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6436088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497.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18000.1

    申请日:

    20140326

    公开号:

    CN103891649B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张跃环,肖述,李琼珍,张扬,李军,喻子牛

    地址:

    510301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优先权:

    CN201410118000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明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它包括a、前期预报:在每年春节前后,冬末春初时节,一旦天气预报中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发现高盐度区域≤10%数量的牡蛎异常死亡,即发送香港牡蛎大规模死亡前期预报;b、露空处理:在a步骤发送预报后,采收≥1龄香港牡蛎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边暴露于空气中,利用透气编织布将其盖住,防止太阳光直射,并将温度保持在4-8℃;c、露空管理:每天浇水,保持牡蛎群体体表湿润状态,并维持温度在4-8℃;d、二次吊养:当持续大雾天气过后,将透气编织布打开,通风3-5h,海水浇灌后,将其再次挂养于浮排或者沉排上进行养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前期预报:在每年春节前后,冬末春初时节,一旦天气预报中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发现高盐度区域≤10%数量的香港牡蛎异常死亡,即发送香港牡蛎大规模死亡前期预报;b、露空处理:在a步骤发送预报后,采收≥1龄香港牡蛎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边暴露于空气中,利用透气编织布将其盖住,防止太阳光直射,并将温度保持在4-8℃;c、露空管理:每天浇海水,保持牡蛎群体体表湿润状态,并维持温度在4-8℃;d、二次吊养:当持续大雾天气结束3-5d后,将透气编织布打开,通风3-5h,海水浇灌后,将其再次挂养于浮排或者沉排上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前期预报中的异常死亡,表现在将牡蛎打开双壳后,外套膜收缩无力,收缩速度仅为正常蚝体1/3至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露空处理中的香港牡蛎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边暴露于空气中,其堆积高度≤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步骤二次吊养中的香港牡蛎,待其蚝体恢复常温后,再吊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海洋农业中贝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 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背景技术:

    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是我国华南沿海养殖的主要经济种,喜欢生活在近 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年产量在130多万吨,产值 在80-100亿元(中国渔业年鉴,2013)。香港牡蛎与其它牡蛎种类相比较,其价值主要体现 在体大肉肥、味道鲜美,另外其市场价值远高于其它种类牡蛎,深受广东、广西、港澳、 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青睐(张跃环等,2014)。

    香港牡蛎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港澳等地区有近千年的养殖历史。伴随着工农业 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众多因素影响,香港牡蛎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在冬季出现大规模死亡 现象。这种大规模死亡发生在每年冬末春初的海面持续数日大雾笼罩期间,死亡群体主要 为内脏团肥满的1龄以上中大蚝。初步分析是由于大雾天气海水中溶氧不足导致的,因为 大雾天气没有光照,此时浮游植物在此阶段也在不停的消耗海水中的溶氧,这种动植物双 重耗氧持续数日,自然会导致海水中溶氧严重不足。而且,这种死亡现象高盐度区域先发 病,之后逐渐向低盐度区域蔓延,最终所有河口区域全面发病,发生大规模死亡现象,其 死亡率在30-90%,甚至100%,时常导致蚝民们颗粒无收,经济损失惨重。目前为止,学 者们还没有查清这种特殊环境下是细菌、真菌、病毒,还是蚝生理指标异常导致其大规模 死亡的原因,因此尚未能形成任何有效的具体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针对于目前没有有效防治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解决方法,本发明结合香港牡蛎 生物学特性(坚硬厚实的双壳、极强的温度、干露耐受力),开创了一种液气分离≤30d,隔 离死亡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

    本发明的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预报:在每年春节前后,冬末春初时节,一旦天气预报中出现连续大雾天气, 发现高盐度区域≤10%数量的牡蛎异常死亡,即发送香港牡蛎大规模死亡前期预报;

    b、露空处理:在a步骤发送预报后,采收≥1龄香港牡蛎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边暴露于 空气中,利用透气编织布将其盖住,防止太阳光直射,并将温度保持在4-8℃(为了减少牡 蛎生理代谢消耗能量,可采用透气塑料袋包裹的冰块对露空牡蛎群体降温,使其温度保持 在4-8℃。)

    c、露空管理:每天浇海水,保持牡蛎群体体表湿润状态,并维持温度在4-8℃;具 体可以采取每天打开透气编织布,对露空牡蛎浇水3-6次,保持其体表湿润状态;每隔 5-7d,更换一次包裹好的冰块,维持其低温状态。

    d、二次吊养:当持续大雾天气结束3-5d后,将透气编织布打开,通风3-5h,海水浇 灌后,将其再次挂养于浮排或者沉排上进行养殖。经处理后,香港牡蛎的存活率≥90%, 且不会再发病,之后香港牡蛎正常生长。

    所述的a步骤前期预报中的连续大雾天气经常发生在水温15-18℃、气温12-25℃。

    所述的a步骤前期预报中的异常死亡,主要表现在将牡蛎打开双壳后,外套膜收缩无 力,收缩速度仅为正常蚝体1/3至1/10。

    所述的b步骤露空处理中的香港牡蛎放置于浮排上或者岸边暴露于空气中,其堆积不 宜过高,应≤1m,以免导致相互挤压及其产生发酵效应,出现露空状态下的人为致死现象。

    所述的c步骤露空管理中的处理时间≤30d,其存活率在95%以上。

    所述的d步骤二次吊养中的香港牡蛎,待其蚝体恢复常温后,再吊养,以免产生严重 的应激反应。

    本发明结合香港牡蛎生物学特性,具有坚硬厚实的贝壳、极强的温度、干露耐受力, 采取前期预报、露空处理、露空管理、二次吊养等技术手段将其从海水中隔离至空气中≤30d, 实现了液气相分离,隔离死亡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回避死亡期,有效的防止了香港牡蛎 冬季大规模死亡现象发生。本发明处理的香港牡蛎存活率在90%以上,比传统养殖技术的 存活率提高了40-80%;增加产量50-80万吨,增收产值30-50亿元,这为香港牡蛎养殖产 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a、前期预报:2012年2月13日,湛江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发现湛江官渡蚝排出现 了个别死亡牡蛎,而且解剖了一些其他牡蛎,发现大约有5%左右个体外套膜收缩速度慢, 仅为正常蚝体1/3至1/10,为此发送香港牡蛎大规模死亡前期预报。此时的盐度为 20-30ppt、水温16-18℃、气温13-21℃。

    b、露空处理:在60吨商品蚝(≥1龄)中,10吨继续吊养在海水中,50吨放置于岸 边,使其暴露于空气中;一堆堆放好,每堆堆积高度为0.5m。为了防止太阳光直射,利用 透气编织布将其盖住;同时为了减少牡蛎生理代谢消耗能量,采用透气塑料袋包裹的冰块 对露空牡蛎群体降温,将其温度保持在4-8℃。

    c、露空管理:每天打开透气编织布,对露空牡蛎浇海水5次,保持其体表湿润状态; 每隔7d,更换一次包裹好的冰块,维持其低温状态(4-8℃)。

    d、二次吊养:经过15d露空处理,持续大雾天气结束3d后;将透气编织布打开,通 风3h,海水浇灌后,待其蚝体恢复常温后,将其再次挂养于浮排或者沉排上进行养殖。露 空处理过的香港牡蛎长势良好,其存活率≥90%;至2013年春节前夕没有发生大规模死亡 现象,全部上市销售。

    经过以上环节,露空处理的50吨商品蚝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损失,由于度过了大规模死 亡时节,商品蚝数量较少,其单价上涨30-50%,由于蚝依然在生长,其蚝民收入提高了 60-120%。与此对照的,继续吊养在海水中15吨大蚝在2012年2月15-18日4天之内,全 部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实施例2

    a、前期预报:2012年2月8日,阳江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发现程村蚝排出现了个别死 亡牡蛎,而且解剖了一些其他牡蛎,发现大约≥8%左右个体外套膜收缩速度慢,收缩速度 仅为正常蚝体1/3至1/10。为此发送香港牡蛎大规模死亡前期预报。此时的盐度为22-27ppt、 水温15-18℃、气温12-20℃。

    b、露空处理:在1200吨商品蚝(≥1龄)中,50吨继续吊养在海水中,1150吨放置 于岸边,使其暴露于空气中;一堆堆放好,每堆堆积高度为0.6m。为了防止太阳光直射, 利用透气编织布将其盖住;同时为了减少牡蛎生理代谢消耗能量,采用透气塑料袋包裹的 冰块对露空牡蛎群体降温,将其温度保持在4-8℃。

    c、露空管理:每天打开透气编织布,对露空牡蛎浇海水6次,保持其体表湿润状态; 每隔5d,更换一次包裹好的冰块,维持其低温状态(4-8℃)。

    d、二次吊养:经过24d露空处理,持续大雾天气结束3d后;将透气编织布打开,通 风5h,海水浇灌后,待其蚝体恢复常温后,再将其再次挂养于浮排或者沉排上进行养殖。 露空处理过的香港牡蛎长势良好,其存活率≥90%;至2013年春节前夕没有发生大规模死 亡现象,全部上市销售。

    经过以上环节,露空处理的1150吨商品蚝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损失,由于度过了大规模 死亡时节,商品蚝数量较少,其单价上涨30-50%,由于蚝依然在生长,其蚝民收入提高了 60-100%。与此对照的,继续吊养在海水中50吨大蚝在2012年2月8-14日7天之内,近 乎100%死亡,几乎颗粒无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露空防御方法是当前唯一一种无需探明死因便能有效该种大规模 死亡的急救方法。

    关 键  词:
    一种 回避 香港 牡蛎 冬季 大规模 死亡 防御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回避香港牡蛎冬季大规模死亡的露空防御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360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