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杀菌组合物.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6466368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87.2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91522.2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号:

    CN107027839A

    公开日:

    2017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48,A01N43/56,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65/48,A01N43/56,A01P3/00

    申请人:

    广西南宁市田园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桂香

    地址:

    530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芦圩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CN20171039152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韦锦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组成,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40‑1:1‑10。本发明通过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进行合理混配的杀菌组合物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具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抗性风险和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组成,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40-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20: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占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1-7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背景技术

    姜黄,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黄丝等,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姜黄产自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区,东亚及东南亚广泛栽培。其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等功效,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又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姜黄素类化合物为姜黄根茎中的天然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化学式:C18H12F5N3O,是由BASF公司开发的新的活性成分(有效成分),用来防治广谱真菌病害。氟唑菌酰胺属于羧酰胺类化学品,其作用方式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对于侵害草坪的真菌,尤其是造成钱斑病和褐斑病的真菌,氟唑菌酰胺具有破坏其能量供给和重要基础构建的生物合成的功能。氟唑菌酰胺被草叶的蜡质层吸收之后会被运输至植株的各个部位。一项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胺对钱斑病和褐斑病的控制效果达到14-28天,对各种草坪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残效防控效果。此外,氟唑菌酰胺还展现出对纹枯病、灰霉病、雪霉叶枯病和夏斑病的良好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不管是氟唑菌酰胺还是其他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的问题。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增效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提高杀菌效率。目前以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应用于水稻纹枯病的研究尚未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防效,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对作物安全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组成,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40-1:1-10。优选地,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20:1、5: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占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1-7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成分制成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稳定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溶剂、填料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所述姜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姜黄根茎洗净,阴干,用粉碎机粉碎,过40-60目筛;

    2)将粉碎好的姜黄投入反应釜中,加入6-10倍量95%乙醇室温浸泡12-48h,然后在超声波下浸提25-40min,搜集浸提液,按上述方法再提取1-2次,合并所有浸提液;

    3)将所得浸提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将浸膏冷冻干燥成粉末即制得姜黄提取物。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进行合理混配的杀菌组合物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具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抗性风险和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低残留,对作物安全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姜黄提取物的制备:

    所述姜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姜黄根茎洗净,阴干,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

    2)将粉碎好的姜黄投入反应釜中,加入9倍量95%乙醇室温浸泡48h,然后在40℃条件下60Hz频率超声波下浸提30min,搜集浸提液,按上述方法再提取2次,合并所有浸提液;

    3)将所得浸提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将浸膏冷冻干燥成粉末即制得姜黄提取物。

    二、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梯度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孙云沛法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

    表1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及其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可知,姜黄提取物与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在40-1:1-10范围内混配对水稻纹枯病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当姜黄提取物与氟唑菌酰胺在重量比为20:1、5:1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97.3、190.3,增效作用尤为突出;当姜黄提取物与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45:1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姜黄提取物与氟唑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15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

    三、实施配方例

    试验组1:21%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悬浮剂(20:1)

    称取姜黄提取物(有效成分)20%、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散剂)3%、聚羧酸盐(分散剂)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湿润剂)4.5%、阿拉伯胶(增稠剂)2%、乙二醇(防冻剂)2%、硅油(消泡剂)0.3%、去离子水(溶剂)补足至100%;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在磨球机中研磨3h,即可制得21%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悬浮剂。

    试验组2:33%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可湿性粉剂(10:1)

    称取姜黄提取物(有效成分)30%、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3%、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5.5%、皂角粉(湿润剂)4%、白炭黑(填料)10%、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各组分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33%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可湿性粉剂。

    试验组3:20%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水分散粒剂(1:1)

    称取姜黄提取物(有效成分)10%、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10%、烷基苯磺酸钙盐(分散剂)4.5%、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3.5%、淀粉(粘结剂)2%、碳酸钠(崩解剂)2%、膨润土(填料)补足至100%;将各组分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制得20%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水分散粒剂。

    试验组4:11%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水分散粒剂(1:10)

    称取姜黄提取物(有效成分)1%、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10%、聚羧酸盐(分散剂)3.5%、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3%、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1.5%、氯化钾(崩解剂)2%、硅藻土(填料)补足至100%;将各组分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制得11%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水分散粒剂。

    对比组1:20%姜黄提取物悬浮剂

    称取姜黄提取物(有效成分)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散剂)3%、聚羧酸盐(分散剂)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湿润剂)4.5%、阿拉伯胶(增稠剂)2%、乙二醇(防冻剂)2%、硅油(消泡剂)0.3%、去离子水(溶剂)补足至100%;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姜黄提取物,在磨球机中研磨3h,即可制得20%姜黄提取物悬浮剂。

    对比组2:21%氟唑菌酰胺悬浮剂

    称取氟唑菌酰胺(有效成分)2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散剂)3%、聚羧酸盐(分散剂)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湿润剂)4.5%、阿拉伯胶(增稠剂)2%、乙二醇(防冻剂)2%、硅油(消泡剂)0.3%、去离子水(溶剂)补足至100%;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氟唑菌酰胺,在磨球机中研磨3h,即可制得21%氟唑菌酰胺悬浮剂。

    另设空白对照。

    四、实施配方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大田药效试验

    试验方法:参照《GB/T17980.20-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试验。第一次施药在水稻分蘖末期发生侵染时,重点施于茎基部,在孕穗后期再施一次药,共施药两次。试验共设7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45m2,随机区组排列。本试验安排在广西宾阳县。

    调查方法: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对每个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防效。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第一剑叶为第一叶片);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

    X——病情指数;Ni——各级病株数;i——相对级数值;N——调查总株数。

    防治效果公式:

    式中:

    P——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表2姜黄提取物、氟唑菌酰胺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大田药效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姜黄提取物和氟唑菌酰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侵染,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提高了实际防效,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两者复配同时可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且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关 键  词:
    一种 杀菌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杀菌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63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