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结构的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结构的臂.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80020914.3 (22)申请日 2012.03.2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5017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30)优先权数据 20110103 2011.03.21 FI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0.2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FI2012/050280 2012.03.2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27112 EN 2012.09.。
2、27 (73)专利权人 普兰梅卡有限公司 地址 芬兰赫尔辛基 (72)发明人 M亚尔瓦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秦振 (51)Int.Cl. A61B 6/14(2006.01) F16M 11/04(2006.01) A61B 6/00(2006.01) (56)对比文件 US 6837468 B1,2005.01.04, GB 850239 A,1960.10.05, US 2009/0212184 A1,2009.08.27, CN 201182608 Y,2009.01.21, CN 101467890 A,2009.07.01。
3、, 审查员 孙茜 (54)发明名称 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结构的臂 (57)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包 括通过接头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细长支撑臂 (55、 56、 55 、 56 ) , 一放射源 (4) 布置成大致与第 一支撑臂 (55) 的第一端连接, 并且支撑臂 (55、 56) 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盖, 盖布置成包括能够在 支撑臂的纵向方向上打开或拆卸的结构, 所述结 构具有与支撑臂基本相同的长度或者覆盖支撑 臂的长度的至少大部分。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3501706 B 2017.06.06 CN 103501706 B 1.一种口腔内x射线。
4、装置的臂组件, 所述臂组件包括通过接头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细 长的支撑臂(55、 56、 55 、 56 ), 所述支撑臂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55)和第二支撑臂(56), 一 放射源(4)布置成大致与所述第一支撑臂(55)的与所述接头相对的端部连接, 所述接头构 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支撑臂(55)能够相对于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转动, 所述实体或虚拟接 头轴(60)在水平面上延伸并且由所述接头限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臂(55、 56)中的至少 一个支撑臂包括盖, 所述盖包括设置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纵向方向上能够打开或拆 卸的至少一个结构, 其中, 打开或拆卸所述能够打开或拆卸的至少一个结。
5、构允许在不拆卸 所述臂组件的情况下进行维修, 所述能够打开或拆卸的至少一个结构设置成覆盖: i)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长度的至少大部分, 或者 ii)覆盖至少大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长度, 使得所述接头的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第一侧, 所述能够打开或拆卸的至 少一个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构造成使得接连的支撑臂(55、 56、 55 、 56 )从彼此面对的侧(68、 69)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构造成使得接连的所述支撑臂 (55、 56、 55 、 56。
6、 )的至少端部基本并排地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放射源(4)所需要的线缆布置成 穿过支撑所述放射源的所述两个细长的支撑臂中的至少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布线到 所述放射源(4), 并且所述接头通过如下的附接结构实现: 所述附接结构将接连的所述支撑 臂大致从接连的所述支撑臂的端部附接, 使得在所述附接结构中形成相对于接连的所述支 撑臂的中心轴线垂直地延伸的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以及尺寸能够引导所述线缆通过的路径, 所述路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并且位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上或其大 致附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支撑臂(56。
7、)包括与该至少一个支 撑臂的侧表面(69)连接的结构(66), 与该至少一个支撑臂的侧表面(69)连接的结构(66)与 布置于所述臂组件的下一个支撑臂(55)的配合结构(62)相结合, 从而形成接连的支撑臂绕 其转动的旋转轴或旋转轴的一部分, 或者形成从一支撑臂到另一个支撑臂的路径, 所述路 径大致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并且大致位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的附近或 与其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被构造成使得第一支撑臂(55)的 中心轴线在基本平行于另一平面且与所述另一平面间隔开的平面内移动, 所述至少两个细 长的支撑臂的连接在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二支撑臂。
8、的中心轴线位于另一平面上, 第一支撑臂 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支撑臂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臂(55)在基本平行于另一 平面的平面内移动, 其中所述另一平面由所述至少两个细长的支撑臂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 撑臂(55)的第二支撑臂(56)的中心轴线限定, 且第二支撑臂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实体或 虚拟接头轴(60)垂直, 所述第一支撑臂(55)移动时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支撑臂的平面处于这 样的距离: 无论所述第一支撑臂(55)相对于与其连接的支撑臂(56)转动到任何角度, 第一 支撑臂的结构和第二支撑臂的结构无一相互触碰。。
9、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3501706 B 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第一支撑臂(55)的所述第二支撑 臂(56)基本从与该接头相对的端部连接到下一个支撑臂(55 ), 从而形成基本平行于所述 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的第二实体或虚拟接头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放射源(4)所需要的线缆布置 成穿过支撑所述放射源(4)的至少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布线到所述放射源(4), 并且所 述接头通过如下的连接结构实现: 所述连接结构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大致从所述第 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端部连接, 使得在所述。
10、连接结构中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 第二支撑臂的中心轴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以及尺寸能够引导所述线 缆通过的路径, 所述路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并且位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 头轴上且包括所述线缆可穿过其进行布线的套筒状结构(62、 6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接连的所述支撑臂包括盖结构, 所述盖 结构包括横截面为圆形形状或部分圆弧形状的部件, 所述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半径并且在 彼此连接时覆盖接连的所述支撑臂之间的接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第一支撑臂最远的支撑臂附接 于水平臂, 所述水平臂布置成支撑整个。
11、臂组件, 这种附接通过使得所述臂组件能够相对于 竖直轴线转动的结构来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臂中的至少两个构造成具有 相同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打开或拆卸的至少一个结构 通过铰链附接在所述盖上。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3501706 B 3 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结构的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口腔内x射线成像的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结构, 具体地, 涉及在 臂结构中使用的各个臂部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使用x射线检查装置来获取牙科口腔内x射线图像, 该x射线。
12、检查装置通常一 方面包括多接头臂组件和与其相关地布置的放射源, 并且另一方面包括以期望的方位定位 在病人的口内的图像数据接收器件, 例如薄膜或电成像传感器。 一般地, 细长的准直仪结构 附接于或者布置成能够附接于x射线源的盖, 以将x射线束限制成适应于图像数据接收器件 并且因此使病人接收到的放射剂量最小化。 成像过程包括将x射线装置布置在待成像的对 象区域附近以及瞄准x射线束, 使得x射线束以正确的方位和理想的角度瞄向传感器。 一般 地, x射线束相对于布置在病人口内的图像数据接收器垂直地定位。 0003 在专利文献FI 119008中描述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口腔内x射线装置。 如 附图。
13、1-4所示, 该装置包括控制面板2、 由多个臂部件5、 6、 7构成的带接头8、 9的臂组件3、 以 及x射线源4。 臂部件的中心轴线限定出平面, 在所述平面内, 臂部件5、 6能够相对于由接头 8、 9限定的虚拟的接头轴线转动。 x射线源4通过结构10和11大致连接于最远的臂部件5的端 部, 结构10和11使得x射线源相对于竖直轴线和水平轴线都能够转动。 控制面板2附接于水 平臂7, 水平臂7支撑所述臂组件的最外面的臂部件5、 6。 0004 专利文献US2007/0237291描述了这样一种布置: 支撑放射源的臂组件与牙科护理 设备结合地布置。 0005 一般而言, 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已。
14、经构造成使得至少能够在高度上调节x射线源 的位置, 即, 使得能够仅仅在一个水平面上移动x射线源的臂结构实际上不能够吸引本领域 技术人员的关注, 这还是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应用这种方案以使能够支撑布置在臂结 构的端部处的非常重的放射源将很可能成为问题, 就在水平面上转动的臂结构而言, 已经 无需要考虑对应于重力导致的需要的任何平衡需要。 0006 一般地, 与放射源的使用相关的电力和信号线缆被布置成穿过口腔内x射线装置 的臂组件。 另外, 臂组件必须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平衡, 以便能够更轻松地移动臂, 并且 另外使得放射源还能够以非握持的其他方式停留在理想的位置。 这一般意味着在臂内布置 弹。
15、簧。 臂部件一般是由刚性材料制造的中空件。 在组装臂组件时拉动线缆穿过这种臂是费 劲的, 将弹簧设置在这种细长中空结构中同样如此。 在很多布置中, 臂组件在连接点处不被 覆盖, 由此, 由于在将臂组件转动到不同位置时施加给未受保护的线缆的力, 未受保护的线 缆容易在该区域内损坏以及以其他方式磨损。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关于上述问题领域的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提供一种用于口腔 内x射线装置的新型臂组件, 该臂组件的组装和维护相容易, 或者, 能够减少该臂组件中的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3501706 B 4 线缆磨损, 或者, 能够通过使可见部件的数量最小化以及另。
16、一方面使难以保持清洁的表面 的数量最小化来提高卫生状况。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臂组件实现。 由于本发明及其各种实施 例, 路经臂组件的线缆不容易反复地受到弯曲到不同位置的线缆引起的力的影响。 另一方 面, 线缆和布置在臂组件内的平衡弹簧容易安装, 并且如果需要的话, 还容易更换, 因为不 需要为了这些维护措施而将臂组件整体拆卸。 臂组件能够通过几乎相同或完全相同的臂部 件来实施, 所使用的部件的数量不需要很大, 并且整个结构能够构造成被覆盖, 这有助于其 清洁。 臂组件布置成支撑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放射源, 以使能够至少调节放射源的高度位 置, 即, 臂部件之间的枢转轴线。
17、是水平的。 臂结构可以整体地附接于水平臂, 以增大臂结构 的运动范围, 但是也可以例如直接附接于墙壁或天花板。 0009 接下来, 还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及能够通过这些实施 例获得的优点中的一些。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典型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侧视图; 0011 图2是根据图1的装置的臂组件的立体图; 0012 图3是图1中的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臂组件处于其最长位置; 0013 图4是图1中的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臂组件处于其最长位置; 0014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立体 图; 0015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
18、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立体 图, 其中一个臂是打开的; 0016 图7是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侧 视图; 0017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前视 图; 0018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侧视 图; 以及 0019 图10是根据图9的臂组件的侧视图, 其中臂组件处于部分伸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5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臂组件的结构。 臂组件的基部 53包括两个通过接头连接的细长支撑臂55和56, 在这两个臂55和56之中,。
19、 支撑放射源4的那 个臂在此也称为第一支撑臂55。 支撑臂55、 56的连接在一起的端部并排地设置, 并且彼此附 接为使得支撑放射源4的第一支撑臂55能够相对于穿过接头部位的旋转轴线60转动, 其中 旋转轴线60相对于支撑臂55、 56的中心轴线垂直地定向。 因此, 支撑放射源4的第一支撑臂 55能够在一平面内移动, 该平面平行于另一平面且与所述另一平面相距一定距离, 其中所 述另一平面由第二支撑臂56的中心轴线以及与所述旋转轴线60以直角相交的轴线限定。 0021 当第二支撑臂56的与上述接头相对的端部也布置成相对于与上述旋转轴线60平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3501706 。
20、B 5 行的旋转轴线可转动时, 支撑臂55、 56能够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平面上转动, 以改变臂组件 53的长度和定向, 并且因而沿着第一臂部件55的运动平面改变放射源4的位置。 0022 在多种实施例中, 实际的接头结构能够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实施。 例如, 在根据 图6的实施例中, 结构包括套筒状的心轴66, 心轴66从第二 (下一个) 支撑臂56的侧表面朝向 第一支撑臂55的侧表面突出。 套筒状的轴62或孔同样布置于第一支撑臂55上; 相对于所述 心轴66, 轴62或孔的尺寸设定为使得心轴66能够通过适当的附接器件67 (例如螺母) 从第一 支撑臂55的相对侧附接于所述结构。 0023 在。
21、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 支撑臂55、 56的彼此抵靠安放的结构68、 69构造成圆 形的配对结构, 该圆形的配对结构布置为精确地彼此抵靠安放。 更通俗地说, 该结构优选地 通过横截面为圆形形状或一部分圆弧形状的部件来实施, 这些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半径并 且布置在当附接在一起时覆盖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的接头结构。 然后, 当转动支撑臂时, 不会 形成例如装置的用户可能伤害到手指的敞开的间隙。 0024 在图5至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 x射线放射源4的支撑结构50、 51通过与支撑臂借 助于其彼此附接的结构相类似的结构附接于第一支撑臂55。 相应地, 如图5至图7所示, 连接 于第一支撑臂55的臂。
22、部件56附接于包括水平臂57的附接结构52, 水平臂57通过与支撑臂借 助于其彼此附接的结构相类似的结构来支撑臂部件56。 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使得能够将支 撑臂55、 56构造成几乎相同或完全相同的结构, 从制造成本和组装一致性的角度来看, 这是 特别有利的。 该方案还使得用期望数量的支撑臂55、 56、 55 、 56 来实施臂组件变得简单。 0025 在根据图5至图7的实施例中, 相同的结构50、 52布置成臂组件的第一支撑臂55的 延伸部以及最远的支撑臂56的最远的接头结构的延伸部。 结构50、 52一方面将放射源4连接 于第一支撑臂55, 并且另一方面将最远的支撑臂56连接于支撑整个臂。
23、组件的水平臂57。 该 结构50、 52布置成实现支撑臂55、 56之间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线60的轴线的运动自由度。 0026 根据本发明, 支撑臂55、 56布置成能够纵向地打开。 这种布置使得能够容易地进入 该组件的支撑臂的基本上在其长度上延伸的内部空间, 这特别有助于弹簧64和线缆63安装 布置在臂内, 以用于平衡臂组件。 然后, 还能够在不需要完全拆卸臂组件的情况下执行维护 措施。 在根据附图的实施例中, 支撑臂组件成纵向方向上的两件式结构, 使得支撑臂两端的 接头结构布置于支撑臂的第一侧, 而在整个臂部件的长度上延伸的覆盖件58能够从与该第 一侧相对的一侧可拆卸地布置。 在根据附图的。
24、情况中, 覆盖件58布置成能够通过螺钉65整 体地附接并且能够整体地拆卸, 但是所述结构还能够通过某种其他类型的附接件来实施, 并且构造成可打开的结构, 例如通过铰接的方式来实施。 可打开或可拆卸的结构还能够由 多于一个的部件构成。 重要的一点在于, 可打开或可拆卸的区段或多个区段一起覆盖支撑 臂的长度的相当大的一部分, 使得要穿过臂部件布线的线缆以及要安装在臂部件内的弹簧 和其他可能的部件的安装和更换变得更容易的多与需要穿过中空结构的开口端执行 相关操作的情形相比而言。 0027 至于传输电力或控制信号或其他信息的、 布置成布线在支撑臂55和56内的线缆 63,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能够与支。
25、撑臂55、 56之间的旋转轴线60平行地在臂组件的接头 部位处实施布线。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 线缆穿过上述套管状部件并且穿过放射源4上的 同样的结构从一个支撑臂布线到另一个支撑臂, 并且另一方面, 在其另一个最远端处从根 据本发明的臂组件穿出。 一个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线缆在平行于臂部件的中心轴线穿过臂部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3501706 B 6 件之间的接头轴时的磨损, 由此, 线缆受到由于臂部件的转动而产生的力的应力作用, 本发 明实现的线缆的布线提供了减小作用在线缆上的应力的可能。 这种布置还提供了自然的机 会来将整个线缆布置成在臂组件的盖内得到保护并且因此也得以受到。
26、保护免受来自外部 的可能损坏线缆的影响。 0028 另外, 当接连的支撑臂在基本平行但是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平面内以根据本发明 的构造移动时, 能够注意到,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可能性, 即: 将臂组件构造成使得第一支 撑臂55在基本平行于另一平面的平面内移动, 其中所述另一平面由支撑臂56的连接于第一 支撑臂55的中心轴线以及相对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垂直且与所述中心轴线相交的 轴线限定, 第一支撑臂55移动的平面与该相对平面成这样的距离, 即, 使得当第一支撑臂55 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支撑臂56转动到任何角度时, 这些接连的支撑臂的结构无一相互触碰。 0029 图9和图10示出了包括四个相同。
27、的支撑臂55、 56、 55 和56 的口腔内x射线装置的 臂组件。 该臂组件可以由与结合图5至图8所描述的部件类似的部件来实施。 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 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局限于前面描述的 示例, 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改变。 因此, 可以说根据本发明的口腔内x射线装 置能够包括这样的臂组件: 该臂组件包括通过接头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细长支撑臂55、 56、 55 、 56 , 放射源4布置成与这些细长支撑臂中的第一支撑臂55的端部连接并且与所述接头 基本相对, 该接头构造成使得第一支撑臂55能够相对于由所述接头限定的实体或虚拟接头 轴60转动, 并且所述接头能。
28、够优选地构造成使得接连的支撑臂55、 56、 55 、 56 从相互面对 的侧68、 69彼此连接。 0031 另一方面, 包括上述基本结构的臂组件能够被限定为以如下方式来构造, 即: 将所 述接头构造成使得接连的支撑臂55、 56、 55 、 56 的至少端部基本并排地定位, 或者使得第 一支撑臂55的中心轴线在基本平行于另一平面且与所述另一平面相距一定距离的平面内 移动, 其中所述另一平面由连接于第一支撑臂55的第二支撑臂56的中心轴线以及与该轴线 相交且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成直角的轴线限定。 另外, 所述结构能够构造成使得使 用所述放射源4所需的线缆被布置成穿过支撑放射源的至少第一。
29、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布线 到放射源, 并且所述接头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实施: 该结构基本上从支撑臂的端部连接接连 的支撑臂, 使得相对于支撑臂的中心轴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以及尺寸 能够引导所述线缆通过的路径在一定部位形成, 该路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 轴并且位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上或者其大致附近, 或者使得至少一个支撑臂56在所述 支撑臂的侧表面69处具有一结构66, 结构66与布置于下一个支撑臂55的配合结构62重合, 从而形成接连的臂部件绕其转动的旋转轴或旋转轴的一部分, 或者形成从支撑臂到第二支 撑臂的路径, 该路径大致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并且位于所述实体。
30、或虚拟接头轴 的大致附近或与其重合。 0032 另外,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如下方案: 连接于第一支撑臂55的支撑臂56基本 上从与所述接头相反的端部连接到下一个支撑臂55 或某一其他结构, 从而形成基本上平 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60的第二实体或虚拟接头轴, 并且在该方案中, 支撑臂55、 56中 的至少一个包括盖, 所述盖布置成包括能够在支撑臂的纵向方向上打开或拆卸的结构, 所 述结构具有与支撑臂基本相同的长度或者覆盖支撑臂的长度的至少大部分, 并且另一方 面,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以下方案: 所述能够在支撑臂的纵向方向上打开或拆卸的结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3501。
31、706 B 7 构构造成与支撑臂连接, 使得所述结构能够从支撑臂打开或拆卸而无需另外拆卸臂组件。 0033 在臂组件中, 使用所述放射源4所需要的线缆也能够布置成穿过支撑放射源的至 少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以及支撑臂的接头而布线到放射源4, 所述支撑臂的接头通过 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结构将接连的支撑臂大致从支撑臂的端部连接, 使得在所述结构中形 成相对于支撑臂的中心轴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实体或虚拟接头轴, 并形成具有能够将所 述线缆引入穿过的尺寸的路径, 该路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实体或虚拟接头轴并且位于所述 实体或虚拟接头轴上, 并且包括被所述线缆布线穿过的套筒状结构62、 66。 0034 在。
32、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 接连的支撑臂优选地包括盖结构, 所述盖结构包括横 截面为圆形形状或一部分圆弧形状的部件, 这些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半径并且在彼此附接 时覆盖相关的支撑臂之间的接头, 并且有利地, 相对于第一支撑臂最远的支撑臂附接于水 平臂, 该水平臂布置成支撑整个臂组件, 这种附接通过使得臂组件能够相对于竖直轴线转 动的结构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使得支撑臂能够构造成基本相同的结构或相同的结 构。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3501706 B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103501706 B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103501706 B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103501706 B 11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103501706 B 12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103501706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