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影像处理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647665
  • 上传时间:2018-03-01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729.1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3031.9

    申请日:

    2002.11.29

    公开号:

    CN1504964A

    公开日:

    2004.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T11/60; G06F17/00; G06F13/14

    主分类号:

    G06T11/60; G06F17/00; G06F13/14

    申请人: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素莲; 陈怡忠; 翁世雄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影像处理方法,是将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一数字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并驱动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以执行数据传输;其次,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一文件编辑模块供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文字与影像档案处理工作;再者,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影像处理装置间相互发送一确认信号,确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间的通讯状况正常;以及最后,由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文字与影像资料的编辑。通过该影像处理方法,使用者能更简易且有效率的执行文字与影像档案的编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影像处理方法,提供使用者通过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一 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借由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一文件档案编 辑模块,执行文字与影像档案的编辑作业,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 方法包括: 将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并驱动 该影像处理装置执行数据传输; 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该文件编辑模块; 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影像处理装置之间相互发送一确认信 号,确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之间的通讯状况 正常;以及 由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在执行文字编辑的过程中,将 显示在作业环境下的影像资料以拖放的方式插入适当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影像处理装置 的驱动程序可储存在硬盘、软盘及光盘等存储装置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件编辑模块可设 定为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自动执行或由使用者手动执行中的任一 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执行文字编辑的过 程中还可通过剪切、复制及粘贴其中任一种方式进行影像资料的编辑。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件编辑模块可将 储存在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及该影像处理装置的影像资料,以部分及 全部的方式将其加载到该文件编辑作业环境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 服务器以及工作站中的任一种。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包括: 一中央处理单元,提供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提取、译码及执 行指令并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内的主数据传输路径自其它资源传 递及接收信息; 一随机存取记忆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相互连接以供该电子数 据处理系统快速存取资料; 一储存单元,提供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储存系统程序、应用程序 或其它数据资料; 一数据传输接口,提供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其它外围设备相互 连接进行资料的传送接收; 一显示单元,提供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显示数据处理信息;以及 一输入单元,提供使用者输入指令或参数以操作该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可以 是数字照相机及数字摄影机中任一种。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包括: 一微处理单元,提供该影像处理装置执行提取、译码及执行指令, 并通过该影像处理装置内的主数据传输路径自其它资源传递及接收信 息; 一随机存取记忆单元,与该微处理单元相互连接以供该影像处理 装置快速存取资料; 一储存单元,提供该影像处理装置储存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或其 它数据资料; 一数据传输接口,提供该影像处理装置与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或 其它外围设备相互连接进行资料的传送接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单元可以是CF 卡、SM卡、记忆棒、SD卡或XD卡等多媒体储存卡中的任一种。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接口可以 是通用串行总线或IEEE1394其中任一种数据传输格式。
    12: 如权利要求7和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与该影像处理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是通过一符合 传送与接收端数据传输规格的数据传输线进行数据传输。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件编辑模块是一 软件应用程序。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件编辑模块能 储存在硬盘、软盘及光盘中,供该电子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该文件编辑 模块。

    说明书


    一种影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特别是关于通过影像编辑模块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文字与影像编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就以数字照相机为例,其不论在价格上或功能上均已为大众所接受。因此,现今已有愈来愈多的使用者选择数字照相机替代传统的机械照相机。

        更进一步,与传统的通过胶卷(film)曝光方式储存影像的单反照相机、自动对焦照相机或其它的摄影系统比较,数字照相机是通过电荷耦合装置(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电子感光器件,将光源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加以储存。使用者不但能够将该数字信号储存在一储存单元,如CF(Compact Flash)卡、SM(Smart Media)卡、记忆棒(Memory Stick)、SD(Secure Digital)卡或XD(eXtreme Digital)卡等多媒体储存卡(Multi Media卡;MMC)中,还能够将该数字信号用数据传输的方式,传送至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上,如个人计算机,通过影像处理应用程序进行影像的后处理,最终再将该数字信号储存至与该个人计算机相连接的硬盘或刻录至光盘中加以储存。

        然而现有的影像处理应用程序大多只能进行影像档案的处理,如修改影像或增加特效等后期制作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文字处理应用程序,如微软WORD或POWERPOINT等,主要功能是进行文字处理,如版面编排或投影片的制作等。上述影像或文字处理应用程序,对于专业的影像或文字处理工作者而言,该应用程序固然可以满足需求,然而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举例而言,当使用者在使用WORD文字处理应用程序时,若要在文字中加入图片,必须先选择插入功能,再从图片所存在的目录中,将该图片插入到适当的位置。一旦需要频繁的在文字中间插入图片,使用上会因为重复的执行插入过程,增加使用者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在专业的影像处理应用程序方面,影像档案的插入过程,与上述方式相同,当该专业影像处理应用程序插入文字时,其过程就更加繁琐。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提供一个结合文字处理与影像档案处理功能、且具有简易操作的解决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处理方法,使用者通过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一数字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在文字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对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中储存地影像档案进行的编辑工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处理方法,在同时进行文字处理与影像档案处理的过程中,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简便的影像档案处理的操作接口环境。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处理方法,使用者仅需通过一软件应用程序,能够就不同规格的数字影像处理装置或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所储存的影像档案进行结合文字的编辑。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适用于一个与数字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在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一文件编辑模块时,提供使用者一简易的文字影像编辑操作环境。

        其中,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至少包括有一中央处理单元、一随机存取记忆单元、一储存单元、一数据传输接口、一显示单元及一输入单元;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微处理单元、一随机存取记忆单元、一储存单元以及一数据传输接口;该文件编辑模块是一软件应用程序,由使用者将其安装在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储存单元中,供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文字影像档案的编辑工作。

        该影像处理方法包括:首先,将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通过一数据传输线,将两个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确认及驱动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执行数据传输;其次,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在该储存单元中搜寻出该文件编辑模块并执行该文件编辑模块,加载必要的文字影像编辑工具及作业环境,供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文字、影像档案的处理工作;再有,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影像处理装之间相互发送一确认信号,确认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之间的通讯状况正常;以及最后,令该电子资料处理系统加载该数字影像处理装置所储存的全部影像档案至该文件编辑模块的作业环境中,供使用者通过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执行文字与影像资料的编辑。

        与现有的影像处理方法比较,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能够提供使用者通过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一数字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的方式,借由一文件编辑模块,让使用者同时更方便的进行文字与影像档案的编辑工作,减少编辑时所浪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应用架构示意图,显示执行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2是一应用示意图,显示执行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的作业环境;以及

        图3为一流程图,显示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影像处理方法是应用在一个人计算机1上,该个人计算机1还与一数字照相机(Digital Camera)2相互连接,在使用者通过该个人计算机1执行一文件编辑模块3时,能够将储存在该数字照相机2内的影像档案加以选用、编辑。

        其中,该个人计算机1至少包括用以提供该个人计算机1执行提取、译码及执行指令、并通过该个人计算机1内的主数据传输路径,自其它途径传递及接收信息的中央处理单元11;一用以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1相互连接,供该个人计算机1快速存取资料的随机存取记忆单元12;一用以提供该个人计算机1储存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或其它数据资料的储存单元13;一用以提供该个人计算机1与其它外围设备相互连接进行资料传送接收的数据传输接口14;一用以提供该个人计算机1显示数据处理信息的显示单元15及一用以提供使用者输入指令或参数以操作该个人计算机1的输入单元16。

        该数字照相机2则至少包括有一用以提供该数字照相机2执行提取、译码及执行指令、并通过该数字照相机2内的主数据传输路径,传递及接收信息的微处理单元21;一用以与该微处理单元21相互连接供该数字照相机2快速存取资料的随机存取记忆单元22;一用以提供该数字照相机2储存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或其它数据资料的储存单元23,该储存单元23可以是CF卡、SM卡、记忆棒、SD卡或XD卡等多媒体储存卡中的任一种;一用以提供该数字照相机2与该个人计算机1或其它外围设备相互连接进行资料传送、接收的数据传输接口24,该传输接口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或IEEE1394数据传输接口,并通过一符合传送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线25进行数据的传输。

        请参阅图2,显示该文件编辑模块3是用来提供使用者通过该个人计算机1,执行文本文件与影像档案的编辑、排版等文字与影像处理工作的作业环境。在本实施例中,该文件编辑模块3是一软件应用程序,它可以储存在该个人计算机1的储存单元13中,并通过该中央处理单元11,依据使用者通过该输入单元16输入的指令或数据,进行文字与影像档案的运算与执行。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该文件编辑模块3应设定为:该个人计算机1与该数字照相机2相互连接、并为该个人计算机1所查找到时,该文件编辑模块3即会自动执行(Auto Run),进入到一个窗口环境下的操作接口供使用者进行文件编辑。当进入该文件编辑模块3的操作接口后,该个人计算机1的系统能够依据使用者的设定,将储存在该数字照相机2中的部分或全部影像档案、同时或先后的加载到该个人计算机1的随机存取记忆单元12中,通过该中央处理单元11将该经过编码压缩的影像档案,经过译码还原为排列在该文件编辑模块3的窗口环境中,并显示在该显示单元15上供使用者通过该输入单元16进行影像档案选取与用于文件编辑。

        其次,该文件编辑模块3还提供使用者进行文字处理与影像编辑的功能,如新建、打开及储存档案;字体、版面及工具的选择设定;资料的剪切、复制及粘贴等排版功能,以及还包括影像档案插入在内的编辑功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文件编辑模块3还能够在使用者进行文字资料编辑过程中,随时以复制与粘贴(Copy and Paste)或拖放(Drag and Drop)的方式,将排列在该文件编辑模块3窗口环境中的影像档案插入光标处。现有的文字处理软件需经过复杂的功能选择与影像档案的浏览,才能够将影像档案插入到文字资料中,而该文件编辑模块3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友善与人性化、直观的文件档案编辑作业环境。

        再有,该文件编辑模块3能够读取并显示的影像档案的格式包括静态的影像,如.jpg、.gif或.bmp等格式的影像档案;动态的影像,如.rm、.mpg、.dat或.mwv;或其它的格式,如flash或.gif格式的动画档案。通过上述支持的影像档案格式,除在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数字照相机2外,它还支持如数字摄影机等其它的影像处理装置。此外,也能够自该个人计算机1的储存单元13中加载,或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下载影像档案至该文件档案编辑作业环境中。

        请参阅图3,显示通过前述的系统、装置及模块,执行该影像处理方法的步骤是如下:

        在步骤S201中,由使用者打开该个人计算机1及该数字照相机2的电源,通过该数据传输线25连接该个人计算机1与该数字照相机2,借由该个人计算机1的数据传输接口14与该数字照相机2的数据传输接口24相互传输资料,接着进行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令该个人计算机1辨别预先储存的驱动程序是否符合该数字照相机2,若是,则进到步骤S203;若否,则进到步骤S210。

        在步骤S203中,令该个人计算机1搜寻该文件编辑模块3是否已经储存并安装在该储存单元13中,若是,则进到步骤S204;若否,则进到步骤S217。

        在步骤S204中,令该个人计算机1的中央处里单元11自该储存单元13中读取该文件编辑模块3的程序资料,并暂存在该随机存取记忆单元12中,自动执行该文件编辑模块3,接着进行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提示该文件编辑模块3加载必须的工具,并排列在该文件编辑模块3的文件档案编辑作业环境,接着进行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该个人计算机1的中央处理单元11发送一信号至该数字照相机2,该数字照相机2的微处理单元21在接受到该信号后,随即发送一信号至该个人计算机1,供该个人计算机1确认与该数字照相机2间的通讯状况是否正常,接着进行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判断该个人计算机1是否能够由该数字照相机2的微处理单元21,自该储存单元23成功读取、并暂存在该随机存取记忆单元22的影像档案,若是,则进到步骤S208;若否,则进到步骤S218。

        在步骤S208中,令该中央处理单元11将所接收、并储存在该数字照相机2中的影像档案加以编码还原,供该文件编辑模块3加载该影像档案至该文件档案编辑作业环境中,接着进行步骤S209。

        在步骤S209中,使用者能够依据该显示单元15显示的闪烁光标信号,进行文字或符号输入等文字编辑的排版工作,当使用者要在文字与文字间插入或在文字之后插入一影像数据文件时,如.jpg格式的文件,它要通过该输入单元16,如键盘或鼠标等,选择通过工具列表中的复制与粘贴的功能选项,或用鼠标拖放的方式,将该影像档案插入该光标的位置。

        在步骤S210中,使用者选择是否重新激活或安装该数字照相机2的驱动程序,若是,则进到步骤S211;若否,则进到步骤S212。

        在步骤S211中,执行该数字照相机2的驱动程序的安装。

        在步骤S212中,由使用者决定是否手动执行该文件编辑模块3,若是,则进到步骤S213;若否,则结束该步骤。

        在步骤S213中,由使用者决定是否自该个人计算机1中读取影像档案,若是,则进到步骤S214;若否,则进到步骤S216。

        在步骤S214中,由使用者选择是否自该储存单元13中读取影像档案,若是,则进到步骤S208;若否,则进到步骤S215。

        在步骤S215中,由使用者决定是否自一外接式的储存装置(未图标)中读取影像档案,若是,则进到步骤S208;若否,则进到步骤S216。

        在步骤S216中,使用者仅通过该文件编辑模块3执行文本文件的编辑工作。

        在步骤S217中,由使用者重新安装该文件编辑模块3至该个人计算机1的储存单元13中,接着进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18中,该个人计算机1在该显示单元15上显示影像档案“未完成准备”的信息。

    关 键  词:
    一种 影像 处理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影像处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76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