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26657.5 (22)申请日 2015.12.14 A61M 16/00(2006.01) (71)申请人 李雨晴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南 涝坡村 4 号 (72)发明人 李雨晴 (54) 发明名称 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心内科使用的医疗器械, 尤其是 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主要由呼气嘴, 单向缓冲 气囊, 气囊隔, 逆止弹性挡片, 进气管, 病人呼吸口 罩, 出气管, 出气管球, 口罩中间隔组成。 将口腔囊 和鼻腔囊分别对准病人口腔和鼻腔。通过呼气嘴 吹入空气, 气压将。
2、逆止弹性挡片冲开, 空气通过口 腔囊进入病人体内, 气体的一部分经过病人的气 管后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囊。出气管球在气压作用 下向上移动越过出气口位置, 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缓冲出气口口较小, 在出气管球下降过程中, 上方 负压使其下降速度慢。有节奏地向病人口腔吹入 空气, 就使得鼻腔出气是有节奏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使得医生与病人气管隔离, 防止病人口 腔或气管中的感染性病菌外溢。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6860985 A 2017.06.20 CN 106860985 A 1/。
3、1 页 2 1.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呼气嘴 (1), 单向缓冲气囊 (2), 气囊隔 (3), 逆止弹性挡片(4), 进气管(6), 病人呼吸口罩(7), 出气管(10), 出气管球(11), 口罩中 间隔 (14), 固定钉 (15) 组成 ; 气囊隔 (3) 将单向缓冲气囊 (2) 分隔成两部分, 这两部分以气囊隔 (3) 上的气囊隔孔 (5) 两连通 ; 逆止弹性挡片 (4) 通过固定钉 (15) 固定连接在气囊隔 (3) 上, 逆止弹性挡片 (4) 常压在气囊隔孔 (5) 上 ; 中间部位的口罩中间隔 (14) 将病人呼吸口罩 (7) 分隔成鼻腔 囊 (8), 口腔。
4、囊 (9) 两部分 ; 呼气嘴 (1), 单向缓冲气囊 (2), 进气管 (6), 口腔囊 (9) 连接成 气体通路 ; 鼻腔囊 (8) 上连接出气管 (10)。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其特征在于出气管 (10) 上具有出 气口 (12) 和缓冲出气口 (13) 两个口 ; 在出气管 (10) 中还有出气管球 (11), 出气管球 (11) 的外径略小于出气管 (10) 内径 ; 缓冲出气口 (13) 的孔径小于出气口 (12) 内径的 1/2, 出 气口 (12) 孔径略小于出气口 (12) 的内径 ; 出气管球 (11) 为金属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5、106860985 A 2 1/2 页 3 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心内科使用的医疗器械, 尤其是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在心内科病人的诊治过程中, 出现紧急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紧急情况中, 呼吸骤停 的情况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在这种请款下, 往往要进行人工呼吸。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急 救时大多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 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 费时费力, 且容易造成可能 的交叉感染等后续问题。 且需要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空腔吹入空气和放开鼻腔透气之间进行 来回切换, 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内容提到的技术问题, 提。
6、供了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主要由呼气嘴, 单向缓冲气囊, 气囊隔, 逆止弹性挡片, 进 气管, 病人呼吸口罩, 出气管, 出气管球, 口罩中间隔, 固定钉组成。 0006 气囊隔将单向缓冲气囊分隔成两部分, 这两部分以气囊隔上的气囊隔孔两连通。 逆止弹性挡片通过固定钉固定连接在气囊隔上, 逆止弹性挡片常压在气囊隔孔上。中间部 位的口罩中间隔将病人呼吸口罩分隔成鼻腔囊, 口腔囊两部分。呼气嘴, 单向缓冲气囊, 进 气管, 口腔囊连接成气体通路 ; 鼻腔囊上连接出气管。 0007 出气管上具有出气口和缓冲出气口两个口。在出气管中。
7、还有出气管球, 出气管球 的外径略小于出气管内径。 缓冲出气口的孔径小于出气口内径的1/2, 出气口孔径略小于出 气口的内径。出气管球为金属球。 0008 使用本发明时, 将口腔囊和鼻腔囊分别对准病人口腔和鼻腔, 扣在面部, 保持紧贴 状态。通过呼气嘴吹入空气, 单向缓冲气囊上半部分压力增高, 气压将逆止弹性挡片冲开, 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口腔囊从而进入病人体内, 气体的一部分经过病人的气管后通过鼻腔 进入鼻腔囊。出气管球在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动, 由于鼻腔囊气压较大, 向上移动较快, 当移 动越过出气口位置时候, 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由于缓冲出气口口较小, 在出气管球下降过程 中, 上方负压使其下。
8、降速度缓慢。 0009 如此有节奏地向病人口腔吹入空气, 就使得鼻腔出气是有节奏的。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减轻医务人员在人工呼吸时的负担。 使得医生与病人气管隔离, 防止病人口腔或气管中的感染性病菌外溢。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3 其中 : 说 明 书 CN 106860985 A 3 2/2 页 4 0014 1- 呼气嘴, 2- 单向缓冲气囊, 3- 气囊隔, 4- 逆止弹性挡片, 5- 气囊隔孔, 6- 进气 管, 7-病人呼吸口罩, 8-鼻腔囊, 9-口腔囊, 。
9、10-出气管, 11-出气管球, 12-出气口, 13-缓冲 出气口, 14- 口罩中间隔, 15- 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结合图 1 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0017 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口罩, 主要由呼气嘴 1, 单向缓冲气囊 2, 气囊隔 3, 逆止弹性挡 片 4, 进气管 6, 病人呼吸口罩 7, 出气管 10, 出气管球 11, 口罩中间隔 14, 固定钉 15 组成。 0018 气囊隔 3 将单向缓冲气囊 2 分隔成两部分, 这两部分以气囊隔 3 上的气囊隔孔 5 两连通。逆止弹性挡片 4 通过固定钉 15 固定连接在气囊隔 3 上, 。
10、逆止弹性挡片 4 常压在气 囊隔孔 5 上。中间部位的口罩中间隔 14 将病人呼吸口罩 7 分隔成鼻腔囊 8, 口腔囊 9 两部 分。 0019 呼气嘴 1, 单向缓冲气囊 2, 进气管 6, 口腔囊 9 连接成气体通路 ; 鼻腔囊 8 上连接 出气管 10。 0020 出气管 10 上具有出气口 12 和缓冲出气口 13 两个口。在出气管 10 中还有出气管 球 11, 出气管球 11 的外径略小于出气管 10 内径。缓冲出气口 13 的孔径小于出气口 12 内 径的 1/2, 出气口 12 孔径略小于出气口 12 的内径。出气管球 11 为金属球。 0021 使用本发明时, 将口腔囊 9 。
11、和鼻腔囊 8 分别对准病人口腔和鼻腔, 扣在面部, 保持 紧贴状态。通过呼气嘴 1 吹入空气, 单向缓冲气囊 2 上半部分压力增高, 将逆止弹性挡片 4 冲开, 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口腔囊9从而进入病人体内, 气体的一部分经过病人的气管后 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囊8。 出气管球11在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动, 由于鼻腔囊8气压较大, 向上 移动较快, 当移动越过出气口 12 位置时候, 气体由出气口 12 排出。由于缓冲出气口 13 口 较小, 在出气管球 11 下降过程中, 上方负压使其下降速度缓慢。 0022 如此有节奏地向病人口腔吹入空气, 就使得鼻腔出气是有节奏的。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 结构简单, , 操作方便, 减轻医务人员在人工呼吸时的负担。 使得医生与病人气管隔离, 防止病人口腔或气管中的感染性病菌外溢。 0024 另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 可以进一步与其它的公知 技术组合, 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一部分等进行变更来构成。 002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106860985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86098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