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6402448
  • 上传时间:2019-06-0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510.0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57534.4

    申请日:

    2015.06.25

    公开号:

    CN105045962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5062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发明人:

    胡振琪; 肖武; 张瑞娅; 陈慧玲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综合楼31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廖元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动态沉陷预计,同时考虑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各阶段地表动态沉陷情况,然后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耕地区的范围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耕地动态施工位置范围,最后根据复垦标高和地表后续下沉,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边采边复工程施工时,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地表沉陷情况、后续下沉以及复垦标高,从而确定了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简单易懂,便于指导工程施工,为边采边复技术的实地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利用概
    率积分法分阶段动态沉陷预计,同时考虑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各阶段地表动态沉陷情况,
    然后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采边复空间布
    局中耕地区的范围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耕地动态施工位置范围,最后根据复垦标高
    和地表后续下沉,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阶段地表采煤沉陷动态模拟:根据地下煤炭赋存条件、开采计划,以月或年为
    单位将开采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进行动态沉陷预计,并与煤炭开采前
    地表的原始高程进行叠加分析,模拟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具体如下:设地表任意点
    P的坐标为(x,y),则各阶段i点P的高程值,如表达式(1)所示:
    H i ( x , y ) = H 0 ( x . y ) - W i ( x , y ) 1000 - - - ( 1 ) ]]>
    式(1)中:H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高程,单位m;
    H0(x,y)为地表任意点P的原始高程,单位m;
    W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下沉值,单位mm;
    i=1,2,3,……n;
    2)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边采边复耕地区的复垦标高由农作物生长的临界
    深度、地下潜水位、外河水位及5年一遇洪水位决定,如表达式(2)所示:
    HR=hL+max{HD,HW,HH}(2)
    式(2)中:HR为耕地区复垦标高,单位m;hL为农作物生长临界深度,单位m;
    max{}为取括号中的最大者;HD为地下潜水位高程,单位m;
    HW为外河水位高程,单位m;HH为5年一遇洪水位高程,单位m。
    3)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位置范围:根据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的耕地区范围DG,
    步骤1)中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范围内
    各阶段的积水区域Di,则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Fi如表达式(3)所示:
    F i = D i + 1 - D i ( i = 1 , 2 , 3 , ... n - 1 ) D G - D n ( i = n ) - - - ( 3 ) ]]>
    4)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
    标高,同时考虑地表的后续下沉,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如表达式(4)
    所示:
    HSi(xQ,yQ)=HR+(Hi(xQ,yQ)-Hn(xQ,yQ))(4)
    式(4)中:HS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施工标高,单位m;
    H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Hn(xQ,yQ)为阶段n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说明书

    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高潜水位平原矿区
    边采边复工程施工过程中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采出煤炭约445亿吨,对社会经济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煤炭的开采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96%的煤炭产量来自于地下开
    采,并多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土地沉陷系数大,采煤沉陷土地占煤炭开采
    破坏土地的91%。据保守估计,我国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累计沉陷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且
    以每年3.0万~4.7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因此,采煤沉陷土地复垦已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
    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土地复垦在利用不同方法修复采煤沉陷土地方面,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现在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四种:直接修整法(土地平整)、疏排法、挖深垫浅
    法和利用煤矸石、粉煤灰、湖泥等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复垦。但这些方法与环境领域的“先
    污染、后治理”的情况一样,大都是“先破坏、后复垦”,致力于治理稳沉的土地,也就
    是说煤炭开采结束,土地沉陷达到最终状态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复垦。这时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对土地的大部分损伤也已经形成,尤其是在中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稳沉后,将
    有大量肥沃的土地沉入水中而无法挽救。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缩短复垦
    时间,实现及时复垦,井工矿山边开采边复垦技术——边采边复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对于边采边复技术的复垦时机、复垦空间布局等先后有了不断深入的探索和研
    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已申请的专利——用于采煤沉陷地边采
    边复的基于土方平衡的基塘布局方法,在土方平衡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的耕地区与挖深区
    范围,为复垦空间布局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与理论依据。但该方法仅确定了最终的复
    垦空间布局,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整个动态施工过程,因此在复垦空间布局(即最终耕地区
    和挖深区范围)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某一时刻需要复垦的耕地范围,以及耕地的施工
    标高,从而更好的指导工程施工,对于边采边复技术思想的实地实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的确定方法,是
    在采用边采边复技术确定了复垦布局(耕地区与水域)与最终复垦标高的基础上,通过分
    析复垦时间节点地面沉陷情况、后续下沉、最终复垦标高,确定各复垦时间节点的动态复
    垦施工标高,从而科学指导边采边复技术的实施。

    本发明提出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的确定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中高潜水
    位平原矿区,包括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动态沉陷预计,同时考虑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各
    阶段地表动态沉陷情况,然后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耕
    地区的范围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耕地动态施工位置范围,最后根据复垦标高和地表
    后续下沉,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阶段地表采煤沉陷动态模拟:根据地下煤炭赋存条件、开采计划,以月或年为
    单位将开采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进行动态沉陷预计,并与煤炭开采前
    地表的原始高程进行叠加分析,模拟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具体如下:设地表任意点
    P的坐标为(x,y),则各阶段i(i=1,2,3,……n)点P的高程值,如表达式(1)所示:

    H i ( x , y ) = H 0 ( x . y ) - W i ( x , y ) 1000 - - - ( 1 ) ]]>

    式(1)中:H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高程,单位m;

    H0(x,y)为地表任意点P的原始高程,单位m;

    W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下沉值,单位mm。

    2)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边采边复耕地区的复垦标高由农作物生长的临界
    深度、地下潜水位、外河水位及5年一遇洪水位决定,如表达式(2)所示:

    HR=hL+max{HD,HW,HH}(2)

    式(2)中:HR为充填耕地区复垦标高,单位m;hL为农作物生长临界深度,单位m;

    max{}为取括号中的最大者;HD为地下潜水位高程,单位m;

    HW为外河水位高程,单位m;HH为5年一遇洪水位高程,单位m。

    3)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位置范围:根据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的耕地区范围DG,
    步骤1)中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范围内
    各阶段的积水区域Di,则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Fi如表达式(3)所示:

    F i = D i + 1 - D i ( i = 1 , 2 , 3 , ... n - 1 ) D G - D n ( i = n ) - - - ( 3 ) ]]>

    4)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
    标高,同时考虑地表的后续下沉,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如表达式(4)
    所示:

    HSi(xQ,yQ)=HR+(Hi(xQ,yQ)-Hn(xQ,yQ))(4)

    式(4)中:HS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施工标高,单位m;

    H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Hn(xQ,yQ)为阶段n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本发明通过分阶段的沉陷预计和地表原始高程,清晰的模拟地表动态采煤沉陷情况,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
    采边复空间布局中的耕地区范围、当地潜水位埋深和耕地区复垦标高,综合确定边采边复
    耕地区动态施工范围及其施工标高。

    本发明用于指导边采边复工程施工,方法简单易懂,易于实地操作,是边采边复技术
    思想实地实施的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为点P、Q位置及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位置范围图。

    图3为阶段2需复垦耕地区施工标高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的确定方法,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下:

    本发明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中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包括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动态沉陷
    预计,同时考虑地表原始高程,模拟各阶段地表动态沉陷情况,然后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
    经济情况,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结合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耕地区的范围以及当
    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耕地动态施工位置范围,最后根据复垦标高和地表后续下沉,确定边
    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阶段地表采煤沉陷动态模拟:根据地下煤炭赋存条件、开采计划,以月或年为
    单位将开采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进行动态沉陷预计,并与煤炭开采前
    地表的原始高程进行叠加分析,模拟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具体如下:设地表任意点
    P的坐标为(x,y),则各阶段i(i=1,2,3,……n)点P的高程值,如表达式(1)所示:

    H i ( x , y ) = H 0 ( x . y ) - W i ( x , y ) 1000 - - - ( 1 ) ]]>

    式(1)中:H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高程,单位m;

    H0(x,y)为地表任意点P的原始高程,单位m;

    Wi(x,y)为阶段i地表任意点P的下沉值,单位mm。

    2)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边采边复耕地区的复垦标高由农作物生长的临界
    深度、地下潜水位、外河水位及5年一遇洪水位决定,如表达式(2)所示:

    HR=hL+max{HD,HW,HH}(2)

    式(2)中:HR为充填耕地区复垦标高,单位m;hL为农作物生长临界深度,单位m;

    max{}为取括号中的最大者;HD为地下潜水位高程,单位m;

    HW为外河水位高程,单位m;HH为5年一遇洪水位高程,单位m。

    3)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位置范围:根据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的耕地区范围DG,
    步骤1)中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范围内
    各阶段的积水区域Di,则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Fi如表达式(3)所示:

    F i = D i + 1 - D i ( i = 1 , 2 , 3 , ... n - 1 ) D G - D n ( i = n ) - - - ( 3 ) ]]>

    4)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
    标高,同时考虑地表的后续下沉,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如表达式(4)
    所示:

    HSi(xQ,yQ)=HR+(Hi(xQ,yQ)-Hn(xQ,yQ))(4)

    式(4)中:HS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施工标高,单位m;

    Hi(xQ,yQ)为阶段i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Hn(xQ,yQ)为阶段n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高程,单位m。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东部某一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区内地势平坦,地表自然高程在+43.2m~
    +44.6m之间,平均+43.9m,地形坡度为2‰,地下潜水位埋深为1.5m左右,煤层平均厚
    度5.0m,埋藏深度800m,工作面长250m,工作面推进长度1050m,工作面推进速度5m/
    天。

    本实施例基于采煤沉陷地边采边复技术思想,在计算机软件环境下模拟确定充填区施
    工标高,其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分阶段地表采煤沉陷动态模拟:根据地下煤炭赋存条件、开采计划,以月或年为
    单位将开采划分为多个阶段,本实施例中,工作面开采共210天,因此以月为单位划分为
    7个阶段,每个阶段开采150m。利用概率积分法分阶段进行动态沉陷预计,并与煤炭开采
    前地表的原始高程进行叠加分析,模拟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本实施例中,利用概率
    积分法对7个阶段分别进行沉陷预计,地表任意点P的坐标为(810,-237),位置如图2中所
    示,Fi表示阶段i需复垦地区的位置范围,i=2,3,4,5,6,7点P在阶段4预计的下沉值为
    W4(810,-237)=500mm,点P的原始高程为H0(810,-237)=43.7m,因此点P在阶段4煤炭开
    采后的高程H4(810,-237)=43.7-500/1000m=43.2m。。

    2)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标高:边采边复耕地区的复垦标高由农作物生长的临界
    深度、地下潜水位、外河水位及5年一遇洪水位决定,本实施例中,农作物生长临界深度
    hL=1.0m,地下潜水位高程HD=42.4m,外河水位高程HW=41.8m,5年一遇洪水位高程
    HH=42.1m,因此充填耕地区复垦标高HR=1.0+max{42.4,41.8,42.1}m=43.4m。

    3)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位置范围:根据边采边复空间布局中的耕地区范围DG,
    步骤1)中各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以及当地潜水位埋深,确定边采边复耕地区范围内
    各阶段的积水区域Di,进而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Fi。本实施例中,地下潜水位
    高程HD=42.4m,结合步骤1)中对7个阶段地表采煤沉陷情况的模拟,得出阶段3地表开
    始出现积水,因此F1=D2-D1=0,其他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范围如图2所示。

    4)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边采边复耕地区复垦
    标高,同时考虑地表的后续下沉,确定各阶段需复垦耕地区的施工标高。本实施例中,阶
    段2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原始高程H0(223,-125)=44.1m,阶段2预计的下沉值为W2(223,
    -125)=700mm,阶段7预计的下沉值为W7(223,-125)=1800mm,因此H2(223,-125)=43.4m,
    H7(223,-125)=42.3m。则阶段2需复垦耕地区任意点Q的施工标高HS2(223,
    -125)=43.4+(43.4-42.3)m=44.5m。边采边复阶段2需复垦耕地区施工标高剖面如图3所示,
    图中A-B表示原始地面,C表示当地潜水位,D表示可挖掘取土线,E表示煤层,曲线1
    表示阶段2下沉盆地范围,曲线2表示最终下沉盆地范围,带点的区域表示阶段2需复垦
    地区。

    关 键  词:
    边采边 复耕 地区 动态 施工 标高 确定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边采边复耕地区动态施工标高确定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4024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