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6488318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54.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75552.2

    申请日:

    20160523

    公开号:

    CN206005214U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5/10,A01D57/00

    主分类号:

    A01D45/10,A01D57/00

    申请人:

    广东科利亚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康益

    地址:

    511343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新塘镇新和北路34号

    优先权:

    2015208631327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德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臂侧板、输送臂底板、若干刮板组件、传动组件。左、右两侧的输送臂侧板与输送臂底板连接构成输送臂储料腔,在储料腔内均布有若干刮板组件、刮板组件左右两端贴合输送臂侧板、刮板组件底端贴合输送臂底板,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链条,液压马达带动齿轮,齿轮连接链条,链条绕过齿轮后回转,链条上均布连接若干刮板组件,刮板组件随着链条绕输送臂底板做旋转运动,从而使刮板组件推动储料腔内的甘蔗沿输送臂延伸方向运动,通常输送臂末端之下是与甘蔗收割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这样可以将收割后的甘蔗同步输送至运输车之上,高效的完成了从甘蔗的收获阶段到运输阶段的衔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臂侧板、输送臂底板(1)、若干刮板组件(2)、传动组件,输送臂底板(1)左、右两侧连接输送臂侧板,构成横截面为“H”形结构,“H”形上部构“U”形腔构成输送臂储料腔,在储料腔内均布有若干刮板组件(2)、刮板组件2左右两端贴合输送臂侧板、刮板组件(2)底端贴合输送臂底板(1),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3)、链条(4),液压马达带动齿轮(3),齿轮(3)连接链条(4),链条(4)绕过齿轮(3)后回转,链条(4)上均布连接若干刮板组件(2),刮板组件(2)随着链条(4)绕输送臂底板(1)做旋转回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组件(2)包括刮板(21)、刮板固定板(22),刮板(21)为一平直面板,长度与储料腔的宽度相适应,刮板(21)左右两端连接刮板固定板(22),刮板固定板(22)设有与链条(4)连接的连接孔(23),连接孔(23)的连线方向与刮板(21)固定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1)与刮板固定板(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铆接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3)、链条(4),液压马达带动齿轮(3),齿轮(3)连接链条(4),链条(4)绕过齿轮(3)后回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臂底板(1)、输送臂侧板板面均匀设置若干大小适当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臂底板(1)、输送臂侧板可以是一体成形,也可以是若干件拼接焊合而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甘蔗收割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甘蔗种植区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然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蔗糖产业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世界的蔗糖生产大国如巴西和澳大利亚在生产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蔗糖料的生产成本约在70-80元/吨,而我国甘蔗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比较底,生产成本约在110-150元/吨,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了近一倍,蔗糖生产成本过高,糖价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因而,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我国甘蔗糖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耕地、种植、中耕施肥、植保、收获、装运等环节,而收获包括切梢、切割、清理和装运等作业工序,其工作量最多,也最为艰苦,约占生产甘蔗总作业量的55%。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甘蔗生产中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运输等方面的机具已有成熟机型,并已在推广使用,而收获机械化仍是薄弱环节。我国的甘蔗收割仍是人工劳作,采用人工砍断、剥叶、打捆装运的工艺流程,每个劳动力每天只能收0.5~0.6吨,一亩需8~10个劳动力。人工砍收甘蔗费用已经占到了甘蔗生产成本的40%以上,甘蔗收获的机械化成为制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国产甘蔗联合收割机的零突破,调研国内外甘蔗收割机技术、市场情况以及甘蔗种植农艺条件,通过大量的材料和数据分析,运用农艺与农机的相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国甘蔗种植、收获的方法和理论,并通过几年来不断的调试和改进,制定出履带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开发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独立知识产权开发出适宜我国甘蔗种植农艺要求和种植条件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是一种结构简单、高效、性能稳定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臂侧板、输送臂底板、若干刮板组件、传动组件。左、右两侧的输送臂侧板与输送臂底板连接构成输送臂储料腔,在储料腔内均布有若干刮板组件、刮板组件左右两端贴合输送臂侧板、刮板组件底端贴合输送臂底板,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链条,液压马达带动齿轮,齿轮连接链条,链条绕过齿轮后回转,链条上均布连接若干刮板组件,刮板组件与输送臂底板垂直,刮板组件随着链条绕输送臂底板做旋转(回转)运动,从而使刮板组件推动储料腔内的甘蔗沿输送臂延伸方向运动,通常输送臂末端之下是与甘蔗收割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这样可以将收割后的甘蔗同步输送至运输车之上,高效的完成了从甘蔗的收获阶段到运输阶段的衔接。

    优选的刮板组件包括刮板、刮板固定板,刮板为一平直面板,长度与储料腔的宽度(输送臂左、右两侧侧板间距)相适应,高度小于储料腔高度,刮板左右两端连接刮板固定板,刮板固定板设有与链条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的连线方向与刮板固定方向垂直,刮板与刮板固定板之间的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螺纹连接、铆接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刮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刮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刮板组件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对权利要求作任何限定。图1为本实用新型略去输送臂侧板等部件后的示意图。

    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臂侧板、输送臂底板1、若干刮板组件2、传动组件。输送臂底板1左、右两侧连接输送臂侧板,构成横截面为“H”形结构,“H”形上部构“U”形腔构成输送臂储料腔,在储料腔内均布有若干刮板组件2、刮板组件2左右两端贴合输送臂侧板、刮板组件2底端贴合输送臂底板1,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3、链条4,液压马达带动齿轮3,齿轮3连接链条4,链条4绕过齿轮3后回转,链条4上均布连接若干刮板组件2,刮板组件2与输送臂底板1垂直,刮板组件2随着链条4绕输送臂底板1做旋转(回转)运动,从而使刮板组件2推动储料腔内的甘蔗沿输送臂延伸方向运动,通常输送臂末端之下是与甘蔗收割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这样可以将收割后的甘蔗同步输送至运输车之上,高效的完成了从甘蔗的收获阶段到运输阶段的衔接。

    优选的刮板组件2包括刮板21、刮板固定板22,刮板21为一平直面板,长度与储料腔的宽度(输送臂左、右两侧侧板间距)相适应,高度小于储料腔高度,刮板21左右两端连接刮板固定板22,刮板固定板22设有与链条4连接的连接孔23,连接孔23的连线方向与刮板固定方向垂直,刮板21与刮板固定板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铆接等中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齿轮3、链条4,液压马达带动齿轮3,齿轮3连接链条4,链条4绕过齿轮3后回转。

    优选的输送臂底板1、输送臂侧板板面均匀设置若干大小适当的通孔,可在减重的同时通过通孔进一步排杂。

    优选的输送臂底板1、输送臂侧板可以是一体成形,也可以是若干件拼接焊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高效,可以将收割后的甘蔗同步输送至运输车之上,高效的完成了从甘蔗的收获阶段到运输阶段的衔接。

    关 键  词:
    一种 甘蔗 收割机 输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甘蔗收割机输送臂的输送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883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