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菇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草菇栽培技术.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64338.3 (22)申请日 2016.08.30 (71)申请人 江西省鲜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 青岩村白毛板 (72)发明人 王致钦 王登云 徐代贵 李翔 (51)Int.Cl. A01G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经过菌房 建设菌种选择栽培原料预处理栽培原料 选取拌料装筐常压灭菌冷却播种菌 丝培养倒置催蕾出菇管理及采收, 从而栽培。
2、 得到草菇成品; 本发明的采用的新配方及配套生 产工艺比传统的栽培技术节省了成本、 增加了原 料来源, 并获得了较高且稳定的生物学转化率, 达到20-30%, 本发明的筐栽技术比传统床栽技术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容易实现机械化操作, 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栽培。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5页 CN 106386166 A 2017.02.15 CN 106386166 A 1.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经过菌房建设菌种选择栽培原料预处理栽培原料选取 拌料装筐常压灭菌冷却播种菌丝培养倒置催蕾出菇管理及采收, 从而栽培得 到草菇成品,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
3、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75%、 棉粉10-40%、 玉米芯 5-30%、 麦麸3-15%、 石灰4-8%、 轻质碳酸钙1-3%,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 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
4、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0-75%;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4-6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6-7天后菌。
5、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6-12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 温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
6、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 棉粉40%、 玉米芯10%、 麦 麸3%、 石灰5%、 轻质碳酸钙2%,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0%;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
7、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4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06386166 A 2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6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
8、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6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
9、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75%、 棉粉10%、 玉米芯5%、 麦 麸3%、 石灰4%、 轻质碳酸钙3%,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5%;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
10、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6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
11、12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
12、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50%、 棉粉25%、 玉米芯6%、 麦 麸10%、 石灰8%、 轻质碳酸钙1%,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3%; 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06386166 A 3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13、;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5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6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9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
14、3, 并增加光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 。
15、棉粉10%、 玉米芯30%、 麦 麸15%、 石灰4%、 轻质碳酸钙1%,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2%;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4时; (8) 冷却。
16、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8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17、,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栽培技术,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权 利 要 求 书 3/4 页 4 CN 106386166 A 4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55%、 棉粉15%、 玉米芯15%、 麦 麸7%、 石灰6%、 。
18、轻质碳酸钙2%,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3%;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 至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 100并保持6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
19、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 持料温32-35、 室温30-33, 6-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10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 风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
20、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权 利 要 求 书 4/4 页 5 CN 106386166 A 5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草菇, 又名兰花菇,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 口感极佳, 深受消费者喜爱。 草菇属于 高温型食用菌, 目前多以废棉、 稻草、 玉米芯等农产品下脚料做为主原料进行床栽, 生物学 转化率低, 基本在10-25%, 其中废棉的产量最高, 达到20-25%, 稻草和玉米芯次之, 仅为10- 15%, 因其生产过程不稳定因素太多、 操作时对技术员的经验依赖很大, 产量很不稳定, 目前 虽然有人。
21、利用稻草为原料进行熟料栽培提高了转化率, 但因其多为人工操作、 用工大, 难以 普及并实现工厂化栽培; 随着草菇和其他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废棉、 稻草、 玉米芯等 原料越来越紧张, 价格也随之不断攀升, 且受到棉花等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较大, 废棉品质参 差不齐, 使草菇生产者难以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而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 因此寻找一种来 源广泛成本较低的新原料, 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并能稳定生产, 便于实现工厂化栽培的新型 草菇栽培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稳定提高草菇 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 从而提高草菇生产效率, 并降。
22、低生产成本。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草菇栽培技术, 经过菌房建设菌种选择栽培原料 预处理栽培原料选取拌料装筐常压灭菌冷却播种菌丝培养倒置催蕾出 菇管理及采收, 从而栽培得到草菇成品, 具体步骤如下: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75%、 棉粉10-40%、 玉米芯 5-30%、 麦麸3-15%。
23、、 石灰4-8%、 轻质碳酸钙1-3%,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 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0-75%;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并保持4-6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
24、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说 明 书 1/5 页 6 CN 106386166 A 6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6-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6-12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 温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
25、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风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05 本发明采用竹渣作为草菇栽培的主要原料之一, 竹渣是竹子与竹制品加工厂的下 脚料, 竹渣来源广泛,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竹子, 且竹子生长迅速, 有序的砍伐不会 造成森林的破坏, 目前竹渣多做为燃料、 利用价值很低、 价格低廉, 但在食用菌中利用较少。 竹渣中富含的竹纤维能被草菇菌丝分解, 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合理的搭配其他材料可以 成为草菇栽培良好的原料。 0006 本发明的一种草菇栽培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的采用的 新配方及配套生产工艺比。
26、传统的栽培技术节省了成本、 增加了原料来源, 并获得了较高且 稳定的生物学转化率, 达到20-30%; 采取二区制增加菇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了菇房利用 率; 选取的栽培原料成本低廉, 搅拌机搅拌相比传统的踩棉浸稻草等繁琐工艺大大降低了 劳动强度, 并很好兼顾了栽培料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同时可将棉粉麦麸等均匀裹在玉米芯 和竹渣上, 增加栽培料保水性和均匀性, 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选用的装筐压实标准有利于增 加栽培料的保水性和保持透气性, 为产量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采用的常压灭菌方法可以达 到适度的腐熟度, 利于草菇菌丝分解吸收, 又能大幅度较少病虫害的发生; 倒置催蕾的方法 增加了催蕾出菇期。
27、间料面湿度的稳定性并增加了出菇面, 减少了管理难度; 本发明的筐栽 技术比传统床栽技术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容易实现机械化操作,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用 于工业化大规模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定。 0008 实施例1: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
28、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 棉粉40%、 玉米芯10%、 麦 麸3%、 石灰5%、 轻质碳酸钙2%,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0%;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
29、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说 明 书 2/5 页 7 CN 106386166 A 7 并保持4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6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6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
30、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风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09 以上实施例1的生物学转化率为23% 。 0010 实施例2: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
31、选取竹渣75%、 棉粉10%、 玉米芯5%、 麦麸 3%、 石灰4%、 轻质碳酸钙3%,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5%;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并保持6小时; 8。
32、、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12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
33、33, 适当通风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11 以上实施例2的生物学转化率为30% 。 0012 实施例3: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说 明 书 3/5 页 8 CN 106386166 A 8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50%、 棉粉25%、 玉米芯6%、。
34、 麦麸 10%、 石灰8%、 轻质碳酸钙1%,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3%;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并保持5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
35、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6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9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风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
36、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13 以上实施例3的生物学转化率为25% 。 0014 实施例4: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40%、 棉粉10%、 玉米芯30%、 麦 麸15%、 石灰4%、 轻质碳酸钙1%,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
37、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2%;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并保持4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
38、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8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2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风 说 明 书 4/5 页 9 CN 106386166 A 9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15。
39、 以上实施例4的生物学转化率为20% 。 0016 实施例5: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房建设: 菌房采取二区制建设, 即灭菌培养室和出菇室; 2、 菌种选择: 采用V23-8草菇菌株; 3、 栽培原料预处理: 将新鲜竹渣机械震动过筛预湿后自然堆置发酵30-90天; 将棉粉、 玉米芯、 麦麸保持干燥, 去除霉变或结块物, 不需预湿; 4、 栽培原料选取: 按质量百分比选取栽培原料, 选取竹渣55%、 棉粉15%、 玉米芯15%、 麦 麸7%、 石灰6%、 轻质碳酸钙2%, 其中竹渣、 棉粉、 玉米芯、 麦麸经过步骤3的预处理; 5、 拌料: 将步骤4选取的棉粉、 玉米芯、 。
40、麦麸、 石灰、 轻质碳酸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 后再加入竹渣继续搅拌混合1分钟, 然后边混合边加水直到水的质量含量达到73%; 6、 装筐: 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栽培原料用45cm*38cm*10cm的灭菌筐均匀装筐, 并压实至 筐面平, 压实标准为装料高度10cm、 装料湿重15-16kg/筐; 7、 常压灭菌: 将步骤6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置于灭菌培养室内, 经过1.5小时升温至100 并保持6小时; 8、 冷却播种: 将步骤7得到的筐装栽培原料自然冷却至料温35-38, 再采取撒播法播 种, 播种量0.1kg/筐; 9、 菌丝培养: 将步骤8得到的菌筐, 保持室温35-37至菌种萌发盖面后,。
41、 经通风并保持 料温32-35、 室温30-33, 6-7天后菌丝走到底; 10、 倒置催蕾: 将步骤9得到的菌筐移至出菇室倒置, 通风使料温降到28-32, 料面喷 水至料面潮润, 再密闭升温至料温35-38、 室温33-34, 保持10小时, 之后换气维持料温 33-35、 室温30-33, 并增加光照, 1天后产生原基; 11、 出菇管理及采收: 将步骤10得到的菌筐, 维持料温33-35、 室温30-33, 适当通风 并保持适度光照, 待菇朵长至蛋形, 按照采大留小的方式采收。 0017 以上实施例5的生物学转化率为28% 。 说 明 书 5/5 页 10 CN 10638616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