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6462627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580.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05254.5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号:

    CN105265158B

    公开日:

    2018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55,A01G13/00,A01C1/08,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22/55,A01G13/00,A01C1/08,A01C21/00

    申请人:

    大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发明人:

    许焕明

    地址:

    532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环城东路县科技局大院内

    优先权:

    CN20151080525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保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具体为:(1)整地;(2)种茎处理;(3)施底肥;(4)生育期管理。本技术的防治技术主要为前期通过种茎处理,选择合适药剂杜绝种茎感染病害,底肥和后期喷施葡萄糖、蔗糖或液体碳肥用以调控作物的碳氮比,减轻病害发生的风险。使用本技术防治黑穗病,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开沟、起垄;(2)种茎处理:将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5000倍液,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300-1000倍液和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3000-8000倍液按重量比2:2:1混配后,放入蔗种,浸种24h;晾干,备用;(3)施底肥:先在种植沟中撒入3-5吨/亩的生石灰,覆地膜,压紧盖严;7天后继续施入2吨/亩充分腐熟好的鸡粪,最后施入20-50kg/亩的底肥,氮磷钾为15-7-10;底肥为控氮型复合肥;(4)生育期管理:在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葡萄糖或蔗糖,喷施量为50-100g/亩;在甘蔗拔节期叶面喷施液态碳肥,喷施量10-30g/亩;所述液态碳肥由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绿珍”;所述步骤(1)和步骤(3)使用机械一体化设备进行操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黑穗病又称甘蔗鞭黑穗病、黑粉病。该病明显特征是病蔗梢头具一条向下卷内的黑色鞭状物,长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鞭中央是由薄壁组织或维管束组织构成的心柱,外围包着一层厚垣孢子。病鞭在形成初期,外包一层银白色薄膜,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最后只剩下心柱。染病种蔗萌芽早,茎细小,叶细长,淡绿,分蘖增多,后分蘖上也长出黑穗鞭。本发明属于植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甘蔗黑穗病病原为:甘蔗鞭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近圆形,棕或黑色,单胞具乳突,大小5-6μm,萌发长出长短不一的担子。担子3-4个细胞,每一细胞产生1至数个担孢子。担孢子透明,椭圆形。该菌有不同生理小种。一般来讲,黑穗病被称为甘蔗的“癌症”,一旦发生,难以防治,传统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1)选用抗病品种。如华南56/12、粤糖57/423、粤糖63/237、川蔗7号、川蔗11号等。(2)实行轮作。与水稻、玉米、甘薯、花生或苜蓿等作物轮作。(3)增加新植面积,种植无病种苗。从无病区调种。在病区要选留无病株的第一度梢头苗做种。(4)最好在抽出黑穗前拔除病株。抽出黑鞭的要小心剪下放在塑料袋内,带出田外集中烧毁。病田不留宿根,病株残茬也要烧毁。(5)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适时灌水,及时培土,防止倒伏,减少侧芽生长。(6)种苗消毒 带菌种苗用52℃热水浸种18-30分钟,加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效果更好。也可用1:100的43%福尔马林液浸种5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2小时。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浸种5-7分钟。也可用3%石灰水浸种24小时。

    以上方法(3)、(4)(5)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6)使用的常规药剂对甘蔗黑穗病防效很差,并且不能保证甘蔗不被二次感染。因此,目前国内尚无黑穗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授权号为CN102899380B的发明:枯草芽孢杆菌HAS及其在防治甘蔗黑穗病中的应用提供的菌种对甘蔗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对于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仅局限于盆栽试验,另外依赖生防菌株推广到防治甘蔗黑穗病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甘蔗黑穗病尚无有效防治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开沟、起垄。

    (2)种茎处理:将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5000倍液,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300-1000倍液和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3000-8000倍液按重量比2:2:1混配后,放入蔗种,浸种24h;晾干,备用。

    (3)施底肥:先在种植沟中撒入3-5吨/亩的生石灰,覆地膜,压紧盖严;7天后继续施入2吨/亩充分腐熟好的鸡粪,最后施入20-50kg/亩的复合肥,氮磷钾为15-7-10;底肥为控氮型复合肥。

    (4)生育期管理:在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葡萄糖或蔗糖,喷施量为50-100g/亩;在甘蔗拔节期叶面喷湿液态碳肥,喷施量10-30g/亩。所述液态碳肥由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绿珍”,公司网址为:http://www.fjluzhou.com/index.asp。

    所述步骤(1)和步骤(3)使用机械一体化设备进行操作。

    本发明采用种茎处理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有效组合才能发挥其最佳防治效果,发明人通过筛选多种杀菌剂,最终确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和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为最佳组合,各药剂的稀释比例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5000倍液: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300-1000倍液: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3000-8000倍液按重量比2:2:1混配;更进一步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4000倍液,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500-700倍液和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5000-6000倍液按重量比2:2:1混配。由于6%戊唑醇种衣悬浮剂和25g/L咯菌腈种衣悬浮剂为种衣剂剂型,配方中添加了成膜剂组分,浸种包衣后60-120天可以保证膜不脱落,保证了蔗种充分吸收有效成分。

    此外,本发明施用底肥和叶面喷施液体肥: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受环境影响极大,当土壤中的氮肥量过大时,导致碳氮比失调,甘蔗黑穗病孢子容易在酸性土质中存活生长。本发明通过底肥多使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在生长期喷施葡萄糖和蔗糖以及液体碳肥,利用植物叶背气孔或叶缘水孔吸收糖溶液,这样不仅可以调节植株体内碳氮比,抑制徒长,而且可使作物叶片柔软,增强抗逆性。改善作物的碳氮比,提高自身免疫力,最终提高抗病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筛选合适防治甘蔗黑穗病的药剂,且有效组合使其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在施肥过程中重在调控土壤的碳氮比,提高甘蔗本身的抗病能力,本技术简单可行,易推广易应用,对于攻克甘蔗黑穗病这个世界性难题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实施地点:广西宾阳县黎塘镇

    实施时间:2013年3月27日

    实施面积:5亩

    实施步骤如下:

    (1)整地:开沟、起垄;

    (2)种茎处理:

    (3)施底肥:先在种植沟中撒入3吨/亩的生石灰,覆地膜,压紧盖严;7天后继续施入2吨/亩充分腐熟好的鸡粪,最后施入20-50kg/亩的复合肥,氮磷钾为15-7-10;底肥为控氮型复合肥。

    (4)生育期管理:在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葡萄糖或蔗糖,喷施量为50g/亩;在甘蔗拔节期叶面喷湿“绿珍“液态碳肥,喷施量10g/亩。

    根据以上方案,发明人对后期黑穗病的发病率及产量均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二

    实施地点:广西钦州灵山县灵城镇

    实施时间:2013年4月2日

    实施面积:27亩

    实施步骤如下:

    (1)整地:开沟、起垄;

    (2)种茎处理同实施例1。

    (3)施底肥:先在种植沟中撒入5吨/亩的生石灰,覆地膜,压紧盖严;7天后继续施入2吨/亩充分腐熟好的鸡粪,最后施入50kg/亩的复合肥,氮磷钾为15-7-10;底肥为控氮型复合肥。

    (4)生育期管理:在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葡萄糖或蔗糖,喷施量为100g/亩;在甘蔗拔节期叶面喷湿“绿珍“液态碳肥,喷施量30g/亩。

    根据以上方案,发明人对后期黑穗病的发病率及产量均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种植的甘蔗,很少发生黑穗病,而传统方法用福尔马林消毒的蔗种到后期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黑穗病,影响产量。以上实施例表明,使用本方案的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示范,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普及。

    关 键  词:
    一种 防治 甘蔗 黑穗病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626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