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76376.2 (22)申请日 2018.06.27 (71)申请人 贵州大学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花溪 北校区科技处 (72)发明人 杨锦越 宋碧 张荣达 赵庆洪 刘婕 张力 罗英舰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吴无惧 (51)Int.Cl. A01G 22/2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 挖。
2、穴; 二、 播种; 三、 覆膜; 四、 盖种; 五、 压膜。 所述步骤一中, 在土壤耕层上 挖出集雨播种穴, 所述集雨播种穴用宽窄行种 植, 宽行距80cm, 窄行距40cm, 列间距为40cm, 每 个集雨播种穴的直径为10cm, 深度为10cm。 该方 法能够有效减少杂草量, 减少使用除草剂对土壤 的危害, 防止干旱严重带来的减产, 增温保墒效 果好, 现场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8934841 A 2018.12.07 CN 108934841 A 1.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 挖穴; 二、 播。
3、 种; 三、 覆膜; 四、 盖种; 五、 压膜, 所述步骤一中, 在土壤耕层 (2) 上挖出集雨播种穴 (1) , 所述 集雨播种穴 (1) 用宽窄行种植, 宽行距80cm, 窄行距40cm, 列间距为40cm, 每个集雨播种穴 (1) 的直径为10cm, 深度为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 使 用复合肥作为基肥, 在每个集雨播种穴 (1) 内撒播上两颗经挑选好的玉米种子, 基肥与种子 之间的距离为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 使 每四行集雨播种穴 (1) 周围土面平整。
4、, 在平整的土面上覆盖上1.8m宽的地膜 (3) 并覆盖四行 集雨播种穴 (1)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用 细土壤盖种, 用锄头在集雨播种穴 (1) 处打孔, 盖种后集雨播种穴 (1) 高度低于其他地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中, 平 整步骤三中的地膜 (3) 后, 用土壤压住地膜 (3) 四周, 使其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34841 A 2 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集雨覆。
5、膜种植方法, 属于农作 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的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民的增 收问题, 近年来, 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大多数采用传统覆膜方式种植,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 果,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播种质量差, 出苗不整齐、 水肥投入不合理, 容易干旱、 生长 期杂草丛生和产量较低等。 因此如何解决玉米生长过程中减少农药的使用和高效利用水肥 的问题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该方法能够有效 减少杂草量, 减少使用除草剂对土壤的危害, 防止干旱严重带来的减产, 增。
6、温保墒效果好, 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 挖穴; 二、 播种; 三、 覆膜; 四、 盖种; 五、 压膜。 0005 所述步骤一中, 在土壤耕层上挖出集雨播种穴, 所述集雨播种穴用宽窄行种植, 宽 行距80cm, 窄行距40cm, 列间距为40cm, 每个集雨播种穴的直径为10cm, 深度为10cm。 0006 所述步骤二中, 使用复合肥作为基肥, 在每个集雨播种穴内撒播上两颗经挑选好 的玉米种子, 基肥与种子之间的距离为3cm。 0007 所述步骤三中, 使每四行集雨播种穴周围土面平整, 在平整的土面。
7、上覆盖上1.8m 宽的地膜并覆盖四行集雨播种穴。 0008 所述步骤四中, 用细土壤盖种, 用锄头在集雨播种穴处打孔, 利于出苗, 盖种后集 雨播种穴高度低于其他地方, 利于集雨。 0009 所述步骤五中, 平整步骤三中的地膜后, 用土壤压住地膜四周, 使其固定, 利于保 温保湿。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集雨模式下玉米出苗率及株高、 茎粗、 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长指标均优于 传统模式; 2.集雨覆膜模式下玉米整个生育时期整体干物质积累量均比传统模式下高; 3.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整个生育时期集雨覆膜模式下高于传统模式, 且氮素收获指 数、 氮素运转率及籽粒贡献率等指标均表现为。
8、集雨覆膜模式下高于传统模式; 4. 集雨覆膜种植条件下玉米水分利用比传统模式下高23.3%; 5. 集雨覆膜模式下能显著促进肥料利用率及玉米对各养分元素的吸收; 6.集雨覆膜总体比传统模式下产量高, 增产达到了7.9%。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934841 A 3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3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 一种玉米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 挖穴; 二、 播种; 。
9、三、 覆膜; 四、 盖种; 五、 压膜。 0014 所述步骤一中, 在土壤耕层上挖出集雨播种穴, 所述集雨播种穴用宽窄行种植, 宽 行距80cm, 窄行距40cm, 列间距为40cm, 每个集雨播种穴的直径为10cm, 深度为10cm。 0015 所述步骤二中, 使用复合肥作为基肥, 在每个集雨播种穴内撒播上两颗经挑选好 的玉米种子, 基肥与种子之间的距离为3cm。 0016 所述步骤三中, 使每四行集雨播种穴1周围土面平整, 在平整的土面上覆盖上1.8m 宽的地膜3并覆盖四行集雨播种穴1。 0017 所述步骤四中, 用细土壤盖种, 用锄头在集雨播种穴处打孔, 利于出苗, 盖种后集 雨播种穴高。
10、度低于其他地方, 利于集雨。 0018 所述步骤五中, 平整步骤三中的地膜后, 用土壤压住地膜四周, 使其固定, 利于保 温保湿。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选取两片相近的土地, 分别采用上述集雨覆膜种植模式和传统的 普通覆膜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对两种种植方法过程中的玉米生长数据进行记录对比, 数据 如下: a)集雨覆膜模式下出苗率为95.03%, 传统覆膜模式下为90%, 前者比后者高了5.26%。 0020 b)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 集雨覆膜方式下的玉米株高分别比传统覆膜方式 高13.9%, 5.1%。 0021 c)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 集雨覆膜模式下的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11、均极 显著性高于传统覆膜, 且在两个生育时期集雨覆膜条件下的单株叶面积分别比传统覆膜高 25%和10.9%, 叶面积指数高15.52%和6.78%。 0022 d)集雨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量积累, 比传统模式下提高5.48%。 0023 e)集雨覆膜种植条件下玉米水分利用比传统模式下高23.3%。 0024 f)集雨覆膜总体比传统模式下产量高, 增产达到了7.9%。 0025 从上述所得数据中, 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的集雨覆膜种植方法, 可以显著提高玉 米的出苗率、 水分利用率、 玉米株高、 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玉米干物质量和玉米产量, 本发明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使用效果, 可大大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0026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 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 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 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 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934841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893484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