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键盘鼠标复合器.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6388974
  • 上传时间:2019-06-06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1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70924.7

    申请日:

    2015.10.15

    公开号:

    CN105159480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G06F 3/0354放弃生效日:201810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354申请日:2015101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354(2013.01)I; G06F3/02

    主分类号:

    G06F3/0354

    申请人:

    吴金通

    发明人:

    吴金通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布里奇沃特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11395

    代理人:

    李向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基底面、位于前端的扇形台阶和位于后端的泪珠形穹隆;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键集;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二个鼠标键和一个鼠标滚轮;一个对电脑设备中的光标进行定位的光标定位装置,所述光标定位装置设置于基底面或者垂直贴附于外壳的一个侧面。本申请方案在只需要少量数据输入的场景下可取代传统的物理键盘,从而节省桌面空间,并将一个手从双手操作中解放出来,与以触屏为基础的虚拟键盘相比,本申请具有不占用显示空间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键盘鼠标复合器,用于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a.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基底面、位于前端的扇形台阶和位于后端的泪珠形穹隆;
    b.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键集;
    c.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二个鼠标键和一个鼠标滚轮;
    d.一个对电脑设备中的光标进行定位的光标定位装置,所述光标定位装置设置于基底面或者垂直贴附于外壳的一个侧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台阶包括台阶上表面、台阶前表面、台阶左侧表面和台阶右侧表面;其中,所述台阶上表面前半部平坦,后半部呈上翘的弧形面相接于泪珠形穹隆的前沿;所述台阶前表面呈弓形略向前倾斜;所述台阶左侧表面和台阶右侧表面与基底面垂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泪珠形穹隆包括穹表面、穹左侧表面和穹右侧表面;其中,所述穹表面沿穹面的纵向在最高点处呈缓慢前行下滑,且急速后行下滑;沿穹表面的横向在最高点处向左呈略急坡,向右呈略缓坡;所述穹左侧表面和穹右侧表面为平面且垂直于水平面或略偏外。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台阶对称于键盘鼠标复合器的中轴,其投影是一个圆心位于复合器中轴距尾端1/3处的扇面,所述扇面的跨度根据除拇指外的其余四个手指横向张开时可覆盖的范围确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以复合器中轴尾端为中心,所述扇面的跨度为50度。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进一步分解为半径相同的左扇面和右扇面;其中,所述右扇面更偏向复合器中间位置以方便小指的操作,通过将右扇面的扇心按顺时针方向偏移左扇面的扇心5度的方式实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扇形台阶的右边向外扩展的一个小扇形,通过将扇形台阶右侧表面在以扇形台阶右下角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度的方式获得。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标定位装置是置于底部的机械橡胶球、置于底部的光电感应装置或垂直贴附于外壳左部的触控板。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标定位装置是垂直贴附于外壳左部的触控板;
    所述键盘鼠标复合器还包括:在所述扇形台阶的左边向外扩展的一个倒立的小扇形,通过将扇形台阶左侧表面在以扇形台阶左上角为圆心按顺时钟方向旋转7度的方式获得。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的起始位置在台阶左侧表面的中间,高度与泪珠形穹隆同高。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集包括:36个字母数字键,5个功能键,3个修改键,14个辅助功能键以及36个符号键;其中,5个功能键分别是Space、Enter、Backspace、Esc和Del,3个修改键分别是Shift、Ctrl和Alt,14个辅助功能键分别是Tab、f1~f12和prtsc。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集置于扇形台阶的台阶上表面,按以下方式排列:
    a.台阶上表面被分成4行和纵向3个区域,其中的4行由4条等距离的弧线分割形成,由前往后分别称为R1、R2、R3和R4;3个区域由左到右分别为左区域、中区域和右区域,左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左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左面的区域组成,右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右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的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右面的区域组成;剩下的中部部分为中区域;
    b.36个字母数字键均匀地分布在左区域和右区域;其中,在左区域中,R1被划分成5个与扇面左侧边平行的格子,在R2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与R1对齐的格子,在R3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与R2对齐的格子,在R4上产生4个同样大小的向右靠齐的格子;在右区域,在R1上靠左产生5个同样大小且与扇面右 侧边平行的格子,在R2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且与R1对齐的格子,在R3上产生4个同样大小且与R2中左边4个格子对齐的格子,在R4上产生3个同样大小的向左靠齐的格子;
    c.36个字母数字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数字键1、2、3、4、5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1的5个格子;数字键6、7、8、9、0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1的5个格子;字母键Q、W、E、R、T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2的5个格子;字母键Y、U、I、O、P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2的5个格子;字母键A、S、D、F、G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3的5个格子;字母键H、J、K、L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3的4个格子;字母键Z、X、C、V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4的4个格子;字母键B、N、M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4的3个格子;
    d.5个功能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功能键Backspace、Space、Enter、Del按顺序置于行R1到R4的右端,形状为每一行所遗留的空间的形状;功能键esc设置在扇形台阶前面的左端与R1上的最左端的键对齐,尺寸形状与字母数字键相同;
    e.14个辅助功能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Tab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左端紧挨esc键,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prtsc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最右端,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f1到f10重叠在10个数字键之上,重叠关系分别为:f1和1、f2和2、f3和3、f4和4、f5和5、f6和6、f7和7、f8和8、f9和9、f10和0重叠;f11和f12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右端紧挨着prtsc键,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
    f.3个修改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Shift、Ctrl和Alt按顺序排列在扇形台阶左侧面,分别与R2、R3和R4对齐;其中,Shift键实现大小字母的转化和数字与符号键的转化,Alt键实现字母与符号的转化,数字与辅助功键键f1到f10的转化,及f11和f12的输出;Ctrl键设置在Shift和Alt之间,方便同时与Shift键或Alt键一起键入。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36个符号键与36个字母数字键重叠,通过修改键来选择;具体的重叠关系为:!和1、和2、#和3、$和4、%和5、^和6、&和7、*和8、(和9、)和0、,和Q、.和W、:和E、; 和R、/和T、”和Y、’和U、-和I、_和O、+和P、|和A、<和S、>和D、?和F、{和G、}和H、[和J、]和K、=和L、↑和Z、→和X、↓和C、←和V、\和B、~和N、`和M重叠。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键和鼠标滚轮设置于扇形台阶上表面的中前部,其中:
    a.扇形台阶上表面被分成4行和纵向3个区域,其中的4行由4条等距离的弧线分割形成,由前往后分别称为R1、R2、R3和R4;3个区域由左到右分别为左区域、中区域和右区域,左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左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左面的区域组成,右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右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的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右面的区域组成;剩下的中部部分为中区域;
    b.鼠标键和鼠标滚轮位于扇形台阶表面的中区域;中区域对称于中轴,中轴将中区域分成二个弧形三角区,鼠标左键位于左面的三角区,鼠标右键位于右面的三角区,鼠标滚轮位于中区域的中轴上。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钮是物理触键、电阻触键或电容触键。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滚轮是机械滚动轮、触控板或电容触键。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鼠标复合器还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视觉显示的mod键;所述视觉显示为在电脑设备屏幕上显示的键钮分布图,所述键钮分布图为扇形台阶上键钮的分布。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显示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用高亮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或,
    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由不同的色彩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或,
    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由弹出的窗口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

    说明书

    说明书键盘鼠标复合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投影仪等电脑设备进行数据输入和光标定位等操作的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键盘鼠标复合器。
    背景技术
    键盘是最通用的将用户的数据和命令传送到电脑设备的工具。鼠标是最通用的在屏幕上进行光标定位的工具。传统的物理键盘由一系列的键钮分布在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表面而组成,放置在桌上由双手操作。传统的物理鼠标器由二个或三个键钮和一个滚动轮组成,平置在桌上由单手操作。
    台式计算机一般配备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用户的一只手在键盘和鼠标之间切换,实现定位和数据输入。笔记本电脑将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合二为一,定位功能由触控板实现,虽然键盘和鼠标之间距离缩短了,但是用户还是需要通过手腕的移动来实现定位和数据输入。为了避免分立的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市场也已引入类似于笔记本电脑那样的鼠标键盘合二为一复合键盘。不同的是在这样的键盘上,触控板定位装置通常位于物理键盘的右方。随着触摸屏系统的发展,虚拟的触摸屏键盘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触摸屏系统里,不再需要触控板鼠标或物理鼠标,光标定位通过指尖在屏幕上的触摸直接实现。
    键盘和鼠标的演变展示了二个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人体工程学对物理键盘和鼠标的研制在不断地改进用户对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使用的舒适度;对一些电脑用户来说,例如程序员,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是首选甚至是必须的,但对一些将电脑作为一种服务或休闲工具的用户,如前端客服、文献查询、网上购物等只需少量数据输入的客户,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具有需要在物理鼠标和物理键盘之间转换、不能单手操作等操作不方便的缺点。另一方面,虚似键盘和触摸屏的研制大有取代物理键盘和物理鼠标器的势头,但虚拟键盘具有需要占用一定的显示空间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对电脑设备进行数据输入与光标定位等操作控制的键 盘鼠标复合器,可解决对于只需要少量数据输入的用户,现有产品无法满足其节省物理空间以及单手操作控制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用于对电脑装置进行操作控制的键盘鼠标复合器,包括:a.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基底面、位于前端的扇形台阶和位于后端的泪珠形穹隆;b.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键集;c.安装于扇形台阶上的对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二个鼠标键和一个鼠标滚轮;d.一个对电脑设备中的光标进行定位的光标定位装置,所述光标定位装置设置于基底面或者垂直贴附于外壳的一个侧面。
    优选的,所述扇形台阶包括台阶上表面、台阶前表面、台阶左侧表面和台阶右侧表面;其中,所述台阶上表面前半部平坦,后半部呈上翘的弧形面相接于泪珠形穹隆的前沿;所述台阶前表面呈弓形略向前倾斜;所述台阶左侧表面和台阶右侧表面与基底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泪珠形穹隆包括穹表面、穹左侧表面和穹右侧表面;其中,所述穹表面沿穹面的纵向在最高点处呈缓慢前行下滑,且急速后行下滑;沿穹表面的横向在最高点处向左呈略急坡,向右呈略缓坡;所述穹左侧表面和穹右侧表面为平面且垂直于水平面或略偏外。
    优选的,所述扇形台阶对称于键盘鼠标复合器的中轴,其投影是一个圆心位于复合器中轴距尾端约1/3处的扇面,所述扇面的跨度根据除拇指外的其余四个手指横向张开时可覆盖的范围确定。
    优选的,以复合器中轴尾端为中心,所述扇面的跨度为50度。
    优选的,所述扇面进一步分解为半径相同的左扇面和右扇面;其中,所述右扇面更偏向复合器中间位置以方便小指的操作,通过将右扇面的扇心按顺时针方向偏移左扇面的扇心5度的方式实现。
    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扇形台阶的右边向外扩展的一个小扇形,通过将扇形台阶右侧表面在以扇形台阶右下角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度的方式获得。
    优选的,所述光标定位装置是置于底部的机械橡胶球、置于底部的光电感应装置或垂直贴附于外壳左部的触控板。
    优选的,所述光标定位装置是垂直贴附于外壳左部的触控板;所述键盘鼠 标复合器还包括:在所述扇形台阶的左边向外扩展的一个倒立的小扇形,通过将扇形台阶左侧表面在以扇形台阶左上角为圆心按顺时钟方向旋转7度的方式获得。
    优选的,所述触控板的起始位置在台阶左侧表面的中间,高度与泪珠形穹隆同高。
    优选的,所述键集包括:36个字母数字键,5个功能键,3个修改键,14个辅助功能键以及36个符号键;其中,5个功能键分别是Space、Enter、Backspace、Esc和Del,3个修改键分别是Shift、Ctrl和Alt,14个辅助功能键分别是Tab、f1~f12和prtsc。
    优选的,所述键集置于扇形台阶的台阶上表面,按以下方式排列:a.台阶上表面被分成4行和纵向3个区域,其中的4行由4条等距离的弧线分割形成,由前往后分别称为R1、R2、R3和R4;3个区域由左到右分别为左区域、中区域和右区域,左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左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左面的区域组成,右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右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的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右面的区域组成;剩下的中部部分为中区域;b.36个字母数字键均匀地分布在左区域和右区域;其中,在左区域中,R1被划分成5个与扇面左侧边平行的格子,在R2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与R1对齐的格子,在R3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与R2对齐的格子,在R4上产生4个同样大小的向右靠齐的格子;在右区域,在R1上靠左产生5个同样大小且与扇面右侧边平行的格子,在R2上产生5个同样大小且与R1对齐的格子,在R3上产生4个同样大小且与R2中左边4个格子对齐的格子,在R4上产生3个同样大小的向左靠齐的格子;c.36个字母数字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数字键1、2、3、4、5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1的5个格子;数字键6、7、8、9、0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1的5个格子;字母键Q、W、E、R、T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2的5个格子;字母键Y、U、I、O、P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2的5个格子;字母键A、S、D、F、G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3的5个格子;字母键H、J、K、L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3的4个格子;字母键Z、X、C、V分别映射到左区域的位于R4的4个格子;字母键B、N、M分别映射到右区域的位于R4的3个格子;d.5个功能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功能键Backspace、 Space、Enter、Del按顺序置于行R1到R4的右端,形状为每一行所遗留的空间的形状;功能键esc设置在扇形台阶前面的左端与R1上的最左端的键对齐,尺寸形状与字母数字键相同;e.14个辅助功能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Tab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左端紧挨esc键,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prtsc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最右端,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f1到f10重叠在10个数字键之上,重叠关系分别为:f1和1、f2和2、f3和3、f4和4、f5和5、f6和6、f7和7、f8和8、f9和9、f10和0重叠;f11和f12键位于扇形台阶前表面的右端紧挨着prtsc键,且尺寸形状与esc键相同;f.3个修改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Shift、Ctrl和Alt按顺序排列在扇形台阶左侧面,分别与R2、R3和R4对齐;其中,Shift键实现大小字母的转化和数字与符号键的转化,Alt键实现字母与符号的转化,数字与辅助功键键f1到f10的转化,及f11和f12的输出;Ctrl键设置在Shift和Alt之间,方便同时与Shift键或Alt键一起键入。
    优选的,36个符号键与36个字母数字键重叠,通过修改键来选择;具体的重叠关系为:!和1、和2、#和3、$和4、%和5、^和6、&和7、*和8、(和9、)和0、,和Q、.和W、:和E、;和R、/和T、”和Y、’和U、-和I、_和O、+和P、|和A、<和S、>和D、?和F、{和G、}和H、[和J、]和K、=和L、↑和Z、→和X、↓和C、←和V、\和B、~和N、`和M重叠。
    优选的,所述鼠标键和鼠标滚轮设置于扇形台阶上表面的中前部,其中:a.扇形台阶上表面被分成4行和纵向3个区域,其中的4行由4条等距离的弧线分割形成,由前往后分别称为R1、R2、R3和R4;3个区域由左到右分别为左区域、中区域和右区域,左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左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左面的区域组成,右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右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的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右面的区域组成;剩下的中部部分为中区域;b.鼠标键和鼠标滚轮位于扇形台阶表面的中区域;中区域对称于中轴,中轴将中区域分成二个弧形三角区,鼠标左键位于左面的三角区,鼠标右键位于右面的三角区,鼠标滚轮位于中区域的中轴上。
    优选的,所述键钮是物理触键、电阻触键或电容触键。
    优选的,所述鼠标滚轮是机械滚动轮、触控板或电容触键。
    优选的,所述键盘鼠标复合器还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视觉显示的mod键;所 述视觉显示为在电脑设备屏幕上显示的键钮分布图,所述键钮分布图为扇形台阶上键钮的分布。
    优选的,所述视觉显示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
    优选的,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用高亮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或,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由不同的色彩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或,所述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是由弹出的窗口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在只需要少量数据输入的场景下可取代传统的物理键盘,从而节省桌面空间,并将一个手从双手操作中解放出来;与以触屏为基础的虚拟键盘相比,本申请具有不占用显示空间的优点。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由一片竖立于装置左侧(母指侧,如果用户为左手习惯,需要设置在装置右侧)的触控板,通过拇指的上下左右触摸来定位,从而免除光标定位装置对平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上视投影图;
    图1.3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左视投影图;
    图1.4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右视投影图;
    图1.5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后视投影图;
    图1.6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前视投影图;
    图2.1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二实施例的上视投影图;
    图3为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例说明:
    1-基底面;2-台阶上表面;3-台阶前表面;4-台阶右侧表面;5-台阶左侧表面;6-台阶外扇区;7-穹表面;8-穹左侧表面;9-穹右侧表面;10-shift键;11-ctrl键;12-alt键;14-机械滚动轮;15-底部光标定位装置;16-触控板;17-电脑设备显示屏;18-键钮分布图;19-触摸式滚动轮;20-mod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本申请的键盘鼠标复合器是基于鼠标演变过来的,它把键盘植入于一个头部被扩大的鼠标器上并保此了熟悉的QWERTY键盘模式和传统的二键鼠标功能;本申请可采用传统的置于鼠标器底部的光学感应定位装置,也可采用一个安装在拇指边的触控板由拇指的移动来进行光标控制,后者解除了键盘鼠标复合器只能在平面上使用才能定位的限制。
    参照图1.1~图1.6,示出了本申请用于对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投影仪等电脑设备进行数据输入、光标定位等操作控制的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键盘键集、二个鼠标键、一个鼠标滚轮和一个光标定位装置,其中:外壳包括基底面1、位于前端的扇形台阶和位于后端的泪珠形穹隆,键集、鼠标键、鼠标滚轮安装在扇形台阶上,光标定位装置设置在基底面上或者垂直贴附于外壳的一个侧面(靠近拇指的侧面)。
    扇形台阶包括台阶上表面2,台阶前表面3,台阶左侧表面5和台阶右侧表面4。其中,台阶上表面2是根据当手心置放于泪珠形穹隆上时,四个手指(除 拇指外)前后屈伸的轨迹而设计成的前平后上翘的弧形面,其弧形面与后端的泪珠形穹隆前沿相连;台阶前表面3是一略向前倾斜的弓形面;台阶左侧表面5和台阶右侧表面4是与基底面1垂直的平面。
    泪珠形穹隆包括穹上表面7,穹左侧表面8和穹右侧表面9。前端的扇形台阶和后端的泪珠形穹隆共享公共的基底面1。
    键盘功能和鼠标功能都在扇形台阶上实现,这包括一个QWERTY型的键盘,二个鼠标键钮,和一个鼠标滚轮。光标定位功能由位于基底面1的底部光标定位装置15(如光学感光器)来实现。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扇形台阶深度约为总长的2/5。典型的鼠标器总长约100mm到120mm,2/5代表了40mm到48mm。这个距离是基于一个普通人手的尺寸,当其手心置于泪珠形穹隆上时,4个手指(大拇指除外)前后屈伸可轻松覆盖的范围。
    优选实施方案中,将修改键(shift键10、ctrl键11和alt键12)安装在扇形台阶的台阶左侧表面5上,因此,扇形台阶应该有一定的厚度,至少当复合器置于桌面上时,手指(拇指)在按键时不会感到有障碍。
    台阶上表面2的投影是一个对称于复合器中轴线(参见图1-2)的扇面。以复合器的尾端(参见图1-2)为中心,扇面的跨度约为50度。跨度的大小是由四个手指(大拇指除外)横向展开的范围来确定的。
    对称于复合器的中轴线,扇面可进一步分为左扇面和右扇面。由于小指较短,在设计中,让右扇面更偏向复合器的内部(即复合器的中间位置)方便小指操作右扇面上的按键。这是通过将右扇面的扇心左移来实现。参照图1-2和图2-2,左扇面和右扇面半径相同,左扇面的扇心O(圆心)位于中轴线距离尾端约1/3处,但右扇面的扇心O’位于左扇面的扇心O顺时针方向5度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为了在扇面上容纳功能键(Backspace,Space,Enter,和Del),扇形台阶的右侧面在以扇形右下角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度(参见图1-2),从而向外扩展了一个小扇形空间(台阶外扇区6)。位于这个区域的按键主要由小指或无名指来操作。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泪珠形穹隆的穹上表面7是一穹面,其最高点约在靠后的1/3处,表面从最高点缓慢向前下行,但陡峭向后下行(参见图1-3和图1-4)。 泪珠形穹隆后端本质上为3/5传统的泪珠形鼠标器后端,但对本申请的复合器,泪珠形穹隆不仅仅让手腕放松,还要提供一个支撑点,让手指可以灵活地进行单键和组合键的操作。为此,在设计中,相对于复合器的中轴线,穹上表面7的横向在最高点处向左呈略急坡,向右呈略缓坡,从而给掌心一个充实的支撑(参见图1-5和图1-6)。泪珠形穹隆的穹左侧表面8和穹右侧表面9则为相对垂直于水平面或略偏外的平面(参见图1-1、图1-5和图1-6)。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参见图1-2),复合器的总长为110mm,其中前端的扇形台阶占40mm,后端的泪珠形穹隆占70mm,前端的宽度为98mm,后端的宽度为60mm;扇形台阶高为9mm,其凹曲上翘的弧形面与泪珠形穹隆前沿的结合处高为20mm,泪珠形穹隆的最高处为25mm。复合器的投影扇面,以复合器的尾端(参见图1-2)为中心,其扇面跨度为50度。左扇面和右扇面的半径均为77mm,但右扇面的扇心O’位于左扇面的扇心O顺时针方向5度处。
    QWERTY型的键盘的键钮按行和列均匀分布在扇形台阶上。扇形台阶的台阶上表面2被横向分成4行和纵向3个区域(参见图1-2):行由4条等距离的弧线由前往后排列在扇面上,分别称为R1,R2,R3和R4;3个区域从左到右分别称为左区域,中区域和右区域。左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左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左面的区域组成(参见图1-2)。右区域由一条与投影扇面右边(在扩展台阶外扇区6之前的右边)平行并穿过由行R3的内侧边与中轴线交点的参照线的右面的区域组成(参见图1-2)。剩下的中间部分为中区域。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36个字母数字键均匀地分布在左区域和右区域(参见图1-2)。键的尺寸形状由键所在区域中的位置决定:首先,左区域的最前面一行(R1)被划分成5个与扇面左侧边平行的格子,随后在R2产生5个同样大小的与R1对齐的格子,再后在R3产生5个同样大小的与R2对齐的格子,最后在R4产生4个同样大小的向右靠齐的格子(参见图1-2);在右区域,首先,在最前面一行(R1)中靠左产生5个同样大小但与扇面右侧边(在扩展台阶外扇区6之前的右边)平行的格子,随后在R2产生5个同样大小的与R1对齐的格子,再后在R3产生4个同样大小的与R2中左边4个格子对齐的格子,最后在R4产生3个同样大小的向左靠齐的格子(参见图1-2)。右区域R1到R4所遗留 的空间用以安装功能键,其形状为各行所遗留空间的形状。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字母数字键对格子的映射是这样的(参见图1-2):数字键1、2、3、4、5顺序映射到左区域R1的5个格子;数字键6、7、8、9、0顺序映射到右区域R1的5个格子;26个字母键与格子的映射关系为:字母键Q、W、E、R、T顺序映射到左区域R2的5个格子;字母键Y、U、I、O、P顺序映射到右区域R2的5个格子;字母键A、S、D、F、G顺序映射到左区域R3的5个格子;字母键H、J、K、L顺序映射到右区域R3的4个格子;字母键Z、X、C、V顺序映射到左区域R4的4个格子;字母键B、N、M顺序映射到右区域R4的3个格子。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台阶上表面2上设置了4个功能键,以按行的顺序(R1到R4)分别是:Backspace、Space、Enter和Del(参见图1-2)。第5个功能键esc设置在台阶前表面3的左端与R1上的最左键对齐,其尺寸形状与字母数字键相同(参见图1-2)。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36个符号键与字母数字键重叠,可通过修改键(shift键10、ctrl键11和alt键12)选择。具体的映射关系为:!和1、和2、#和3、$和4、%和5、^和6、&和7、*和8、(和9、)和0、,和Q、.和W、:和E、;和R、/和T、”和Y、’和U、-和I、_和O、+和P、|和A、<和S、>和D、?和F、{和G、}和H、[和J、]和K、=和L、↑和Z、→和X、↓和C、←和V、\和B、~和N、`和M重叠(参见图1-2)。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14个辅助功能键的位置映射关系为:Tab键位于台阶前表面3的左端紧挨esc键,且与esc键尺寸形状相同;prtsc键位于台阶前表面3的最右端,且与esc键尺寸形状相同;f1键到f10键重叠在数字键之上,其映射关系为:f1和1、f2和2、f3和3、f4和4、f5和5、f6和6、f7和7、f8和8、f9和9、f10和0重叠;f11键和f12键位于台阶前表面3的右端紧挨着prtsc键,且与esc键尺寸形状相同(参见图1-2)。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手指不在进行按键操作时,台阶前表面3的无键区是4个手指尖(除拇指以外)的栖息之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台阶前表面3上的键(esc,tab,f11,f12,和prtsc),其他键都携带三个字符,它们的转换由3个修改键来实现。3个修 改键以shift键10、ctrl键11和alt键12的顺序前后排列在台阶左侧表面5上,并分别与R2、R3和R4对齐。Shift键10实现大小字母的转化和数字键与符号键的转化。Alt键12实现字母键与符号键的转化、数字键与辅助功能键(f1到f10)的转化以及f11和f12的输出。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Ctrl键11被安排在Shift键10和Alt键12之间是为了Ctrl键11可与Shift键10或Alt键12一起使用。将Ctrl键11安排在Shift键10和Alt键12之间使得大拇指可以同时按下Ctrl键和Shift键、或同时按下Ctrl键和Alt键。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光标定位装置是位于复合器底部(即基底面1上)的光学感应装置。将光标定位装置安装在复合器的底部要求一个相对水平的表面作定位操作。
    参照图2.1~图2.2,示出了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了解决键盘鼠标复合器对水平面依赖的问题,本申请在拇指侧位于修改键上方在位置设置一个由拇指来操纵定位的触控板16,来替代第一实施例中位于基底面1上的光标定位装置。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为了缓和触控板16带来的手指在按位于触控板内侧的键钮时操作上的障碍,本申请在台阶上表面2的左侧介于触控板16与键钮之间引入了一个缓冲区(参见图2-2)。这个缓冲区是一个倒立的扇形区域。它是将扇形台阶的左侧面在以左上角为圆心沿顺时钟方向旋转约7度而成。为进一步减少障碍的影响,可将触控板16的起始位置延至R3处(参见图2-2)。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二个鼠标键钮和一个鼠标滚轮位于扇形台阶上表面的中区域(参见图1-2和图2-2)。中区域对称于中轴,中轴将中区域分成二个弧形三角区,鼠标的左键位于左面的三角区,鼠标的右键位于右面的三角区。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鼠标滚轮可以采用机械滚动轮14,也可以由触摸式滚动轮19(参见图3)来实现,如触控板或电容触键,触摸式滚动轮19是一个位于中轴线上的约2/3手指宽的区域。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键盘鼠标复合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为帮助用户掌握键法 和提高按键的准确性,键盘鼠标复合器还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视觉显示的mod键20(模式转换键),从而可在电脑设备显示屏17上显示键盘鼠标复合器的键钮分布图18。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mod键20装在拇指侧(如图3中的穹左侧表面8上)。mod键20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字母数字键相同。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视觉显示还可以反馈用户的按键动作,具体的,可以用高亮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也可以由不同的色彩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还可以由弹出的窗口显示当前被按下的键,或其他可以区分被按下键的显示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被描述成由泪珠形鼠标器演绎而来,但这不限于本申请可从其它形状或类型的鼠标器演绎而来。可预见这样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它由一个人性化的鼠标器转化而来。
    虽然本申请设计的取向被描述成一个右手操作的设备,但本申请也覆盖其它取向。可预见,经过对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结构作对称翻转,其实施方案即成一个左手操作的设备。
    虽然本申请的前端被描述成一个扇形台阶且在其上安装了一个物理键盘,但本申请也覆盖其它形状的前端和不同平面或曲面的表面,以及其它形式的键盘。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前端可为长方形。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电容键盘取代了物理键盘。在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QWERTY键盘被其它形式的键集和键的布局所代替,如用作智能电视遥控器。
    虽然本申请的键盘键被描述成英文键,本申请也覆盖其它语言的键盘。
    虽然本申请的鼠标键和鼠标滚轮描述成物理键和机械滚动轮并被置于扇形台阶表面的前端中部,本申请也覆盖任何由非物理鼠标键和非机械滚动轮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同时也覆盖鼠标键和鼠标滚轮位于复合器其它部位的实施方案。可预见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鼠标键和鼠标滚轮被安装在泪珠形穹隆的前沿。
    虽然本申请没有描述复合器是如何与电脑设备联结的,但本申请覆盖任何有线和无线的联结实施方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关 键  词:
    键盘 鼠标 复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键盘鼠标复合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889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