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6442469
  • 上传时间:2019-08-29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7.0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265017.9

    申请日:

    20170318

    公开号:

    CN207506656U

    公开日:

    2018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D3/00,A61D1/00

    主分类号:

    A61D3/00,A61D1/00

    申请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

    发明人:

    李成军,李淑君,徐敏,陈秀华,肖建国,王海涛,张亚华,李小杰,林娟,刘东升

    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青梅路与永昌大道交叉口

    优先权:

    CN20172026501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工作台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护板,纵向支护板的上方连接有横向支护板,横向支护板的底面安装有无影灯,无影灯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无影灯下方的工作台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精密解剖装置;在工作板上侧设置有放大镜支座,放大镜支座上部连接有万向管,万向管的端部连接有放大镜,采用放大镜和无影灯实现微笑物体的解剖,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双面胶带圈实现了物体的固定,提高了操作时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采用僵蚜粘贴解剖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僵蚜进行解剖观察,解剖效率高,耗时短,虫态完整度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包括支腿(1)以及安装在支腿(1)上的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2)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护板(3),纵向支护板(3)的上方连接有横向支护板(4),横向支护板(4)的底面安装有无影灯(5),无影灯(5)通过电源连接线(6)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无影灯(5)下方的工作台(2)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精密解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解剖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在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板(8),工作板(8)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座支腿(9),旋转座支腿(9)上套装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外套装有双面胶带圈(11),在工作板(8)上侧设置有放大镜支座(12),放大镜支座(12)上部连接有万向管(13),万向管(13)的端部连接有放大镜(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2)为体型块状结构,工作台(2)的上表面为斜坡状结构,工作台(2)的侧面通过连接钢板(17)与纵向支护板(3)的外侧面相连接,在连接钢板(17)上安装有连接紧固螺钉(18),所述的无影灯(5)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护板(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护板(3)和横向支护板(4)为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板状结构,无影灯(5)安装在横向支护板(4)底部的中心位置,纵向支护板(3)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4)与纵向支护板(3)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4)设置在纵向支护板(3)顶部端面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均是形状为L字形的直角条状结构,并且,每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阴角均朝向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均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板(8)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工作板(8)的四个边角与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内侧相互吻合,工作板(8)的中心与无影灯(5)和工作台(2)的中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胶带圈(11)设置在工作板(8)一侧的中心位置,旋转座支腿(9)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的放大镜支座(12)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板(8)上侧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管(1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套(14),连接轴套(14)内侧套装有放大镜固定圈(15),放大镜(16)卡接在放大镜固定圈(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连接钢板(1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连接钢板(17)至少为两根,每根连接钢板(17)上均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紧固螺钉(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越冬、滞育、流行规律等需要对蚜茧蜂僵蚜进行解剖,以了解僵蚜内蚜茧蜂的发育情况。僵蚜个体轻,体积小,不易固定,在解剖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时间长,稍不注意将容易损坏僵蚜内正在发育的蚜茧蜂。对于已经死亡的蚜茧蜂僵蚜实施病理解剖,获取作为中间结果的信息处理信息,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僵蚜进行解剖观察,有助于烟叶病虫害的防治。

    传统的设备不能完成上述解剖作业,并且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或者一些设备较为昂贵,不利于普及使用,给该项技术造成了制约,同时传统的解剖存在一定的缺陷,工作效率低,不利于观察,耗时长,虫态完整度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方便观察,耗时短,虫态完整度高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方便观察,耗时短,虫态完整度高的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包括支腿以及安装在支腿上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护板,纵向支护板的上方连接有横向支护板,横向支护板的底面安装有无影灯,无影灯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无影灯下方的工作台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精密解剖装置。

    所述的精密解剖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在四个平面固定角块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板,工作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座支腿,旋转座支腿上套装有旋转轴,旋转轴外套装有双面胶带圈,在工作板上侧设置有放大镜支座,放大镜支座上部连接有万向管,万向管的端部连接有放大镜。

    所述的工作台为体型块状结构,工作台的上表面为斜坡状结构,工作台的侧面通过连接钢板与纵向支护板的外侧面相连接,在连接钢板上安装有连接紧固螺钉,所述的无影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护板的底部。

    所述的纵向支护板和横向支护板为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板状结构,无影灯安装在横向支护板底部的中心位置,纵向支护板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与纵向支护板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设置在纵向支护板顶部端面的内侧。

    所述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四个平面固定角块均是形状为L字形的直角条状结构,并且,每个平面固定角块的阴角均朝向工作台的中心位置,四个平面固定角块均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

    所述的工作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工作板的四个边角与四个平面固定角块的内侧相互吻合,工作板的中心与无影灯和工作台的中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双面胶带圈设置在工作板一侧的中心位置,旋转座支腿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放大镜支座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板上侧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万向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内侧套装有放大镜固定圈,放大镜卡接在放大镜固定圈内。

    所述的连接钢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连接钢板至少为两根,每根连接钢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台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护板,纵向支护板的上方连接有横向支护板,横向支护板的底面安装有无影灯,无影灯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无影灯下方的工作台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精密解剖装置;在四个平面固定角块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板,工作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座支腿,旋转座支腿上套装有旋转轴,旋转轴外套装有双面胶带圈,在工作板上侧设置有放大镜支座,放大镜支座上部连接有万向管,万向管的端部连接有放大镜,采用放大镜和无影灯实现微笑物体的解剖,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双面胶带圈实现了物体的固定,提高了操作时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采用僵蚜粘贴解剖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僵蚜进行解剖观察,解剖效率高,耗时短,虫态完整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解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护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包括支腿1以及安装在支腿1上的工作台2,所述的工作台2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护板3,纵向支护板3的上方连接有横向支护板4,横向支护板4的底面安装有无影灯5,无影灯5通过电源连接线6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无影灯5下方的工作台2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精密解剖装置。

    所述的精密解剖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在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工作板8,工作板8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座支腿9,旋转座支腿9上套装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外套装有双面胶带圈11,在工作板8上侧设置有放大镜支座12,放大镜支座12上部连接有万向管13,万向管13的端部连接有放大镜16。所述的工作台2为体型块状结构,工作台2的上表面为斜坡状结构,工作台2的侧面通过连接钢板17与纵向支护板3的外侧面相连接,在连接钢板17上安装有连接紧固螺钉18,所述的无影灯5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护板4的底部。所述的纵向支护板3和横向支护板4为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板状结构,无影灯5安装在横向支护板4底部的中心位置,纵向支护板3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4与纵向支护板3垂直设置,横向支护板4设置在纵向支护板3顶部端面的内侧。所述的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均是形状为L字形的直角条状结构,并且,每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阴角均朝向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均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所述的工作板8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工作板8的四个边角与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内侧相互吻合,工作板8的中心与无影灯5和工作台2的中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双面胶带圈11设置在工作板8一侧的中心位置,旋转座支腿9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的放大镜支座12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工作板8上侧的中心位置。所述的万向管1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套14,连接轴套14内侧套装有放大镜固定圈15,放大镜16卡接在放大镜固定圈15内。所述的所述的连接钢板1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连接钢板17至少为两根,每根连接钢板17上均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紧固螺钉18。

    对蚜茧蜂僵蚜解剖时,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双面胶带圈11上的双面胶的一面粘在工作板8的上表面上,并将双面胶的上面一层保护膜解开;

    2)打开无影灯5,并调整万向管13,将放大镜16置于双面胶上方位置,利用放大镜16将蚜茧蜂僵蚜19平放于双面胶上进行粘贴固定;

    3)调整万向管13,并使用放大镜16配合尖锐的解剖针轻轻将蚜茧蜂僵蚜头颈部从身体上剥离,得到头部有缺口的蚜茧蜂僵蚜;

    4)调整万向管13,并使用放大镜16配合2个尖锐的解剖针从头部有缺口的蚜茧蜂僵蚜的缺口处分别向两边轻轻拨开蚜茧蜂僵蚜的外壳,待看到蚜茧蜂僵蚜内蚜茧蜂虫态、蛹或成蜂时,换用较钝的大头针继续轻轻剥离外壳,直至得到蚜茧蜂僵蚜内完整的蚜茧蜂虫态。

    具体操作时,蚜茧蜂僵蚜19粘贴在双面胶时,利用辅助工具完成蚜茧蜂僵蚜19的移动和运载,粘贴后,调整万向管13,使放大镜16位于观察合适位置,保证能够观测到蚜茧蜂僵蚜19全貌,并根据具体操作适时调整万向管13。在双面胶带圈11上的双面胶粘在工作板8上之后,利用剪刀将双面胶根部剪短,与双面胶带圈11脱离,避免后期撕开保护膜时出现粘连。工作板8完成一次作业后,可以从四个平面固定角块7的内侧取下并清洗,保证下次作业清洁度。解剖所用的器械为常规器械,科根据实际情况替换并提前消毒处理。

    关 键  词:
    一种 蚜茧蜂僵蚜 解剖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蚜茧蜂僵蚜的解剖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424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