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皮肤用创伤敷料或贴带,它包括在其一面上涂覆有 粘合弹性体的载体层。
由透水汽的塑料薄膜制成的薄的粘合性创伤敷料,例如 OpSite(英国Smith & Nephew公司)或Tegaderm(美国3M 公司),包括丙烯酸型粘合剂或性质类似的粘合剂。这样的粘合 剂在重复使用时容易将部分皮肤上层(角质层(the stratum corneum))与它们一起除掉,敷料的这种性质会造成皮肤损害。 这些粘合剂也强烈地粘附着皮肤上的毛发,因而在取下敷料时会 引起疼痛和不适。
牌号为Metipel的纱布绷带在本技术领域中也是已知的,它 是用非常柔软的粘合聚硅氧烷弹性体(硅弹性体)粘附在皮肤上 的。硅弹性体具有皮肤友好粘合性能,比上述的粘合剂对皮肤更 柔和得多,在被取下时也不会剥离掉部分角质层。使用这种敷料 的人在取掉敷料时不会经历不适或疼痛。硅弹性体的粘合性不因 敷料的去除而受损害,因此敷料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因此,如果塑料薄膜敷料用的粘合剂可用粘合特性类似于 Metipel用的硅弹性体的粘合弹性体所代替是有益的,特别是在敷 料置于敏感皮肤上时。在此有一严重的问题是,发现这种弹性体 附着在皮肤上与附着在塑料薄膜上有相同的强度,因而在试图取 掉敷料时弹性体层或其大部分有保留在皮肤上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并提供一种包括一层柔软 的粘合弹性体层的功能性薄膜敷料。
这一目的的完成是按本发明用包括在其一面上涂覆有软粘合 弹性体的载体层的皮肤用创伤敷料或贴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 体层是一叠层体,由塑料薄膜和表面结构不规则的材料组成。因 为柔软的粘合弹性体是通过表面结构不规则的材料附着在塑料薄 膜上的,弹性体比不使用表面结构不规则的材料时能更强地固定 在薄膜上,因此避免了在除去敷料时弹性体保留在皮肤上的危险。
在一最佳具体实施方案中,表面结构不规则的材料包括非织 造材料;软粘合弹性体包括聚硅氧烷弹性体。
本发明将以附图为参考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创伤敷料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示意图;
图2是测定柔软度的测试主体的说明。
图1所示的塑料薄膜创伤敷料包括塑料薄膜层1、叠层在塑 料薄膜上的非织造材料薄层2和聚硅氧烷弹性体层3。
优选的塑料薄膜是由可透水汽的聚氨酯薄膜组成的,虽然可 用其它的塑料薄膜材料。非织造材料层是用热压延的方法或其它 适合的方法使其胶合在塑料薄膜上的。弹性体层3是将聚硅氧烷 弹性体混合物从上面施于叠层1,2上得到的,非织造层面向上。 所说的混合物的量足以完全填充所说非织造材料中的纤维结构, 多余的弹性体混合物将会在叠层上面形成光滑平整的表面。施以 弹性体混合物层的叠层然后经加热直至弹性体混合物熟化形成弹 性体。因为聚硅氧烷弹性体扩展入非织造材料中纤维间的所有自 由空间,所以弹性体将有效地固定在叠层上。虽然用图说明的敷 料包括三个不同的层,但从上面所说应该得到了解,即硅弹性体 扩展通过层2的纤维结构并且向上至塑料薄膜层1。
优选的硅弹性体是德国Wacker Chemie公司制造的名为 Silgel 612的零售弹性体。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软的粘合硅弹性体。 虽然因为在创伤治疗中聚硅氧烷的性质好而优选硅弹性体,但也 可以使用有皮肤友好性的其它软粘合弹性体,诸如水凝胶或软粘 合热熔胶。
如前所述,非织造材料的纤维结构给弹性体提供了有效的固 定作用,是优选的固定层。但是其它具有不规则的表面结构的材 料,诸如细孔网状材料、松散结构织物材料、开孔低泡材料以及 相应的材料,也可给弹性体提供充分有效的固定作用。
在定义上,塑料薄膜的厚度为5-100mm,优选的固定层的 单位面积重量为5-100克/米2,优选15-25克/米2,以保证由塑 料薄膜和固定层组成的叠层有要求的柔软性。
创伤敷料当然也可以是有孔的,特别是在它包括一重叠的吸 收垫时。
敷料也可以用一些常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例如b-消毒法、 蒸汽消毒法或用环氧乙烷消毒。
用于本文中的“皮肤友好粘合”用于表征适用于本发明的软 粘合弹性体呈现的特殊粘合形式。
具有性质比较类似的不同类型的自粘胶常用于不同种类的粘 合敷料和外科膏料。这些常用胶的共同特点是,在去除粘合敷料 时它们粘附在死的皮肤细胞(角质层)的最外层,其牢固度可使 数层这种细胞从皮肤上剥离下来。现今所使用的这类胶料最常用 的是丙烯酸类型的胶料,虽然也常用热熔胶和聚异丁烯胶。在皮 肤友好胶的情况下,其穿透性(针入度) (构成柔韧度的测定方 法)在7-20mm范围,而粘合敷料常用胶的相应值低于3mm。 针入度的测定是用基于ASTM D 937和D51580的方法,做了某些 修改。所用的仪器是德国Sommer & Runge KG的针入度计PNR 10。其测试主体重62.5克,包括重15克的圆锥体并有件号18- 0122和重47.5克的圆杆并有件号18-0042。测试主体置于针入度 计中垂直于盛有测试材料的圆筒形杯的上方,圆锥体的锥顶与测 试材料的表面接触,然后让测试主体自由下落进入圆筒形杯中。5 秒钟后测定测试主体穿入测试材料中的程度。圆筒形杯的直径为 50mm,高30mm。杯中装填的测试材料高度为25mm。
本发明所用的具有皮肤友好粘合性质的软弹性体比粘合敷料 常用胶对皮肤的粘合结合力要弱得多。因此具有皮肤友好粘合性 质的弹性体在含这种弹性体的敷料被剥离或揭下时基本上不损害 角质层。尽管其粘合结合力较弱,这样的弹性体仍然能有牢固和 肯定的粘合性,即敷料自行松动的危险很小,这是由于弹性体的 柔软性使其往下流动接触皮肤,并因而提供了较宽的有效接触表 面。弹性体的柔软性也使弹性体和其载体在去除敷料时产生大量 的能量聚集,其结果对皮肤也产生比较肯定的粘合。
测定剥离效果的实验是以10名志愿受试者进行的,即测定在 敷料被揭下后敷料表面被细胞覆盖的程度。使用了4个不同类型 的膏料/敷料,它们是Duoderm、OpSite、Leukopore和一用弹 性体涂覆(200g/m2)的非织造带。具有皮肤友好粘合性质的软弹 性体是聚硅氧烷型的弹性体。将每一产品类型的3个试验样品施 用于每一受试者,置于皮肤上24小时。选择性地用甲苯胺对揭掉 的敷料表面上存在的角质层细胞进行染色,记录剥离效果。然后 测定被细胞覆盖表面的百分数。
结果明显示出下表: 膏料/敷料 剥离范围内的敷料数 <1% -10% 311% Duoderm 0/30 0/30 30/30 OpSite 0/30 0/30 30/30 Leukopore 10/30 16/30 4/30 聚硅氧烷贴带 27/30 3/30 0/30
要达到“皮肤友好粘合”,在正常皮肤的情况下粘合敷料 有最大10%的剥离效果。
因为包括皮肤友好粘合弹性体的敷料在揭下敷料时只带有很 有限的角质层细胞数,所以敷料揭下后其弹性体层的表面将是相 对无变化的。这就使得这一性质的敷料能够再使用,因为它的粘 合性未被损害到任何能察觉得到的程度。能从皮肤上拽下角质层 细胞的敷料粘合表面在敷料揭下后基本上被细胞所覆盖,这就意 味着这种性质的敷料在重复使用时将无法粘贴在皮肤上。 Duoderm、Opsite和Leukopore的粘合性损失为70-100%, 而皮肤友好粘合性敷料的粘合性损失小于10%。
为了使粘合敷料或粘合膏料的作用有效,必须使其对皮肤的 粘附力超过在正常使用中敷料或膏料受到的负荷。现已发现,在 此问题上粘合力一般要求超过0.5N(牛顿) (将25mm宽的贴带 在135°的角度从皮肤上剥离或撕下时测定的),因此敷料自行松 动的危险不是高得不能接受。优选的粘合力大于0.8N/25mm。
将贴带置于健康的受试者背部并放置24小时测定的 Duoderm、OpSite和Leukopore的粘合力分别为1.2N/25mm、 2.2N/25mm和0.8N/25mm。剥离试验中所用的聚硅氧烷贴带的皮 肤粘合强度为1.5N/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