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美白产品的追求热度增大,如今,
市面上的美白产品数不胜数,可美白效果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添加
化学助剂,造成的身体伤害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美白产品开始从
美白护肤品发展至美白食品,同时,美白茶的研究也掀起了一股风暴。
专利号为CN201110222237.0的《一种清肺美白茶》公开了一种利
用多种中药材配合传统原料制备清肺美白茶的方法,其制备方法简
单,饮用方便,但其使用多种中药材导致适用人群被限制,因此,影
响美白茶的推广。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美白效果佳、饮用方便、适合多人群饮用的
美白茶,并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便、配方合理、能耗低的技术方案,
所以,本发明旨在为美白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产品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竹叶、
柏叶、苹果、柠檬、、茯苓、芡实为原料,并严格控制茯苓与芡实的
重量份配比,制得一种效果好、无副作用的美白茶。
同时,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时耗能耗低的制备方法。
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4-15份竹叶、4-12份柏叶、
2-6份苹果、3-8份柠檬、2-5份茯苓、芡实,且芡实与茯苓的重量份
配比为1:1。
所述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10份竹叶、9份柏叶、4份苹果、5份
柠檬、3份茯苓、3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20-50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20-60h后,再阴干处理2-9h,
获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15-40min后,加入混合
粉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8%,再加入浓缩
物,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30-50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4-8%。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40-55%。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10-30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50-80℃的条件下
进行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苹果属蔷薇科,富含果胶、维生素B,能预防铅中毒,阻碍黑色
素形成,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柠檬被称为“美白果”,其含有维生
素C、维生素P、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
的有机酸、柠檬酸,故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对促进肌肤的新陈
代谢、延缓衰老及抑制色素沉着等十分有效,本发明先采用抽提技术,
提取苹果、柠檬中的营养成分,再使用发酵技术处理竹叶、柏叶,获
得发酵叶茶,利用发酵叶茶与抽提物反应,并配合茯苓、芡实进行反
应,使得原料中营养成分发生巨大量变,使得本发明的美白茶富含维
生素C、B族维生素、果胶等营养成分,进而提高了美白茶的美白功
效。
本发明的美白茶由于茶多酚含量较低,所以茶汤口感较好。
本发明的美白茶无任何副作用,首先,本发明的美白茶在原料选
择上,以天然水果和中药材入茶,并严格控制中药材的用量配比,加
之合理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使得原料间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只对人体
有益的成分。
本发明的美白茶饮用方便,本发明的美白茶为袋装茶,只需用开
水冲泡即可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
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7份竹叶、5份柏叶、5份苹
果、4份柠檬、3份茯苓、3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30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58h后,再阴干处理9h,获
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23min后,加入混合粉
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再加入浓缩物,
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34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5%。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53%。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16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71℃条件下进行
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实施例2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14份竹叶、8份柏叶、3份苹
果、7份柠檬、5份茯苓、5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46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38h后,再阴干处理3h,获
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35min后,加入混合粉
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7%,再加入浓缩物,
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46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7%。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41%。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28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78℃条件下进行
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实施例3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11份竹叶、11份柏叶、3份
苹果、4份柠檬、5份茯苓、5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36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25h后,再阴干处理4.5h,获
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18min后,加入混合粉
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8%,再加入浓缩物,
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35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7.2%。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46%。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17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57℃条件下进行
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实施例4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10份竹叶、9份柏叶、4份苹
果、5份柠檬、3份茯苓、3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31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54h后,再阴干处理7h,获
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28min后,加入混合粉
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再加入浓缩物,
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36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6.1%。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48%。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25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58℃条件下进行
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实施例5
一种美白茶,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9份竹叶、6份柏叶、2份苹
果、8份柠檬、4份茯苓、4份芡实。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苹果、柠檬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去皮、切
块步骤后,将苹果和柠檬进行混合,并加入苹果重量份等量的水,将
其经蒸煮29min、过滤,获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经压榨、
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将滤液A和滤液B进行混合、浓缩,
获得浓缩物;
(2)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芡实,将其进行混合、磨粉,
获得混合粉;
(3)将竹叶、柏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分别进行称取、剪叶、杀
青后,将其经混合、半封闭式发酵处理46h后,再阴干处理3.8h,获
得发酵叶茶;
(4)在发酵叶茶中加入滤渣B进行炒焙34min后,加入混合粉
并搅拌均匀,转入烘干机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7.3%,再加入浓缩物,
并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过45目筛,获得美白茶。
所述的步骤(1)中浓缩是将滤液A和滤液B的混合液浓缩至水
分含量为6.6%。
所述的步骤(3)中杀青是将竹叶、柏叶分别脱出水分至水含量
为54%。
所述的步骤(3)中半封闭式发酵是将茶叶置于塑料桶内,轻盖
桶盖,茶叶堆放厚度为12cm。
所述的步骤(4)中炒焙是控制炒锅内壁温度为63℃条件下进行
炒焙。
所述的步骤(4)中美白茶为袋装茶,其中茯苓和芡实的总含量
为500mg/袋。
试验例1:
按照传统的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
3、实施例4、实施例5制备出来的美白茶与茉莉花茶以及专利号为
CN201110222237.0的《一种清肺美白茶》制备出来的美白茶的营养成
分对比试验,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1-5技术方案制备美白茶相比茉莉花茶,
其维生素C、果胶、B族维生素的含量明显更优,与专利号为
CN201110222237.0的《一种清肺美白茶》制备的美白茶相比较,实施
例1-5制备的美白茶维生素C、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除此之外,实施
例1-5制备的美白茶中茶多酚含量较低,可使得美白茶的汤色较美,
综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制备的美白茶具有较好美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