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绿化墙.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51293.6 (22)申请日 2016.12.30 (71)申请人 重庆力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桃 源大道66号 (72)发明人 陈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范淑萍 (51)Int.Cl. A01G 9/02(2006.01) A01G 25/02(2006.01) A01C 23/04(2006.01) A01M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
2、种绿化墙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 一种绿化 墙, 由若干层矩形的栽种箱堆砌而成, 所述栽种 箱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相对的贯通口, 其顶面贯通 口处设置有横梁, 横梁上布置若干喷口朝下的喷 头, 其底面的贯通口的口壁相对延伸形成形成支 撑台, 支撑台上放置有底板, 栽种箱箱体上开有 供底板伸出的抽拉口; 所述栽种箱箱体两相对侧 壁上开有同轴且半径相同的圆孔, 该圆孔内间隙 配合有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的圆筒, 该圆筒的 封闭端伸出栽种箱箱体并同轴固定有一外齿圈, 该外齿圈与栽种箱外布置的齿条啮合, 所述圆筒 的筒身开有若干根须孔。 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排 圆筒的转动角度、 转动方向。
3、, 可以使得整面绿化 墙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图案, 绿化墙的造型更加 多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6688671 A 2017.05.24 CN 106688671 A 1.一种绿化墙, 由若干层矩形的栽种箱堆砌而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种箱的顶面和底 面设有相对的贯通口, 其顶面贯通口处设置有横梁, 横梁上布置若干喷口朝下的喷头, 其底 面的贯通口的口壁相对延伸形成形成支撑台, 支撑台上放置有底板, 栽种箱上开有供底板 伸出的抽拉口; 所述栽种箱两相对侧壁上开有同轴且半径相同的圆孔, 该圆孔内间隙配合 有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的圆筒, 该圆筒的封闭端伸出栽种箱并同。
4、轴固定有一外齿圈, 该外 齿圈与栽种箱外布置的齿条啮合, 所述圆筒的筒身开有若干根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内设有水道, 该水道的进 口连接有软管, 水道的出口与喷头连通; 所述栽种箱上设有供软管通过的接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外接杀菌剂罐, 杀菌剂罐 内装有可灭杀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杀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化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种箱上开有观察口, 该观察 口安装有透明的钢化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绿化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采用透明的聚丙烯 塑料制成, 所述栽种箱采。
5、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或硬质塑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688671 A 2 一种绿化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建筑墙体种类不断更新, 绿化墙体在城市中的运用 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得以在多种建筑环境中得以实施。 绿色植物与建筑表面的融合可以对城 市环境及建筑物所处的微气候起到诸多改善作用, 其不仅能够净化城市空气、 缓解热岛效 应、 吸附飘浮尘土, 同时还具有增加建筑墙体保温隔热、 隔音降噪能力的效果。 因此, 近年来 将绿色植物与建筑立面相结合的各项发明专利相续出现。 0003 专利 “组合式垂。
6、直绿化装置” (申请号CN201210530493.0; 公开日2013.04.03) 包括 给水系统、 托架、 容器及固定钢架, 管状的托架通过固定装置上下横向排列固定在固定钢架 上; 在托架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 并与容器下部吻合的圆孔, 容器的下部置入该圆孔内; 每 个托架两端分别通过水路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托架两端相互串联, 在每个托架的两端均装 有水位调节装置; 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与给水系统连接。 0004 上述绿化墙的缺点在于: 1、 植物根系生长时会将土壤抓紧成团, 再加上水分散失, 会使得土壤板结, 为了保证根系的呼吸作用, 需要经常对土壤进行疏松, 而这类栽种植物的 容器本身体积。
7、较小, 而常用的松土工具 (锄头、 铲等) 无法伸入这类容器中, 因此需要专用的 小型松土工具, 整个操作也较为麻烦; 而且钢架上容器数量较多, 依次对单个容器进行松 土, 耗时长且效率较低; 2、 容器内植物的根系在生长时如感染腐霉、 镰刀菌、 疫霉等多种根 腐病病原真菌, 会导致根部腐烂 (俗称 “根腐病” ) , 现有的防治根腐病的方式是采用杀菌剂 进行 “灌根” , 但由于土壤的吸水性强, 大量杀菌剂会被土壤引走, 只有少量杀菌剂能够与植 物根部保持较长的接触时间, 最终导致植物根部还残留有有害真菌, 根腐病会反复发作; 3、 绿化墙上的植物根本以上部分因为负向地性的原因, 会向上生长。
8、, 整个生长过程没有人为 干预, 最终形成植物的自然形态, 但这与会导致绿化墙的造型过于单一, 美观度较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造型多样、 且可快速地对板结土壤进行处理的绿化墙。 0006 本发明方案为: 一种绿化墙, 由若干层矩形的栽种箱堆砌而成, 所述栽种箱的顶面 和底面设有相对的贯通口, 其顶面贯通口处设置有横梁, 横梁上布置若干喷口朝下的喷头, 其底面的贯通口的口壁相对延伸形成形成支撑台, 支撑台上放置有底板, 栽种箱上开有供 底板伸出的抽拉口; 所述栽种箱两相对侧壁上开有同轴且半径相同的圆孔, 该圆孔内间隙 配合有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的圆筒, 该圆筒的封闭端伸出。
9、栽种箱并同轴固定有一外齿圈, 该外齿圈与栽种箱外布置的齿条啮合, 所述圆筒的筒身开有若干根须孔。 0007 有益效果: 本发明栽种箱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相对的贯通口, 当所以栽种箱的底板 抽出后, 绿化墙同一竖向上的贯通口形成连贯的通道, 一部分土壤因自重下落到最底层的 栽种箱, 并沿着泄流通道流出, 另一部分与植物根系板结, 软管外接水源, 喷头启动进行水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688671 A 3 冲洗, 将板结的土壤从植物根系上冲洗下来, 后续再重新填入分散的土壤, 这样相比于传统 的需要对单个容器松土的方式, 其工作效率更高, 可以一次性完成对整片绿化墙的处理, 而 且利。
10、用水冲刷板结泥土, 相比锄头、 铲等, 不容易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 本发明中圆筒上开 有若干根须孔, 植物的根系会穿过根须孔后再伸入土壤中, 部分根须会缠绕在圆筒上, 因此 当土壤被冲刷后, 植物会与圆筒形成一体, 当移动齿条时会使得外齿圈转动, 从而使得圆筒 和植株转动, 这样可以使得植物的朝向发生变化, 通过控制不同排圆筒的转动角度、 转动方 向, 可以使得整面绿化墙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图案, 绿化墙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此外, 对于 长茎类植物, 利用其茎部以上部位的负向地性, 通过间隔性的调整植株的朝向, 可以使得这 类植物形成波浪状的茎部, 提高绿化墙的美观度。 0008 进一步地, 所。
11、述横梁内设有水道, 该水道的进口连接有软管, 水道的出口与喷头连 通; 所述栽种箱上设有供软管通过的接入孔, 该软管可外接水源或者杀菌剂等, 将其引入横 梁水道中, 喷头启动后对栽种箱内进行灌溉或者喷药。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软管外接杀菌剂罐, 杀菌剂罐内装有可灭杀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杀 菌液, 启动水泵, 喷头向下喷出杀菌剂, 杀菌剂会直接对植物根部进行杀菌, 相比传统的灌 根方式, 杀菌剂与根腐病病原真菌直接接触, 杀菌效果更佳; 另外, 控制齿条移动, 使得圆筒 转动, 使得植物根部各部分都能被杀菌剂充分冲洗。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栽种箱上开有观察口, 该观察口安装有透明的钢化玻。
12、璃, 人们可以 通过观察口观察栽种箱内部的土壤高度。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圆筒采用透明的聚丙烯塑料制成, 所述栽种箱采用不锈钢或铝合 金或硬质塑料制成, 不锈钢可以防锈, 铝合金质量轻, 硬质塑料价格低廉, 施工方可以根据 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材料。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绿化墙中栽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栽种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绿化墙的造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绿化墙中长茎类植物的造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栽种箱1、 贯通口2、 横梁3、 水道4、 软管5、 接入孔6、 喷头。
13、7、 钢化玻璃板8、 支撑台9、 底板10、 圆筒11、 根须孔12、 外齿圈13、 齿条14。 实施例 0014 本发明一种绿化墙, 需要先在地面用水泥砌出凸起的安装槽, 安装槽的槽壁凸起 形成安装台, 安装槽的槽底即用于排水和排土的泄流通道, 一排栽种箱1放置在安装槽的安 装台上, 向上再堆砌若干排栽种箱1即形成绿化墙。 0015 栽种箱1的结构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栽种箱1呈矩形, 可采用不锈钢、 铝合金、 硬 质塑料等制成, 本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 栽种箱1的顶面开有贯通口2, 该贯通口2沿栽种箱1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688671 A 4 长度方向安装有不锈。
14、钢制成的横梁3, 该横梁3的两端与栽种箱1焊接, 横梁3内部开有水道 4, 该水道4的进口密封套接有软管5, 栽种箱1右端面上部开有供软管5通过的接入孔6, 该软 管5伸出栽种箱1后外接水泵。 横梁3底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若干等距的喷头7, 每个喷头7的进 水端插入横梁3中与水道4连通, 喷头7的喷口朝下。 栽种箱1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 该观察口 安装有透明的钢化玻璃板8。 0016 栽种箱1的底面也开有贯通口2, 栽种箱1底面的贯通口2与其顶面的贯通口2相对, 该底面的贯通口2的口壁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台9, 该支撑台9上放置有底板10, 栽种箱1的左 端面上开有供底板10伸出的抽拉口。 栽种箱1的。
15、左端面、 右端面开有相对的圆孔, 两个圆孔 的半径相同, 一端开口、 另一端封闭的圆筒11插入该圆孔中, 圆筒11与圆孔间隙配合, 该圆 筒11采用透明的聚丙烯塑料制成。 该圆筒11的开口端伸出栽种箱1的左端面, 圆筒11的封闭 端伸出栽种箱1的右端面, 该封闭端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齿圈13, 该外齿圈13与水平布 置的齿条14啮合, 圆筒11的筒身上开有若干根须孔12。 0017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墙面绿化方法: 1、 构建基座 在地面用水泥砌出凸起的安装槽, 安装槽的槽壁凸起形成安装台, 若干栽种箱1 (即绿 化墙的底层栽种箱1) 放置在该安装槽, 安装槽的槽底即用于排水和排土的泄流通道。
16、。 相邻 栽种箱1的箱壁之间采用粘合剂或者水泥粘合, 安装槽的槽壁与栽种箱1底板10相对的位置 开有操作孔, 以供底板10伸出, 安装槽和放置在安装槽内的栽种箱1共同构成墙体的基座; 在栽种箱1右端 (即靠近圆筒11封闭端一侧) 的地面上固定有控制架, 该控制架上由上至下 固定有若干排齿条14。 0018 2、 栽种 从栽种箱1顶面的贯通口2处倒入土壤, 直到土壤高度达到圆孔最低位置时停止倾倒; 将圆筒11插入栽种箱1的圆孔内, 使得该圆筒11的开口端伸出栽种箱1的左端面, 圆筒 11的封闭端伸出栽种箱1的右端面, 再将外齿圈13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筒11的封闭端, 调整外 齿圈13的位置, 使得。
17、外齿圈13与控制架底排的齿条14啮合; 再将种苗从开口端插入圆筒11内, 使用细杆状的工具 (如筷子) 拨动种苗的根须, 最终 使得根须穿过穿过圆筒11的根须孔12; 继续从栽种箱1顶面的贯通口2处倒入土壤, 直到土壤完全没过圆筒11后停止倾倒, 此 时土壤表面距离喷头7的距离约为510cm。 0019 3、 砌墙 在基座上堆砌第二层栽种箱1, 使得第二层栽种箱1底面贯通口2与底层栽种箱1的顶面 贯通口2相对, 第二层栽种箱1与底层栽种箱1接触的位置用水泥粘接, 第二层栽种箱1内相 邻栽种箱1的箱壁之间采用粘合剂或者水泥粘合。 再对第二层栽种箱1重复步骤2, 完成栽 种。 0020 再在第二层。
18、栽种箱1上方堆砌第三层栽种箱1 , 依次类推, 堆砌第四层栽种箱1、 第 五层栽种箱1第N层栽种箱1, 直至绿化墙完全砌成。 日常灌溉时, 启动水泵, 使得喷头7 喷水, 喷洒栽种箱1内的植物上。 0021 4、 墙面造型 抽走所有栽种箱1的底板10, 启动水泵, 喷头7向下喷出水柱, 栽种箱1的内土壤在自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688671 A 5 和水柱压力下向下层栽种箱1流动, 最终水和土壤从安装槽内排除。 由于植株生长时, 根须 是从圆筒11根须孔12穿入后再深入土壤中, 土壤被冲洗后, 植株根须失去了土壤固着点, 但 仍有部分根须缠绕在圆筒11上, 植株会与圆筒1。
19、1一体运动。 0022 造型时, 控制齿条14移动, 从而带动外齿圈13转动, 使得圆筒11和植株同步转动。 例如可以控制上、 下排的圆筒11转动方向相反, 最终使得上、 下两排植株的朝向不同, 整面 绿化墙形成不同的排列形状, 具体如何调整造型, 根据造型设计而来, 图4给出了一种造型 的绿化墙, 图4中斜线为植株朝向。 0023 如果栽种的是长茎类植物, 造型时可以将植株间隔性的转动180 , 在封土步骤后 得植株向上生长一段时间后, 再转动使得植株朝向, 由于植物的茎部以上部位具有负向地 性生长的规律, 向下的植株茎部仍然会朝上生长, 如此反复, 形成如图5所述的植株形状。 0024 5。
20、、 防治根腐病 抽走所有栽种箱1的底板10, 启动水泵, 喷头7向下喷出水柱, 栽种箱1的内土壤在自重 和水柱压力下向下层栽种箱1流动, 最终水和土壤从安装槽内排除。 再将水泵的进水端的水 源替换成杀菌剂罐 (本实施例杀菌剂选用甲霜恶霉灵) , 启动水泵, 喷头7向下喷出杀菌剂, 杀菌剂会直接与植株根部直接接触; 控制齿条14移动, 使得圆筒11转动, 使得植物根部各部 分都被杀菌剂冲洗。 0025 6、 封土 将底层栽种箱1的底板10重新插入, 将新的土壤从最上层的栽种箱1的贯通口2倒入, 从 钢化玻璃板8处观察, 直至底层栽种箱1的土壤层达到原有高度后, 停止倒土, 再将第二层栽 种箱1的底板10重新插入, 再次倒土, 依次类推, 直至所有的栽种箱1重新填土。 0026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688671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6688671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6688671 A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6688671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