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10474.8 (22)申请日 2017.03.06 (73)专利权人 何云涛 地址 158400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林 镇 (72)发明人 何云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李莹莹 (51)Int.Cl. A01C 1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三。
2、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包括驱 动变速箱、 驱动传动轴、 第一齿轮箱、 升降装置、 第二齿轮箱和行走轮, 所述驱动变速箱与所述传 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 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下部与所述第二齿 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箱与所述行走轮传 动连接。 当机车发动后, 发动机带动液压泵, 转向 液压泵和离合器, 踩下离合器踏板, 进行挂挡, 驱 动变速箱, 变速箱的转动力矩就会传给前桥和后 桥, 进行前进或倒退动作, 可挂倒挡到池梗边进 行插秧, 不留余角; 当机车遇到陷车情况时, 通过 升降装置工作, 底盘就会提升到所要的高度, 提 高机车的通过能力。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517792 U 2017.09.26 CN 206517792 U 1.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变速箱、 驱动传动 轴(9)、 第一齿轮箱(1)、 升降装置、 第二齿轮箱(8)和行走轮(7), 所述驱动变速箱与所述传 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下部与所 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箱(8)与所述行走轮(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 装置包括升降驱动部件(3)、 伸缩传动轴(6。
4、)和伸缩连接部件,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上端与 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下端与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下端与所述第 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套设在所述伸缩传动轴(6)外侧, 所述伸缩传动 轴(6)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箱(1)和第二齿轮箱(8)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 连接部件包括大孔方钢(5)和小孔方钢(4), 所述小孔方钢(4)套设在所述伸缩传动轴(6)外 侧, 所述大孔方钢(5)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小。
5、孔方钢(4)外侧, 所述小孔方钢(4)上端与所 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大孔方钢(5)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升 降驱动部件(3)固定设置在所述大孔方钢(5)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 驱动部件(3)为升降液压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齿轮箱(1)与所述小孔方钢(4)之间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 (1)连接, 所述转向装置下部与所述小孔方钢(4)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装置与车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驱。
6、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 装置包括转向驱动部件和回转支撑轴承(2), 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的内沿上部和内沿下部 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和小孔方钢(4)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 撑轴承(2)外沿铰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 驱动部件为转向液压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 支撑轴承(2)与所述大孔方钢(5)上均设置有支撑块,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 撑轴承(2)上的支撑块。
7、铰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与 所述大孔方钢(5)上的支撑块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17792 U 2 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 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的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 导向轮和陆地运输轮等。 驱动轮 多采用叶片式铁轮, 并有独轮驱动、 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等类型, 其承载浮体有整式船板和 间隔配置的浮板两种类型, 支承机器的部分重量。 乘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多采用前面一个 驱动轮、 后。
8、面为整体式船板的独轮驱动方式,陆地运输时加装2个尾轮, 具有结构简单、 行驶 阻力小、 操纵轻便、 行驶直线性和转弯靠行性能好等特点。 日本则采用前面两个导向轮、 后 面两个驱动轮加34块浮板的驱动方式,或前、 后4个驱动轮加浮板的驱动方式。 日本的手 扶自走式机动插秧机多采用两个驱动轮加浮板的驱动方式。 动力驱动部分及其他自走式机 动插秧机的动力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 变速传动装置, 以及转向、 换档、 离合等操纵机构。 0003 以上是目前插秧机的结构和类型, 现在的水田都是大型拖拉机进行的打浆作业 的, 所以在田地形成了很深的车辙, 还有些草炭地块, 目前的插秧机就会有陷车出不来, 插 不。
9、了秧的情况, 给生产带来麻烦, 主要就是底盘太低, 通过能力差, 独轮的插秧机在插秧的 过程中, 需要的田地质量非常高并且还得晒田, 才能达到不於苗。 且不能倒车, 水田的每个 角都插不到秧苗, 还得需要人工来插秧, 给生产带来较高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 件, 解决水田的每个角都插不到秧苗, 需要人工来插秧, 生产费用较高, 以及机车底盘太低, 通过能力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 传动组件, 包括驱动变速箱、 驱动传动轴、 第一齿轮箱、 升降装置、。
10、 第二齿轮箱和行走轮, 所 述驱动变速箱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 述升降装置下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箱与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部件、 伸缩传动轴和伸缩连接部件, 所述升降 驱动部件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下端与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固 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下端与所 述第二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套设在所述伸缩传动轴外侧, 所述伸缩传动轴 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传动连接。 0007 进一步, 所述。
11、伸缩连接部件包括大孔方钢和小孔方钢, 所述小孔方钢套设在所述 伸缩传动轴外侧, 所述大孔方钢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小孔方钢外侧, 所述小孔方钢上端 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大孔方钢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 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大孔方钢外壁上。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517792 U 3 0008 进一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升降液压油缸。 0009 进一步, 所述第一齿轮箱与所述小孔方钢之间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上 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连接, 所述转向装置下部与所述小孔方钢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装置与 车架连接。 0010 进一步, 所述转向装置包。
12、括转向驱动部件和回转支撑轴承, 所述回转支撑轴承的 内沿上部和内沿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和小孔方钢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一端 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外沿铰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0011 进一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为转向液压油缸。 0012 进一步, 所述回转支撑轴承与所述大孔方钢上均设置有支撑块, 所述转向驱动部 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上的支撑块铰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支 撑轴承与所述大孔方钢上的支撑块固定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包括驱动变速箱、 驱 动传动轴、 第一齿轮箱、 升降装置、 第二齿轮。
13、箱和行走轮, 所述驱动变速箱与所述传动轴传 动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下部与所述第二齿 轮箱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箱与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这样, 当机车发动后, 发动机带动 液压泵, 转向液压泵和离合器, 踩下离合器踏板, 进行挂挡, 驱动变速箱, 变速箱的转动力矩 就会传给前桥和后桥, 进行前进或倒退动作, 到田地后落下插值机构并结合动力输出, 进行 插秧工作, 到每个池子封圈时, 可挂倒挡到池梗边进行插秧, 不留余角; 当机车遇到陷车情 况时, 通过升降装置工作, 底盘就会提升到所要的高度, 提高机车的通过能力。 相对于现有 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
14、: 可挂倒挡到池梗边进行插秧, 不留余角, 具有节省人力成本的优 点, 以及有效提高机车的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6 1、 第一齿轮箱, 2、 回转支撑轴承, 3、 升降驱动部件, 4、 小孔方钢, 5、 大孔方钢, 6、 伸 缩传动轴, 7、 行走轮, 8、 第二齿轮箱, 9、 驱动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8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
15、型提供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包括驱动 变速箱、 驱动传动轴9、 第一齿轮箱1、 升降装置、 第二齿轮箱8和行走轮7, 所述驱动变速箱与 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下部 与所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箱8与所述行走轮7传动连接。 这样, 当机车发 动后, 发动机带动液压泵, 转向液压泵和离合器, 踩下离合器踏板, 进行挂挡, 驱动变速箱, 变速箱的转动力矩就会传给前桥和后桥, 进行前进或倒退动作, 到田地后落下插值机构并 结合动力输出, 进行插秧工作, 到每个池子封圈时, 可挂倒挡到池梗边进行插秧, 不留余角; 。
16、当机车遇到陷车情况时, 通过升降装置工作, 底盘就会提升到所要的高度, 提高机车的通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517792 U 4 能力。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 可挂倒挡到池梗边进行插秧, 不留余角, 具有节 省人力成本的优点, 以及有效提高机车的通过能力。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如图1所示, 在前面描述的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部件3、 伸缩传动轴6和伸缩连接部 件,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下端与所述 伸缩连接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上端与所。
17、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 接部件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套设在所述伸缩传动轴6外 侧, 所述伸缩传动轴6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箱1和第二齿轮箱8传动连接。 这样, 当机车在提 升底盘高度时, 升降驱动部件3开始工作, 升降驱动部件3整体伸长, 此时, 为了配合升降驱 动部件3, 伸缩传动轴6和伸缩连接部件被动伸长, 由于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上端与所述第一 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当伸缩连接部件 伸长后, 相当于增加了行走轮7与底盘之间的距离, 提升了底盘的高度, 从而使机车的通过 能力得到提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18、: 所述伸缩连接部件包括大孔方钢5和小孔方钢4, 所述小孔方钢4套设在所述伸缩传动轴6外侧, 所述大孔方钢5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小孔 方钢4外侧, 所述小孔方钢4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所述大孔方钢5下端与所述 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固定设置在所述大孔方钢5外壁上。 这样, 由于 升降驱动部件3固定上端固定在第一齿轮箱1上, 其下端固定设置在大孔方钢5外壁, 且小孔 方钢4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固定连接, 大孔方钢5下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8固定连接, 大 孔方钢5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小孔方钢4外侧, 当升降驱动部件3固定伸长时, 大孔方钢5 沿着小孔方钢4滑动伸长。。
19、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为升降液压油缸。 这样, 采用液压油缸材质, 具有抗皮劳劳强度、 耐冲击、 非磁性等特点, 而其自身重量减轻2/ 3, 液压油缸的工作温度范围可达60-200度, 其超长寿命在运行6000小时后不发生任何故 障, 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维护成本低。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如图1所示, 在前面描述的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 所述第一齿轮箱1与所述小孔方钢4之间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 转向装置上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连接, 所述转向装置下部与所述小孔方钢4固定连接, 所 述转向装置与车架连接。 这样, 当机车遇见陷。
20、车的情况时, 液压油就会向三个支臂的油缸内 注油, 使油缸动作, 底盘就会提升到所要的高度, 如果还不理想, 这时, 打开后驱动的转向开 关(正常行驶时不要打开), 扭动方向盘, 三个行走轮7在转向装置的作用下, 可以同时完成 相应的转向, 机车就可以以斜线的方向行进, 离开陷车的地方, 进一步提高机车的通过能 力。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驱动部件和回转支撑轴承2, 所述回 转支撑轴承2的内沿上部和内沿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和小孔方钢4固定连接, 所述 转向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外沿铰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 铰接。 这样, 由于回转支撑轴承。
21、2的内沿上部和内沿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箱1和小孔方 钢4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外沿铰接,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 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当转向驱动部件工作时, 转向驱动部件伸长, 推动回转支撑轴承2 外沿相对于内沿做圆周运动, 因为回转支撑轴承2外沿与大孔方钢5通过升降驱动部件3连 接, 大孔方钢5能够实现旋转, 同时带动行走轮7完成转向动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转向驱动部件为转向液压油缸。 这样, 采用液压油缸材质, 具有抗皮劳劳强度、 耐冲击、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517792 U 5 非磁性等特点, 而其自身重量减轻2/3, 液。
22、压油缸的工作温度范围可达60-200度, 其超长寿 命在运行6000小时后不发生任何故障, 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维护成本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如图1所示, 在前面描述的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 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与所述大孔方钢5上均设置有支撑块, 所述 转向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上的支撑块铰接, 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的两端分别 与所述回转支撑轴承2与所述大孔方钢5上的支撑块固定连接。 这样, 通过在回转支撑轴承2 与所述大孔方钢5上均设置支撑块, 使得升降驱动部件3和转向驱动部件的安装位置更加确 切, 使得安装精度提高。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517792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517792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