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45124.7 (22)申请日 2016.11.24 (71)申请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恩施市学院路253号 (72)发明人 游景茂 穆森 郭汉玖 郭杰 林先明 郭晓亮 艾伦强 朱志贤 熊坤 谷勇 向国耀 孙杨柳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
2、培方 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农业防治: a.选 择抗病品种; b.合理选址; c.起垄栽培; d.科学施 肥; e.合理轮作; B.化学防治: 通过将农业防治和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防治有机结合起来, 实 现白术也不病害有效防治, 同时保证白术药材品 质。 将白术叶斑病发病率控制在12以内, 防效 可以达到89, 而且可以促进白术生长和根茎重 量, 和对照相比增产可达25.3, 每亩每年可以 为白术种植户增加约800元收入, 有利于白术产 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717795 A 2017.05.31 CN 106717795 A。
3、 1.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农业防治: a.选择抗 病品种: 根据不同品种对叶部病害的差异, 选择无叶斑病或者叶斑病发病轻的一年生健康 白术根茎作为移栽种源; b.合理选址: 选择前茬作物为大白菜或辣椒或百合或烟草的田块; 有坡度、 向阳、 通透性好, 土质疏松、 肥沃、 透气性好; 整平耙细一次后, 用腐熟农家肥1.5吨 均匀撒施, 再复耕一次; c.起垄栽培: 复耕后的田块晾晒一个月, 然后起垄, 垄高20-30cm, 宽 30-35cm, 沟宽30-40cm, 每垄种植1行, 株距25-30cm, 垄走向与坡度平行; 移栽后每隔3天浇 水一次, 连。
4、续4次; d.科学施肥: 磷肥: 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亩, 追肥时, 尿素为10kg/亩, 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 每株150mL; 钾肥15kg/亩, 用法同尿素, 整个生长期 追肥3次; e.合理轮作: 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或包菜或百合或杜仲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 作, 轮作时间为2年; B.化学防治: 发现叶斑病出现后, 按照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 40mL/亩的用量先兑水 60kg进行稀释, 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 20mL, 充分混合后进行叶片正反面喷施, 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 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 间隔10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5、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25阿米西达 悬浮液SC为: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所述的戊唑醇悬浮剂SC为: 拜耳作物科学公 司生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17795 A 2 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属于菊科、 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健脾 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等症, 生 用或炮制,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是中医 “参、 术。
6、、 苓、 甘” 四大名贵药材之一, 亦是多种中成 药的原料药。 白术也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道地药材, 由于该地特殊的地理、 土 壤、 气候等环境条件, 鸡腿形白术相对于其他产区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 绿色无污染、 加工 饮片形状好、 质地均匀坚实等质量优势, 是中药材市场上的抢手货。 2007年5月, 国家质检总 局发布公告, 正式批准对咸丰白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现阶段恩施州白术种植面积约 10万亩, 亩产值约5000元, 纯利润约3000元, 是当地药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白术产业对 于推进湖北省精准扶贫、 带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白术叶斑 病是白。
7、术重要的病害之一, 可以导致其叶片褪绿, 产生孔洞, 提前落叶等, 影响其光合作用, 对其产量和质量威胁较大。 调查证明恩施州白术叶斑病发病率为37, 最高的田块可以达 到85, 导致每年每亩地平均减产约15。 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栽培技术不科学, 青 壮劳力缺乏等原因, 导致白术叶斑病逐年加重, 白术的产业规模有下降; 同时由于缺乏专业 植保人员, 药农乱施滥用化学农药现象普遍, 一方面药材的农残超标问题突出, 另一方面增 加了病原菌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显然这些问题对于壮大和发展鄂西地区白术特色产业、 保证精准扶贫的质量、 稳定区域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分不利的。 0003 。
8、白术叶斑病主要由半知菌类镰刀菌(Fusarium)和链格孢(Alternaria)等真菌导 致, 田间症状主要为4月初叶片出现黑色小斑点, 随着温度及湿度增加, 病原菌沿叶脉侵染, 叶斑面积逐渐扩大, 呈多角形, 有时染病部位背面可见黑色颗粒状物, 侵染末期导致叶片枯 黄脱落, 有的可导致植株死亡。 发病规律为: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病叶、 土壤中、 或植株的病 残体上越冬。 第2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 从孢子器中产生孢子, 借风雨飞散, 传到白术植株 上, 侵入体内引起初侵染。 发病后, 新病斑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经风雨、 气流传播又引起多 次再侵染。 高温、 高湿、 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
9、生流行, 多在4-6月开始秋发病, 7-9 月为高发期, 10月下旬后逐渐减少。 一般植株生长不良, 老叶易发病; 栽植过密, 通风透光不 良, 土壤排水不良的涝洼地, 连作田, 及田间杂草丛生容易发病; 此外, 肥料施用不合理会加 重发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0005 本发明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农业防治: a.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品种对叶部病害的差异, 选择无叶斑病或者叶斑病发病轻的一 年生健康白术根茎作为移栽种源; b.合理选址: 选择前茬作物为大白菜、 油菜、 辣椒、 番茄、 说 明 书 1。
10、/5 页 3 CN 106717795 A 3 杜仲、 百合或烟草等; 有坡度、 向阳、 通透性好, 土质疏松、 肥沃、 透气性好; 整平耙细一次后, 用腐熟农家肥1.5吨均匀撒施, 再复耕一次; c.起垄栽培: 复耕后的田块晾晒一个月, 然后起 垄, 垄高20-30cm, 宽30-35cm, 沟宽30-40cm, 每垄种植1行, 株距25-30cm, 垄走向与坡度平 行; 移栽后每隔3天浇水一次, 连续4次; d.科学施肥: 磷肥: 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亩, 追肥 时, 尿素为10kg/亩, 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 每株150mL; 钾肥15kg/亩, 用法 同尿素, 整。
11、个生长期追肥3次; e.合理轮作: 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或包菜或百合或杜仲 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 轮作时间为2年; 0006 B.化学防治: 4月下旬, 发现叶斑病出现后, 按照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 40mL/亩 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 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 20mL, 充分混合后进行叶片 正反面喷施, 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 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 间隔10天。 0007 本发明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为: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所述的戊唑醇悬浮剂SC为: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0008 本发明一种防治。
12、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多菌灵或百菌清 难以完全抑制白术叶斑病的问题, 以及现有的栽培技术不科学, 管理不规范导致叶斑病大 面积发生的问题, 指导白术种植户科学合理用药, 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产生几率, 减轻化学 药剂对环境和生态的压力, 实现白术叶斑病合理有效防治。 0009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提供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新方法。 目前还没有系统的、 有效 的白术叶斑病斑病防治方法的报导, 因而本发明为白术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良好方 法。 (2)确保白术的安全及品质, 坚持白术产业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步进行。 白术根茎入药, 质 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如大量施用高毒、 高残留。
13、农药, 势必影响药材品质。 本发明采用种植 抗病品种、 起垄栽培、 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手段, 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致病菌菌量和侵染媒 介, 整个过程坚持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方针, 一方面可以确保白术的产量和品质, 另一 方面可以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3)25阿米西达悬浮剂SC为低毒药剂, 对人、 畜及非靶 生物安全, 无害, 无残留; 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 苯甲酰胺类、 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 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具有保护、 铲除、 渗透、 内吸活性, 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抑 制产孢; 其杀菌谱非常广, 对四大类致病病真菌(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
14、绝 大部分病原菌均有效, 同时对作物安全, 阿米西达在土壤、 水和空气中通过光和微生物能迅 速降解, 最终形成二氧化碳, 对环境无污染, 确保它既不会在环境中积存, 也不会影响种子 发芽或栽播下茬作物。 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是一种高效、 广谱、 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 具有保护、 治疗、 铲除三大功能, 杀菌谱广、 持效期长。 将二者协同混用, 可以增加攻击致病 菌的靶位点, 确保防治效果, 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产生, 同时对不会对人和环境 带来危害。 (4)节省白术种植户病虫害防治开支, 降低由于病害产生造成的损失, 提高种植 户收入, 通过使用本发明技术, 可以将白术叶斑病。
15、发病率控制在12以内, 防效可以达到 89, 而且可以促进白术生长和根茎重量, 和对照相比增产可达25.3, 每亩每年可以为白 术种植户增加约800元收入, 有利于白术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 0010 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 效果显著, 成本低廉, 有效解决了白术叶斑病防治问题, 一 方面可以保证白术产量, 另一方面降低致病菌抗药性产生, 对环境和生态无害, 保证药材品 质。 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广泛适宜白术药材的种植。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717795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发明的实施方式。
16、不限于此。 0012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 A.农业防治: 0013 a.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品种对叶部病害的差异, 选择无叶斑病或者叶斑病发 病轻的一年生健康白术根茎作为移栽种源; b.合理选址: 选择前茬作物为大白菜或辣椒或 百合或烟草的田块; 有坡度、 向阳、 通透性好, 土质疏松、 肥沃、 透气性好; 整平耙细一次后, 用腐熟农家肥1.5吨均匀撒施, 再复耕一次; c.起垄栽培: 复耕后的田块晾晒一个月, 然后起 垄, 垄高20-30cm, 宽30-35cm, 沟宽30-40cm, 每垄种植1行, 株距25-30cm, 垄走向与坡度平 行; 移。
17、栽后每隔3天浇水一次, 连续4次; d.科学施肥: 磷肥: 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kg/亩, 追肥 时, 尿素为10kg/亩, 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 每株150mL; 钾肥15kg/亩, 用法 同尿素, 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 e.合理轮作: 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或包菜或百合或杜仲 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 轮作时间为2年; 0014 B.化学防治: 4月下旬, 发现叶斑病出现后, 按照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 40mL/亩 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 然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 20mL, 充分混合后进行叶片 正反面喷施, 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 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
18、药3次, 间隔10天。 0015 所述的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为: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所述的戊唑醇悬浮剂SC为: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0016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白术叶斑病的栽培方法, 0017 1.选种 0018 选择表光滑, 无病斑和霉层矮杆窄叶一年生种根作为种源。 0019 2.选地 0020 2013年1月13,于湖北省恩施市崔坝镇耍龙坝村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试验田开展, 试验田坡度约4 , 不积水, 土壤通透性较好, 为沙质土, 前茬作物为番茄。 0021 3.田块处理 0022 深翻田块, 撒施充分腐熟农家肥。
19、1.5吨/亩作为底肥, 然后再翻耕一次, 晾晒1个月 后, 顺坡起垄, 垄高20-30cm, 宽30-35cm, 沟宽30-40cm, 每垄种植1行, 株距25-30cm, 垄走向 与坡度平行。 0023 4.移栽后管理 0024 将术种芽头朝上, 立于垄中央, 然后覆土6cm, 移栽后浇水, 3天一次, 连续4次。 一个 月后追肥, 尿素为10kg/亩, 兑水稀释成0.1的浓度进行单株灌根, 每株150mL; 钾肥15kg/ 亩, 用法同尿素。 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 间隔一个月, 用量同上。 田间有染病植株及时清除烧 毁, 除草和施肥等农事操作注意不可伤害术根。 在有露水、 雨水等存在时严禁。
20、进行农事操 作。 0025 5.合理轮作 0026 应选择十字花科植物油菜、 包菜等和百合、 杜仲等中药材与白术进行轮作, 轮作时 间为2年为宜 0027 6.化学防治 0028 2013年4月21开始发现田间有叶斑病零星发病, 将25阿米西达悬浮液SC(制造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717795 A 5 商: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40mL/亩的用量先兑水60kg进行稀释(即稀释1500倍), 然 后加入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mL(即稀释3000倍), 充分混合后摇 匀, 喷施叶片正反面, 以叶片不滴药为原则。 分别设置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1、WP(四川国光 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00倍稀释液和清水2组对照处理。 按照上述浓度连续用药3次, 间隔10 天。 0029 首次药前和末次用药后10天及20天调查统计防治前后叶斑病的发病率及防效, 调 查项目包括发病株数, 各级病株数, 计算株发病率、 病情指数及防效, 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 每点统计20株, 4次重复, 求其平均值。 收获时按实际产量计产, 分析防治效果(具体测定数 据见下表1)。 0030 病害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 0级: 植株上叶片无症状; 1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 的0-10; 2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0; 3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1-30; 4。
22、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31-40; 5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41-50以上。 0031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5)100。 0032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0033 2013年11月上旬, 选择晴天进行采收并进行测产, 质量均满足于2010版 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 白术质量标准的规定(具体测定数据见2表)。 经过结果分析可知: 通过使用本 发明的防治方法白术叶斑病的发病率在末次药后10天和20天分别为9.3和11.2, 病情 指数为3.4和4.1, 防治效果在10天和20天可以达到87.7和89.8; 而对照多菌。
23、灵的在末 次药后10天和20天的发病率为分别为21.5和36.9, 病情指数为9.9和12.5,防效分别为 63.7和68.8, 清水对照的发病率高达69.8和81.3, 病情指数分别为27.3和40, 使用 本发明的处理病情指数在3个处理中最低, 防效最高, 两次调查防效均高于85, 其中末次 药后10天的防效是多菌灵的1.4倍, 末次药后20天的防效是多菌灵的1.3倍, 本发明各个数 值均与两个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生物产量测定上采用本发明的处理平均株 高为35.2cm/株, 平均根鲜重为20.5g/株, 而多菌灵的处理平均株高为31.3cm/株, 平均鲜重 为16.1g/。
24、株, 清水对照的平均株高为31.1cm/株, 平均鲜重为15.3g/株, 本发明的生物产量 数值均与其他两个处理差异极显著(P0.05), 可见本发明可以促进白术生长和根茎部重 量。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如果推广成功, 将大大提高白术产量, 挽回药农的经济损失。 0034 表1化学药剂对白术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0035 0036 0037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717795 A 6 0038 表2化学药剂对白术生物产量的而影响 0039 0040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71779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