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36982.9 (22)申请日 2017.12.26 (71)申请人 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 城管委会武兴四路166号西部智谷D区 6栋一单元8楼801号 申请人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72)发明人 周敬斌 邓东风 曲飞寰 曲晓扬 王颖 徐铭蔚 (51)Int.Cl. A61B 5/02(2006.01) A61B 34/10(2016.01) A61B 6/0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虚拟成像。
2、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 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包括: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 模型;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采用惯性延 伸法生成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根据所述血 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差值确定 斑块的位置。 本发明中通过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 模型, 然后利用惯性延展法对三维影像模型进行 处理得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再通过血管的三 维影像模型和三维正常模型的比对来确定斑块 在血管中的位置, 实现了血管中斑块的精准定 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8245141 A 2018.07.06 CN 108245。
3、141 A 1.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采用惯性延伸法生成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差值确定斑块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差值计算斑块的尺 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管的CTA影像; 根据所述血管的CTA影像采用虚拟成像技术构造。
4、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血管狭窄段;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得到各血管狭窄段对应的三维正 常模型; 将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各血管狭窄段分别替换为各血管狭窄段对应的三维 正常模型, 得到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按照血管壁的厚度进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
5、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由血管狭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由血管狭窄段的两端相向进行延伸。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245141 A 2 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等很容易沉积到动脉内壁形成斑块, 这些斑块会引起动 脉粥样硬化, 最终导致血管腔过分。
6、狭窄, 供血不足或中断; 当堆积的物质增多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 这些斑块就有可能脱落, 斑块一旦从血管壁上脱落则有可能引起梗塞, 从而引发心脏 病、 脑卒中、 器官衰竭, 甚至猝死。 0003 要进行血管中斑块的治疗, 首先需要确定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 现有的确定斑块 在血管中位置的方法通常都是获取人体血管的二维影像, 然后医务人员或医学专家根据血 管的二维影像判断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 但是通过二维影像只能进行斑块的粗略定位, 无 法准确地确定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 块定位方法, 采用惯性延展法确定血管。
7、的三维正常模型, 然后通过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和 三维正常模型的比对精准确定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 块定位方法, 包括: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采用惯性延伸法生成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差值确定斑块的位置。 0006 优选的, 所述定位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 差值计算斑块的尺寸。 0007 优选的,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管的CTA影像; 根据所述血管的CTA影像采用虚拟成像技术构造血管。
8、的三维影像模型。 0008 优选的, 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血管狭窄段;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得到各血管狭窄段对应的三维正 常模型; 将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各血管狭窄段分别替换为各血管狭窄段对应的三维 正常模型, 得到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0009 优选的,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按照血管壁的厚度 进行延伸。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245141 A 3 0010 优选的, 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由血管狭窄段的一端向另 一端进行延伸。 0011 优选的, 。
9、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由血管狭窄段的两端相向 进行延伸。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然后利用惯性延展 法对三维影像模型进行处理得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再通过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和三维 正常模型的比对来确定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 实现了血管中斑块的精准定位, 为后续的治 疗措施提供了依据。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基于虚拟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斑块定位方法, 包括: S1.构造血管的三维影。
10、像模型。 0016 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血管的CTA影像。 CTA在医学上又叫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简称CT血管造影, 即CTA) , 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 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 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 血管 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 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 0017 S12.根据所述血管的CTA影像采用虚拟成像技术构造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利用 获得的血管的CTA影像, 采用虚拟成像技术构造得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 0018 S2.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采用惯性延伸法生成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 型。 0019 所述血管的三维正。
11、常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S21.获取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血管狭窄段。 通过扫描血管的整个三维影像模 型确定该三维影像模型中血管的所有狭窄部分 (即血管狭窄段) 。 0020 S22.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得到各血管狭窄段对应 的三维正常模型。 0021 在将每个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进行惯性延伸是按照血管壁的厚度进行 延伸, 即根据血管狭窄段一端或两端的血管的方向进行延伸, 并根据血管壁的厚度确定得 到延伸血管的模型, 即正常血管的模型。 0022 血管惯性延伸的方向有两种: 一种是从血管狭窄段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延伸, 另 一种是从血管狭窄段的两端向血管狭窄段的。
12、中间进行延伸。 在具体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相应的血管延伸的方向。 0023 S23.将所述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中的各血管狭窄段分别替换为各血管狭窄段对 应的三维正常模型, 得到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 0024 S3.根据所述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像模型的差值确定斑块的位置。 比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245141 A 4 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和三维正常模型, 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中相较于三维影像模型多出的 部分即为血管中的斑块, 然后在血管的三维正常模型中确定这些斑块的具体位置即实现了 血管中斑块的定位。 0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的。
13、三维正常模型和三维影 像模型的差值计算斑块的尺寸。 比较血管的三维影像模型和三维正常模型, 血管的三维正 常模型中相较于三维影像模型多出的部分即为血管中的斑块, 然后计算这些多出来的部分 的尺寸即得到相应斑块的尺寸。 0026 在确定斑块的位置和斑块的尺寸时, 可以先确定斑块的位置、 再确定斑块的尺寸, 也可以先确定斑块的尺寸、 再确定斑块的位置, 还可以同时确定斑块的位置和尺寸。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 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 修改和环境, 并能够在本 文所述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 而本领域人员所进 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24514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824514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