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戊吡虫胍的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戊吡虫胍的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41495.2 (22)申请日 2016.12.29 (71)申请人 成都格瑞赛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 街138号1栋26层2601号 (72)发明人 金加明 (51)Int.Cl. A01N 51/00(2006.01) A01N 43/56(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7/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戊吡虫胍的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2、 涉及一种水稻杀 虫杀菌组合物, 有效成分为氟苯醚酰胺与戊吡虫 胍, 氟苯醚酰胺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2%20%, 戊 吡虫胍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2%20%。 本复配农 药克服了原单一成分的缺陷, 其互补和增效作用 明显, 可同时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 纹枯病和 水稻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方便农民使用。 具有速 效、 广谱、 成本低的特点, 可制成悬浮剂、 可湿性 粉剂、 水分散粒剂等常规制剂。 防治效果较高, 持 效期较长, 还可以减少用量, 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614695 A 2017.05.10 CN 106。
3、614695 A 1.一种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 其有效成分为杀菌剂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 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含有氟苯醚酰胺的质量百分含 量为1%50%, 戊吡虫胍的质量百分含量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 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氟苯醚酰胺的优选质量百分含 量为2%20%, 戊吡虫胍的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 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成份中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 助剂、 填料、 水等, 配制成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614695 A 2 一种含。
4、戊吡虫胍的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 具体说是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为有效成分的杀虫杀菌组 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 俗名花足秆、 烂脚瘟、 眉目斑。 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 多在高温、 高湿条件下发生。 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 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 一。 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 或抽穗的秕谷较多, 粒重下降。 0003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 二者都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每年6月-8月是纹枯 病与稻纵卷叶螟同时发生的时间, 也是水稻防治病虫害保证产量的重要时期, 找到一种既 能防治纹枯病又能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成为亟。
5、待解决的问题。 0004 氟苯醚酰胺是华中师范大学新开发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 对黄瓜、 番茄、 马铃薯等 植物的疫病、 霜霉、 叶斑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对水稻以及小麦的纹枯病、 白粉病 等有很好的防效。 田间试验表明与现有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 结构式如下(I)所示。 0005。 0006 戊吡虫胍 (Guadipyr) 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覃兆海教授课题组采用分子设计和活 性亚结构相拼接的方法, 将新烟碱类 (以吡虫啉为代表) 与缩胺脲类 (以茚虫威为代表) 杀虫 剂的活性结构巧妙组建到同一分子中, 获得了兼具新烟碱类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特点的新 型高效杀虫系列化合物。 戊吡虫胍具有独特。
6、的作用机理,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优异的防效, 较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效显著且持效期更长, 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优选药剂。 结构式如下(II)所示。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614695 A 3 0007。 0008 通过专利文献检索,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氟苯醚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的专利, 因此, 氟苯醚酰胺与戊吡虫胍复配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组分合理、 杀虫杀菌谱广、 防治 效果好、 成本低、 持效期长且施药方便的水稻杀虫杀菌组合物。 0010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稻杀虫杀菌。
7、组合物, 其有效成分为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 0011 所述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含有氟苯醚酰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 戊吡虫胍的质量百分含量1%50%。 0012 所述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氟苯醚酰胺的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2%20%, 戊吡虫胍的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2%20%。 0013 所述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成份中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助剂、 填料、 水 等, 配制成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0014 通过本发明, 可提供同时提高防治水稻虫害的效果和防治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的 效果的新的杀真菌和/杀昆虫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 0015 本发明水稻作物的杀。
8、真菌和/杀昆虫组合物和水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发现, 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的组合物, 对于植物致病真菌引起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 胡麻斑病、 纹枯病等以及水稻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蓟马等都可以发挥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及其 方法, 对于植物致病真菌和害虫的防治具有增效的作用。 该作用具有从各单药剂具有的各 种病害虫防除特性中无法预测到的效果。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 扩大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谱; (2) 延缓和治理水稻有害生物的抗药性; (3) 在价格和用量上明显低于已有类似品种。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 杀菌组合物, 包括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的组合。。
9、 通过试 验发现, 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能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或害虫的作用谱有加和性加强, 而且还 在两个方面实现了能扩大化合物戊吡虫胍、 氟苯醚酰胺的作用谱的协同效应, 化合物戊吡 虫胍和氟苯醚酰胺的施用率降低的同时保持同样良好的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特别适用于防 治水稻稻瘟病、 纹枯病和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而且与单独使用相比, 对两者具有强化的增 效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614695 A 4 0018 下面的实施例为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 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 些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 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10、所可能包 括的所有备选方案、 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0019 下述实施例中材料配方选择可因地制宜, 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 在这些实施例 中, 除另有说明外, 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20 1、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根据配方的比例要求, 分别加入润湿剂、 分散剂、 原药、 展着剂、 填充料混合均匀, 混合 粉碎即得可湿性粉剂产品, 见实施例1。 0021 实施例1 可湿性粉剂中各个组分的质量比 氟苯醚酰胺 5% 戊吡虫胍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80% 木质素磺酸钙 6% 聚乙烯醇 2.5% 白炭黑 12% 硅藻土 余量/2 高岭土 余量/2 2、 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根据配方的比例要求,。
11、 分别加入润湿剂、 分散剂、 原药、 渗透剂、 展着剂、 扩散剂、 填料混 合均匀, 粉碎, 加入适量的纯化水, 混合均匀后, 挤压造粒, 烘干后, 即得水分散粒剂产品, 见 实施例2。 0022 实施例2 水分散粒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 氟苯醚酰胺 5% 戊吡虫胍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4% 聚乙烯醇 2.5% 硫酸铵 8% NNO 5% 白炭黑 12% 硅藻土 余量/2 高岭土 余量/2 3.悬浮剂的制备 根据配方的比例要求, 分别加入润湿剂、 分散剂、 原药、 渗透剂、 消泡剂、 增稠剂、 防冻 剂、 水混合均匀, 充分研磨至产品平均粒径小于2微米, 即得悬浮剂。
12、产品, 见实施例3。 0023 实施例3悬浮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 氟苯醚酰胺 5% 戊吡虫胍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7%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614695 A 5 JFC 4.5% 聚乙烯醇 2.5% NNO 6% 黄原胶 0.5% 丙二醇 1% S-29 0.5% 水 补足至100% 应用实施例 2016年7月, 在水稻上进行药效试验, 试验时为纹枯病发病初期, 叶片上有病斑, 稻纵卷 叶螟中等发生, 药剂选用以上配方、 5%氟苯醚酰胺悬浮剂、 5%戊吡虫胍可湿性粉剂。 第一次 施药后间隔lOd后第二次施药, 第二次施药后15d调查杀虫效果和杀菌效果。 0024 纹枯病。
13、的调查方法为:每个小区选5个点定点观察, 每点2丛水稻, 施药前调查病 指, 最后一次施药后15d调查病叶率、 病情指数, 计算各药剂的防治效果。 0025 纹枯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 长度小于1 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 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 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 部分病斑连成片, 占叶面积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 病斑连成片, 占叶面积26-50%; 9级:病斑连成片, 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0026 病情指数=(病叶数相对级数)/(调查总叶数总级数)100 防治效果(%)=1- (CKo病指数pt1病指数/。
14、CK1pto病指数)100 Cko为施药前对照区的病情指数; ck1为施药后对照区的病情指数; pto为处理区施药前的病情指数; pt1为施药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 稻纵卷叶螟的调查方法为: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5d调查卷叶数, 计算防治效果。 0027 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卷叶率-处理区卷叶率)/空白对照区卷叶率 100 表1氟苯醚酰胺、 戊吡虫胍药效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614695 A 6 由试验可知, 氟苯醚酰胺与戊吡虫胍(复配后,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 治效果, 第二次施药后15d对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都在85%以上。 农民一次用药即可 有效防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 因氟苯醚酰胺和戊吡虫胍(均有高效内吸传导性, 可显著延 长药剂的持效期, 减少用药次数, 降低种植成本。 在试验中发现, 复配制剂除对稻纵卷叶螟 有良好防治效果外, 对稻飞虱也有一定得兼治作用, 稻飞虱可传播水稻多种病害, 降低稻飞 虱虫口基数也利于后期其他病害的防治。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61469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