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6406059
  • 上传时间:2019-06-0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18.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93008.5

    申请日:

    2015.10.19

    公开号:

    CN105179981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日:20151019|||公开

    IPC分类号:

    F21S2/00; F21V8/00; F21V17/00; F21V7/04

    主分类号:

    F21S2/00

    申请人: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智; 薛银艳; 杨阳; 杨智; 许业顺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新蚌埠路与龙子湖路交叉口6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代理人:

    申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该导光板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和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壁上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的容纳空间。本发明应用于中小尺寸显示装置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和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壁上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的容纳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背光源的一面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相平。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纵截面为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为1.3mm~1.6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厚度为0.35mm~0.4mm。

    6.  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出的侧壁。

    7.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和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其中,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侧壁构成的容纳空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胶带,所述反射胶带至少覆盖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背光源的一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胶带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与所述光学膜片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面相平。

    10.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设置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具体地,如图1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灯条2’、反射片3’、导光板4’、反射胶带5’和光学膜片6’,其中,背板1’用于承载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其他结构,反射胶带5’用于将射向其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4’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支撑显示面板、保护灯条2’,以及提供合适的位置用于贴附反射胶带5’,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板1’包括主体部分11’和自主体部分11’的与灯条2’对应的一侧向内延伸出的弯折部分12’,弯折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围成U型弯折结构。其中,弯折部分12’用于支撑显示面板、保护灯条2’,并且可以将反射胶带5’贴附在弯折部分12’上。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背板1’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反射胶带5’贴附于弯折部分12’朝向主体部分11’的一侧,再将灯条2’贴附于主体部分11’朝向弯折部分12’的一侧,最后依次组装反射片3’、导光板4’和光学膜片6’。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弯折部分12’的长度通常较大(例如3.5-5.3mm),弯折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之间的距离较小(例如0.86-1.32mm)因此,上述贴附反射胶带5’及灯条2’的操作较困难,易造成反射胶带5’或灯条2’贴附不良,进而对后续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的组装造成影响,严重影响侧入式背 光模组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于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和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一侧壁上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由于该导光板包括的延伸部和导光板本体的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的容纳空间,从而使得当该导光板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背光源可以放置于该容纳空间中,进而使得延伸部即可起到支撑显示面板、保护背光源,以及提供合适的位置用于贴附反射胶带的作用,因此,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背板无需设置弯折部分,进而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和以上所述的导光板相匹配,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出的侧壁。由于该背板不包括弯折部分,进而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光学膜片,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和背板,其中,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侧壁 构成的容纳空间内。由于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和背板,因此,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简单,显示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和背光源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板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板;11—导光板本体;12—延伸部;
    2—背光源;3—反射胶带;4—背板;
    41—底板;42—侧壁;5—光学膜片;
    6—反射片;7—口子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该导光板1包括导光板本体11和位于导光板本体11一侧壁上且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2。
    如图3所示,延伸部12和导光板本体11的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2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导光板本体11和延伸部12一体成型。导光板1的材质可以为PC(聚碳酸酯)或者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具体地,当将该导光板1应用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如图4所示,导光板1的延伸部12能够很好的保护位于其下方的背光源2,且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还可以将反射胶带3直接贴附于延伸部12的远离背光源2的一面上,进一步地,在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中,显示面板也可以直接放置于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远离背光源2的一面上,从而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背板4无需设置弯折部分,进而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如图3所示,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远离背光源2的一面与导光板本体11的出光面相平,此时导光板1的整个正面(即用户在观看显示装置时,导光板1面向用户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反射胶带3的贴附更容易,且侧入式背光模组对显示面板的支撑效果更好。此时,反射胶带3可以适当贴附住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的边缘区域A(该边缘区域 A为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上未贴附光学膜片的区域),以将射出该边缘区域A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进而使该部分光线从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的中心区域射出,进一步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线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对导光板1中的延伸部12的靠近背光源2的一面进行限定,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延伸部12的靠近背光源2的一面也为水平面,或者,延伸部12的靠近背光源2的一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台阶面或者斜面等。其中,延伸部12的靠近背光源2的一面也为水平面时,导光板1的结构最为简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延伸部12的靠近背光源2的一面也为水平面,即延伸部12的纵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背光源2的出光面与背板4之间的垂直距离设定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宽度W,以使延伸部12能够尽可能的保护位于其下方的背光源2,并为反射胶带3提供最大的贴附空间,以及最大程度的支撑显示面板。示例性地,延伸部12的宽度W为1.3mm~1.6mm。
    可选地,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光板1的材质为PC或者PMMA,由于PC或者PMMA均具有较高的硬度,而现有技术中的背板的材质通常为铝,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厚度只要与现有技术中的背板的厚度相近或者更薄即可具有和现有技术中的背板相近或者相同的支撑强度。示例性地,当现有技术中的背板的厚度为0.37mm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延伸部12的厚度D为0.35mm~0.4mm,优选为0.37mm,以使应用该导光板1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尺寸与现有技术相当,进而无需对显示装置中的其他结构的尺寸进行改变。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宽度 W和厚度D进行相应的设定,例如根据显示装置的尺寸和型号等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上所述的导光板1,由于该导光板1包括的延伸部12,且延伸部12和导光板本体11的侧壁构成一个可容纳背光源2的容纳空间,从而使得当该导光板1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背光源2可以放置于该容纳空间中,进而使得延伸部12即可起到支撑显示面板、保护背光源2,以及提供合适的位置用于贴附反射胶带3的作用,因此,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背板4无需设置弯折部分,进而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另外,在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中的不良品拆解维修过程中,不良品拆解困难,且背板1’上的弯折部分12’还容易变形,会对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1具有上述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背板4无需设置弯折部分,进而使得不良品拆解容易,且背板4不会变形,不会对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导光板相匹配的背板,如图5所示,该背板4包括底板41和自底板41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出的侧壁42。示例性地,背板4的材质为铝。由于该背板4不包括弯折部分,进而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1、背光源2、背板4和光学膜片5,其 中,背光源2位于背板4的底板41上,导光板1和光学膜片5依次层叠设置于底板41上,且背光源2位于导光板1的延伸部12和导光板本体11的侧壁构成的容纳空间内。由于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光板1和背板4,因此,能够降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示例性地,光学膜片5包括扩散片和棱镜膜等。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胶带3,其中,反射胶带3至少覆盖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远离背光源2的一面,进而能够将射向延伸部12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4’,并从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中射出,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如上所述,反射胶带3可以适当贴附住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的边缘区域A(该边缘区域A为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上未贴附光学膜片的区域),以将射出该边缘区域A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进而使该部分光线从导光板1的导光板本体11的中心区域射出,进一步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线的利用率。示例性地,反射胶带3为白色的胶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反射胶带3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与光学膜片5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相平,以使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为平面,进而能够更好的支撑显示面板。示例性地,当导光板1的延伸部12的远离背光源2的一面与导光板本体11的出光面相平时,反射胶带3的厚度与光学膜片5的厚度相等,即可使得反射胶带4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与光学膜片5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相平。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得反射胶带3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与光学膜片5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面相平,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导光 板1和背板4之间的反射片6,进而将从导光板1的背面(即用户在观看显示装置时,导光板1背向用户的一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此外,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贴附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周边区域上的口子胶7,以避免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线射向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能够有效防止显示装置的周边漏光,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具有如图4所示的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背光源2放置于背板4的底板41上,然后依次层叠组装反射片6、导光板1、光学膜片5,贴附反射胶带3,最后贴附口子胶7。与现有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相比,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简单,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有效提高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性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面板、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简单,显示效果好。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的是,上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导光板 背板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060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