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91484.1 (22)申请日 2018.08.07 (71)申请人 定边县科美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18600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 镇白土岗子村五组19号 (72)发明人 王帅 王亚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51)Int.Cl. A01G 18/0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包 括: 步骤1, 培养菌棒, 。
2、转色后行成菇蕾; 步骤2, 在 菇蕾形成初期, 采用半直射光进行光照, 1-2天 后, 改为全直射光进行光照; 菇蕾形成初期空气 湿度控制在70-80, 待菇体形成, 菌盖形成放 射状裂纹后, 空气湿度调整为85-95; 控制昼 夜温差为8-12。 本发明对于花菇生长过程中 进行循序渐进的缓释引导过程, 菇蕾形成初期进 行光照诱导萌发生长, 在后期生长过程中, 则逐 步适应光照强度, 由于创造逆环境由浅入深、 循 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 在花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逐 步适应该环境, 而通过忽然形成的强烈温差, 形 成花菇形态, 黑面花菇逐步适应逆境生长, 死菇、 菇丁损失大大减少, 黑面花菇产量增加。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934763 A 2018.12.07 CN 108934763 A 1.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培养菌棒, 转色后形成菇蕾; 步骤2, 在菇蕾形成初期, 采用半直射光进行光照, 1-2天后, 改为全直射光进行光照; 菇 蕾形成初期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 待菇体形成, 菌盖形成放射状裂纹后, 空气湿度调 整为85-95; 控制昼夜温差为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半直射光进行光照具 体是: 将黑面花菇生产大棚顶部的遮光保温设备掀去一半; 全直射光进行光照具体。
4、是: 将黑 面花菇生产大棚顶部的遮光保温设备全部去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待菇体形成后1-2天将空 气湿度调整为85-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70-80的湿度维持2-3 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85-95的湿度维持5-7 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制昼夜温差为1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34763 A 2 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黑面花菇的。
5、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花菇顶面呈现淡黑色, 菇纹开暴花、 白色, 菇底呈淡黄色。 花菇, 实际上是香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 湿度、 光照和通风等自然条件, 人为改变香菇的 正常生长发育, 使菌盖形成褐白相间的花纹。 0003 通常花菇形成是在香菇基础上, 改变管理技术, 其机理是菇蕾形成后, 加大昼夜温 差的形成, 阳光直射光增加花菇白度, 并且促使菇蕾爆裂形成。 0004 花菇, 其实是香菇在子实体形成、 生长发育过程中, 突然遇到不适宜的温度、 湿度、 光照等恶劣环境, 菌盖失水过多, 而栽培基质仍可以源源不断的传输营养, 但表皮细胞组织 分裂明显慢于菌肉细。
6、胞组织的分裂。 0005 但是, 这一类花菇在栽培过程中有个明显的缺点, 就是在自然界中花菇的形成和 人工培育的花菇形成过程常常由于菇蕾冒出有先有后, 却同样得遭受恶劣的环境, 使刚露 出的初蕾无法维持生命, 成为死菇, 长至1.5-2cm直径的菇蕾由于干燥, 菌盖已开裂, 这部分 菇蕾停止生长而成为菇丁。 也就是说, 用于生长菇体的栽培基质养分是有限的, 而死菇、 菇 丁生长只能是对养分的消耗, 间接也是影响花菇产量。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死菇、 菇丁大 大减少, 黑面花菇产量增加。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7、0008 一种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步骤1, 培养菌棒, 转色后行成菇蕾; 0010 步骤2, 在菇蕾形成初期, 采用半直射光进行光照, 1-2天后, 改为全直射光进行光 照; 菇蕾形成初期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 待菇体形成, 菌盖形成放射状裂纹后, 空气湿 度调整为85-95; 控制昼夜温差为8-12。 0011 优选的, 采用半直射光进行光照具体是: 将黑面花菇生产大棚顶部的遮光保温设 备掀去一半; 全直射光进行光照具体是: 将黑面花菇生产大棚顶部的遮光保温设备全部去 掉。 0012 优选的, 待菇体形成后1-2天将空气湿度调整为85-95。 0013 优选的。
8、, 70-80的湿度维持2-3天。 0014 优选的, 85-95的湿度维持5-7天。 0015 优选的, 控制昼夜温差为10。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 本发明的花菇生产方法, 对于花菇生长过程中进行循序渐进的缓释引导过程, 菇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934763 A 3 蕾形成初期进行光照诱导萌发生长, 在后期生长过程中, 则逐步适应光照强度, 从而使得菌 盖表面裂纹深且颜色保持香菇菌盖相近色。 本发明由于创造逆环境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 过程, 所以, 在花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适应该环境, 而通过忽然形成的强烈温差, 形成花 。
9、菇形态, 黑面花菇逐步适应逆境生长, 死菇、 菇丁损失大大减少, 黑面花菇产量增加。 通过增 加昼夜温差创造生长逆环境, 形成黑面花菇形态。 本发明花菇保留原有香菇品质居多, 在菇 体形成控制水量, 保持优质香菇的水分含量, 保证口感, 较市面现有花菇含水量较丰富, 口 感则更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 不是限定。 0019 本发明所述的黑面花菇的生产方法, 首先按照香菇种植方式进行, 达到有效积温 及菌棒转色后, 会行成菇蕾, 此时, 开始进行花菇的培育。 0020 具体是: 在菌棒注水后菇蕾形成初期, 控制光照:。
10、 由原来昏暗的散射光改为半直射 光, 即去掉一半草帘、 布帘等用于遮光保温设备, 1-2天后, 改为全直射光, 即去掉大棚顶部 全部遮光保温设备; 在温度方面, 白天去掉遮光保温的设备, 晚上覆盖, 人为制造8-12 的昼夜温差, 即晚上温度骤降8-12, 当需要时, 借助控温设备制造8-12的昼夜温 差, 优选昼夜温差为10; 在湿度方面, 菇蕾形成初期控制环境湿度在70-80, 大概维持 2-3天, 待菇体形成, 菌盖形成放射状裂纹, 即菇体形成1-2天内, 加大空气湿度到85- 95, 优选空气湿度为90, 同一茬菇形成时间周期在5-7天, 因此90的湿度需要控制5-7 天。 0021 。
11、本发明尝试各类逆环境适应试验, 同时应该要遵循花菇常规生产大致条件, 温度、 湿度的控制还是根据通常所控制范围进行管理。 本发明试验花菇在管理中着重处理的是菇 蕾形成后期管理技术, 根据实验中提出的重点管理技术就可形成产量大、 肉质口感优质的 花菇, 操作管理技术都相对简单, 而产值也是相当可观, 产值都很大幅度的提升。 采用本发 明的技术, 2016年, 黑面花菇产量比普通花菇产量增长18.01, 而2017年, 黑面花菇产量比 普通花菇产量增长19.82, 如表1所示。 0022 表1黑面花菇产量与普通花菇产量对比 0023 0024 本发明在管理工作中人为创造逆环境时逐渐加大力度, 使花菇在生长发育中能转 换形态的同时适应该逆环境, 而减少因为突然环境不适而造成的损失, 增产、 增收、 提高产 品品质; 同时减少管理工作中反反复复的控制温湿度及光照的区间、 强度、 周期等。 解决了 现在市场中通常所见花菇水分含量较少、 肉质稍老, 死菇、 菇丁损失严重的问题。 且现有的 管理过程中, 温度、 光照、 湿度等人为创造逆环境需要一定的预估及限制, 管理工作繁复, 而 本发明可以减少管理工作中反反复复的控制温度、 湿度及光照的区间、 强度、 周期等。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93476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