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保护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留置针保护套.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67648.4 (22)申请日 2017.03.20 (73)专利权人 杨波 地址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中 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 一病区 (72)发明人 杨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郭立中 (51)Int.Cl. A61M 5/15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该留置 针保护套包括套体, 所述套体由防水材。
2、料制成, 所述套体的端部设有环状松紧条, 所述套体上设 有开口, 所述留置针保护套还包括与开口相匹配 的防护罩, 防护罩底部开口, 所述防护罩固定在 套体上的开口处, 所述防护罩由透明硬质材料制 成。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保护套结构简单, 使用 方便, 只需直接套住留置针穿刺部位即可, 不影 响穿戴者的正常活动; 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防 磕碰性能, 防护罩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磕碰 导致留置针的移位,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同时降 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520410 U 2018.06.22 CN 207520410 U 1.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包。
3、括套体, 所述套体由防水材料制成, 所述套体的端部设有环状 松紧条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体上设有开口, 所述留置针保护套还包括与开口相匹配的 防护罩 (4) , 防护罩 (4) 的底部开口, 所述防护罩 (4) 固定在套体上的开口处, 所述防护罩 (4) 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 (4) 包括顶板 (401) 和 侧板 (402) , 所述顶板 (401) 和侧板 (402) 围成容纳留置针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 (401) 固定于套体上, 所 述侧板 (402) 向下伸。
4、入套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 (401) 为弧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体为圆筒状, 套 体的两端均设有环状松紧条 (2) 。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体为 “手套” 状。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松紧条 (2) 与 人体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水密封贴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20410 U 2 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保。
5、护套。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输液理念的更新, 目前, 临床上使用留置针的频率越来越高, 留置针的使用能 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 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绪, 便于临 床用药, 急、 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 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减少患者疼痛, 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 床广泛应用。 留置针应用技术日趋成熟, 但均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 即患者在沐浴或洗漱 时很不方便, 穿刺部位容易被水渗湿, 增加感染机会。 目前, 临床上的处理方式大多是使用 保鲜膜包裹, 这样不能有效的保护穿刺部位, 患者沐浴时往往无法避免对留置针部位产生 磕碰, 容易导致留置针移位, 影响下次使用, 甚至需。
6、要重新穿刺, 增大了患者的痛苦, 也给患 者带来了麻烦, 患者依然无法安心进行沐浴等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 舒适度高、 防水性能良好 且防磕碰的留置针保护套, 为患者带来便利, 并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寿命, 减低医护人员的工 作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包括套体, 所述套体由防水材料制 成, 所述套体的端部设有环状松紧条, 所述套体上设有开口, 所述留置针保护套还包括与开 口相匹配的防护罩, 防护罩的底部开口, 所述防护罩固定在套体上的开口处, 防护罩所述防 护罩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0005 采用这。
7、样的结构设计, 在环状松紧条和防水套体的配合作用下, 患者穿戴该留置 针保护套后, 水无法渗入套体内, 从而起到防水作用; 套体上设置开口, 开口处固定透明防 护罩, 留置针一般穿刺在患者手背或手臂上的主静脉血管上, 穿戴该留置针保护套后, 留置 针被隐藏在防护罩下, 防止留置针受外力影响而移位, 同时, 防护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可以 实时观测留置针穿刺部位的状况, 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防护罩包括顶板和侧板, 所述顶板和侧板围成容纳留置针的空间。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顶板固定于套体上, 所述侧板向下伸入套体内。 0008 这样, 顶板与套体形成一体, 侧板向下。
8、伸入套体, 侧板、 顶板围成一个较为固定的 空间, 患者穿戴该留置针保护套后, 留置针置于该固定空间内, 防止手臂或手背部位受磕碰 时, 留置针受到磕碰, 从而保护留置针。 0009 优选地, 所述顶板为弧形板, 将顶板设计成与手背或手臂相匹配的弧形板, 提升顶 板的防碰能力, 且符合人体工程学。 0010 优选地, 所述套体为圆筒状, 套体的两端均设有环状松紧条, 套体为圆筒状的留置 针保护套适用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臂上的情况, 将套体设计成圆筒状, 穿戴时, 只需将穿刺部 位套住即可, 无需套住额外的部位, 方便患者正常活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20410 U 3 00。
9、11 优选地, 所述套体为 “手套” 状, 套体为 “手套” 状的留置针保护套适用于穿刺部位 位于手背上的情况, 设计成手套式, 方便、 易用, 不妨碍手掌的正常活动。 0012 优选地, 所述环状松紧条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水密封贴条, 防水密封贴条和 环状松紧条协同作用, 进一步提高留置针保护套的防水性能。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保护套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只需直接套住留置针穿刺部位 即可, 不影响穿戴者的正常活动; 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防磕碰性能, 防护罩的设置可以有 效避免意外磕碰导致留置针的移位,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
10、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将参考附图1至附图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叙述方便, 下文中如出现 “上” 、“下” 、“左” 、“右” 字样, 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 下。
11、、 左、 右方向一致, 并 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 该留置 针保护套, 包括圆筒状第一套体3, 所述第一套体3由防水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套体3的两端 均设有环状松紧条2, 所述第一套体3上设有开口, 所述留置针保护套还包括与开口相匹配 的防护罩4, 所述防护罩4固定在第一套体3上的开口处, 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由透明硬质材 料制成。 0021 其中, 防护罩4包括1块顶板401和3块侧板402, 顶板401和侧板402围成容纳留置针 的空间 (见图2) , 顶板401固定于第一套体3上, 与第一套体3一体连接, 形成。
12、一个整体, 侧板 402向下伸入第一套体3内, 顶板401为弧形板, 防护罩4靠近第一套体3穿戴端的一侧开口, 以方便穿戴, 防护罩4远离第一套体3穿戴端的一侧设有侧板, 以增大防护罩4的稳定性。 0022 本实施方式中套体为圆筒状, 套体的两端均设有环状松紧条, 适用于穿刺部位位 于手臂上的情况, 将套体设计成圆筒状, 穿戴时, 只需将穿刺部位套住即可, 无需套住额外 的部位, 方便患者正常活动。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 该留置 针保护套, 包括 “手套” 状第二套体1, 所述 “手套” 状第二套体1由防水材料制成, 所述 “手套” 状。
13、第二套体1的端部设有环状松紧条2, 所述 “手套” 状第二套体1上设有开口, 所述留置针保 护套还包括与开口相匹配的防护罩4, 所述防护罩4固定在 “手套” 状第二套体1上的开口处, 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0024 其中, 防护罩4包括顶板401和侧板402, 顶板401和侧板402围成容纳留置针的空 间, 顶板401固定于 “手套” 状第二套体1上, 与 “手套” 状第二套体1形成一整体, 侧板402向下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20410 U 4 伸入 “手套” 状第二套体1内, 顶板401为弧形板 (见图4和图5) , 防护罩4靠近套体端部的一侧 开。
14、口; 穿戴后, 留置针被保护在防护罩内; 环状松紧条2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水密封贴 条 (图中未示出) 。 0025 本实施方式的套体为 “手套” 状, 适用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背上的情况, 设计成手套 式, 穿戴方便、 易用, 且不妨碍手掌的正常活动。 0026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2041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520410 U 6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52041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