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穿墙机.pdf

  • 上传人:GAME****980
  • 文档编号:6381722
  • 上传时间:2019-06-05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79.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46884.8

    申请日:

    2015.07.27

    公开号:

    CN104990157A

    公开日:

    2015.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2申请日:20150727|||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2(2011.01)I; F24F13/08; F24F13/30

    主分类号:

    F24F1/02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军华; 郑小建; 李江云; 易忠衍

    地址: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墙机,包括设置于其室外侧的风道组件(1)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的风叶(2),所述风叶(2)为贯流风叶;所述风道组件(1)包括与所述穿墙机的室外出风面对应设置的出风口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两侧的两个端板,所述风叶(2)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个所述端板上。本发明提供的穿墙机,将风叶设置为贯流风叶,配合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风道组件,增大了其风量,进而提高了经过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的风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穿墙机,包括设置于其室外侧的风道组件(1)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的风叶(2),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叶(2)为贯流风叶;
    所述风道组件(1)包括与所述穿墙机的室外出风面对应设置的出风口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两侧的两个端板,所述风叶(2)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个所述端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3)为弯折式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3)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叶(2)的避让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3)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组件(1)出风面的第一换热板块(31)及位于所述风道组件(1)进风面的第二换热板块(32)及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板块(31)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32)的第三换热板块(3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块(31)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32)垂直于所述第三换热板块(3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块(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32)的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块(31)与所述第三换热板块(33)之间连接有倾斜换热板块(34);
    所述倾斜换热板块(34)倾斜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块(31)及所述第三换热板块(3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1)的出风面的蜗舌(7)。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1)的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驱动端与所述风叶(2)的一端同轴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1)的一个端板上固定有支架(4),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所述支架(4)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穿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1)的另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风道端盖(6),所述风道端盖(6)内具有与所述风叶(2)的另一端同轴连接的连接轴。

    说明书

    说明书穿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墙机。
    背景技术
    穿墙机为PTAC(窗口空调机)及PTHP(空气对空气热泵)的总称,其室外侧设置有轴流风叶,对于室外侧换热器进行通风。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穿墙机。
    轴流风叶03通过电机02固定于轴流风道组件01上,室外换热器04位于轴流风叶03远离轴流风道组件01的一侧。由于穿墙机受进风及出风方式的影响,风量无法与分体外机的风量相比(以12K机型为例,分体机外机风量为2000m3/h,而穿墙机仅为1000m3/h),并且,穿墙机的室外机换热器04的尺寸也远小于分体机的换热器尺寸(约为分体室外换热器的3/5大小),影响了制热(PTHP)或制冷(PTAC)的换热效率。穿墙机的壳体为标准尺寸(受美国建筑标准限制),壳体无法加大,使得加大室外换热器04的面积及轴流风叶03的尺寸的方式受限。因此,即使通过扩大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04面积及轴流风叶03尺的方式,也不能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换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墙机,以提高换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墙机,包括设置于其室外侧的风道组件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的风叶,
    所述风叶为贯流风叶;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所述穿墙机的室外出风面对应设置的出风口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两侧的两个端板,所述风叶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个所述端 板上。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为弯折式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叶的避让槽。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组件出风面的第一换热板块及位于所述风道组件进风面的第二换热板块及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板块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的第三换热板块。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第一换热板块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垂直于所述第三换热板块。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第一换热板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块的宽度。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第一换热板块与所述第三换热板块之间连接有倾斜换热板块;
    所述倾斜换热板块倾斜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块及所述第三换热板块。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面的蜗舌。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风道组件的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风叶的一端同轴连接。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风道组件的一个端板上固定有支架,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上述穿墙机中,所述风道组件的另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风道端盖,所述风道端盖内具有与所述风叶的另一端同轴连接的连接轴。
    本发明提供的穿墙机,将风叶设置为贯流风叶,配合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风道组件,增大了其风量,进而提高了经过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的风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穿墙机;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穿墙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外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轴流风道组件—01,电机—02,轴流风叶—03,室外换热器—04;
    图2和图3中,
    风道组件—1,风叶—2,室外换热器—3,第一换热板块—31,第二换热板块—32,第三换热板块—33,倾斜换热板块—34,支架—4,驱动装置—5,风道端盖—6,蜗舌—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穿墙机,以提高换热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穿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穿墙机的俯视示意图。
    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穿墙机包括设置于其室外侧的风道组件1及设置于风道组件内的风叶2。其中,风叶2为贯流风叶,风道组件1包括与穿墙机的室外出风面对应设置的出风口及分别设置于出风口两侧的两个端板,风叶2的一端架设于一个端板上,风叶2的另一端架设于另一个端板上,使得风叶2的外表面朝向风道组件1的出风口,以便于使风叶2转动输送出来的风流向穿墙机的室外出风面。
    以具有同样壳体的穿墙机为例,得到的数据如下:
    表1 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对比

    由上述对比数据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内侧噪音与外侧噪音变化率不 大,但是风量增大了约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墙机,将风叶2设置为贯流风叶,配合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风道组件1,增大了其风量,进而提高了经过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3的风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增大穿墙机的室外换热器3的面积。由于风叶2为贯流风叶,优选地,将室外换热器3设置为弯折式换热器,室外换热器3内形成用于容纳风叶2的避让槽,使得风叶2包裹于弯折式换热器内。
    如图3所示,室外换热器3包括位于风道组件1出风面的第一换热板块31及位于风道组件1进风面的第二换热板块32及连接第一换热板块31与第二换热板块32的第三换热板块33。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扩大了室外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
    也可以将室外换热器3由两块换热板块组成,使其呈“V”字形排列;还可以将室外换热器3由四块以上换热板块组成。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板块31与第二换热板块32垂直于第三换热板块33。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室外换热器3在安装后,第一换热板块31与风道组件1的出风面平行且第二换热板块32与风道组件1的进风面平行,而第三换热板块33与穿墙机的底板接触,方便了室外换热器3的固定。
    第一换热板块31的宽度大于第二换热板块32的宽度,降低进风阻力,进而提高了进风量,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其中,第一换热板块31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换热板块3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风叶2的轴线方向。
    为了对风向进行引导,降低穿墙机的底板或顶板的阻碍,第一换热板块31与第三换热板块33之间连接有倾斜换热板块34;倾斜换热板块34倾斜于第一换热板块31及第三换热板块33。由风道组件1的进风面经过风叶2的风在倾斜换热板块34的引导下向第一换热板块31流动,以便于引导出风由风道组件1的出风面流出,降低流向穿墙机的底板或顶板的风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风道组件1的出风面的蜗舌7。在本实施例中, 第三换热板块33位于靠近穿墙机的底板的一侧,则蜗舌7安装于风道组件1靠近穿墙机的顶板的一侧。当然,也可以使第三换热板块33位于靠近穿墙机的顶板的一侧,则蜗舌7安装于风道组件1靠近穿墙机的底板的一侧。通过设置蜗舌7,进一步引导了出风由风道组件1的出风面流出。
    为了确保风叶2的转速,简化穿墙机的结构,风道组件1的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驱动端与风叶2的一端同轴连接。也可以将驱动装置5固定于穿墙机的外壳上,通过传动齿轮或传动链条等传动装置连接风叶2与驱动装置5。
    其中,驱动装置5优选地电机。
    风道组件1的一个端板上固定有支架4,驱动装置5位于支架4上。在驱动装置5拆卸及安装时,仅需将其相对于支架4拆装即可,简化了安装步骤。
    风道组件1的另一个端板上设置有风道端盖6,风道端盖6内具有与风叶2的另一端同轴连接的连接轴。通过设置风道端盖6,使其内部的连接轴转动支承风叶2的另一端,提高了风叶2转动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穿墙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穿墙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穿墙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817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