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镶圆柱式滴灌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镶圆柱式滴灌管.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47016.7 (22)申请日 2017.01.16 (73)专利权人 山西嘉源易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产业路 48号6号楼4层B户 (72)发明人 王宇明 王学维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涉及一种农业节水滴灌装置, 包括: 进水孔、 进水 槽、 减压流道、 流道隔墙、 出水池、 塞口、 出水流道 。
2、和支撑墙, 所述进水孔设在进水槽内, 且进水槽 内设有多个进水孔, 所述进水槽的一侧封闭, 另 一侧与减压流道连通, 所述减压流道由流道隔墙 分隔, 减压流道的另一侧通过出水流道与出水池 连接, 出水池的两侧分别为塞口和隔墙, 所述支 撑墙设在减压流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滴水均匀、 压力损失小、 滴水精度高, 抗阻塞能力强、 使用寿 命长且易于在田里布置和深埋, 可以广泛应用于 室温大棚、 露天种植和绿化工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402829 U 2017.08.15 CN 206402829 U 1.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管, 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孔 (1) 、 进。
3、水槽 (2) 、 减压流道 (3) 、 流道 隔墙 (4) 、 出水池 (5) 、 塞口 (6) 、 出水流道 (7) 和支撑墙 (8) , 所述进水孔 (1) 设在进水槽 (2) 内, 且进水槽 (2) 内设有多个进水孔 (1) , 所述进水槽 (2) 的一侧封闭, 另一侧与减压流道 (3) 连通, 所述减压流道 (3) 由流道隔墙 (4) 分隔, 减压流道 (3) 的另一侧通过出水流道 (7) 与出 水池 (5) 连接, 出水池的两侧分别为塞口 (6) 和隔墙, 所述支撑墙 (8) 设在减压流道 (3)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管, 其特征在于: 靠近出水流道一侧的。
4、流道 隔墙 (4) 具有一定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流道 (3) 的宽度 和深度在0.5-0.8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隔墙 (4) 、 塞口 (6) 和支撑墙 (8) 的高度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02829 U 2 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农业节水滴灌装置, 具体涉及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节约水资源, 滴灌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 生态绿化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 尤其。
5、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 使用更为广泛。 地下滴灌 是露天的种植场所普遍采用的滴灌方法, 但是目前地下滴灌在使用中存在着水中泥沙和植 物根系内外向堵塞滴灌口、 滴灌管易老化, 以及损坏的部分管体无法修补更换等问题, 造成 滴灌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0004 本实用新型所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内镶圆柱式滴灌管, 包括进水孔、 进水槽、 减 压流道、 流道隔墙、 出水池、 塞口、 出水流道和支撑墙, 所述进水孔设在进水槽内, 且进水槽 内设有多个进水孔, 所述进水槽的一侧封闭, 另一侧与减压流道连通, 减压流道的另一侧。
6、通 过出水流道与出水池连接, 出水池的两侧分别为塞口和隔墙, 所述支撑墙设在减压流道之 间。 0005 优选的, 靠近出水流道一侧的流道隔墙具有一定的坡度。 0006 优选的, 所述减压流道的宽度和深度在0.5-0.8mm之间。 0007 优选的, 所述流道隔墙、 塞口和支撑墙的高度相同。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滴灌不易堵塞; 抗阻塞能力强; 水流呈全紊流, 出水均 匀度好; 可以在田间易于布置和深埋; 能够重复使用,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水流道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墙的示意图。 0。
7、012 图中: 1. 进水孔, 2.进水槽, 3.减压流道, 4.流道隔墙, 5.出水池, 6.塞口, 7.出水 流道, 8.和支撑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4 如图所示的内镶式圆柱式滴灌管, 包括进水孔1、 进水槽2、 减压流道3、 流道隔墙4、 出水池5、 塞口6、 出水流道7和支撑墙8, 所述进水孔1设在进水槽2内, 且进水槽2内设有多个 进水孔1, 所述进水槽2的一侧封闭, 另一侧与减压流道3连通, 所述减压流道3由流道隔墙4 分隔, 减压流道3的另一侧通过出水流道7与出水池5连接, 出水池的两侧分别为塞口6。
8、和隔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402829 U 3 墙, 所述支撑墙8设在减压流道3之间; 靠近出水流道7一侧的流道隔墙3具有一定的坡度; 所 述减压流道3的宽度和深度在0.5-0.8mm之间; 所述流道隔墙4、 塞口6和支撑墙8的高度相 同。 0015 其工作原理为: 将内镶圆柱式滴灌管与PE软管共挤, 滴头直接粘合在软管内部, 在 出水池外部的软管上设有小孔, 水流经进水孔到达进水槽, 随后经过减压流道和出水流道 到达出水池, 通过小孔溢出来, 对农作物进行滴水灌溉。 0016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402829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402829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40282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