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6464711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48.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1555.X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号:

    CN104000725B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6

    主分类号:

    A61H39/06

    申请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蒋新军,陈燕,段雷,马改红,朱正刚,石溪溪

    地址: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产业园学士路300号

    优先权:

    CN20141027155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弘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应用该温针灸架制造的多穴位温针灸盒,该温针灸架包括一个设有观察窗口的空心底座和一个与空心底座相连接的周身布满细密网状小孔的艾灸条燃烧室,燃烧室底部设有一细密网状底板,该底板中心设有穿针孔,燃烧室顶部设有一封闭盖。多穴位温针灸盒是在一长方体盒中布置有2—3排、每排3—4个防烫伤温针灸架,以实现腹部、背部多穴位实施针灸、温灸的需要。这种温针灸架及多穴位温针灸盒彻底消除了艾灸条燃烧产生的高温灰烬烫伤患者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能够直接观察艾灸条燃烧状态和施针部位皮肤状态变化,特别是防止了艾灸条长时间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导到皮肤,所造成的热烫难受的感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穴位温针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8]、固定板、防烫伤温针灸架,所述盒体[8]为木方条作成的长方体形的框架,盒体[8]四面和底面均采用木方条上固定稀疏不锈钢丝网的结构形式,在盒体中布置有2—3排、每排3—4个防烫伤温针灸架,防烫伤温针灸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盒体[8]中;所述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一个设有观察窗口的空心底座和一个与空心底座相连接的周身布满防止艾灸条燃烧的灰烬向四周和空中飘洒的细密网状小孔的燃烧室[6],所述燃烧室[6]底部设有一防止艾灸条燃烧的灰烬向下散落的细密网状底板[5],该底板中心设有穿针孔,所述燃烧室[6]顶部设有一封闭盖[7];空心底座为隔热材料制成;空心底座设计为上下两段,上段为金属丝作成的稀疏网状结构支撑架[3],下段为隔热材料作成的空心墩[1],上下两段连为一体;空心底座为圆台体形状;所述燃烧室[6]为圆柱体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位温针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与燃烧室[6]采用镶嵌式固定连接,或采用卡钩锁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类的温针灸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防止艾绒或艾灸条燃烧产生的灰烬烫伤患者和污染环境的温针灸架,以及应用该防烫伤温针灸架制造的多穴位温针灸、温灸盒。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一种把针刺和温灸相结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操作方式上是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2cm左右的艾灸条插在针尾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灸条燃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利用针刺穴位的刺激和艾绒或艾灸条燃烧产生的温热作用,将二者结合进一步加强治疗的效果。这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温针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艾绒或艾灸条燃烧的灰烬散落到病人皮肤上,容易烫伤病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引起医患纠纷;二是灰烬散落到床单或地面,造成环境污染;三是为防止烫伤,医务人员往往需时刻关注病人,牵扯了医务人员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增加了其工作强度。

    专利申请号2010102275462,授权公告号CN101889947B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温针灸架,其中每一个单元的设计方案是底部设计有一个支撑架,支撑架底面有防灰网,支撑架顶部设有艾灸条燃烧管。由于该燃烧管是敞口,虽然艾灸条燃烧的灰烬大部分都会落入防灰网中,但在病房中开门、开窗、人员走动或病人体位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温灰烬仍然有可能飘落到患者皮肤上、病床上或空中,造成烫伤或污染环境;另外由于支撑架和燃烧管将银针下半部完全遮盖挡往,医护人员不能直接观察患者施针部位皮肤的状态变化,延缓医务人员适时采取施治应对措施的反应速度和时间。

    专利申请号2012207422922,授权公告号CN203042922U的中国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温针灸辅助用具,其设计方案是在底部设有一大托盘,顶部设有一小托盘,大小托盘中间安装有三角支架,大托盘和三角支架中心设置穿针圆孔。银针穿过该穿针圆孔将针尾露在小托盘上面,艾灸条插在针尾上并于此处燃烧。由于艾灸条仍然露在外面燃烧,故同样未彻底解决烫伤患者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大托盘覆盖了针灸部位,同样影响了医务人员观察施针部位的视线。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温针灸装置和众多公开的专利文献记载的温针灸器械的技术方案中,几乎全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形形色色的各种温针灸装置大多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艾灸条在长时间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通过器械或装置传到患者皮肤,热烫难受。这一问题值得引起温针灸装置设计者的重视和注意,应采取技术措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艾绒或艾灸条燃烧灰烬烫伤病人皮肤和污染环境的温针灸架及应用该防烫伤温针灸架制造的多穴位温针灸盒,且这种温针灸架及多穴位温针灸盒,能够直接观察到艾灸条燃烧动态和病人针灸部位皮肤的状态变化;另外即使艾灸条长时间燃烧产生大量热量,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多穴位温针灸盒部分零部件热烫,也能使热源与病人皮肤隔离,避免病人热烫难耐的现象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一个设有观察窗口的空心底座和一个与空心底座相连接的周身布满细密网状小孔的艾灸条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一细密网状底板,该底板中心设有穿针孔,所述燃烧室顶部设有一封闭盖。

    通过底座上的观察窗口,医务人员能直接清晰地看到患者针灸部位的皮肤状况,根据不同状态变化可及时恰当处置。通过燃烧室周身和其底板上的细密网状小孔,既能看到艾灸条燃烧的状态,又能防止艾灸条燃烧的灰烬向下散落或向四周和空中飘洒,还能够与底座上的观察窗口一起向燃烧室通风供氧,让艾灸条充分燃烧。燃烧室顶面封闭盖可以防止热量和灰烬飘向上空。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改进是,所述底座为隔热材料制成,如可供选择的材料有橡胶、耐高温隔热塑料、木材等。由于底座采用隔热材料,使得艾灸条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传导到底座,底座在与患者皮肤接触时就不会感到热烫难受。

    所述底座的观察窗口,是在底座周身开有观察槽或孔。这样设计可以在底座四周不同方向观察针灸部位皮肤的状态变化。

    所述底座也可设计为上下两段,上半段为金属丝作成的稀疏网状或栅格状结构支撑架,下半段为隔热材料作成的空心墩,上下两段镶嵌固定连为一体。金属丝制作网状或栅格状支撑架容易加工,空心墩同样可以阻止热量传导到皮肤。

    所述底座上半段稀疏网为不锈钢丝制成。不锈钢丝有利于保持清洁,便于清理污物。

    所述空心底座与燃烧室采用镶嵌式固定连接,或采用类似电风扇外罩上的卡钩锁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可卸式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掉燃烧室进行清理卫生。

    所述底座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下宽上窄,稳定性好。

    所述燃烧室为圆柱体形状。圆台体底座配上圆柱体燃烧室,让温针灸架整体外形设计更美观,稳定性又好,做到了既美观又实用。

    所述燃烧室主体及其底板均为不锈钢丝编织成的细密网,所述燃烧室顶部的封闭盖为不锈钢板。

    所述燃烧室主体及其底板网孔为0.5—2mm。实践证明这种小孔很难让灰烬通过,从而确保灰烬不造成危害。且通过这些网孔,便于病人及医务人员观察艾灸条的燃烧情况。

    所述底座高为20—30mm。一般情况下,银针针尖刺入人体穴位的适当深度后,在针尾上插入艾灸条并燃烧,艾灸条与人体皮肤的距离大约保持在20---30mm,底座的高度正好适应于这个距离范围。

    一种多穴位温针灸盒,就是应用上述防烫伤温针灸架设计成多穴位温针灸的装置,包括盒体、固定板、防烫伤温针灸架,所述盒体为木质材料作成的长方体形的框架,盒体四面和底面均采用木方条上固定稀疏不锈钢丝网的结构形式。这样设计可让医务人员直接观察病人针灸部位皮肤的状态变化,盒体框架采用木质材料可防止艾灸条长时间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导到病人皮肤。在盒体中布置有2—3排、每排3—4个防烫伤温针灸架,防烫伤温针灸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盒体中。

    所述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一个设有观察窗口的空心底座和一个与空心底座相连接的周身布满细密网状小孔的艾灸条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一细密网状底板,该底板中心设有穿针孔,所述燃烧室顶部设有一封闭盖。

    所述底座设计为上下两段,上半段为不锈钢丝作成的稀疏网状或栅格状结构的圆台体形支撑架,下半段为木质材料作成的圆台体形空心墩,上下两段镶嵌固定连为一体;所述燃烧室设计成圆柱体形,所述燃烧室周身细密网及其底板细密网均由不锈钢丝编制而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烫伤温针灸架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烫伤温针灸架圆柱体形燃烧室底部的细密网状底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多穴位温针灸盒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多穴位温针灸盒卸除盒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空心圆台体形底座、圆柱体形燃烧室6和燃烧室封闭盖7组成。底座由木制空心墩1和不锈钢丝编制的比较稀疏的网格状圆台体形支撑架3构成,该木质空心墩1和圆台体形支撑架3总高度可设计为20—30mm,圆台体形支撑架3底部和顶部各设有一不锈钢箍,顶部钢箍的直径较底部钢箍的直径小,经线不锈钢条焊接在该两钢箍上,纬线不锈钢条焊接在经线不锈钢条上,形成一不锈钢条网格圆台体形状的支撑加3,支撑架3底部的钢箍2镶嵌在木制空心墩1上。显然也可以将底座设计成一体,用木材或橡胶制作一圆台体形的空心底座,并在空心底座周身布满长条槽或圆形孔。两种结构形式的底座无论采用哪一种,都相当于在底座上留出了观察窗口,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患者针灸部位皮肤的状况。同时两种结构形式的底座都具有隔热功能,不会将长时间燃烧艾灸条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患者皮肤,不会产生热烫难耐的感觉。

    如图1所示,圆柱体形燃烧室6由不锈钢丝编制的细密网围成,其顶端和底端各有一直径相等的不锈钢箍,细密的不锈钢丝围成的圆柱体形网固定在两不锈钢箍上。如图1、图2所示,在圆柱体形燃烧室6底部设有一细密不锈钢丝网制成的底板5,该底板5的中心设有一穿针孔。如图1所示,在圆柱体形燃烧室6顶端钢箍上设有一可开闭的不锈钢制成的封闭盖7。所谓细密钢丝网的网孔可以是0.5—2mm。艾灸条在此圆柱体形的燃烧室6中燃烧所产生的灰烬,无法向空中飘洒,从而保障患者不会被高温灰烬烫伤,也不会污染环境。

    如图1所示,底座上的圆台体形支撑架3顶部钢箍与圆柱体形燃烧室3底部的钢箍4镶嵌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安装在支撑架3顶部钢箍上的卡钩将圆柱形燃烧室锁紧可卸式地连为一体。

    如图3、图4所示,应用所述防烫伤温针灸架设计的一种多穴位温针灸盒,包括盒体8、盒盖9、盒底12、上固定板10、下固定板11,在盒体8中安装有2—3排、每排3—4个防烫伤温针灸架,所述盒体8为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稀疏的不锈钢丝网,长方体四个角上和其上下的方条均采用木材;

    所述盒底12为长方形木质方条上固定有稀疏的不锈钢丝网;

    所述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一个木质的圆台体形的空心墩1、不锈钢丝编制的稀疏网组成的圆台体形支撑架3、一个与该支撑架3相连接的不锈钢丝编制的细密网组成的的圆柱体形燃烧室6,所述支撑架3固定在所述空心墩1上,所述燃烧室6底部设有一不锈钢丝编制的细密网状底板5,该底板5中心设有穿针孔,所述燃烧室6顶部设有一封闭盖7;

    所述上固定板10、下固定板11都是由木质方条上固定有稀疏的不锈钢丝网制成,安装在盒体8上,在上下固定板上均开设2—3排、每排3—4个圆孔,上固定板10邻近盒体顶部,下固定板11邻近盒体底部,所述防烫伤温针灸架上的燃烧室6穿过上固定板10上的圆孔,所述支撑架3穿过下固定板11上的圆孔;

    所述盒盖9,活动式安装在盒体8的顶面。盒盖9平时可以起到保护防烫伤温针灸架的作用,使用多穴位温针灸盒时可以将盒盖9卸掉。

    病人腹部或背部需要多穴位温针灸或温灸时,罩上本发明多穴位温针灸盒,卸下盒盖,即可实现多穴位温针灸、温灸的目的。温针灸时,燃烧室艾灸条与银针连在一起;如果仅仅在燃烧室放入艾绒或艾灸条进行燃烧,就可以实行温灸,成为一种多功能的多穴位温针灸盒。

    关 键  词:
    烫伤 针灸 及其 穴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47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