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467372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2.2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86568.6

    申请日:

    20160329

    公开号:

    CN107232194A

    公开日:

    201710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33/10,A01N47/36,A01N33/12,A01N61/00,A01P21/00,A01P1/00,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33/10,A01N47/36,A01N33/12,A01N61/00,A01P21/00,A01P1/00,A01P3/00

    申请人: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伟,高云

    地址:

    715500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农化基地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61018656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农药组合物,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氯吡脲、矮壮素、腐植酸,本发明组合物增加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调节作物体内水分的平衡,从而激活作物的代谢系统,促进作物细胞增长、根系活力加强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80︰1~1︰100,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氯吡脲、矮壮素、腐植酸中之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40︰1~1︰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产胺与氯吡脲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胺与矮壮素的重量比为1︰5~1︰45;增产胺与腐植酸的重量比为15︰1~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000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0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可溶性颗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水分散粒剂、水剂或微囊悬浮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增产胺通过植物的茎和叶吸收,在植物中直接作用于细胞核,增强酶的活性并增加植物的浆液、油脂以及类脂肪的含量,使作物增产增收。显著地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使用后叶片吸显变绿、变厚、变大,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及利用率,增加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积累贮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氯吡脲是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蛋白质合成,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和抗衰老。用于瓜果类植物,具有良好的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和使果实膨大的作用。

    矮壮素可经由植株的叶、嫩枝、芽和根系吸收,然后转移到起作用的部位,主要作用时抑制赤霉酸的生物合成,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玷巴焦磷酸生成贝壳杉烯,致使内源赤霉酸的生物合成受到阻抑。它的生理作用是控制植株徒长,使节间缩短,植株长得矮、壮、粗,根系发达,抗倒伏,同时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强,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提高某些作物的坐果率,也能改善某些作物果实、种子的品质,提高产量,还可提高某些作物的抗旱、抗倒 伏、抗盐、抗寒及抗病虫害的能力。

    腐植酸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可促进生根,提高植物呼吸作用,减少叶片气孔开张度,降低作物蒸腾,调节某些酶如过氧化氢酶、吲哚乙酸氧化物酶等的活性。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很容易产生的问题是防治了病害的同时对植物本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将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可有效防治病害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植物根和叶的生长。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增产胺与氯吡脲、矮壮素、腐植酸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能很好的挺高作物的抗病免疫力,增强根系的活性,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且有关增产胺与氯吡脲、矮壮素、腐植酸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增产胺的抗菌增产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80︰1~1︰100,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增产胺,活性成分B选自氯吡脲、矮壮素、腐 植酸中之一种,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较优重量比为40︰1~1︰60;其中增产胺与氯吡脲的重量比为25︰1~1︰15;增产胺与矮壮素的重量比为1︰5~1︰45;增产胺与腐植酸的重量比为15︰1~1︰25。

    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0001%~80%,优选为0.001%~50%。

    所述的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用途。

    本发明的抗菌增产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

    本发明的抗菌增产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颗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水分散粒剂、水剂或微囊悬浮剂,还可以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泡腾片剂、种衣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80%、活性成分B 0.0001%~8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可溶性颗粒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80%、活性成分B0.0001%~80%、粘结剂0~8%、着色剂0.1%-2%、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80%、活性成分B 0.0001%~80%、分散剂2%~8%、湿润剂1%-7%、稳定剂0~5%、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可溶性液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50%、活性成分B 0.0001%~50%、乳化剂1%~10%、助溶剂2%~6%、溶剂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80%、活性成分B 0.000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水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50%、活性成分B 0.0001%~50%、助溶剂2%~6%、湿润剂1%-10%、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50%、活性成分B 0.0001%~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溶剂1%~10%、乳化剂1%~7%、消泡剂0.01%~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可溶性颗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可溶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可溶性液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农药用药量减少,降低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环境污染;

    (2)同时增加作物肥料的有效吸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调节作物体内水分的平衡,从而激活作物的代谢系统,促进作物细胞增长,根系活力加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实施例一

    实施例1~9可湿性粉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

    表1实施例1~9各组分及重量份

    实施例10~18可溶性颗粒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着色剂、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在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颗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

    表2实施例10~18各组分及重量份

    实施例19~27可溶性粉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稳定剂(可加可不加)、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3。

    表3实施例19~27各组分及重量份

    实施例28~33可溶性液剂

    将乳化剂、助溶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增产胺、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溶剂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液剂产品,具体见表4。

    表4实施例28~33各组分及重量份

    实施例34~39水分散粒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5。

    表5实施例34~39各组分及含量

    实施例40~45水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润湿剂、抗冻剂(可加可不加)、溶剂、去离子水等一起混合,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剂产品,具体见表6。

    表6实施例40~45各组分及重量份

    将表1-6中氯吡脲、矮壮素、腐植酸互换,可制得新制剂。

    实施例46~48微囊悬浮剂

    将增产胺、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7。

    表7实施例46~48各组分及重量份

    本实验测定采用幼苗生长法。测定步骤如下:

    挑选大小一致的种子分别拨入铺有两层滤纸的9cm大小的培养皿中,每皿10粒,加入配置好的药液1.5ml,对照加蒸馏水,重复4次。盖上皿盖,放置到28±1℃的人工气候室内,光照10小时。于6天检查苗高和根长。

    结果统计分析:

    应用实施例二:

    供试作物:黄瓜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增产胺与氯吡脲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促进浓度范围。

    试验结果:

    表8增产胺和氯吡脲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对黄瓜的生长促进作用

    从表8可以看出增产胺和氯吡脲混合使用后,可同时促进苗和根系生长,增产胺和氯吡脲在80︰1~1︰100的范围内配比,均有较强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增产胺和氯吡脲的配比在25:1~1:15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经申请人试验,发现增产胺和氯吡脲的优选配比为25︰1、24︰1、23︰1、22︰1、21︰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其中以增产胺和氯吡脲为6︰1效果最好。

    应用实施例三:

    供试作物:番茄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增产胺与矮壮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 比混剂的促进浓度范围。

    试验结果:

    表9增产胺和矮壮素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对番茄的生长促进作用

    从表9可以看出增产胺和矮壮素混合使用后,可同时促进苗和根系生长,增产胺和矮壮素在80︰1~1︰100的范围内配比,均有较强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增产胺和矮壮素的配比在1:5~1:45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经申请人试验,发现增产胺和矮壮素的优选配比为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其中以增产胺和矮壮素为1︰26效果最好。

    应用实施例四:

    供试作物:白菜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增产胺与腐植酸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促进浓度范围。

    试验结果:

    表10增产胺和腐植酸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对白菜的生长促进作用

    从表10可以看出增产胺和腐植酸混合使用后,可同时促进苗和根系生长,增产胺和腐植酸在80︰1~1︰100的范围内配比,均有较强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增产胺和腐植酸的配比在15:1~1:25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经申请人试验,发现增产胺和腐植酸的优选配比为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 ︰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其中以增产胺和腐植酸为1︰5效果最好。

    药效实验部分: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25mg/l增产胺水剂(自配)、0.1%氯吡脲可溶液剂(自配)、40%矮壮素液剂(市购)、10%腐植酸水剂(自配)。

    实施应用例五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苹果树药效试验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表11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苹果树药效试验

    由表11可以看出,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实施应用例六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梨树药效试验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表12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梨树药效试验

    由表12可以看出,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实施应用例七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番茄药效试验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表13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番茄药效试验

    由表13可以看出,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实施应用例八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黄瓜药效试验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表14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黄瓜药效试验

    由表14可以看出,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实施应用例九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白菜药效试验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表15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及其复配联合作用白菜药效试验

    由表15可以看出,增产胺与活性成分B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关 键  词:
    一种 增产 植物 增长 调节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含增产胺的植物增长调节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73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