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04534.1 (22)申请日 2017.06.28 (71)申请人 佛山市幻实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金沙一 街11号首层P27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339 代理人 傅俊朝 (51)Int.Cl. A01G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 涉及山 茶科花类培育基质。 采用如下S。
2、2或S5培育基质。 本发明解决了解决盆栽山茶花因传统基质-黄心 土太重不易管理和搬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混合 基质S5和S2有较高的总孔隙度, 其通透性和持水 性较好, 且具有较高的缓解N, 培育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富含N的肥料。 所用基质均 为无土轻基质, 其更有利于管理和运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7173204 A 2017.09.19 CN 107173204 A 1.山茶科花培育基质, 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下S2或S5培育基质: 处理号椰糠泥炭藓珍珠岩蛭石菇渣陶粒 S22050 101010 S52525252。
3、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73204 A 2 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山茶科花类培育基质。 背景技术 0002 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高继银等, 2005)和崇左金花茶(梁盛业等, 2010)均为 山茶科迄今为止发现的花期最长(几乎可达全年)的3种山茶原种, 又称四季茶花。 不仅是育 种专家用来培育四季开花的茶花新品种的最佳亲本(高继银等, 2010), 而且有非常高的观 赏价值, (罗燕英, 2009)认为在家庭盆栽、 园林绿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 三种茶花随着市场需求增加, 其繁育栽培方面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传统单一的基 。
4、质黄心土太重不易管理和搬运, 从而转向寻求多种混合基质。 对茶花基质方面的研究有报 道(翟玫瑰等, 2008; 路梅, 2010), 薛克娜等于2011 年研究了杜鹃红山茶的栽培基质; (韦晓 娟等, 2013)研究了越南抱茎茶栽培基质, 对崇左金花茶栽培基质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文在 总结生产经验及文献成果基础上, 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越南抱茎茶和杜鹃红山茶、 崇 左金花茶扦插苗地径、 苗高的影响, 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混合栽培基质, 以解决盆栽茶花因 传统基质-黄心土太重不易管理和搬运的问题, 为培育和推广以上茶花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山山茶科花培育基质, 本发明解决了解。
5、决盆栽山茶花因传统基质-黄 心土太重不易管理和搬运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山茶科花培育基质, 其特征在于, 采 用如下S2或S5培育基质: 0006 处理号 椰糠 泥炭藓 珍珠岩 蛭石 菇渣 陶粒 S220 50 10 10 10 S525 25 25 25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有: 采用混合基质S5和S2有较高的总孔隙度, 其通透性和持水性较 好, 且具有较高的缓解N, 培育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富含N的肥料。 所用基质均为无土轻基质, 其更有利于管理和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用最佳的。
6、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0009 1试验地概况 0010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林科所内(23 06 N、 113 00 E), 低丘陵, 南亚热带海洋 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22, 年降水量2 383mm(薛克娜, 2007)。 试验地设施为开放式大 棚, 上有遮荫网, 采用自动喷雾装置进行浇水。 0011 2材料与方法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173204 A 3 0012 2.1试验材料 0013 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 崇左金花茶均为1年生扦插苗, 育苗容器为塑料花盆, 规 格口径35cm, 高21cm, 每盆1株。 每种茶花各设8种无土混合栽培基质, 茶花。
7、常用基质黄心土 设为对照, 共9个处理(表1)。 每种基质处理30盆, 每10盆1个重复, 共3个重复。 所有的试验苗 木放置于大棚中, 夏季用透光率50的遮光网遮阴, 试验期间统一采用常规的管理措施。 0014 表1不同处理的基质成分及配比(质量比) 0015 0016 2.2试验方法 0017 试验于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佛山林业科学研究所茶花培育基地进行。 测定指 标为高、 地径生长量, 测定时间分别为2012年7月和2013年 8月。 基质理化性质测定采用常 规方法(土壤理化分析, 1978)。 分别用直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定各基质处理的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植株。
8、的苗高、 地径。 采用Excel、 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 计分析。 0018 3结果与分析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173204 A 4 0019 3.1不同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0020 表2不同处理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状分析 0021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173204 A 5 0022 0023 表2显示, CK的容重最大, 为1.12g/cm3, S3、 S6处理的容重最小为 0.26g/cm3。 已有 研究结果显示, 植物在容重为0.10.8g/cm3的基质上均可正常生长良好(郭世荣, 2003)。 S2、 S3、 S5、 S6处理的容重。
9、都较低, 在栽培过程中可增加基质的通气性。 总的孔隙度是反映基 质空隙状况的指标, 总孔隙度大, 容纳空气和水的量大, 有利于根系生长, 但稳定植物的效 果较差; 反之, 则水分和空气的容量小, 不利于根系的伸展(马太源等, 2010)。 研究显示, S1 处理的总孔隙度最大, 达96.48, S2次之, 为94.88, CK的总孔隙度最低, 为36.74。 (王 清华等, 2006)认为理想基质的总孔隙度为 7090。 因此, 就总孔隙度来说, S5、 S6、 S7、 S8处理是相对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 研究基质的最大持水量, 有利于充分利用基质的持水 能力, 节约灌溉用水, 降低生产成本(。
10、李丽等, 2004)。 S6处理的最大持水量最高, 为91.15, CK最低, 仅为19.14, 表明不同的基质成分及配比可影响栽培基质的最大持水量。 0024 pH测定结果显示, S8处理的pH值最高(7.12), S5、 S3处理和CK的pH 值较低(分别为 3.66、 4.09、 4.51), 而S2处理的pH为4.75, 与CK的pH最为接近。 碱解N含量S5处理最高 (82.25mg/kg), 其次是S1(71.24mg/kg), CK的碱解N含量最低(6.22mg/kg), 其它栽培基质 的碱解N含量在4070 mg/kg, 这些栽培基质能够有效的为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 崇左。
11、 金花茶提供一定的N营养; S4处理的有效P含量最高(112.27mg/kg), 其次是S8处理, CK的有效 P含量最低(0.61mg/kg); S2处理的速效K含量最高(40.31 mg/kg), CK的速效K含量最低 (7.72mg/kg)。 S1处理全N含量最高(33.95 g/kg), CK的全N含量最低(0.18g/kg); CK的全P含 量最高(0.8g/kg), 其次是S4处理, S5处理全P含量最低(0.26g/kg); S6的全K含量最高(1.34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173204 A 6 g/kg), CK的全K含量最低(0.08g/kg)。 有机质含。
12、量表现为 S1S2S4S3S6S7S8S5CK, 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 各栽培基质处理下, CK的全 P含量最高, 其碱解N、 有效P、 速效K、 全N、 全K和 有机质含量则最低。 0025 3.2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生长的影响 0026 表3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 崇左金花茶生长指标的影响 0027 0028 0029 同列数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0.05水平下显著性差异 0030 表3显示, 9种不同栽培基质作用下, 杜鹃红山茶的苗高增长量排序为, S5 CKS2 S4S3S8S7S6S1, 其中S5处理的苗高增长量大于CK, 其余7个基质的苗高增长。
13、量则低于CK, 以S1处理基质的苗高增长量最低。 多重比较显示, 8种轻基质下的苗高增长量与CK的差异不 显著(PS3CKS2S8S4S1S7S6, 但最大的苗高增长量S5处理仅比最低的S6处 理高3.06cm,, 另多重比较显示, 各处理与CK的差异不显著。 0031 经F值检验, 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的各处理间地径增长量差异性 均不显著。 杜鹃红山茶的地径增长量比较结果为S2S5S3CKS4S6S1 S7S8, 与CK相比, S2、 S5、 S3处理的地径仅分别增长0.07、 0.03、 0.02cm; 越南抱茎茶的地径增长量以CK处理最 大, S3处理基质的其地径增长量最。
14、小; 崇左金花茶的地径比较结果为S5S2S4S3S1CKS8 S6S7, S5、 S2、 S4、 S3、 S1处理基质的地径与CK相比有所增加, 其中S5处理基质的其地径增加最 多。 0032 4讨论 0033 (董晓宇等, 2007)认为容器苗的生长受基质的选择的影响, 基质的容重、 总孔隙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173204 A 7 度、 pH值、 有机质、 腐殖酸、 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植物栽培的效果。 (吴继红, 2006)认为评价栽培基质的适宜性不仅要考虑基质本身的物料属性, 同时要考虑实际应用 时各种属性的变化特征。 本研究显示, 混合基质 S5和S2有较。
15、高的总孔隙度, 其通透性和持水 性较好, 且具有较高的缓解N, 培育杜鹃红山茶、 越南抱茎茶和崇左金花茶时为了节约生产 成本, 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富含N的肥料。 0034 黄心土栽培3种四季山茶苗木生长均表现的很好, 这也是黄心土一直做为栽培茶 花常用基质的原因之一。 但在生产管理及苗木运输中增加生产成本。 从试验所用的8种轻基 质栽培3种四季茶花来看, 基质S5(25椰糠+25泥炭藓+25珍珠岩+25蛭石)和S2 (20椰糠+50泥炭藓+10蛭石+10菇渣+10陶粒)的高和地径增长量都与对照黄心 土相近, 有的略高于对照。 以往研究中, 薛克娜及韦晓娟等采用混有河沙和赤红壤等的轻基 质, 虽。
16、利于杜鹃红山茶和越南抱茎茶的生长, 但与本试验相比, 笔者所用基质均为无土轻基 质, 其更有利于管理和运输。 0035 本试验所用容器太大, 苗木根系不能抓持基质, 试验期间的暴雨及淋水使苗木倒 伏, 影响其生长。 另外苗木苗龄太小, 特别是杜鹃红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一年生扦插苗, 生 长速度缓慢, 其一年增长量不能很好的反映试验效果, 有待进一步继续观测。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 显然,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 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 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17320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