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6469859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84.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74525.7

    申请日:

    20160930

    公开号:

    CN106417101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威海虹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培亮,宋旻鹏,郑小东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南路-26-503号

    优先权:

    CN20161087452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长蛸亲体死亡率高、产卵量低、卵孵化率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培育长蛸亲体、设置养殖池、产卵与孵化等步骤,采用陶罐作为长蛸亲体产卵、孵卵场所,并进行水温等一系列过程控制,提高长蛸亲体的存活量,进而提高长蛸亲体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可广泛应用于长蛸水产养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⑴培育长蛸亲体:在每年的5~6月份从自然海区采捕长蛸,挑选质量好、活力强、性腺发育成熟度高的雌性长蛸作为亲体,放于水泥池中暂养催熟;⑵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养殖池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所述养殖池底部固定安装若干个陶罐,所述陶罐之间前后左右间隔均不小于50cm,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均朝向所述养殖池的第一进水口;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上固定设置第一网布,所述第一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所述陶罐底部设置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直径为2cm;所述养殖池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均固定设置第二网布,所述第二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所述陶罐和所述第一网布在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池之前,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并置于海水中浸泡24h以上;⑶产卵与孵化:在7月初,向步骤⑵所述养殖池中每个陶罐中移入一只步骤⑴性腺成熟的雌性长蛸亲体,并用所述第一网布将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固定封紧;所述养殖池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4℃,温度波动控制在±1℃;所述养殖池海水深度为0.25m~0.35m;通过所述第一网布的孔隙以及所述陶罐漏水孔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在长蛸亲体未产卵时,每天投喂两只,长蛸亲体产卵前停止摄食后,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所述陶罐漏水孔将残饵完全清理;每天检查所述陶罐,及时清除死蛸;每天所述养殖池内至少换所述养殖池一个单位水深的水体,完成长蛸亲体产卵及其卵的孵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长15~20m,宽5~7m,高1.5~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内直径为10cm,所述陶罐内腔最大直径为15cm,所述陶罐高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上的第一网布采用橡皮筋固定扎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长蛸亲体产完卵后,还可以将所述养殖池内密封有长蛸亲体和卵的陶罐转移固定安装至孵化池的底部进行卵的孵化,所述陶罐之间前后左右间隔均不小于50cm;所述孵化池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孵化池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陶罐开口端陶口均朝向所述养殖池第二进水口,所述养殖池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均固定设置第三网布,所述第三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所述孵化池池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波动控制在±1℃;所述孵化池海水深度为0.25m~0.35m;通过所述第一网布的孔隙以及所述陶罐漏水孔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所述陶罐漏水孔将残饵完全清理;每天检查所述陶罐,及时清除死蛸;每天所述孵化池内至少换一个孵化池水深单位的水体。长蛸孵卵期间,应降低检查频率,减少对长蛸亲体的干扰,同时应保证饵料供给,维持孵卵长蛸的正常营养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长蛸亲体产完卵后,将所述养殖池内密封有长蛸亲体和卵的陶罐转移固定安装至孵化池的底部进行卵的孵化时,所述养殖池水温与所述孵化池水温相差不超过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人工繁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水产繁育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是我国北方沿海常见的头足类,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特点,同时有良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捕捞,使海洋长蛸的资源量逐年衰退。长蛸的人工繁育可以通过人工放流解决海洋中长蛸资源量枯竭的问题,同时还对长蛸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长蛸的人工繁育过程中,长蛸亲体死亡率高、产卵量低、卵孵化率低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使长蛸养殖难以形成产业化。一方面长蛸亲体在孵卵过程中,一般不主动外出采食饵料,致使孵卵期的长蛸亲体体质虚弱,加之长蛸有互相争斗的天性,极易发生自残、互残,使胴体和腕损伤,导致亲体死亡;另一方面,长蛸亲体摄食之后残饵若不能有效清理,产生的污水也会导致长蛸亲体死亡;另外,长蛸亲体受到较多外界干扰,也会导致亲体死亡;长蛸亲体死亡率上升,使其人工养殖产卵量整体降低,而没有亲体看护的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易大批量发霉脱落死亡,导致孵化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蛸亲体死亡率低、产卵量高、卵孵化率高的繁育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培育长蛸亲体:在每年的5~6月份从自然海区采捕长蛸,挑选质量好、活力强、性腺发育成熟度高的雌性长蛸作为亲体,放于水泥池中暂养催熟;

    ⑵设置养殖池:养殖池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养殖池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养殖池底部固定安装若干个陶罐,陶罐之间前后左右间隔均不小于50cm,陶罐开口端陶口均朝向养殖池的第一进水口;陶罐开口端陶口上固定设置第一网布,第一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陶罐底部设置漏水孔,漏水孔直径为2cm;养殖池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均固定设置第二网布,第二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

    陶罐和第一网布在固定安装在养殖池之前,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并置于海水中浸泡24h以上;

    ⑶产卵与孵化:在7月初,向步骤⑵养殖池中每个陶罐中移入一只步骤⑴性腺成熟的雌性长蛸亲体,并用第一网布将陶罐开口端陶口固定封紧;养殖池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4℃,温度波动控制在±1℃;养殖池海水深度为0.25m~0.35m;通过第一网布的孔隙以及陶罐漏水孔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在长蛸亲体未产卵时,每天投喂两只,长蛸亲体产卵前停止摄食后,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陶罐漏水孔将残饵完全清理;每天检查陶罐,及时清除死蛸;每天养殖池内至少换养殖池一个单位水深的水体,完成长蛸亲体产卵及其卵的孵化。

    优选的,养殖池长15~20m,宽5~7m,高1.5~2m。

    优选的,陶罐开口端陶口内直径为10cm,陶罐内腔最大直径为15cm,陶罐高为20cm。

    优选的,陶罐开口端陶口上的第一网布采用橡皮筋固定扎紧。

    优选的,步骤⑶长蛸亲体产完卵后,还可以将养殖池内密封有长蛸亲体和卵的陶罐转移固定安装至孵化池的底部进行卵的孵化,陶罐之间前后左右间隔均不小于50cm;孵化池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孵化池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陶罐开口端陶口均朝向养殖池第二进水口,养殖池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均固定设置第三网布,第三网布网孔直径不大于1cm;

    孵化池池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波动控制在±1℃;孵化池海水深度为0.25m~0.35m;通过第一网布的孔隙以及陶罐漏水孔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陶罐漏水孔将残饵完全清理;每天检查陶罐,及时清除死蛸;每天孵化池内至少换一个孵化池水深单位的水体。长蛸孵卵期间,应降低检查频率,减少对长蛸亲体的干扰,同时应保证饵料供给,维持孵卵长蛸的正常营养需求。

    优选的,长蛸亲体产完卵后,将养殖池内密封有长蛸亲体和卵的陶罐转移固定安装至孵化池的底部进行卵的孵化时,养殖池水温与孵化池水温相差不超过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提高长蛸亲体存活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使长蛸养殖形成产业化,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养殖池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养殖池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固定设置有第一网布的陶罐放大图及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孵化池的结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孵化池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记:1.第一进水口,2.第一排水口,3.养殖池,4.陶罐,5.第一网布,6.漏水孔,7.第二网布,8.橡皮筋,9孵化池,10.第二进水口,11.第二排水口,12.第三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由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培育长蛸亲体:长蛸一般在前一年的11月份已经完成了交配,精子储存在雌蛸的纳精囊内,待卵子成熟后完成受精过程。在每年的5~6月份从自然海区采捕长蛸,挑选质量好、活力强、性腺发育成熟度高的雌性长蛸作为亲体,放于水泥池中暂养催熟。

    ⑵设置养殖池:养殖池3为长15m、宽5m、高1.5m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养殖池3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口1和第一排水口2,所述养殖池3底部固定安装若干个陶罐4,陶罐是长蛸亲体养殖、繁育及栖息的场所,采用陶制与长蛸在自然环境下的蛸巢质地相似,可以减轻或避免长蛸亲体捕捞进入新环境的应激反应,提高其存活率;所述陶罐4之间前后左右间隔为55cm,避免养殖密度过高,超过水体承载量,致使长蛸亲体大量死亡;所述陶罐4开口端陶口均朝向所述养殖池3的第一进水口1,使陶罐开口端陶口顺应水流方向,加快陶罐内海水更新速度,保证长蛸繁殖所需水质;所述陶罐4开口端陶口内直径为10cm,所述陶罐4内腔直径为15cm,所述陶罐4高为20cm;所述陶罐4开口端陶口上固定设置第一网布5,所述第一网布5网孔直径为0.8cm,将长蛸亲体与外界隔离,避免长蛸亲体相遇互残,同时减少外界环境对长蛸亲体的干扰,提高其存活率;所述陶罐4底部设置漏水孔6,所述漏水孔6直径为2cm,定期从漏水孔中将残饵较完全的清理,避免残饵积存,使长蛸亲体栖息水质不受污染,降低死亡率;所述养殖池3的第一进水口1和第一排水口2均固定设置第二网布7,所述第二网布7网孔直径为0.8cm,防止长蛸亲体养殖过程中,固定设置在陶罐4开口端陶口处的第一网布5脱落,造成长蛸亲体游出陶罐4,从养殖池3第一进水口1和第一排水口2逃出,避免长蛸亲体损失。

    所述陶罐4和所述第一网布5在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池3之前,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并置于海水中浸泡36h。

    ⑶产卵与孵化:在7月初,向步骤⑵所述养殖池3中每个陶罐4中移入一只步骤⑴性腺成熟的雌性长蛸亲体,并用橡皮筋8所述第一网布5将所述陶罐4开口端陶口固定封紧;所述养殖池3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4℃,温度波动控制在±1℃;所述养殖池3海水深度控制在0.25m~0.35m,所述陶罐4位于水平面以下;通过所述第一网布5的孔隙以及所述陶罐漏水孔6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在长蛸亲体未产卵时,每天投喂两只,长蛸亲体产卵前停止摄食后,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所述陶罐漏水孔6将残饵完全清理,做到及时清除残饵和补充饵料,保证产卵期长蛸亲体的营养需求;每天检查所述陶罐4,及时清除死蛸,避免死蛸破坏水质,保证其他长蛸亲体的正常养殖;每天所述养殖池3内至少换一个所述养殖池3水深单位的水体,保证长蛸繁殖所需水质。

    长蛸亲体产完卵后,将所述养殖池3内密封有长蛸亲体和卵的陶罐4转移固定安装至孵化池9的底部进行卵的孵化,所述养殖池水温与所述孵化池水温相差不超过0.5℃,避免水温相差过大,避免长蛸亲体进入新环境的应激反应,影响卵的孵化;所述陶罐4之间前后左右间隔均为55cm,避免养殖密度过高,超过水体承载量,致使长蛸亲体大量死亡;所述孵化池9为长15m、宽5m、高1.5m上面敞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孵化池9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进水口10和第二排水口11,所述陶罐4开口端陶口均朝向所述养殖池第二进水口10,使陶罐开口端陶口顺应水流方向,加快陶罐内海水更新速度,保证长蛸繁殖所需水质;所述养殖池的第二进水口10和第二排水口11均固定设置第三网布12,所述第三网布12网孔直径为0.8cm,防止长蛸亲体孵化过程中,固定设置在陶罐4开口端陶口处的第一网布5脱落,造成长蛸亲体游出陶罐4,从孵化池9第二进水口10和第二排水口11逃出,避免长蛸亲体及幼蛸损失。

    所述孵化池9池内海水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波动控制在±1℃;所述孵化池9海水深度控制在0.25m~0.35m,所述陶罐4位于水平面以下;通过所述第一网布5的孔隙以及所述陶罐漏水孔6向长蛸亲体投喂体长在1.5cm~2cm去螯的招潮蟹,每天投喂一只,在每次投喂之前,通过所述陶罐漏水孔6将残饵完全清理,做到及时清除残饵和补充饵料,保证孵卵期长蛸亲体及幼蛸的营养需求;每天检查所述陶罐4,及时清除死蛸及死卵,避免死蛸、死卵破坏水质及正常卵,影响卵孵化;每天所述孵化池内至少换一个孵化池9水深单位的水体,保证长蛸繁殖所需水质。长蛸孵卵期间,应降低检查频率,减少对长蛸亲体的干扰,同时应保证饵料供给,维持孵卵长蛸的正常营养需求。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关 键  词:
    一种 人工 繁育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长蛸的人工繁育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98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