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6465200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31.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74699.5

    申请日:

    20150526

    公开号:

    CN104958095B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34,A61B90/11

    主分类号:

    A61B17/34,A61B90/11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发明人:

    王辉,李南林,李永平,张聚良,王廷,樊菁,李信,杨玉庆,魏洪亮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优先权:

    CN201510274699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李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包括安装在定位板上的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上设置有导引器,在定位板上设置有带刻度的第一滑槽,滑槽中装配有针套;所述的超声探头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板上。本发明采用辅助激光定位设备,在超声位置确定好后,利用激光定位设备确定可建立穿刺针道的范围,使针道位置始终能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以为医生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设置了与探头配合的定位板结构,可与超声影像学设备配合,在影像学设备显示屏中显示的穿刺靶点指示下,利用定位板上的刻度精确给出穿刺的位置,使穿刺过程有的放矢;整套装置可应用在体表多处位置,可对超声探头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整个穿刺过程精准、简单,达到良好的穿刺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定位板(1)上的超声探头(3),超声探头(3)上设置有导引器,在定位板(1)上设置有带刻度(11)的第一滑槽(10),滑槽中装配有针套(6);所述的超声探头(3)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板(1)上;所述的定位板(1)上设置有一条以上与第一滑槽(10)贯连且交错设置的第二滑槽(5),第二滑槽(5)穿透定位板(1);所述的定位板(1)为可弯折的软质板体,可贴附于人体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器采用激光笔(7),激光笔(7)在超声探头(3)上倾斜设置,当超声探头(3)与人体表面接触进行探查时,激光笔(7)射出的光线打在超声探头(3)正前方的皮肤上,且为一条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槽(10)为穿透定位板(1)的滑槽,当超声探头(3)安装在定位板(1)上后,激光笔(7)射出的光线打在第一滑槽(10)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套(6)包括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都带有中心孔,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的中心孔之间通过弹性管(604)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套(6)装配在第一滑槽(10)中后,针套(6)的下滑板(605)不穿出第一滑槽(10)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5)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套(6)位置的卡止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1)的上表面上第一滑槽(1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0)平行的卡槽(8),卡槽(8)一侧沿卡槽(8)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孔(9),所述的上滑板(602)的底部设置有与卡孔(9)配合的卡柱(60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1)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3)的弹性卡(2),弹性卡(2)设置一对,由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弹性板组成,超声探头(3)安装在弹性卡(2)中时,超声探头(3)的接触端伸出定位板(1)的下表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穿刺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影像学设备下穿刺定位引导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进步和穿刺针具的改进以及操作医生经验的积累,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诊断技术,使得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疗中治疗后的评价与随访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

    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具有灵活、方便、盲区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浅表病变的活检抽液、动脉静脉穿刺、神经阻滞等过程。具体做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避开重要脏器及较大的血管神经,将穿刺针准确地穿入病变组织内进行治疗或通过吸出、切割出少量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穿刺后还能立即对穿刺部位及穿刺路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出血等现象,用最短的时间加以处理,避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平面内穿刺法以其针道显示完整、穿刺精度高而成为大部分医师的首选。

    但是,平面内徒手穿刺要求穿刺时针道完全处于超声的扫描平面内,稍有偏斜针道就无法显示,医生需要不断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才能较好地显示针道,这给医生操作过程带来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穿刺的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辅助穿刺的定位引导器,能在穿刺前及穿刺过程中辅助医生精确调整、确定穿刺点、针道位置,为精确穿刺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包括安装在定位板上的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上设置有导引器,在定位板上设置有带刻度的第一滑槽,滑槽中装配有针套;所述的超声探头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引器采用激光笔,激光笔在超声探头上倾斜设置,当超声探头与人体表面接触进行探查时,激光笔射出的光线打在超声探头正前方的皮肤上,且为一条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槽为穿透定位板的滑槽,当超声探头安装在定位板上后,激光笔射出的光线打在第一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上设置有一条以上与第一滑槽贯连且交错设置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穿透定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为可弯折的软质板体,可贴附于人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套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上滑板和下滑板都带有中心孔,上滑板和下滑板的中心孔之间通过弹性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套装配在第一滑槽中后,针套的下滑板不穿出第一滑槽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套位置的卡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的上表面上第一滑槽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槽平行的卡槽,卡槽一侧沿卡槽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孔,所述的上滑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卡孔配合的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的弹性卡,弹性卡设置一对,由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弹性板组成,超声探头安装在弹性卡中时,超声探头的接触端伸出定位板的下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辅助激光定位设备,在超声位置确定好后,利用激光定位设备确定可建立穿刺针道的范围,使针道位置始终能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以为医生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

    2.设置了与探头配合的定位板结构,可与超声影像学设备配合,在影像学设备显示屏中显示的穿刺靶点指示下,利用定位板上的刻度精确给出穿刺的位置,使穿刺过程有的放矢;

    3.设计了能在定位板中移动的针套结构,该针套能在穿刺点选取好之后固定位置,以作为穿刺过程中穿刺针的体外行进通道,能给予穿刺针明确的指引,并且根据穿刺针的行进特点,该针套能够弯折,从而能在穿刺过程中一定范围内调整针头的行进位置和方向;

    4.整套装置可应用在体表多处位置,定位板根据人体特点设置,能贴附于皮肤表面,并可对超声探头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整个穿刺过程精准、简单,达到良好的穿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超声探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定位板,2—弹性卡,3—超声探头,4—卡环,5—第二滑槽,6—针套,601—箭头标记,602—上滑板,603—卡柱,604—弹性管,605—下滑板,7—激光笔,8—卡槽,9—卡孔,10—第一滑槽,11—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徒手穿刺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持针道的行进的准确性,以及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但这些都离不开影像学设备的支持。采用B超、彩超进行穿刺前的探查时,超声探头在移动过程中最终会到探查到需要穿刺的目标位置,医生此时需要对着显示器来确定穿刺位置和行针角度。但徒手穿刺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的着力点,使得即使有探查出的图像引导,针道仍然会偏离;而超声设备探查图像在显示器上仅为一个有限的扇形面,针道略微有偏移便看不到穿刺针,需要纠正或重新穿刺。

    发明人在本方案中提出的思路是,穿刺时针道偏离的原因大都是针道建立位置不合适,偏出了探查平面,或者穿刺位置选取不好,在针道建立过程中部分位置偏离而在图像中不能看到。探查平面即为超声探头前方的扫描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超声探头已经探查到目标位置后,在人体表面避开脏器、血管神经的前提下,确定好最合适的穿刺点,以及针道的行走方向,那么医生在穿刺过程中只需要观察显示屏控制进针速率即能精确到达穿刺目标位置。为此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包括安装在定位板1上的超声探头3,超声探头3上设置有导引器,在定位板1上设置有带刻度11的第一滑槽10,滑槽中装配有针套6;所述的超声探头3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板1上。

    显示屏中显示出的探查面,即为超声探头3与人体的接触端前下方的人体内部结构。探头的位置确定好之后,比较理想的方式就是穿刺全过程中穿刺针均能显示于图像中。探查面一般为扇形面,而超声探头3与人体的接触端一般为半圆柱形或半椭球形。要确保穿刺位置和针道的选取合理,最简单的就是保证穿刺位置在超声探头3前方的人体皮肤的中部。那么这样穿刺时穿刺针在图像中最大程度地位于图像中部,即使穿刺过程中有略微的调整,也留下了足够多的余量调整空间,使调整过程穿刺针也不会偏出图像之外。本方案中采用了导引器,导引器的作用是辅助确定探头前方的位置,即在探头位置确定好之后,能在探头的正前方中部位置确定出一条直线。导引器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尺、线等。

    为了使穿刺过程更加顺利,和方便穿刺位置的确定,本方案中还设置了定位板1结构。定位板1和超声探头3配合使用,可将超声探头3可拆卸地安装于定位板1上。超声探头3安装在定位板1上后,定位板1位于超声探头3的前方,即超声探头3的探查面位于定位板1的正下方。定位板1中的针套6,起到辅助确定行针点和行针方向的作用。通过显示器屏幕上观察到的穿刺部位图像,根据图像放大比例计算出探头位置与最佳穿刺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在第一滑槽10中按照刻度11滑动针套6,使针套6到达最佳穿刺点,从针套6中进行穿刺。

    本方案中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导引器。导引器采用激光笔7,激光笔7在超声探头3上倾斜设置,当超声探头3与人体表面接触进行探查时,激光笔7射出的光线打在超声探头3正前方的皮肤上,且为一条直线。

    激光笔7打出的光线笔直且显眼,能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激光笔7的笔头最好为线形的。把激光笔7可拆卸地安装在超声探头3上,并将激光笔7倾斜设置,使激光笔7的笔头所在面与人体表面呈一定角度,这样激光笔7打出的光线在人体表面是一道直线。这条直线不需要过长,能起到引导示意的作用即可。激光笔7应安装在超声探头3上方中部位置,使激光笔7打出的光线能在超声探头3前方中部位置,激光笔7打出的光线在皮肤上的位置,即为最佳穿刺位置。

    第一滑槽10为穿透定位板1的滑槽,当超声探头3安装在定位板1上后,激光笔7射出的光线打在第一滑槽10中。定位板1上设置有一条以上与第一滑槽10贯连且交错设置的第二滑槽5,第二滑槽5穿透定位板1。

    定位板1可以贴附在皮肤上,起到固定、引导穿刺的作用,因而要求第一滑槽10为通透的滑槽。超声探头3在体表探查到目标位置后,将定位板1放在超声探头3正前方,并把超声探头3固定在定位板1上。此时,打开激光笔7进行调整,使激光笔7射出的光线打在第一滑槽10中,并通过第一滑槽10射在第一滑槽10下方的人体皮肤上。射在人体皮肤上的笔直光线应与第一滑槽10平行。那么这时候就相当于第一滑槽10的整个位置下方的皮肤表面即为可选的穿刺最佳位置。

    第二滑槽5较为少用,本方案的附图中给出了只设置一条第二滑槽5的附图示例。第二滑槽5可以与第一滑槽10垂直,也可以不垂直,适用于特殊情况需要从其他角度或位置穿刺而又不太好移动超声探头3时使用。针套6可以从第一滑槽10滑入到第二滑槽5中,两个滑槽是贯通的,结构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穿刺位置设置一套不同个数、不同角度的第二滑槽。

    定位板1为可弯折的软质板体,可贴附于人体表面。定位板1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硬度,但也可以弯折,主要是为了方便贴附于人体表面。贴附是指其下表面大部分能与人体表面接触。当其贴附于人体表面后,从影像学图像上看,第一滑槽10虽然可能出现弯折,但只要第一滑槽10朝着皮肤方向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就不会影响穿刺位置的确定。而进针的深度可以通过显示屏上的图像来确定。

    如图所示,为本方案提出的针套6结构。针套6包括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上都带有中心孔,上滑板602和下滑板605的中心孔之间通过弹性管604连接。针套6装配在第一滑槽10中后,针套6的下滑板605不穿出第一滑槽10底部。

    针套6装配在滑槽中,其中上滑板602在定位板1上表面之上,由于定位板1的下表面与人体表皮接触,因此为了不影响针套6的移动,下滑板605不超过定位板1的下表面。上滑板602上表面上设置有指示箭头标记601,该标记指向第一滑槽10一侧的刻度11,方便确定位置。针套6中的弹性管604,其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行针方向,但范围不会过大。如图所示,给出的一种结构,弹性管604可以变形,也就是使中心孔和弹性管604构成的行针通道可以垂直于皮肤,也可以以一定角度进入皮肤。这样在操作时就有着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在弹性管604的弹性形变(安全)范围内,可根据穿刺目标的位置调整行针方向,方便使用。

    当根据刻度11调整好针套6位置后,需要对针套6进行固定。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5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套6位置的卡止装置。卡止位置需要保持针套6的位置,并能方便地进行调节。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能固定针套6位置的结构:

    定位板1的上表面上第一滑槽1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0平行的卡槽8,卡槽8一侧沿卡槽8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孔9,所述的上滑板602的底部设置有与卡孔9配合的卡柱603。

    如图所示,卡槽8是刻在定位板1上表面上与第一滑槽10平行的一个浅槽,与刻度11分别分布于第一滑槽10两侧。卡孔9设置多个,呈直线方向分布,分布的直线与卡槽8平行且相差不远。针套6可以转动,并且由于中间的弹性管604结构,可以一定程度的拉伸。为了保证针套6在第一滑槽10中滑动时的稳定,针套6使用前,首先捏住上滑板602,向上提起上滑板602,使针套6整体拉伸,并转动上滑板602,使上滑板602底部的卡柱603伸入到卡槽8中,再松开上滑板602,这样由于卡槽8和卡柱603的配合,针套6移动过程中将更加稳定。

    卡柱603位于上滑板602底部的边缘上,上滑板602转动时,卡柱603也转动,且转动轨迹是弧形的。当针套6移动到预定位置,需要固定时,仅需要向上提起上滑板602,使卡柱603从滑槽中脱出,并略微转动上滑板602,使卡柱603伸入到滑槽旁边的某一个卡孔9中,再松开上滑板602,这样由于卡孔9的限制,就使得针套6的位置得到了固定。因此针套6位置调整,通过“提起-转动-放下上滑板602”这种方式来方便地实现。

    关于安装和固定,主要涉及两个机构,一是将激光笔7安装在超声探头3上。为此本方案中设置了卡环4,卡环4是一个非闭合的弹性环,激光笔7安装在卡环4上,然后将卡环4套在超声探头3上。弹性环安装、拆卸方便且结构小,不影响超声探头3的正常使用。

    定位板1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3的弹性卡2,弹性卡2设置一对,由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弹性板组成,超声探头3安装在弹性卡2中时,超声探头3的接触端伸出定位板1的下表面。使用时先将弹性卡2向两侧分开,放入超声探头3后,再松开弹性卡2,卡住超声探头3。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可参考如下:

    1.打开超声设备,在显示器探查图像的指引下,将超声探头3移动到人体表面最佳位置;

    2.保持超声探头3的位置不动,将激光笔7套在超声探头3上,使激光笔7在人体表皮上能打出一道明亮的直线,然后将定位板1放在超声探头3前方并平铺使其贴附于人体表面,调整定位板1的方向,使激光笔7打出的线全部位于第一滑槽10中,此时第一滑槽10已经摆正;然后将超声探头3卡在定位板1的弹性卡2上;

    3.通过显示器的放大参数,和目标位置、是否有大血管、脏器等阻碍等条件,综合确定超声探头3在人体表皮上距离最佳穿刺点的水平距离;

    4.根据确定的距离移动针套6,根据刻度11指示到达位置,然后固定针套6;

    5.从针套6中进行穿刺,在显示器的指引下到达目标位置。

    关 键  词:
    一种 超声 引导 穿刺 定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52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