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433046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33.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45661.1

    申请日:

    20180212

    公开号:

    CN108184656A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主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吴殿星,张宁,舒小丽,方福平,周锡跃,王寅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优先权:

    CN201810145661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以温敏型粳稻和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并与温敏型粳稻回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携带有控制株型的基因,经分期播种筛选温度敏感性强且抽穗拔节期早的定型水稻品种,该品种不仅具有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分蘖多、抗病和高产的特性,适于作为鱼塘专用水稻;还具有高锌含量的特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选择温敏型粳稻为亲本A,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B,以亲本A为父本,将亲本A与亲本B进行杂交,获得F代种子;(2)种植F代,与亲本A回交,获得回交BCF代种子;(3)种植BCF代,自交,收获BCF代种子;(4)种植BCF代,提取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先选择携带分蘖角度调控基因的单株,再通过鉴定籼粳稻类型从中选择偏粳型的单株;然后,再进一步选择成熟期时具有高大壮杆特征的单株,收获BCF代种子;(5)种植BCF代,通过分期播种的方式,选择具有温度敏感特性且抽穗拔节期早的品系,收获BCF代种子;(6)种植BCF代,选择基部节间长、抽穗拔节前株高>110厘米,并且在成熟期时株高>160厘米的品系,收获BCF代种子;(7)种植BCF代和BCF代,连续以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9级且稻谷品质达国家标准三级及以上的标准选育品系,收获BCF代种子;(8)种植BCF代,选择高大壮杆、株型紧凑且抗病、稻米品质优的品系,得到鱼塘专用粳稻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本A为ZDJR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本B为浙稻1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本A为ZDJR01;所述的亲本B为浙稻1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分蘖角度控制基因为TAC1基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用于鉴定籼粳稻类型的分子标记为InDel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分期播种的方式选择温敏型品系的方法为: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分期播种,共分7期,每期间隔7天;选择第1期播种的单株中抽穗时间比第7期播种的单株抽穗时间长20天以上的单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以国家标准GB/T15790-2009为依据鉴定植株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以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为依据鉴定植株的稻米品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民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在大幅度上升,使得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在鱼米之乡更是产生了高效益的水产养殖与种稻产粮的显著矛盾。

    与此同时,在青虾和湖蟹等特种水产动物的喂饲过程中,由于摄食习惯导致饲料的利用率低下,加之人为投放肥料,造成水体中氮、磷等养分的显著超标,从而引起越来越多的湖泊、水库、池塘等养殖场及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所以,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与农业降污的重要课题,研究发展净化效果佳、效益高的新型农作物与立体农业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鱼塘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有助于建立以高效生态型水稻为核心的养殖水体净化新技术,在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更好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安全生产生态型优质米,并拓展了水稻生产的新途径,与时俱进地创新鱼米之乡综合种养的新农作模式。

    但是,目前关于鱼塘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的研究还未有报道,也没有相关的专用水稻品种通过审定。由于鱼塘普遍具有较高水深,所以要求专用水稻品种要有较高的株高;并且为了确保养殖的鱼、虾、蟹不会因为高温而产量降低,在盛夏高温来临之前鱼塘会通过灌深水的方式来降温;而现有的个别常规粳稻和一些杂交粳稻虽然成熟期株高也相对较高,但具有光敏感性强的特点,处在短日照气候时,无法抽穗拔节,致使盛夏高温来临之前的株高较低,普遍在40~50厘米左右,无法适应鱼塘灌深水抗高温的方式,易造成产量低下等问题,所以不适合作为鱼塘专用水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该选育方法育成的定型品系,具有温度敏感特性,能够表现出高大壮杆和株型紧凑的农艺性状,适宜作为渔/稻综合种养新农作模式的粳稻品种。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

    (1)选择温敏型粳稻为亲本A,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B,以亲本A为父本,将亲本A与亲本B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

    (2)种植F1代,与亲本A回交,获得回交BC1F1代种子;

    (3)种植BC1F1代,自交,收获BC1F2代种子;

    (4)种植BC1F2代,提取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先选择携带分蘖角度调控基因的单株,再通过鉴定籼粳稻类型从中选择偏粳型的单株;然后,再进一步选择成熟期时具有高大壮杆特征的单株,收获BC1F3代种子;

    (5)种植BC1F3代,通过分期播种的方式,选择具有温度敏感特性且抽穗拔节期早的品系,收获BC1F4代种子;

    (6)种植BC1F4代,选择基部节间长、抽穗拔节前株高>110厘米,并且在成熟期时株高>160厘米的品系,收获BC1F5代种子;

    (7)种植BC1F5代和BC1F6代,连续以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lt;9级且稻谷品质达国家标准三级及以上的标准选育品系,收获BC1F7代种子;

    (8)种植BC1F7代,选择高大壮杆、株型紧凑且抗病、稻米品质优的品系,得到鱼塘专用粳稻品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大壮杆是指成熟期时株高>160厘米且茎杆直径>1.0厘米的植株。所述的温敏型是指温度敏感型,即对生长环境的积温敏感,可以通过早播种实现早抽穗成熟;所述的株型紧凑是指水稻分蘖角度小(&lt;25度)、茎杆直立生长。所述的基部节间长是指水稻靠近地面的几个个节间的伸长长度可达到8-10厘米。

    步骤(4)~(8)中各代植株的繁育方式均是自交。

    现有的常规或杂交粳稻尽管成熟期株高也较高、但因对光敏感性强,前期未到短日照气候时植株高度一直很矮(40-50厘米),不适合在鱼塘中种植。

    作为优选,所述的亲本A为ZDJR01。

    ZDJR01是浙江大学选育温度敏感型粳稻品系,可惠赠于或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植株矮小(株高90厘米),茎杆细(直径0.5厘米),株型紧凑,与一般普通粳稻对光敏感明显不同,表现出强温度敏感性,是可早播种早抽穗的粳稻。

    作为优选,所述的亲本B为浙稻1号。

    浙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新品种授权公告号:CNA20120031.5),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株型高大(株高185厘米),茎杆粗壮(直径1.5厘米),株型松散,对光不敏感的典型籼稻。

    选用ZDJR01和浙稻1号进行杂交,再与ZDJR01回交,选育高大壮杆、株型紧凑的温敏型粳稻品系。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分蘖角度控制基因为TAC1基因;具体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引物设计与操作方法)参见:Yu B,Lin Z,Li H,Li X,Li J,Wang Y,Zhang X,Zhu Z,Zhai W,Wang X,Xie D,Sun C(2007).TAC1,a major quanti tative trait locus controlling tiller angle in rice.Plant J,52,891-898。

    进一步地,步骤(4)中,用于鉴定籼粳稻类型的分子标记为InDel标记。InDel标记方法参见:陈萍萍等.利用InDel标记鉴定水稻籼粳交衍生株系的籼粳属性[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6):519-523。

    作为优选,步骤(5)中,通过分期播种选择温敏型品系的方法为: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分期播种,共分7期,每期间隔7天;选择第1期播种的单株中抽穗时间比第7期播种的单株抽穗时间长20天以上的单株。

    进一步地,步骤(7)中,以国家标准GB/T 15790-2009为依据鉴定植株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以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为依据鉴定植株的稻米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方法以温敏型粳稻和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并与温敏型粳稻回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携带有控制株型的基因,经分期播种筛选温度敏感性强且抽穗拔节期早的定型水稻品种,该品种不仅具有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分蘖多、抗病和高产的特性,适于作为鱼塘专用水稻;还具有高锌含量的特性。

    (2)本发明方法育成的鱼塘专用粳稻品种,不仅有助于建立以高效生态型水稻为核心的养殖水体净化新技术体系,解决N/P减排问题,又可生产生态型优质米,拓展创新不同于稻田养鱼的“鱼塘种稻”新农作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育种材料:

    (1)以ZDJR01为亲本A。

    ZDJR01是浙江大学选育的温度敏感型粳稻品系,可惠赠于或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植株矮小(基部节间短,抽穗拔节前的株高仅36厘米,成熟期株高90厘米),茎杆较细,株型紧凑,与一般对光敏感的普通粳稻明显不同,其表现出强温度敏感性,是可通过提前播早实现早抽穗成熟的粳稻品种。

    (2)以浙稻1号为亲本B。

    浙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新品种授权公告号:CNA20120031.5),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株型高大(基部节间长可达到8-10厘米),抽穗拔节前的株高123厘米,成熟期株高185厘米),茎杆粗壮,株型松散,对光不敏感的典型籼稻。

    2、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过程为:

    (1)2012年夏秋季,浙江杭州,选择温度敏感型粳稻品种ZDJR01为亲本A,高大壮杆水稻浙稻1号为亲本B,亲本A作为父本,与亲本B杂交,获得F1代(ZDJR01/浙稻1号)种子5粒;

    (2)2013年春季,海南陵水,种植F1代(ZDJR01/浙稻1号)5株,作为父本,与ZDJR01回交,获得回交BC1F1代(ZDJR01//ZDJR01/浙稻1号)种子12粒;

    (3)2013年夏季,浙江杭州,种植回交BC1F1代植株11株,收获回交BC1F2代种子2743粒。

    (4)2014年春季,海南陵水,按单株种植BC1F2代,提取BC1F2代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手段,选择携带有分蘖角度调控基因TAC1的单株1109个,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手段,鉴定籼粳稻类型,选择偏粳型的单株282个,成熟时选择高大壮杆的单株58个,收获BC1F3代种子;

    (5)2014年夏季,浙江杭州,按株系种植BC1F3代,自4月15日开始至5月中旬每隔7天分7期播种(Ⅰ、Ⅱ、Ⅲ、Ⅳ、Ⅴ、Ⅵ、Ⅶ),选择第Ⅰ期播种可比Ⅶ期播种早抽穗20天以上的温度敏感型优良粳稻株系37个,收获BC1F4代种子;

    (6)2015年夏季,浙江杭州,种植BC1F4代,于5月中旬前播种,选择基部节间很长,抽穗拔节前大于110厘米的品系29个,再从中选择成熟期株高可达160厘米以上的优良品系18个,收获BC1F5代种子;

    (7)2016年春季,海南陵水,种植BC1F5代,选择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lt;9级的优良品系11个,收获BC1F6代种子;

    (8)2016年夏季,浙江杭州,种植BC1F6代,按品质选育,选择品质可达农业部颁布的食用优质稻谷三等及以上的优良品系3个,收获BC1F7代;

    (9)2017年夏季,浙江杭州,按品系种植BC1F7代,选择高大壮杆、株型紧凑的温敏型粳稻,并兼顾抗病和品质的定型品系1个,即得鱼塘专用粳稻品种。

    本实施例选育的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系温敏型粳稻,表现高大壮杆(基部节间很长,抽穗拔节前株高113厘米,成熟期株高164厘米)、茎杆直径粗达1.3厘米,株型紧凑,分蘖角度为15度左右,表现大穗粒多(穗长平均23.6厘米,每穗平均347粒),千粒重25克,大田种植亩产700kg,在按60厘米×60厘米鱼塘种植产量约350公斤/亩。

    在筛选得到上述定型水稻后,将该定型水稻及其亲本专门种植于湖蟹塘中,进行种养结合种植,并对其籽粒中的钙、铁、锌等矿质营养元素和几种农药残留含量进行了测定,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浙稻1号、ZDJR01和定型产品的主要矿质营养和重金属含量比较

    备注:表1中各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钙:GB/T5009.92-2003;铁:GB/T5009.90-2003;锌:GB/T5009.14-2003;克百威:NY/T 761-2008丁草胺:GB/T5009.164-2003;毒死蝉:GB/T5009.145-2003;稻瘟灵:GB/T5009.155-2003。

    在有益的矿质营养成分上,定型产品中铁含量与2个亲本相仿,但可能因塘中养殖湖蟹存在蟹壳高钙元素的原因,定型产品中的钙含量显著高于2个亲本。同时,受鱼塘一直深水栽培的“逆境”胁迫,在定型产品中的锌的含量高于2个亲本。

    主要农药残留方面,2个亲本和定型产品中均未检测出克百威、丁草胺和毒死蝉农药残留;而因在当地水稻田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稻瘟病病害,2个亲本也发生严重的病害,检测出极少量的稻瘟灵农药残留,但也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规定,而定型产品未检测出稻瘟灵。

    因此,本定型水稻在进行养种结合时,不但比亲本产品生产更安全,也更有利于促进人体智力发育、骨骼发育、生长发育和营养保健元素,特别是钙和锌的天然强化,无毒且无副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鱼塘 专用 粳稻 品种 选育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鱼塘专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330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