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绿化栽植系统.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6452637
  • 上传时间:2019-08-2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74.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97086.4

    申请日:

    20170704

    公开号:

    CN206963564U

    公开日:

    2018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7/00,A01C23/00

    主分类号:

    A01G27/00,A01C23/00

    申请人:

    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义东,高军

    地址:

    110014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十一纬路169号(1-24-4)

    优先权:

    CN201720797086U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宇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属于绿化栽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栽植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人力、便利清洁的绿化栽植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脚支架、多个栽植瓶、进水渠和池体,其结构要点栽植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三脚支架包括上端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承载盘,承载盘上端设置有营养液承载缸,承载盘下端中心设置有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下端旋过承载台上的螺纹孔连接有拧手;承载台下端通过转轴与支脚上端相连,支脚下端设置有挂环,支脚下端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两端通过挂钩与挂环相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包括三脚支架、多个栽植瓶、进水渠和池体,其特征在于栽植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三脚支架包括上端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承载盘,承载盘上端设置有营养液承载缸,承载盘下端中心设置有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下端旋过承载台上的螺纹孔连接有拧手;承载台下端通过转轴与支脚上端相连,支脚下端设置有挂环,支脚下端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两端通过挂钩与挂环相连;三脚支架的上部、中部、下部均设置有挂圈,支脚上设置有承载挂圈的弯钩;栽植瓶后端设置有挂接支架,栽植瓶通过挂接支架设置在挂圈上;每个挂圈均设置有多个栽植瓶,上部挂圈上的一个栽植瓶的进水口通过软管、电磁阀与营养液承载缸的出水口相连,该栽植瓶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进水口、出水口先串接同一挂圈上的栽植瓶,再向下串接下方的栽植瓶,最后将所有栽植瓶串接在一起;进水渠与池体上端相连,池体包括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隔墙隔开,间隔墙下端与池体底端留有间隙;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隙连通,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的下部均铺设有粗填料层,粗填料层上铺设有细填料层;前部池体的粗填料层上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与进水渠内的第一水泵相连,后部池体细填料层的中部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出水管与绿化池相连,绿化池上端设置有盖板,绿化池内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端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绿化池侧壁上设置有L形通气管;用水管出水端设置在营养液承载缸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瓶采用塑料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通气管与绿化池连接端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均匀布设出水孔,出水管上均匀布设进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绿化栽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栽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栽植系统。

    背景技术

    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城市立体绿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植物浇水。当前栽培基质主要为土或配制的人工基质,在露天情况下水分损失很快,需要频繁的灌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灌水一般采用人工喷洒,灌溉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泥水,影响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约人力、便利清洁的绿化栽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脚支架、多个栽植瓶、进水渠和池体,其结构要点栽植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三脚支架包括上端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承载盘,承载盘上端设置有营养液承载缸,承载盘下端中心设置有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下端旋过承载台上的螺纹孔连接有拧手。

    承载台下端通过转轴与支脚上端相连,支脚下端设置有挂环,支脚下端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两端通过挂钩与挂环相连。

    三脚支架的上部、中部、下部均设置有挂圈,支脚上设置有承载挂圈的弯钩;栽植瓶后端设置有挂接支架,栽植瓶通过挂接支架设置在挂圈上。

    每个挂圈均设置有多个栽植瓶,上部挂圈上的一个栽植瓶的进水口通过软管、电磁阀与营养液承载缸的出水口相连,该栽植瓶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进水口、出水口先串接同一挂圈上的栽植瓶,再向下串接下方的栽植瓶,最后将所有栽植瓶串接在一起。

    进水渠与池体上端相连,池体包括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隔墙隔开,间隔墙下端与池体底端留有间隙;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隙连通,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的下部均铺设有粗填料层,粗填料层上铺设有细填料层。

    前部池体的粗填料层上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与进水渠内的第一水泵相连,后部池体细填料层的中部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出水管与绿化池相连,绿化池上端设置有盖板,绿化池内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端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绿化池侧壁上设置有L形通气管;用水管出水端设置在营养液承载缸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栽植瓶采用塑料瓶。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L形通气管与绿化池连接端设置有过滤网。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管上均匀布设出水孔,出水管上均匀布设进水孔。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绿化栽植及水肥供给装置,绿化植物灌水间隔由3-5天一次,延长到20-30天一次,显著减少灌溉次数,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采用该装置灌水,可以更加便利清洁,避免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竖向螺杆下端旋过承载台上的螺纹孔连接有拧手,便于调节营养液承载缸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承载台下端通过转轴与支脚上端相连,支脚下端设置有挂环,支脚下端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两端通过挂钩与挂环相连;装置拆装、运输方便。

    本实用新型三脚支架的上部、中部、下部均设置有挂圈,支脚上设置有承载挂圈的弯钩;栽植瓶后端设置有挂接支架,栽植瓶通过挂接支架设置在挂圈上;装置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下部粗填料层区域处于厌氧状态,粗填料本身具有吸附功能,并能成为厌氧细菌的载体,当污水流经粗填料时,粗填料表面附着的厌氧微生物也能分解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池体中部属兼氧区有利于缺氧微生物的繁殖,能处理污水中的少量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绿化池内的水作为可供绿化用的回收水,减少了雨污水(进水渠可收集雨水)的处理量,节约了绿化用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脚支架、栽植瓶相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用水管、2为第二水泵、3为L形通气管、4为过滤网、5为盖板、6为绿化池、7为连杆、8为栽植瓶、9为支脚、10为挂圈、11为螺杆、12为出水管、13为间隔墙、14为细填料层、15为前部池体、16为进水管、17为第一水泵、18为进水渠、19为粗填料层、20为池体、21为后部池体、22为承载盘、23为营养液承载缸、24为电磁阀、25为软管、26为挂钩、27为挂环、28为挂接支架、29为拧手、30为转轴、31为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脚支架、多个栽植瓶、进水渠和池体,栽植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三脚支架包括上端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承载盘,承载盘上端设置有营养液承载缸,承载盘下端中心设置有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下端旋过承载台上的螺纹孔连接有拧手。

    承载台下端通过转轴与支脚上端相连,支脚下端设置有挂环,支脚下端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两端通过挂钩与挂环相连。

    三脚支架的上部、中部、下部均设置有挂圈,支脚上设置有承载挂圈的弯钩;栽植瓶后端设置有挂接支架,栽植瓶通过挂接支架设置在挂圈上。

    每个挂圈均设置有多个栽植瓶,上部挂圈上的一个栽植瓶的进水口通过软管、电磁阀与营养液承载缸的出水口相连,该栽植瓶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进水口、出水口先串接同一挂圈上的栽植瓶,再向下串接下方的栽植瓶,最后将所有栽植瓶串接在一起。

    进水渠与池体上端相连,池体包括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隔墙隔开,间隔墙下端与池体底端留有间隙;前部池体与后部池体通过间隙连通,前部池体和后部池体的下部均铺设有粗填料层,粗填料层上铺设有细填料层。

    前部池体的粗填料层上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与进水渠内的第一水泵相连,后部池体细填料层的中部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出水管;出水管与绿化池相连,绿化池上端设置有盖板,绿化池内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端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绿化池侧壁上设置有L形通气管;用水管出水端设置在营养液承载缸上端。

    所述栽植瓶采用塑料瓶。

    所述L形通气管与绿化池连接端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外部杂质进入绿化池。

    所述进水管上均匀布设出水孔,出水管上均匀布设进水孔。

    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所述细填料层上端也可种植绿化植被,绿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在其根系周围释放氧气,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能有效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可采用管网布置结构。

    将种植瓶挂在挂圈上,用供水软管相互连接,由上至下形成串联结构。用第二水泵将水泵入营养液承载缸稀释营养液,开启电磁阀栽植瓶按串联顺序一个注满之后,自动进入下一个,由上到下,所有种植瓶自动注满营养液,关闭第二水泵。将绿化植物分别插入栽植瓶中。绿化植物可以为天门冬、绿萝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绿化 栽植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绿化栽植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526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