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化油器.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6417723
  • 上传时间:2019-07-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7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96048.7

    申请日:

    2014.03.14

    公开号:

    CN104061090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5/12申请日:20140314|||公开

    IPC分类号:

    F02M5/12

    主分类号:

    F02M5/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京浜

    发明人:

    赤羽根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3.03.19 JP 2013-05678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油器,无需增大浮子室的直径就能够有效抑制浮子室的燃料油面的波动。浮子(7)形成为围绕燃料凸台(1a)且在枢轴(9)侧敞开的优弧状,在该浮子(7)上形成有从该浮子(7)的下方外周缘向下方突出的圆弧状的上部纵肋(23),另一方面,在浮子室体(5)上形成有圆弧状的下部纵肋(25),该下部纵肋(25)从该浮子室体(5)的底部向浮子(7)的下表面立起,并且配置在上部纵肋(23)的内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化油器,所述化油器具备:化油器主体(1),其具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道(2);和浮子室体(5),其与该化油器主体(1)的下端面接合,并在与该化油器主体(1)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浮子室(4),化油器主体(1)具有燃料凸台(1a),该燃料凸台(1a)对在进气道(2)开口的主喷头(15)进行保持,并且突出到浮子室(4)内,在浮子室(4)中收纳有浮子(7),该浮子(7)经枢轴(9)以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化油器主体(1),使开闭燃料流入孔(11)的浮阀(10)进行动作而将浮子室(4)的燃料油面(Fa)控制为固定,
    所述化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7)形成为围绕所述燃料凸台(1a)且在所述枢轴(9)侧敞开的优弧状,在该浮子(7)上形成有从该浮子(7)的下方外周缘向下方突出的圆弧状的上部纵肋(23),另一方面,在浮子室体(5)上形成有圆弧状的下部纵肋(25),该下部纵肋(25)从该浮子室体(5)的底部朝向所述浮子(7)的下表面立起,并且配置在所述上部纵肋(23)的内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浮子(7)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多条横肋(2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
    在化油器主体(1)上凹陷设置有环状的上部空间(30),该上部空间(30)使浮子室(4)向上方扩大而允许浮子(7)上升到关闭浮阀(10)的水平位置以上,并且,在化油器主体(1)上设置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外侧回油部(31),该外侧回油部(31)面对该上部空间(30)的外周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凸台(1a)上设置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内侧回油部(32),所述内侧回油部(32)面对所述上部空间(30)的内周侧。

    说明书

    说明书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油器的改良,该化油器具备:化油器主体,其具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道;和浮子室体,其与该化油器主体的下端面接合,并在与该化油器主体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浮子室,化油器主体具有燃料凸台,该燃料凸台对在进气道开口的主喷头进行保持,并且突出到浮子室内,在浮子室中收纳有浮子,该浮子经枢轴以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化油器主体,使开闭燃料流入孔的浮阀进行动作,从而将浮子室的燃料油面控制为固定。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公知这样的化油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7164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化油器:在浮子室的内壁突出设置有围绕浮子的波动防止板,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构,为了避免波动防止板与浮子的干涉,需要使浮子室形成为较大的直径,从而会导致化油器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大浮子室的直径就能够有效抑制浮子室的燃料油面的波动的所述化油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化油器,该化油器具备:化油器主体,其具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道;和浮子室体,其与该化油器主体的下端面接合,并在与该化油器主体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浮子室,化油器主体具有燃料凸台,该燃料凸台对在进气道开口的主喷头进行保持,并且突出到浮子室内,在浮子室中收纳有浮子,该浮子经枢轴以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化油器主体,使开闭燃料流入孔的浮阀进行动作而将浮子室的燃料油面控制为固定,所述化油器的第1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形成为围绕所述燃料凸台且在所述枢轴侧敞开的优弧状,在该浮子上形成有从该浮子的下方外周缘 向下方突出的圆弧状的上部纵肋,另一方面,在浮子室体上形成有圆弧状的下部纵肋,该下部纵肋从该浮子室体的底部朝向所述浮子的下表面立起,并且配置在所述上部纵肋的内侧。并且,所述下部纵肋对应于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前侧下部纵肋25。
    另外,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在第1特征的基础上,在所述浮子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多条横肋。
    另外,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特征的基础上,在化油器主体上凹陷设置有环状的上部空间,该上部空间使浮子室向上方扩大而允许浮子上升到关闭浮阀的水平位置以上,并且,在化油器主体上设置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外侧回油部,该外侧回油部面对该上部空间的外周侧。
    另外,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于,在第3特征的基础上,在所述燃料凸台上设置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内侧回油部,所述内侧回油部面对所述上部空间的内周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当随着车辆的加速和减速运转或侧倾运转而使得浮子室内的积存燃料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时,在浮子的下方,浮子的下表面的圆弧状的上部纵肋与浮子室体的在上部纵肋的内侧排列的圆弧状的前侧下部纵肋协作来约束燃料的流动,由此能够阻碍燃料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与燃料的移动相伴随的燃料油面的波动,由此,能够抑制因燃料油面的波动所引起的浮子的剧烈晃动,能够防止浮阀的无用的开闭,从而能够实现燃料油面的稳定化。而且,由于上部纵肋和下部纵肋都配设在浮子的下方,因此能够实现浮子和浮子室体的同心接近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圆形截面的浮子室体的紧凑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浮子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而上下振动的情况下,在浮子的内、外周面上形成的多条横肋承受燃料的阻力,由此,浮子的上下振动衰减,从而能够抑制由浮子的无用的升降所导致的浮阀的无用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当随着燃料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而使得燃料欲朝向上部空间沿浮子室的内周面上窜时,在化油器主体上形成的向下的阶梯状的外侧回油部能够抑制燃料朝向上部空间上窜,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燃料朝向上部空间上窜所引起的燃料油面的波动,从而能够抑制因燃料油面的波动所引起的浮子的剧烈晃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当燃料欲朝向上部空间沿燃料凸台的外周面上窜时,在燃料凸台上形成的向下的阶梯状的内侧回油部能够抑制燃料朝向上部空间上窜,能够 有效地抑制因燃料朝向上部空间上窜所引起的燃料油面的波动,从而能够抑制因燃料油面的波动所引起的浮子的剧烈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化油器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浮子室体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C:化油器;
    F:燃料;
    Fa:燃料油面;
    1:化油器主体;
    2:进气道;
    4:浮子室;
    5:浮子室体;
    7:浮子;
    9:枢轴;
    10:浮阀;
    11:燃料流入孔;
    15:主喷头;
    23:上部纵肋;
    24:横肋;
    25:下部纵肋(前侧下部纵肋);
    30:上部空间;
    31:外侧回油部;
    32:内侧回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和图2中,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化油器C具备:化油器主体1,其具有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的水平方向的进气道2;和浮子室体5,其隔着O型圈3与该化油器主体1的下端面接合,从而在与该化油器主体1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浮子室4。浮子室体5通过螺栓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紧固于化油器主体1。以下,在化油器C中,将进气道2的下游侧(发动机侧)称作前侧,将进气道2的上游侧称作后侧。
    化油器主体1一体地具有燃料凸台1a,该燃料凸台1a从化油器主体1的下表面中心部突出至浮子室4内,中空的浮子7以围绕该燃料凸台1a且后侧敞开的优弧状收纳于浮子室4,固定安装于该浮子7的后部的支承板8经枢轴9以能够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浮子室体5,在支承板8上连接有浮阀10,该浮阀10借助于支承板8的上下摆动来开闭化油器主体1的燃料流入孔11。在燃料流入孔11上连接有从燃料箱伸出的燃料导管,从而使得燃料能够流入。
    并且,浮子7在其水平位置关闭浮阀10,当浮子7从其水平位置下降时,打开浮阀10,通过基于这样的浮阀10所实现的燃料流入孔11的开闭,在浮子室4中一直贮存有形成一定水平的燃料油面Fa的燃料F。在浮阀10中内置有弹簧,该弹簧允许浮子7上升到水平位置以上,并缓和对浮阀10的冲击。
    在所述燃料凸台1a上排列设置有主喷嘴13和慢速喷嘴14,主喷嘴13和慢速喷嘴14分别在燃料油面Fa下开口,在主喷嘴13上连接有在进气道2开口的主喷头15,通过主喷嘴13计量后的燃料从主喷头15喷出,在慢速喷嘴14上连接有慢速喷头16,该慢速喷头16在比主喷头15靠下游侧的进气道2开口,通过慢速喷嘴14计量后的燃料从慢速喷头16喷出。
    在化油器主体1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进气道2的上方延伸的阀筒17,从上方开闭(升降)进气道2的活塞型的节气门18滑动自如地收纳于该阀筒17,在该节气门18的中心部附设有针型阀19,该针型阀19插入主喷头15内,且与节气门18一起升降。因此,主喷头15在节气门18的中心部的正下方开口,慢速喷头16在节气门18的下游侧缘部附近开口。另外,在节气门18上连接有用于节气门18的开闭操作的节气门拉索20。在比节气门18靠上游侧的进气道2中设有蝶形的阻风门21。
    在所述优弧状的浮子7上一体地形成有圆弧状的上部纵肋23和上下多条(在图示例中为2条)横肋24、24,所述上部纵肋23从浮子7的下方外周缘向下突出,所 述横肋24、24从浮子7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突出。其中的一条横肋24由凸缘构成,所述凸缘从上下分割而成型的浮子7的接合面突出。
    如图1~图3所示,浮子室体5形成为圆形截面,浮子室体5的内周面和浮子7的外周面配置成同心。在该浮子室体5的底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圆弧状的前侧下部纵肋25和圆弧状的后侧下部纵肋26,所述前侧下部纵肋25朝向浮子7的下表面立起,并且配置在所述上部纵肋23的内侧,所述后侧下部纵肋26朝向浮子7的支承板8立起,并且沿着浮子室体5的内周面的后侧半周延伸。另外,在浮子室体5上一体地形成有3个半径方向纵肋27、27...,这些半径方向纵肋从浮子室体5的底部立起,并且从前内侧面和左右内侧面呈平板状突出。
    如图1所示,在化油器主体1的下表面上凹陷设置有环状的上部空间30,该上部空间30使得浮子室4向上方扩大,该上部空间30允许浮子7上升到水平位置以上,该上升如前述那样由用于缓和对闭阀状态的浮阀10的冲击的弹簧的变形所引起。
    在化油器主体1上形成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外侧回油部31,该外侧回油部31面对化油器主体1的上部空间30的外周侧。另外,在所述燃料凸台1a上形成有向下的阶梯状的内侧回油部32,该内侧回油部32面对上部空间30的内周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浮子室体5的底壁上,与燃料凸台1a相邻地立起设置有用于排出过剩燃料的溢流管35,在与溢流管35的下端连接的燃料排出通道36上连接有排泄管37。另外,将浮子室4的底部与燃料排出通道36连通的排泄孔38设置于浮子室体5,该排泄孔38平常被螺纹安装于浮子室体5的排泄螺栓39封闭。
    接下来,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随着机动二轮车的加速和减速运转或侧倾运转而使得浮子室4内的积存燃料F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时,在浮子7的下方,浮子7的下表面的圆弧状的上部纵肋23与浮子室体5的在上部纵肋23的内侧排列的圆弧状的前侧下部纵肋25协作来约束燃料F的流动,从而阻碍燃料F移动。而且,浮子室体5的圆弧状的后侧下部纵肋26和半径方向纵肋27、27...也阻碍燃料F移动。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与燃料F的移动相伴随的燃料油面Fa的波动。因此,能够抑制因燃料油面Fa的波动所引起的浮子7的剧烈晃动,能够防止浮阀10的无用的开闭,从而能够实现燃料油面Fa的稳定化。
    而且,由于上部纵肋23、前侧下部纵肋25、后侧下部纵肋26和半径方向纵肋 27、27...都配设在浮子7的下方,因此能够实现浮子7和浮子室体5的同心状的接近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圆形截面的浮子室体5的紧凑化。
    另外,在浮子室体5的底部,前侧下部纵肋25、后侧下部纵肋26和半径方向纵肋27、27...相互分开,因此,在维修时,能够在卸下排泄螺栓39而从排泄孔38抽出浮子室4的燃料F时防止浮子室4内的燃料残留。
    另外,当随着燃料F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而使得燃料F欲朝向上部空间30沿浮子室4的内周面上窜时,在化油器主体1上形成的向下的阶梯状的外侧回油部31能够抑制燃料F朝向上部空间30上窜。另外,当燃料F欲朝向上部空间30沿燃料凸台1a的外周面上窜时,在燃料凸台1a上形成的向下的阶梯状的内侧回油部32能够抑制燃料F朝向上部空间30上窜。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燃料F朝向上部空间30上窜所引起的燃料油面Fa的波动。因此能够抑制因燃料油面Fa的波动所引起的浮子7的剧烈晃动。
    另外,在浮子7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而上下振动的情况下,在浮子7的内、外周面上形成的多条横肋24、24承受燃料F的阻力,由此,浮子7的上下振动衰减,从而能够抑制由浮子7的无用的升降所导致的浮阀10的无用的开闭。
    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定,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关 键  词:
    化油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油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177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