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98159.3 (22)申请日 2017.11.24 (73)专利权人 湖州森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戴山路 1888号30号标准厂房东侧一层A区 (72)发明人 俞锦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34 代理人 李大刚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A01K 63/00(2017.01) A01G 31/02(2006.01) C02F 9/14(2006.01)。
2、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 净水循环系统, 包括主养殖池, 其特征是所述的 主养殖池的底面从进水端到出水端具有高度差; 在高于主养殖池的进水端设有反渗冲氧池, 所述 反渗冲氧池底部设有斜度朝出水方向相反倾斜 的碎石层; 在低于主养殖池的出水端设有增氧沉 淀池, 增氧沉淀池内设有生物菌筑巢机构以及增 氧船; 增氧沉淀池与蓄水池连接。 可充分利用地 势进行设计, 辅加部分简单易得的工程装置材料 等即可获得养殖、 栽培整个过程中的增氧、 清污, 水质以自然流动为主, 循环过程。
3、中的微生物、 养 份等同时也被利用, 耗能少, 综合成本低, 实用性 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544094 U 2018.06.29 CN 207544094 U 1.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包括主养殖池(1), 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养殖池 的底面从进水端到出水端具有高度差; 在高于主养殖池的进水端设有反渗冲氧池(5), 所述 反渗冲氧池底部设有斜度朝出水方向相反倾斜的碎石层(52); 在低于主养殖池的出水端设 有增氧沉淀池(2), 增氧沉淀池内设有生物菌筑巢机构(22)以及增氧船(23); 增氧沉淀池与 蓄水池(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4、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 渗冲氧池(5)的出水口位于主养殖池(1)上方900mm以上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 池(4)设有水泵, 水泵出水口位于反渗冲氧池(5)上端; 反渗冲氧池配有新水补充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主养殖池(1)通过隔栅(16)分成若干个单池, 所述单池按底面从高到低设有鲤科池(11)、 鳅科池(12), 以及水养植物池(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若 。
5、干个单池的池底最低部位均设有抽污机构(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 养植物池(13)包括位于水面上的养植网以及 位于水面下方的沉积网(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反渗冲氧池(5)中碎石层(52)底部设有过滤网(55), 过滤网下方设有冲击清洁区(5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增氧沉淀池(2)的增氧船(23)设有太阳能光板; 所述蓄水池(4)、 反渗冲氧池(5)上方设有 太阳能光板。 9.根据权利。
6、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增氧沉淀池(2)的生物菌筑巢机构(22)设有单头抽取式水处理生物菌菌种挂巢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44094 U 2 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及水净化技术,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缺乏水资源的现在, 对于养殖业、 水处理等行业来说, 循环水利用是必做功课, 公开技术中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设施,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040353U, 一种农田水利循环 排灌设施, 包括排水主沟和输水主管, 它。
7、还包括储水桶、 过滤池、 排水小沟和输水支管, 输水 支管与排水小沟平行且间隔设置, 输水支管与输水主管相通连接, 排水小沟与排水主沟相 连, 排水主沟与过滤池的进水口相连, 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储水桶相连, 输水主管 的一端与储水桶相连, 回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将经过滤池过滤后的水抽到储水桶中的第一水 泵, 输水主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水桶中的水抽到输水支管中的第二水泵, 输水支管上设置 有若干个沿输水支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喷头。 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386407A设计的一种河 套灌区农田水利循环排灌系统, 包括盐碱地, 盐碱地的本体中设置有排水暗管, 排水暗管的 左端连接有过滤装置, 过滤。
8、装置的左侧连接有蓄水池, 蓄水池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浮球开 关, 且蓄水池的顶部与盐碱地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盐碱地的顶部设置有两组电动水泵, 且 两组电动水泵分别位于蓄水池顶部的左右两侧, 两组电动水泵的进水口均通过水管与蓄水 池的内腔连接, 且水管与蓄水池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左侧电动水泵出水口的左端连接 有排水管。 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776483U, 一种循环水利用装置, 包括清洗箱, 清洗箱的 底端设有底座, 清洗箱的上端设有水管, 清洗箱的右侧设有过滤箱, 过滤箱的顶端设有进水 口, 清洗箱通过第一管道和进水口与过滤箱连接, 过滤箱的内腔设有斜板, 过滤箱的右侧外 壁上设有废。
9、料出口, 且废料出口的右侧设有输送板, 斜板的下端设有抽屉式过滤箱, 且抽屉 式过滤箱的底端设有过滤网, 过滤箱的底端设有储水箱, 储水箱的前侧设有高压水泵。 这些 装置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需要大量的电能消耗, 且主要功能在于过滤, 对养殖过程中 的增氧完全不足, 不利于养殖物的健康生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循环水利用过程中, 缺少增氧效果, 且耗能较 大, 不利于农田、 野外养殖配套服务等问题, 提供一种可利用地形、 稍作改变, 能在整个生产 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过滤、 补氧、 废物利用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
10、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多功能水 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包括主养殖池, 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养殖池的底面从进水端到出水 端具有高度差; 在高于主养殖池的进水端设有反渗冲氧池, 所述反渗冲氧池底部设有斜度 朝出水方向相反倾斜的碎石层; 在低于主养殖池的出水端设有增氧沉淀池, 增氧沉淀池内 设有生物菌筑巢机构以及增氧船; 增氧沉淀池与蓄水池连接。 0005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的反渗冲氧池的出水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44094 U 3 口位于主养殖池上方900mm以上部位。 0006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11、 作为优选, 所述蓄水池设有水泵, 水泵 出水口位于反渗冲氧池上端; 反渗冲氧池配有新水补充阀。 0007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主养殖池通过隔栅分 成若干个单池, 所述单池按底面从高到低设有鲤科池、 鳅科池, 以及水养植物池。 0008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的若干个单池的池底 最低部位均设有抽污机构。 0009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的水养植物池包括位 于水面上的养植网以及位于水面下方的沉积网。 0010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反渗冲氧池中碎石层 底部设有。
12、过滤网, 过滤网下方设有冲击清洁区。 0011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碎石层包括70煤渣、 20活性炭包、 10麦饭石。 0012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增氧沉淀池的增氧船 设有太阳能光板; 所述蓄水池、 反渗冲氧池上方设有太阳能光板。 0013 前述的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中, 作为优选, 所述增氧沉淀池的生物菌 筑巢机构设有单头抽取式水处理生物菌菌种挂巢装置。 0014 本技术方案以农业多品种养殖设计点, 利用野外阳光充足的条件进行太阳能发 电,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水泵、 除污泵等有限的用电。 主养殖池分为若干个分。
13、池, 从进水 端到出水端形成一个缓慢的流动过程, 若干个主养殖池根据不同特性进行泥鳅、 黄鳝、 鲫 鱼、 鲢鱼、 水芹菜、 黄芽菜、 豆芽等等多种鱼类、 植物类蔬菜养殖和培养, 单独一个主养殖池 就具有独立的去污利用效果。 反渗冲氧池以煤渣为主要成分, 利用活性炭进行各类微生物 的排减, 并通过麦饭石等功能性物质进行矿物质的补充, 以保证水的功能性。 反渗冲氧池的 出水口高于主养殖池, 以流水瀑布形式从上而下流入主养殖池, 在此过程中自然产生氧份, 形成动态水质。 而增氧沉淀池是对主养殖池排出的水质进行多方面处理, 如生物菌筑巢机 构, 对有害微生物进行大规模清理, 并且对流出主养殖池的部分物。
14、质进行沉淀清理, 只要有 阳光就由太阳能驱动的增氧船对水进行增氧处理。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充分利用地势进行设计, 辅加部分简单易得的工程 装置材料等即可获得养殖、 栽培整个过程中的增氧、 清污, 水质以自然流动为主, 循环过程 中的微生物、 养份等同时也被利用, 耗能少, 综合成本低,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渗冲氧池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氧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
15、1、 主养殖池, 11.鲤科池, 12.鳅科池, 13.水养植物池, 14.抽污机构, 15.沉积 网, 16.隔栅, 2、 增氧沉淀池, 21.岩石, 22.生物菌筑巢机构, 23.增氧船, 24.富氧输水口, 25.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44094 U 4 沉积排污装置, 26.隔空网架, 3、 回水管系统, 4、 蓄水池, 5、 反渗冲氧池, 51.瀑流嘴, 52.碎石 层, 53.高压冲刷装置, 54.冲击清洁区, 55.过滤网, 56.排污口, 57.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
16、023 参见图1、 图2, 本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由主养殖池1、 增氧 沉淀池2、 回水管系统3、 蓄水池4、 反渗冲氧池等组成。 0024 其中反渗冲氧池5位于高于主养殖池1的进水端, 主养殖池1的出水端设有整体低 于主养殖池1的增氧沉淀池2, 增氧沉淀池2通过回水管系统3与蓄水池4连接, 蓄水池4内的 水通过水泵送到反渗冲氧池5进行循环, 利用野外空间, 在蓄水池4、 反渗冲氧池5上方设置 太阳能光板。 0025 主养殖池1的底面从进水端到出水端具有一个小于50cm的高度落差, 使池内水从 高向低形成自然慢速流动效果, 如图3所示。 主养殖池1通过隔栅16分成4个单池。
17、, 4个单池按 底面从高到低分别是鲤科池11、 鳅科池12, 两个水养植物池13。 鲤科池12可养殖鲫鱼、 鲤鱼、 鲢鱼等等; 鳅科池11内可养殖泥鳅、 黄鳝等等; 水养植物池13包括位于水面上的养植网以及 位于水面下方的沉积网15。 水养植物池13可养植水芹菜、 黄芽菜、 生菜、 木耳菜、 豆类芽菜等 等。 每个单池的池底的最低部位均设有抽污机构14。 抽污机构14包括吸污管, 吸污管管壁上 设有多个腰孔, 腰孔开口朝管水平直径以下部位。 抽污机构14所排污水可送入临时储水池 进行处理。 0026 参见图4, 反渗冲氧池5的出水口位于主养殖池1上方900mm以上部位。 反渗冲氧池5 底部设有。
18、斜度朝出水方向相反倾斜的碎石层52。 反渗冲氧池5朝主养殖池1的一侧设有瀑流 嘴51, 通过瀑流嘴51制造水流瀑布用来自然增氧。 反渗冲氧池5中碎石层52底部设有过滤网 55, 过滤网55下方设有冲击清洁区54。 碎石层52由70煤渣、 20活性炭包、 10麦饭石组 成。 冲击清洁区54一侧设有高压冲刷装置53, 另一侧设有排污口56, 反渗冲氧池5顶部设置 进水管57, 进水管57和水泵出水口连接, 反渗冲氧配有新水补水系统, 配置新水补充阀。 0027 增氧沉淀池2如图5所示, 增氧沉淀池2设有阶梯式底部, 在进水口的底部放置岩石 21, 利用岩石21使从主养殖池1内流出的水受到冲击式杀菌。
19、。 池内设有生物菌筑巢机构22以 及增氧船23; 增氧沉淀池2中通过隔空网架26安装生物菌筑巢机构22, 生物菌筑巢机构22包 括固定式巢架, 并设计单头抽取式水处理生物菌菌种挂巢, 即悬挂挂巢时, 一端固定在巢架 上, 然后使用一支拉杆直接通过巢架中间定位钩即可把挂巢完全缠绕在巢架上, 无需把巢 架取出池。 富氧输水口24位于池子的上半部位, 但要低于岩石21受水面。 增氧沉淀池2底部 设有沉积排污装置25。 在增氧沉淀池2的增氧船23蓬顶设置太阳能光板。 0028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 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任何对本实用新 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4409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54409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544094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54409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