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牙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鼾牙套.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25036.9 (22)申请日 2017.03.08 (73)专利权人 邹孟真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 (72)发明人 邹孟真 许世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李林 (51)Int.Cl. A61F 5/5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止鼾牙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鼾牙套, 具有一上颚 牙套及一下颚牙套。 该上颚牙套的咬合侧设有一 上咬合面, 且上颚牙套两端部的颊侧分别结合有。
2、 定位块, 该下颚牙套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合面, 且下颚牙套的颊侧对应于各定位块旁侧的部位, 分别结合有侧翼, 并于下颚牙套颊侧位于两侧翼 之间的部位设有一遮蔽部, 该遮蔽部往上颚牙套 方向延伸而超过下咬合面; 当上、 下颚牙套咬合 时, 该侧翼能够抵触于定位块, 以制动该下颚牙 套滑移, 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 发生下颚和舌头 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 同时该遮蔽部能够由下 颚牙套颊侧覆盖至上颚牙套颊侧, 以阻挡在该 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所形成于上、 下咬合面之间 的咬合间隙以外, 有效阻止空气进出人体口腔, 提升止鼾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07562030 U 2。
3、018.07.03 CN 207562030 U 1.一种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上颚牙套, 能够套合于人体上排牙齿周缘, 该上颚牙套底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上咬合 面; 至少二定位块, 分别结合于该上颚牙套两端部外周缘的颊侧上; 一下颚牙套, 能够套合于人体下排牙齿周缘, 该下颚牙套顶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合 面, 能够在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咬合面; 至少二侧翼, 结合于该下颚牙套外周缘的颊侧上对应于各定位块旁侧的部位, 能够在 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定位块, 以制动该下颚牙套滑移; 以及 一遮蔽部, 设于该下颚牙套颊侧上位于两侧翼之间的部位, 且遮蔽部往该上。
4、颚牙套方 向延伸而超过该下咬合面, 能够在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 由该下颚牙套的颊侧覆盖 至该上颚牙套的颊侧及上唇的至少其一, 以阻挡在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所形成于 上咬合面、 下咬合面之间的咬合间隙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遮蔽部为板片, 该板片两端分别衔接 各该侧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的顶端设有朝向该定位块弯 折的钩部, 能够在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勾持于该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遮蔽部具有一顶边、 由该顶边一侧 延伸至该下咬合面的一舌侧面、 以及由该顶边另一侧。
5、延伸至该下颚牙套颊侧的一唇侧面, 该舌侧面能够在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颚牙套的颊侧, 该顶边设有一透气 沟, 该透气沟两端分别延伸至该唇侧面及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遮蔽部具有一顶边、 由该顶边一侧延 伸至该下咬合面的一舌侧面、 以及由该顶边另一侧延伸至该下颚牙套颊侧的一唇侧面, 该 舌侧面能够在该上颚牙套、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颚牙套的颊侧, 该顶边设有一透气沟, 该透气沟两端分别延伸至该唇侧面及舌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上颚牙套的各端部与该定位块之 间设有一横向调整装置, 使该定位块能够相对该上颚牙套。
6、的端部进行滑移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上颚牙套的各端部与该定位块之间设 有一横向调整装置, 使该定位块能够相对该上颚牙套的端部进行滑移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上颚牙套的各端部与该定位块之间设 有一横向调整装置, 使该定位块能够相对该上颚牙套的端部进行滑移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横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 上颚牙套与定位块,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的导杆导引该上颚牙套、 定位块间的滑移, 凭借 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定位块改变相对于该上颚牙套端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
7、求9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 以便于利用 外部工具而驱使该螺杆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 调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 杆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 侧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562030 U 2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 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
8、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 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侧 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 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 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侧 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 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
9、螺杆 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侧 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 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 的导杆导引该下颚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侧 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 整装置, 该垂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 的导杆导引该下颚。
10、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能够使该侧 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的高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止鼾牙套, 其特征在于: 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 以便于利 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转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562030 U 3 止鼾牙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鼾牙套, 特别是涉及由上颚牙套及下颚牙套所组成的止鼾 牙套, 并涉及该上颚牙套的定位块, 以及该下颚牙套的侧翼和遮蔽部, 该侧翼与定位块能够 制动该下颚牙套滑移, 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 同时 该遮蔽部能够由下颚牙套的颊侧覆盖至。
11、上颚牙套的颊侧, 以阻止空气经由上、 下颚牙套的 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 能够有效防止在睡觉时因张开嘴唇和下颚后缩所造成的打鼾现 象。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打鼾的成因, 主要是由于躺卧睡眠时, 人体下颚于自然放松状态下, 容易往喉 咙方向滑移而压迫呼吸道, 造成影响呼吸顺畅和产生打鼾的情形。 针对此种成因, 乃有各种 对应的止鼾装置被公开, 例如美国专利第5499633号 “Anti Snor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Upper And Lower Relational Members” 发明案, 其揭示了于上颚牙套两端部 分别设有复数凸销, 并于下颚牙套两端部。
12、相对凹设有较多数目的定位孔, 并使各定位距恰 等于各凸销的间距; 应用时, 使用者可将牙齿分别套入于该上、 下颚牙套内, 并依不同上、 下 颚位置而调整该凸销插入适当对应的定位孔内, 以形成最佳的咬合状态, 而利用该定位孔 定位该凸销的结合方式, 可使该上、 下颚牙套间产生一横向滑移的挡止作用, 以有效防止下 颚的滑动情形。 现有止鼾装置另有如第1及2图所示的结构, 其系于下颚牙套3a的两侧分别 向上凸伸一锥状的鳍部4a, 并于上颚牙套1a的对应部位旁侧设有一可滑移调整的定位块 2a, 当该上、 下颚牙套1a、 3a相互咬合时, 可利用该鳍部4a边缘抵触该定位块2a, 使得上、 下 颚牙套1a。
13、、 3a之间形成一横向滑移的挡止, 以避免下颚滑移而造成打鼾的情形。 0003 然而, 上述止鼾装置凭借固定下颚来避免打鼾的作法, 并非万无一失, 仍有可能因 为个人体质上的差异而造成打鼾的情形, 由于鼾声是通过人体口腔发出, 因此使人的上唇 91与下唇92闭合, 也可产生止鼾的效果。 周知, 一般人的上、 下颚的牙齿在咬合时通常是呈 上前下后交错遮盖的状态, 使其上唇91与下唇92自然闭合; 但是, 当上、 下颚的牙齿分别配 戴前述现有止鼾装置的上、 下颚牙套1a、 3a时, 该上颚牙套1a底部咬合侧的上咬合面13a与 下颚牙套3a 顶部咬合侧的下咬合面33a在上、 下颚咬合时会相互抵触, 。
14、致使上、 下颚的牙齿 无法自然形成交错遮盖咬合, 同时该上、 下颚牙套1a、 3a位于上、 下咬合面 13a、 33a的厚度, 更使得上、 下颚的牙齿之间产生间距X, 造成上唇91与下唇 92无法自然闭合的情形; 而且, 该上、 下颚牙套1a、 3a的上、 下咬合面13a、 33a之间并非固定不动, 如果人员放松张开下颚, 该下颚牙套3a即随着下颚脱离上颚牙套1a, 使该上、 下咬合面13a、 33a之间形成一咬合间隙 8, 如此, 空气再经由该上、 下唇91、 92之间隙及咬合间隙8进出口腔内, 即容易因而产生打鼾 的现象。 0004 有鉴于此, 本新型的实用新型设计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
15、究以及实务经验, 特实用新型出一种止鼾牙套, 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7562030 U 4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鼾牙套, 能够阻挡空气经由上、 下颚牙套 在咬合时所形成的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 进而提升止鼾的效果。 0006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即在于提供一种止鼾牙套, 包 括: 0007 一上颚牙套, 可套合于人体上排牙齿周缘, 该上颚牙套底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上咬 合面; 0008 至少二定位块, 分别结合于该上颚牙套两端部外周缘的颊侧上; 0009 一下颚牙套, 可套合于人体下排牙齿周。
16、缘, 该下颚牙套顶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 合面, 能够于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咬合面; 0010 至少二侧翼, 结合于该下颚牙套外周缘的颊侧上对应于各定位块旁侧的部位, 能 够于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定位块, 以制动该下颚牙套滑移, 抑制使用者于熟睡时, 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 以及 0011 一遮蔽部, 设于该下颚牙套颊侧上位于两侧翼之间的部位, 且遮蔽部往该上颚牙 套方向延伸而超过该下咬合面, 能够于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 由该下颚牙套的颊侧覆盖至 该上颚牙套的颊侧及上唇的至少其一, 以模拟下唇阻挡在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所形成于 上、 下咬合面之间的咬合间隙以。
17、外, 并与上唇形成闭合的作用。 0012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 该遮蔽部为板片, 该板片两端分别衔接各该侧翼; 故而, 该下颚牙套的遮蔽部结构极为简易, 不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增加而影响产品竞争力。 0013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 该侧翼的顶端设有朝向该定位块弯折的钩部, 能够于该 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勾持于该定位块, 以稳固结合定位该上、 下颚牙套, 且不易松脱, 可有效 防止下颚的滑移。 0014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 该遮蔽部具有一顶边、 由该顶边一侧延伸至该下咬合面 的一舌侧面, 以及由该顶边另一侧延伸至该下颚牙套颊侧的一唇侧面, 该舌侧面能够于该 上、 下颚牙套咬合时抵触该上颚牙套。
18、的颊侧, 该顶边设有一透气沟, 两端分别延伸至该唇侧 面及舌侧面; 如此, 如果使用者因鼻塞等症状而无法以鼻孔呼吸时, 即可凭借该透气沟进行 呼吸, 由于该透气沟是设在遮蔽部顶边的微小孔洞, 透气量有限, 因此在可供人呼吸的前提 下, 也能够抑制或减低鼾声的产生。 0015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 该上颚牙套的各端部与该定位块之间设有一横向调整装 置, 使该定位块可相对该上颚牙套的端部进行滑移调节。 该横向调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 螺合该上颚牙套与定位块,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的导杆导引该上颚牙套、 定位块间的滑 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可使该定位块改变相对于该上颚牙套端部的。
19、位 置。 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 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该螺杆转动。 如此, 该横向调整 装置可因应人体的嘴形而调整上、 下颚咬合时的前、 后位置及间隙。 0016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 该侧翼与下颚牙套之间设有一垂向调整装置, 该垂向调 整装置是以至少一螺杆螺合该下颚牙套与侧翼, 且以至少一平行该螺杆的导杆导引该下颚 牙套、 侧翼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的旋转, 配合导杆的导滑, 可使该侧翼改变相对于下颚牙 套的高度。 该螺杆中段设有一调整帽, 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转动。 如此, 该垂向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7562030 U 5 调整装置可自由调整该侧翼和钩部。
20、的高度。 0017 凭借上述结构, 在该上、 下颚牙套咬合期间, 该遮蔽部能够同时遮盖在该上、 下颚 牙套的颊侧、 上咬合面、 下咬合面和咬合间隙以外, 令人体上唇的口腔内壁贴触在该遮蔽部 上, 且令人体下唇的口腔内壁贴触在该下颚牙套的颊侧, 使得该上、 下唇的口腔内壁与遮蔽 部、 下颚牙套颊侧之间形成气密状态, 以阻止空气经由该咬合间隙进出人体口腔, 并且使得 吞咽口水更加容易。 据此, 改善现有止鼾装置的咬合间隙使空气进出人体口腔而造成打鼾 的缺失。 0018 为能明确且充分揭示本实用新型, 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 以详细说明其具体 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现有止鼾牙。
21、套的组合外观图。 0020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0022 图4为图3的调整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3的组合外观图。 0024 图6为图3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0025 图7为图6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6 图8为图5的另一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 0027 图9为图3的又一可行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0028 图10为图9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1、 1a-上颚牙套; 101、 102、 301、 302-端部; 103、 303颊侧; 11、 31-牙 槽; 12、 32-基座; 1。
22、3、 13a-上咬合面; 2、 2a-定位块; 3、 3a-下颚牙套; 33、 33a-下咬合面; 4-侧 翼; 4a-鳍部; 41-钩部; 5-横向调整装置; 51、 71-导杆; 52、 72-调整帽; 53、 73-螺杆; 6-遮蔽 部; 61-顶边; 62-舌侧面; 63- 唇侧面; 64-透气沟; 7-垂向调整装置; 8-咬合间隙; 9-牙齿; 91-上唇; 92-下唇; X-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3至图5, 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式, 由上述图式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止鼾牙套, 包括一上颚牙套1、 至少二定位块2、 一下颚牙套 3及至少二侧翼4的 组合结构。
23、。 该上、 下颚牙套1、 3分别具有符合人体上、 下牙床弯曲的弧度, 该上颚牙套1具有 两端部101、 102, 以及位于两端部101、 102之间外周缘的一颊侧103, 且上颚牙套1的顶部设 有一牙槽11, 并于上颚牙套1底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上咬合面13。 0031 该上颚牙套1的两端部101、 102的颊侧103上分别设有一外凸的基座12, 各定位块2 分别设置于该基座12旁侧, 该基座12与定位块12之间设有一横向调整装置5; 具体来说, 该 横向调整装置5由复数平行延伸的螺杆53和导杆51 所组成, 该螺杆53的两端部分别螺合于 该定位块2及基座12, 且螺杆53中段设有一调整帽52, 。
24、该调整帽52周缘具凹孔, 以便于利用 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 53转动, 所述导杆51能够对该定位块2形成一滑移的导引, 使该定位 块2于上颚牙套1端部101、 102的颊侧103产生一稳定的位置变化。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7562030 U 6 0032 该下颚牙套3具有两端部301、 302, 以及位于两端部301、 302之间外周缘的一颊侧 303, 且下颚牙套3的底部设有一牙槽31, 并在下颚牙套3顶部的咬合侧设有一下咬合面33, 该下咬合面33能够于该上、 下颚牙套1、 3咬合时抵触该上咬合面13, 该侧翼4结合于该下颚 牙套3的颊侧303上对应于各定位块 2旁侧的部位。
25、。 0033 图中并显示了,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 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上位于两侧翼4之间的 部位设有一遮蔽部6, 该遮蔽部6往上颚牙套1方向延伸而超过该下颚牙套3的下咬合面33 (如图7所示), 能够模拟人体下唇; 详细来说, 该遮蔽部6具有一顶边61、 由该顶边61内侧延 伸至该下咬合面33的一舌侧面62, 以及由该顶边61外侧延伸至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的一 唇侧面63; 在较佳的考虑中, 该遮蔽部6可为板片, 该板片两端分别衔接各侧翼4, 因此该遮 蔽部6结构极为简易, 不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增加而影响产品竞争力。 0034 请参阅图6及图7, 于实际应用时, 使用者的上、 下颚的牙齿。
26、9可分别套入该上、 下颚 牙套1、 3的牙槽11、 31内, 当该上、 下颚牙套1、 3相互咬合时, 该下颚牙套3的侧翼4能够抵触 在该上颚牙套1的定位块2上, 以制动该下颚牙套3往使用者口腔内横向滑移, 抑制使用者于 熟睡时, 发生下颚和舌头向喉咙方向滑动的情形, 使得该上、 下颚牙套1、 3保持咬合的定位, 以防止因为下颚滑动而造成的打鼾情况; 同时, 该遮蔽部6的舌侧面62能够抵触该上颚牙套 1的颊侧103, 使得该遮蔽部6由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覆盖至该上颚牙套1 的颊侧103及/ 或上唇91, 以模拟下唇阻挡在该上、 下咬合面13、 33之间的咬合间隙8以外(如图7所示), 并 与。
27、上唇91形成闭合的作用, 促使遮蔽部6同时遮盖在该上、 下颚牙套1、 3的颊侧103、 303、 上 咬合面13、 下咬合面33和咬合间隙8以外, 此时使用者上唇91的口腔内壁能够贴触在该遮蔽 部6的顶边61 或唇侧面63, 且使用者下唇92的口腔内壁能够贴触在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 303, 使得该上、 下唇91、 92的口腔内壁与遮蔽部6、 下颚牙套3颊侧303之间形成气密状态, 以 阻挡空气经由该咬合间隙8进出人体口腔, 并且使得吞咽口水更加容易, 进而提升止鼾的效 果。 据此, 改善现有止鼾装置的咬合间隙使空气进出人体口腔而造成打鼾的缺失。 0035 此外, 当下颚牙套3的遮蔽部6舌侧面6。
28、2抵触该上颚牙套1的颊侧103时, 可凭借上 颚牙套1的颊侧103止挡下颚牙套3的遮蔽部6, 以制动该下颚牙套3 往使用者口腔内滑移, 也可防止因为下颚滑动而造成的打鼾情形。 0036 可了解的是, 在配戴该上、 下颚牙套1、 3时, 由于不同使用者的嘴形会产生下颚前、 后位置上的差异, 容易造成该下颚牙套3、 侧翼4、 遮蔽部6与上颚牙套1、 定位块2之间产生相 对位置差异; 此时, 可凭借该横向调整装置5改变定位块2于上颚牙套1颊侧103的水平位置, 以配合该下颚牙套3的位置变化, 便于该侧翼4抵触在该定位块2上, 更有利于该遮蔽部6覆 盖至在该上颚牙套1 的颊侧103及/或上唇91。 0。
29、037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侧翼4的顶端也可设有朝向该定位块2弯折的钩部41。 由 于一般人于睡眠状态下, 会不自主的产生嘴部的张合、 咀嚼等动作, 致使其上、 下颚牙套之 间极易产生松脱, 造成下颚滑移, 而影响其实际的止鼾效果。 因此, 可凭借该侧翼4顶端的钩 部41, 于该上、 下颚牙套1、 3咬合时勾持在该定位块2上, 以稳固结合和定位该上、 下颚牙套 1、 3; 如此一来, 当使用者于睡眠状态下所发生不自主的嘴部张合、 咀嚼动作, 也不易使该侧 翼4和钩部41脱离该定位块2。 如此, 可有效防止该上、 下颚牙套1、 3于一般正常使用状态下 松脱致使下颚滑动而造成打鼾的情形。 00。
30、38 请参阅图8,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下颚牙套3的颊侧303对应于各定位块2旁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7562030 U 7 侧的部位设有一外凸的基部32, 该侧翼4底端与下颚牙套3的基部32 顶侧之间设有一垂向 调整装置7, 该垂向调整装置7是以至少一螺杆73螺合该下颚牙套3基部32与侧翼4, 且以至 少一平行该螺杆73的导杆71导引该下颚牙套3基部32、 侧翼4间的滑移, 凭借该螺杆73的旋 转, 配合导杆71的导滑, 可使该侧翼4改变相对于下颚牙套3基部32的高度, 该螺杆73中段则 设有一调整帽72, 该调整帽72周缘具凹孔, 以便于利用外部工具而驱使螺杆73转。
31、动。 如此, 该垂向调整装置7具有可自由调整侧翼4的钩部41高度的功能, 以满足该上、 下颚牙套1、 3咬 合时的不同间隙需求场合。 0039 请参阅图9及图10, 在又一可行的实施例中, 该遮蔽部6的顶边61设有一透气沟64, 该透气沟64两端分别延伸至该遮蔽部6的唇侧面63及舌侧面62。 如此, 如果使用者因鼻塞等 症状而无法以鼻孔呼吸时, 即可凭借该透气沟64进行呼吸, 由于该透气沟64是设在遮蔽部6 顶边61的微小孔洞, 透气量有限, 因此在可供人呼吸的前提下, 也能够减低或抑制鼾声的产 生。 0040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
32、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 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7562030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9 CN 207562030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10 CN 207562030 U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1 CN 207562030 U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2 CN 207562030 U 12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3 CN 207562030 U 13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4 CN 207562030 U 14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5 CN 207562030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