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6459475
  • 上传时间:2019-08-3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8.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25488.3

    申请日:

    20161227

    公开号:

    CN106859853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02

    主分类号:

    A61F13/02

    申请人:

    芜湖研高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露,轩慎亚,王俊飞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鸠江经济开发区富强路30号

    优先权:

    CN201611225488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高桂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包括底层的硅凝胶层和覆盖在硅凝胶层上方的聚氨酯膜层,硅凝胶层和聚氨酯膜层之间还设有由网状结构的连接层,网状结构的连接层可以使硅凝胶渗入其形成的空隙中,从而使硅凝胶层形成一个以网状结构连接层为骨架的整体,使得硅凝胶不易局部脱落。硅凝胶层外表面的边缘处涂覆有一层光触媒杀菌层,该光触媒杀菌层原料的重量比为:纳米二氧化钛5~9份、纳米二氧化硅7~10份、碳纤维颗粒5~11份、植物胶20~25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可制得光触媒杀菌层。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医用胶带其边缘处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双重滋生,有效避免伤口内部的感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的硅凝胶层(1)和覆盖在所述硅凝胶层(1)上方的聚氨酯膜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层(1)和所述聚氨酯膜层(2)之间还设有连接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为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为无纺布或竹纤维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具有粗糙的上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层(1)设有透气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的直径为0.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层外表面的边缘处涂覆有一层光触媒杀菌层,该光触媒杀菌层原料的重量比为:纳米二氧化钛5~9份、纳米二氧化硅7~10份、碳纤维颗粒5~11份、植物胶20~25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可制得光触媒杀菌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胶为阿拉伯胶、松香、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胶带,例如创可贴或伤口垫等,是贴覆于皮肤上作为固定伤口或敷料之用,所述的胶带部分,主要是在载体层的一面涂布有胶水,以便贴覆在皮肤上进行固定。虽然胶带能贴覆在皮肤上达到固定以及防护的目的,但是因为胶带用胶水贴覆不易透气,所以会产生泛红、发痒、产生过敏的现象,并且如果胶带遭遇水分或汗水的浸湿,使皮肤上的水分或汗渍不易散发,反而浸渍在皮肤表面,不仅粘着力降低,胶带容易脱落,更有甚者,皮肤因长期浸湿而泛白、起褶皱,更容易滋生细菌,使伤口发炎不易愈合;而且这种胶带在拆

    换时,易拉伤皮肤。

    同时,现有的医用胶带其边缘处是处于胶带和伤口的分界点,此处极易导致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双重滋生,从而引发伤口内部的感染,现有的医用胶带一直无法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解决了现有胶带存在的缺陷,对皮肤无毒、无刺激,防水、透气性好,贴敷固定牢固、舒适, 剥离温和、柔顺,不会产生痛感。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包括底层的硅凝胶层和覆盖在所述硅凝胶层上方的聚氨酯膜层。

    硅凝胶无毒、无味,能很好固定住敷料,但是拆换敷料时不会对皮肤造成拉伤;聚氨酯膜为无毒无害、弹性佳的薄膜,具有抗菌性能,透气性好,与皮肤直接接触亲柔,无伤害,伤口愈合快。

    作为优选,所述硅凝胶层和所述聚氨酯膜层之间还设有连接层。

    连接层可以加强硅凝胶层与聚氨酯膜层之间的连接,使两者不易分离,提高了胶带的强度和牢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层为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连接层可以使硅凝胶渗入其形成的空隙中,从而使硅凝胶层形成一个以网状结构连接层为骨架的整体,使得硅凝胶不易局部脱落,因而加强胶带本身的强度和胶带与皮肤粘接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层为无纺布层。

    无纺布层既可具有网状结构特征,又具有轻薄透气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层具有粗超的上下表面。

    通常连接层使用薄型材料,粗糙的上下表面有利于硅凝胶即使在较大压力条件下依然能在连接层上下表面形成较好的互联,从而进一步加强薄型连接层作为硅凝胶层的骨架的支撑功能,增强胶带本身的强度和胶带与皮肤粘接的牢固性,特别是使得硅凝胶不易局部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硅凝胶层设有透气孔,使整个胶带的透气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1-5㎜。

    太小的透气孔透气效果差,透气孔直径过大会使硅凝胶层整体化差,容易脱落,导致胶带强度差、寿命短。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提高硅凝胶的整体化,加大胶带的拉伸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硅凝胶层外表面的边缘处涂覆有一层光触媒杀菌层,该光触媒杀菌层原料的重量比为:纳米二氧化钛5~9份、纳米二氧化硅7~10份、碳纤维颗粒5~11份、植物胶20~25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可制得光触媒杀菌层;所述植物胶为阿拉伯胶、松香、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3.有益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 较现有胶带透气性好,避免了伤口处皮肤浸渍泛白,细菌的滋生导致发炎,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2. 对皮肤无刺激、无伤害,贴敷舒适,剥离温和、柔顺,不会产生痛感;3. 贴敷效果好,不易脱落,尤其是硅凝胶层不容易产生局部脱落现象,而且胶带的整体牢固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图;

    其中,1. 硅凝胶层;11. 透气孔;2. 聚氨酯膜层;3. 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包括底层的硅凝胶层1和覆盖在所述硅凝胶层1 上方的聚氨酯膜层2,硅凝胶层1 和聚氨酯膜层2 之间还设有由网状结构的无纺布形成的连接层3,网状结构的连接层3 可以使硅凝胶形成一个以网状结构连接层为骨架的整体,使其不易局部脱落,提高了胶带的整体牢固度,无纺布无毒,透气性好,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利于伤口的愈合,无纺布的成本也低,采用无纺布降低了胶带的生产成本;无纺布上下表面粗超,所述硅凝胶层1 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1,透气孔11 的直径为1-5 ㎜,本实施例为2mm,合适孔径大小的透气孔11 可以加强硅凝胶的整体性,本身的强度和胶带与皮肤粘接的牢固性,特别是使得硅凝胶不易局部脱落。

    所述硅凝胶层外表面的边缘处涂覆有一层光触媒杀菌层,该光触媒杀菌层原料的重量比为:纳米二氧化钛5~9份、纳米二氧化硅7~10份、碳纤维颗粒5~11份、植物胶20~25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可制得光触媒杀菌层;所述植物胶为阿拉伯胶、松香、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光触媒杀菌层中含有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硅,能够发挥光触媒杀菌的作用,具体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在紫外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光触媒杀菌层中碳纤维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达1000~3000m2/g),有利于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吸附,有效扩大光触媒的采光面积,最终提升杀灭多种细菌的功能,采用本发明的医用胶带,能够有效抑制医用胶带其边缘处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双重滋生,有效避免伤口内部的感染。

    关 键  词:
    一种 医用 固定 胶带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医用贴敷固定胶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594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