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空调室内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管空调室内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管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身,其中,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具有出风方向不同的第一机身出风口和第二机身出风口,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一风口挡板,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二风口挡板。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冷风水平侧吹、热风竖直下吹的送风方式,从而解决了本领域中一直存在的热风上浮和冷风吹头的问题,明显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CN201510655687.7
2015.10.12
CN105135534A
2015.12.0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0申请日:20151012|||公开
F24F1/00(2011.01)I; F24F13/08
F24F1/0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杜辉; 柯志洪; 李子欣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鸡西路789号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梁永芳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管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身,其中,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具有出风方向不同的第一机身出风口和第二机身出风口,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一风口挡板,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二风口挡板。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冷风水平侧吹、热风竖直下吹的送风方式,从而解决了本领域中一直存在的热风上浮和冷风吹头的问题,明显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风管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具有出风方向不同的第一机身出风口和第二机身出风口,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一风口挡板,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二风口挡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在机身侧壁上,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在机身底壁上。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离心风机,所述蒸发器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上游。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为后向式离心风机。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的正下方。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离心风机之间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为中部有孔的平板状。7. 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具有V形结构或弧形结构。8. 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设置在机身侧壁上。9. 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向第一机 身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通向第二机身出风口。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上设置有两个蜗舌,两个蜗舌分别将风引导向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11. 如权利要求3-10之一所述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冷凝水接收装置,其布置在所述蒸发器的正下方。
说明书风管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风管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风管空调室内机(简称风管机)是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因其安装方式隐蔽、易于实现家装的美观性而占据了家用空调市场的一席之地。然而,正是与其特定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相关,风管机普遍存在舒适度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风管机按出风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侧面出风和下面出风。无论是哪一类,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以下问题之一:热风上浮问题和冷风吹头问题。也即,对于侧面出风的风管机,其向下送风的力度不足,则在制热模式下,由于热空气密度低,热风聚集在一定的高度之上,靠近地面处的温度很难提升,人体感觉很不舒服;对于下面出风的风管机,则在制冷模式下,由于冷风主要向下吹送,因而当用户位于送风口的覆盖范围内时,冷风会直接吹到用户头上和身上,舒适度也很差。 因此,开发能提高用户舒适度的风管空调室内机一直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重视的事项,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风管机这一技术分支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空调室内机,其能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热风上浮和冷风吹头的问题,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管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身,其中,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具有出风方向不同的第一机身出风口和第二机身出风口,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一风口挡板,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二 风口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设置在机身侧壁上,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设置在机身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风管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离心风机,所述蒸发器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上游。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为后向式离心风机。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离心风机之间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为中部有孔的平板状。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具有V型结构或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设置在机身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向第一机身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通向第二机身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上设置有两个蜗舌,两个蜗舌分别将风引导向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冷凝水接收装置,其布置在所述蒸发器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由于设置有出风方向不同的机身出风口,从而可以实现冷风水平侧吹、热风竖直下吹的送风方式,从而解决了本领域中一直存在的热风上浮和冷风吹头的问题,明显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风管空调室内机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主要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另一整体示意图,其中拆除了一处机身侧壁以显示蒸发器的结构; 图4为图3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出风方式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出风方式示意图; 图7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第三种出风方式示意图; 图8为图1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仰视示意图,其中拆除了接水盘、蒸发器和导流圈,以显示蜗舌结构;以及 图9为现有技术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结构通常如图9所示,其离心风机101和蒸发器102水平对置,蒸发器102位于离心风机101的出风口下游,离心风机101吹出的风经过蒸发器102后再经唯一的机身出风口送出。这类室内机的送风方式要么为水平侧出风(图示方式),要么为竖直下出风,出风方式单一,因而舒适度差;回风方式通常为下回风。另外,由于风机送出的风要先经过蒸发器,这不可避免地会减缓风速,因此,为确保送风距离符合要求,现有技术的风管空调室内机通常采用前向式离心风机,这种离心风机压力高、噪声大、还易超载。 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包括机身。机身内部例如包括离心风机1和蒸发器2。然而,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设置有出风方向不同的两个机身出风口,即第一机身出风口3和第二机身出风口4。分别地,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3和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4设置有可启闭的第一风口挡板7和第二风口挡板8。由此,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出风口送风,达到不同的送风方向,从而避免单一出风方向带来的舒适度差的情形。 优选地,第一机身出风口3和第二机身出风口4可以分别朝向机身侧壁5和机身底壁6出风,也即,可分别实现水平侧向送风和竖直向下送风。例如,所述第一机身出风口3可以设置在机身侧壁5上,所述第二机身出风口4可以设置在机身底壁6上。 从而,在制热时,例如可以开启第二机身出风口4,采用竖直向下送风,可以防止热风上浮(图6);在制冷时,例如可以开启第一机身出风口3,采用水平侧向送风,可以防止冷风吹头(图5)。另外,由于热风密度低、冷风密度高,上述两种有针对性的送风方式还特别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对流,从而容易实现室内气温的快速均匀。当然,根据需要,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机身出风口3和4也可以同时开启,从而同时实现两种送风 方式(图7),此时,每个出风口的出风量都减小,但总风量不变,使得吹到人体上的风更为柔和,人体舒适度提高。 具体地,两个机身出风口3和4的设置可以是在如图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机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例如,在保留其现有的侧出风口(第一机身出风口)的基础上,可以在第一机身出风口下方的底壁上设置下出风口(第二机身出风口)。即,两个机身出风口3和4设置在同一个气室的不同侧壁上。两个机身出风口3和4可以有选择地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改善人体舒适度。当采用这种结构时,离心风机的蜗壳只需要设置一个出风口,从该出风口吹出的风仍然要先经过蒸发器,然后才经至少一个机身出风口送出。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机体内部结构:所述蒸发器2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1的进风口上游。这样,室内回风被离心风机1吸入机体后须先经过蒸发器2,然后才经过离心风机1,随后被送出。 这样,离心风机1送出的风直接经相应的机身出风口送出,不再如现有技术那样被蒸发器减缓速度,因而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可以采用后向式离心风机,这类离心机的压力低,效率高,噪声小,不易超载。由于没有了蒸发器对风速的减缓,后向式离心风机也能够保证所需要的送风距离,并且额外具有静音、高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优选地,如图5-7所示,本发明的离心风机1的蜗壳具有第一出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10,所述第一出风口9通向第一机身出风口3,所述第二出风口10通向第二机身出风口4。即,可以在两个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气室,而两个机身出风口则设置在不同的气室的侧壁或底壁上。可以想象的是,离心风机的蜗壳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出风口,如同现有技术那样,而第一机身出风口和第二机身出风口都与该一个出风口相通,也即,两个机身出风口设置在仅一个气室的不同壁上。 在蜗壳具有两个出风口的方案中,这两个出风口例如可以设置成按180度角布置或者按90度角布置,从而相应的机身出风口可以设置在机身的相反的两侧处(如图1所示),或者机身的相邻的两侧处(未图示)。可以想象的是,根据具体的结构,两个出风口之间的角度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值。也即,这种方案尤其有利于合理、灵活地布置机身出风口,从而便于 设置合理的送风方式。 优选地,为更好地把风引导到离心风机1的两个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1的蜗壳上设置有两个蜗舌11和12(如图8所示),两个蜗舌分别将风引导向第一出风口9和第二出风口10。 由于蒸发器2布置在离心风机1的进风口上游,因此优选地,为节省空间,可以将所述蒸发器2布置在所述离心风机1的正下方,如图2-4所示。也即,可以使蒸发器与离心风机上下对置,从而使机内结构尽可能地紧凑。 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同样可以采用下回风的方式,为此,机身回风口14可以设置在机身底壁上,也可以设置在机身侧壁上。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回风口14设置在机身侧壁13上。该回风口14优选与第一机身出风口3设置在不同的机身侧壁上。可以想象的是,回风口14也可以与第一机身出风口3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例如并排地设置在第一机身出风口3的下方。回风口设置在机身侧壁上有利于提高机身的美观性,另外还有利于在蒸发器正下方设置冷凝水接收装置,例如接水盘16。 优选地,可以在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离心风机1之间设置导流圈15,所述导流圈15优选为中部有孔的平板状。导流圈15的作用主要是将空气引导至离心风机的叶轮内部,并且同时构成蜗壳的一部分,从而简化蜗壳的结构。例如,导流圈15可通过螺钉等固定至风管空调室内机的框架上,使其中部的孔对准叶轮中心。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2具有V形结构或弧形结构(例如,如图3-4所示)。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增大蒸发器的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当采用这种结构时,蒸发器2可以安装成中间部位向下方突出的形式,其V形或弧形结构的两边靠近或接触导流圈15。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优选可以在相反侧的机身侧壁上设置两个回风口,使得这两个回风口分别正对V形或弧形蒸发器的两侧。由此每个回风口的尺寸(例如高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减小,从而使机身紧凑,且满足回风量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冷凝水接收装置(例如接水盘)16,其布置在所述蒸发器2的正下方,如图3-4所示。当空调机制冷运行时,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该冷凝水接收装置中,从而避免了直接滴落到 室内或流到机身其它部位的情形。优选地,冷凝水接收装置16可以同时用作该室内机的底壁,从而使机身结构紧凑。优选地,该冷凝水接收装置16可拆地安装在机身的底部。 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优选结构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具体使用时机身无需隐藏到吊顶内,从而节省室内空间。 以下结合图3-7说明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的具体工作过程。 如图5所示,当第一风口挡板7开启、第二风口挡板8闭合时,此时为水平测吹的送风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制冷运行,以“下回风+水平侧吹”的方式,避免了直接朝向人体送冷风,并有利于室内气温的均匀下降,提高人体舒适度。 如图6所示,当第一风口挡板7闭合、第二风口挡板8开启时,此时为向下吹送的送风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制热运行,以“下回风+下出风”的方式,避免了从第一机身出风口水平送风导致的热风上浮的问题,并且可以直接向人体送热风,使人体快速感受到温暖,并有利于室内气温的均匀升高,提高人体舒适度。 如图7所述,当第一风口挡板7和第二风口挡板8同时开启时,此时为水平、向下双向吹送的送风方式。这种送风方式可由用户自定义选择或取消,既可以用于制冷运行,也可以用于制热运行。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离心风机四周出风的特点,可以同时经两个出风口送风,使得每个出风口的风量减小但总风量不变,从而获得更为柔和的风,提高人体舒适度。 此外,如图3-4所示,蒸发器2放置于离心风机1的正下方,如同“躺”在接水盘16的上方。风从两侧的回风口进入,经过V形蒸发器2,再通过导流圈15进入到例如后向离心风机1的内部,最后从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吹出。 综上,本发明的风管空调室内机由于设置有出风方向不同的机身出风口,从而可以实现冷风水平侧吹、热风竖直下吹的送风方式,从而解决了本领域中一直存在的热风上浮和冷风吹头的问题,明显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 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