或锯木屑或稻壳或细土或榨糖下 脚料或造纸下脚料或草炭或蛭石或珍珠岩单用或按任意体积比例混用,马铃薯 成熟时扒开地面覆盖层,捡拾马铃薯。

    关 键  词:
    一种 棉花 马铃薯 连作 轻型 简化 高效 栽培 新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新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939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