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6441022
  • 上传时间:2019-08-29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733.3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30026.1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号:

    CN106922418B

    公开日:

    2018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A01G27/02,A01G27/00,A01G31/06,A01C23/00

    主分类号:

    A01G9/02,A01G27/02,A01G27/00,A01G31/06,A01C23/00

    申请人:

    汤疆平

    发明人:

    汤疆平

    地址:

    116013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迎春路二巷18号602室

    优先权:

    CN20171013002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2)、管道系统(3)、洗手盆/洗菜盆(4),所述雨水收集盒(2)、所述洗手盆/洗菜盆(4)均与管道系统(3)连接,在从洗手盆/洗菜盆(4)通往外墙的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放箱(7)、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本发明投资少、改造小、可实现、规模大、效果好、可持续、可复制,产生并带来城市空间体系生态环境改善和全面提高,拉动相关建设,产品与产业链发展,促就业,增税收,对国家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权利要求书

    1.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2)、管道系统(3)、洗手盆/洗菜盆(4),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下水管、供水管、排水管,所述雨水收集盒(2)、所述洗手盆/洗菜盆(4)均与管道系统(3)连接,在从洗手盆/洗菜盆(4)通往外墙的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放箱(7)、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投放箱(7)和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设置在管道系统(3)上,所述投放箱(7)为电脑、手机智能自动可控式或手动可控式,投放箱(7)上设置有太阳能板(6)、检修/投料盖(18),通过投放箱(7)的传感器(24)控制向二次水内投放有机营养液及颗粒肥料、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颗粒,投放箱(7)通过管道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连接;所述投放箱(7)具有通过浮球(21)调节的自动排水、供水导流板(19),能够自动调节进入投放箱的水量,一部分二次水进入投放箱,再进入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另一部分二次水继续留在管道系统(3)内,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排出的二次水再次进入管道系统(3);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包括植物生长盖(8)、植物生长盖纤维套垫(9)、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排水阀(27),其中,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依次倾斜设置,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之间设置有供水/排水口(14),所述管腔蓄水腔(12)内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最后,管道系统(3)与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相连,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内种植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与城市下水管(28)相连;所述陆生与水生类植物经培育优化适合城市二次水生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筑物楼体外墙领域,尤其是一种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方面是水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对于雨水、城市楼宇二次水没有加以利用,多被直接排掉,使得城市二次水资源浪费是普遍现象。节约资源,充分利用雨水、洗手盆等可利用的二次水,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打造中国现代化新型城市区域综合绿化的立体化建设,特别老城区改造,将会产生出几倍于地面绿化面积,投资少、改造小、可实现、规模大、效果好、可持续,产生并带来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与全面提高,拉动相关建设及产品与产业链的发展,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实现海绵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多赢,对国家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地面(平面)资源有限,非常珍贵。城市规划多年来思路一直是向地面(平面)要空间,绿化,人行,车行,建设,停车,城市设施,全部在争夺地面有限的空间资源;一方面,城市绿化地块挤占地面(平面)资源;另一方面,人行,车行,建设,停车,城市设施,又挤压城市绿地,绿化面积不足严重缩水,城市绿化已经没有“肺”的功能,空气质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与生态需要。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在城市区域规划建设与改造中,对部分新城区、特别老城区取消(平面)地面绿化植被固有的设计思路,将绿化植被所挤占的城市地面(平面)地块全面解脱出来,在楼宇外墙面全面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对城市区域有关:交通、出行、停车、商业、居住、休闲环境,有关人流、物流、车流、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全方位打造无障碍流动,创新构建新型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可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

    目前,公知的中国城市人口问题,雾霾问题,居住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发展可利用空间规划问题,其中,一方面,绿地绿化面积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绿化植被所占用的地块,挤压并占据着城市有限的地面(平面)资源,使得有限的城市地面(平面)拥挤、拥堵不堪,原有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化城市需要,突显的问题是,出行难,交通难,停车难,规划难,改造难等等现象的主要成因。

    中国已经进入家用车时代,汽车每年大幅度增长,昨天城市规划思路,没有给予今天停车位这么多考虑,是准备不足、观念的滞后造成的。今天,补齐这块短板,构建城市停车位系统建设,从第一块地面开始、再立体构建,那么这块“第一块地面”(平面)在哪里呢, 是拆楼,移地或进行浩大系统工程换取吗,倘若进行这样改造,换取的地块其价值非常昂贵,资金在哪里呢。当下,中国每分钟、每小时、每一天拥堵在路面上,浪费的社会人力资源,由于滞留所造成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油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浪费累计数量触目惊心,如此浪费,消耗着中国巨大的有价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在可惜。

    城市楼房雨水、居民生活产生的可利用的二次水,由于没有设施进行收集利用,又没有定向利用的方向,使得居住楼房产生的二次水资源,长期被忽视,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又没有很好加以利用,对已经进入建筑内外二次水资源直接排放掉,产生的浪费巨大之矛盾。

    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倘若继续沿袭以往规划设计思路,从有限的城市地面(平面)索取“无限的价值可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无法完成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瓶颈和难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中国城市人口问题,雾霾问题,居住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发展可利用空间规划问题,其中,绿地绿化面积连年缩水不足问题,已有绿化植被所占据的地块严重挤压着城市地面(平面)资源问题,使得有限的城市地面(平面)拥挤、拥堵不堪。城市发展空间已经到了瓶颈期,基此,原有城市规划设计及绿化思路,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突显造成:出行难,交通难,停车难,规划难,改造难重重问题和难题,改善并彻底改变城市绿化,与城市发展空间交错挤压严重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该系统的构建,对中国城市新区规划,特别城市老区改造中,将绿化植被所挤占的城市地面、地块大面积解脱出来,将有限珍贵的城市地面空间全面还利用于:交通、出行、停车、商业、居住等 市政设施,打造全方位无障碍流动,有关人流、物流、车流,城市区域平面空间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创新构建新型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可能。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是投资少,改造小,建设快,效果好,面积大,效益高,可持续发展优质举措。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让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感受并体验到创新的力量,感受并参与创新的过程,行走在郁郁葱葱、被植被覆盖、鲜花装点的城市建筑物间、清新空气的大街上,宛如置身在青山绿水的森林之中,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海绵城市,所体会并获得的那种幸福感。

    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多赢、是创新举措和有力保障。

    本发明将房屋自然排泻的雨水,人居产生的如洗手洗菜等可利用的二次水加以收集,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管道系统、洗手盆/洗菜盆,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下水管、供水管、排水管,所述雨水收集盒、所述洗手盆/洗菜盆均与管道系统连接,在从洗手盆/洗菜盆通往外墙的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

    还包括投放箱、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

    投放箱和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设置在管道系统上,管道系统上还设置有投放箱和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所述投放箱为电脑、手机智能自动可控式或手动可控式,投放箱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检修/投料盖,通过投放箱的传感器控制向二次水内投放有机营养液及颗粒肥料、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颗粒,投放箱通过管道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连接。

    所述投放箱具有通过浮球调节的自动排水、供水导流板,能够自动调节进入投放箱的水量,一部分二次水进入投放箱,再进入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另一部分二次水继续留在管道系统内,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排出的二次水再次进入管道系统。

    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包括植物生长盖、植物生长盖纤维套垫、储水管腔、管腔蓄水腔、排水管腔、排水阀,其中,储水管腔、管腔蓄水腔、排水管腔依次倾斜设置,储水管腔、管腔蓄水腔、排水管腔之间设置有供水/排水口,所述管腔蓄水腔内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

    最后,管道系统与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相连,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内种植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与城市下水管相连。

    所述陆生与水生类植物经培育优化适合城市二次水生长。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远程植物管理系统,在办公室、家里轻点鼠标就能了解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植物的生长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城市楼房、建筑物,是人类居住生活的载体,它构成并具有现成的强大的立体生态系统,现成的水循环系统,楼房可利用平面与立面所构建的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该系统的构建:

    1、对中国城市新区规划,特别城市老区改造中,将绿化植被所挤占的城市地面、地块大面积解脱出来,将有限珍贵的城市地面空间全面还利用于:交通、出行、停车、商业、居住等市政设施,打造全方位无障碍流动,有关人流、物流、车流,城市区域平面空间,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创新构建新型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可能;

    2、立体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将产生几倍于地面的绿化面积,让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感受并体验到创新的力量,感受并参与创新的过程,行走在 郁郁葱葱、被植被覆盖、鲜花装点的城市建筑物间、清新空气的大街上,宛如置身在青山绿 水的森林之中;

    3、减少雾霾、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粉尘污染,吸收水泥楼间热源辐射产生的温室高温、 高热效应,增加空气流通性,降低噪音,保持空气干湿度平衡,增加空气负离子含量,提高 生产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这样的生态系统,是中国城市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

    4、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构建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其中,包括智能远程植物管理系统:在办公室、家里轻点鼠标就能了解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植物的生长状态;

    5、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构建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其中,包括智能远程个性化菜园子管理系统:居民自种植的蔬菜,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远程了解管理自家种植农作物,实现了现实版的城市农场;

    6、电脑/手机智能自动/手动可控式有机营养液及颗粒肥料/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及颗粒/投放箱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及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将ph值植物与农作物长势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按区内要素的空间变量数据设定最佳施肥、灌溉等多种决策操作,使得系列植物与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模糊处理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实时定量、精准地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是投资少,改造小,建设快,效果好,面积大,效益高,可持续发展优质举措。产生并带来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与提高;拉动相关建设及产品与产业链的发展,对宜居生活,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对国家经济 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结构图 。

    图2为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的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3为投放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浮球调节状态图一。

    图5为浮球调节状态图二。

    图6为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整体示意图。

    其中:

    1、屋顶;2、雨水收集盒;3、管道系统;4、洗手盆/洗菜盆;5、过滤器;6、太阳能板;7、投放箱;8、植物生长盖;9、植物生长盖纤维套垫;10、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1、储水管腔;12、管腔蓄水腔;13、排水管腔;14、三腔管内供水/排水口;15、陆生与水生类植物A;16、陆生与水生类植物B;17、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8、检修/投料盖;19、自动排水、供水导流板;20、止挡;21、浮球;22、二次水;23-1、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颗粒;23-2、有机营养液及颗粒肥料;24、传感器;25、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颗粒形成的溶液;26、有机营养液及颗粒肥料形成的溶液;27、排水阀;28、城市下水管。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6,一种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盒2、管道系统3、洗手盆/洗菜盆4、雨水收集盒2可以收集从房屋屋顶1自然排泻的雨水,洗手盆/洗菜盆4可以收集洗手洗菜产生的可利用的二次水,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下水管、供水管、排水管,所述雨水收集盒2、所述洗手盆/洗菜盆4均与管道系统3连接,在从洗手盆/洗菜盆4通往外墙的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放箱7、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

    投放箱7和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设置管道系统3上,所述投放箱7为电脑、手机智能自动可控式或手动可控式,投放箱7上设置有太阳能板6、检修/投料盖18,通过投放箱7的传感器24控制向二次水22内投放颗粒肥料23-1、水质改良化学添加剂颗粒23-2形成溶液,投放箱7通过管道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连接。

    所述投放箱7具有通过浮球21调节的自动排水、供水导流板19,能够自动调节进入投放箱的水量,一部分二次水进入投放箱,再进入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另一部分二次水继续留在管道系统3内,从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排出的二次水再次进入管道系统3。

    三腔管联排管式循环水植物生长管盘10包括植物生长盖8、植物生长盖纤维套垫9、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排水阀27,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依次倾斜设置,储水管腔11、管腔蓄水腔12、排水管腔13之间设置有供水/排水口14,所述管腔蓄水腔12内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A15、陆生与水生类植物B16。

    云端应用程序交互系统,利用物联网及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将ph值、植物与农作物长势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按区内要素的空间变量数据设定最佳施肥、灌溉等多种决策操作,解决系列植物与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模糊处理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实时定量、精准地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还包括智能远程植物管理系统,在办公室、家里轻点鼠标就能了解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植物的生长状态。

    还包括智能远程个性化菜园子管理系统,居民自种植蔬菜,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远程了解管理自家种植农作物。

    最后,管道系统3与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相连,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内种植有陆生与水生类植物A15,环城水渠/环绕建筑物水渠17与城市下水管28相连。

    陆生与水生类植物A15、陆生与水生类植物B16经培育优化适合城市二次水生长。

    关 键  词:
    构建 海绵 城市 二次 再利用 体外 管网 生态 绿化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构建海绵城市二次水再利用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410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