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酸性物质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在食用、医药、工业等方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由 于其种植管理较为简便,产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多年前,不少地方就将其作为一项产 业来抓,但到目前为止,魔芋的种植则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魔芋病害 的危害。在魔芋病害中,以魔芋软腐病的危害最为严重。据在云南省的调查,一般种植 魔芋的地块,该病发病率达20%以上,严重发病的地块,甚至绝收,严重打击了魔芋种 植者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魔芋产业的发展。
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目前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农业防治效果 不大,所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措施主要是药剂防治。用于防治该病的药剂,一类是农药, 一类是碱性物质。用农药防治,一是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二是至今尚未找到防治效果 较好的药剂,比较而言,农用链霉素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不佳,且成本太高,种 植者难以接受。碱性物质防治,多采用生石灰和大碱,但实际上并无什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的不足,用一种操作简便、成本 低、防治效果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对魔芋软腐病进行防治。
本发明的方案步骤为:1、选择土地平整,适合魔芋生长的田块;2、采用当地种植 规格和施肥水平;3、理沟,打塘;将酸性物质兑水稀释到PH3~5,于播种前2~4天, 每塘浇入稀释后的草酸0.5~1.5公斤;4、选择外形完好的芋种,用稀释好的酸性物质稀 释液浸泡芋种3~5小时;5、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6、待魔芋出苗8~12天,以PH3~5 的酸性物质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3~0.6公斤。其中:所述酸性物质为 草酸,也可以为盐酸。酸性物质兑水稀释到PH3~3.5,也可以稀释到PH4.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魔芋一旦被软腐病菌侵染,即难以存活,人们防治魔芋软腐病 的重要方法是施用生石灰和大碱这类碱性物质,并未收到什么实际效果。一般细菌较为 怕酸,酸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而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菌的侵染,故而施用合适的 酸性物质便能得到良好的防效。草酸或盐酸很容易得到,而且市场价很低,草酸或盐酸 用防治魔芋软腐病时,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无论净作还是套 种,无论砂壤还是红壤,无论气温较高还是较低,无论雨量较丰,还是雨量较少,用草 酸或盐酸处理后均得到很显著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每组设三种处理:草酸或盐酸、农用链霉素和清水(对照)处理,每处理设四次重 复。
实施例一:
1、土地平整,适合魔芋生长的田块;
2、采用当地种植规格和施肥水平;
3、理沟,打塘;将草酸兑水稀释到PH5,于播种前2天,每塘浇入稀释后的草酸0.5 公斤;
4、选择外形完好的芋种,用稀释好的草酸稀释液浸泡芋种3小时;
5、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
6、待魔芋出苗8天,以PH5的草酸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3公斤。
实施例二:
步骤如实施一。将草酸稀释到PH3,于播种前4天,每塘浇入稀释后的草酸1.5公 斤;用稀释好的草酸稀释液浸泡芋种5小时;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待魔芋出苗12 天,以PH3的草酸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6公斤。
实施例三:
步骤如实施一。将草酸稀释到PH4,于播种前3天,每塘浇入稀释后的草酸1公斤; 用稀释好的草酸稀释液浸泡芋种4小时;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待魔芋出苗10天, 以PH4的草酸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5公斤。
实施例四:
步骤如实施一。将盐酸稀释到PH5,于播种前2天,每塘浇入稀释后的盐酸0.5公 斤;用稀释好的盐酸稀释液浸泡芋种3小时;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待魔芋出苗8天, 以PH5的盐酸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3公斤。
实施例五:
步骤如实施一。将盐酸稀释到PH3,于播种前4天,每塘浇入稀释后的盐酸1.5公 斤;用稀释好的盐酸稀释液浸泡芋种5小时;捞出芋种,晾干后播种;待魔芋出苗12 天,以PH3的盐酸稀释液浇灌魔芋苗根部,每株用量为0.6公斤。 对比结果:
各药剂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 各小组平均发病株率(%)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实施例四 实施例五 农用链霉素 草酸 盐酸 清水(对照) 17.25 3.75 25.5 15.25 2.0 24.75 12.5 2.5 22.25 19 3.50 28.5 18.5 1.75 26.75
从以上可以看出:用酸性物质对魔芋软腐病进行防治,比传统的方法可以取得非常 显著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