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380614
  • 上传时间:2019-06-05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2.4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61297.6

    申请日:

    2015.07.30

    公开号:

    CN104950497A

    公开日:

    2015.09.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日:201507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 G02F1/1335; G02F1/1333; G02B27/22

    主分类号:

    G02F1/133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晓龙; 杜建华

    地址: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当给每相邻两条数据线分别输入3D显示时的左眼图像显示信号和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时,得到的一个左眼画面或一个右眼画面对应一个像素单元或对应一个由上下六个亚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块,使得整个3D显示时的左右眼画面呈马赛克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3D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另外,能够省去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减小模组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依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
    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上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
    每一行所述数据线交替与该行数据线上下两行的亚像素单元连接,每一列所述栅极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连接;或
    每一行所述数据线交替与该行数据线上下两行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每一列所述栅极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取向单元,每一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取向单元,每一所述第二取向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 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二取向单元之间的公共电极;或
    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相互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或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同层间隔设置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当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单元和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材料为通过光照进行取向的感光材料。

    7.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

    8.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将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和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二衬底基板进行对盒,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注入液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包括:
    将金属纳米粒子通过纳米压印方法压印到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或,
    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层,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包括:
    将金属纳米粒子通过纳米压印方法压印到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或,
    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层,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给第一显示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给第二显示单元输入第二图像信号或第一图像信号;其中:
    第一显示单元为与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为与第一显示单元不同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预先设置的图像显示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按扫描顺序逐列驱动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的栅极线,每一列亚像素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依次导通;
    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分别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给每两行相邻的数据线,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亚像 素单元和下一行亚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或,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像素单元和下一行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2D显示时,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2D图像显示信号;
    3D显示时,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为左眼图像显示信号或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或左眼图像显示信号。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是目前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占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随着技术的发展,LCD显示被附加了更多的显示功能,如现有技术运用最广泛的3D显示。3D显示更真实,更有场景感和进入感,带给使用者全新的视觉体验。
    目前基于LCD显示技术的3D显示模式主要有眼镜式和裸眼式。裸眼式相对来说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在3D显示时会遇到诸如有视觉死区、亮度低、工艺困难等问题。眼镜式是目前商品化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快门眼镜式和偏光眼镜式。快门眼镜比较贵,佩戴不方便,且存在闪烁现象,因此,目前最常用的是偏光眼镜式。对于偏光眼镜式,偏光片(POL)通常贴附于LCD显示模组的表面,贴偏光片精度要求较高,另外需要在偏光片上贴附相位延迟膜(Thin-film Retarder),导致模组较厚,且贴附相位延迟膜时也有精度要求。
    传统偏光眼镜式的3D显示时通过偏光眼镜,左眼只观察左眼的画面,右眼只观察右眼画面,由于3D显示时的LCD显示模组的表面需要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而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时对精度的要求较高,一般相邻的N行像素显示左眼画面,下一个相邻的N行像素显示右眼画面,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1所示,这种左右眼画面隔行显示的3D显示存在立体感差,画面条纹严重,不细腻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3D显示存在立体感差,画面条纹严重,不细腻的问 题。另外,需要在LCD显示模组的表面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导致模组较厚,且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时对精度的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依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
    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依次位于第一衬底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第二衬底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每一第 二线栅起偏器与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因此,当给与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输入3D显示时的左眼图像显示信号,给其余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输入3D显示时的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时,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一个左眼画面或一个右眼画面对应一个像素单元或对应一个由上下两行中的六个亚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块,使得整个3D显示时的左右眼画面呈马赛克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3D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省去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减小模组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上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
    每一行所述数据线交替与该行数据线上下两行的亚像素单元连接,每一列所述栅极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连接;或
    每一行所述数据线交替与该行数据线上下两行的所述像素单元连接,每一列所述栅极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取向单元,每一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取向单元,每一所述第二取向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较佳地,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二取向单元之间的公共电极;或
    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相互绝缘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或位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和所述第一取向单元之间同层间隔设置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
    较佳地,当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垂直;
    当位置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相同。
    较佳地,所述第一取向单元和所述第二取向单元的材料为通过光照进行取向的感光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将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和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二衬底基板进行对盒,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注入液晶。
    较佳地,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包括:
    将金属纳米粒子通过纳米压印方法压印到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或,
    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层,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包括:
    将金属纳米粒子通过纳米压印方法压印到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或,
    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层,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给第一显示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给第二显示单元输入第二图像信号或第一图像信号;其中:
    第一显示单元为与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为与第一显示单元不同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预先设置的图像显示信号。
    较佳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按扫描顺序逐列驱动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的栅极线,每一列亚像素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依次导通;
    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分别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给每两行相邻的数据线,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亚像素单元和下一行亚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或,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像素单元和下一行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
    较佳地,2D显示时,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2D图像显示信号;
    3D显示时,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为左眼图像显示信号或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或左眼图像显示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3D显示时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的画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具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线栅起偏器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以及第一取向单元和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方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3D画面时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3D显示时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的画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不反映显示面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3,其中:
    第一基板2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210,依次位于第一衬底基板210朝向第二基板22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像素单元214;每一像素单元214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参见图3(a)和图3(b),每一像素单元214包括红(R)、绿(G)和蓝(B)三个亚像素单元;
    参见图2和图3(a),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与一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即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与一亚像素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以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与一亚像素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为例进行说明,如:同一行相邻三个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分别与R亚像素单元、G亚像素单元和B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图3(a)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或
    参见图2和图3(b),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与一像素单元214位置对应,即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与一像素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以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与一像素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为例进行说明,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图3(b)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
    参见图2,第二基板2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20,位于第二衬底基板220朝向第一基板21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每一第二线栅起 偏器221与一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221的偏振方向垂直。
    具体地,参见图3(a)和图3(b),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包括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上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212和数据线213,其中:
    如图3(a)所示,每一行数据线213交替与该行数据线213上下两行的亚像素单元连接,每一列栅极线212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或
    如图3(b)所示,每一行数据线213交替与该行数据线213上下两行的像素单元214连接,每一列栅极线212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
    参见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1包括位于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214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取向单元215,每一第一取向单元215与一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垂直;第二基板22包括位于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上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取向单元222,每一第二取向单元222与一第一取向单元215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二取向单元222的取向垂直。
    如图4(a)所示,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1还包括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第一取向单元215之间的像素电极2141,第二基板22还包括位于第二线栅起偏器221和第二取向单元222之间的公共电极22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以第一基板21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2为彩膜基板为例进行具体介绍。此时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产生纵向的电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扭曲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显示面板。
    如图4(b)所示,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1还包括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第一取向单元215之间相互绝缘的像素电极2141和公共电极223,此时第一基板21中产生多维电场,本发明具体 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高级超维场转换(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ADS)模式显示面板。
    如图4(c)所示,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1还包括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第一取向单元215之间同层间隔设置的像素电极2141和公共电极223,此时第一基板21中产生横向电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共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显示面板。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栅起偏器(Wire Grid Polarizer,WGP)和第二线栅起偏器(Wire Grid Polarizer,WGP)为在衬底基板上制作大约100纳米左右的金属线栅,可以起到光线起偏的作用,偏振方向与线栅平行的光被吸收,偏振方向垂直于线栅的光透过,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起到偏光片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液晶取向需要与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进行匹配。
    具体地,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TN型显示面板,也可以为VA型显示面板。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取向单元222和第一取向单元215对液晶层23中的液晶进行取向,此时为了将液晶取向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第二线栅起偏器221相匹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取向单元222的取向与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垂直,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TN型显示面板,所有的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也可以是相同的,所有的第二取向单元222的取向也可以是相同的,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加的电场的强度实现显示。
    具体地,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 ADS模式显示面板,也可以为IPS模式显示面板。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取向单元222和第一取向单元215对液晶层23中的液晶进行取向,此时为了将液晶取向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和第二线栅起偏器221相匹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取向单元222的取向与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相同,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取向单元215的取向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垂直。
    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取向单元215和第二取向单元222的材料为通过光照进行取向的感光材料,具体实施时,第一取向单元215和第二取向单元222的材料为酰胺类树脂。
    优选地,如图4(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像素电极2141和公共电极223通过绝缘层2142绝缘,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像素电极2141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单层膜,也可以为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的复合膜,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223的材料与像素电极2141的材料相同。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绝缘层2142的材料为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N)的单层膜,也可以为氧化硅(SiO2)和氮化硅(SiN)的复合膜,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像素电极2141、公共电极223以及绝缘层2142的具体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OLED电视等显示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如图5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501、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S502、在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 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S503、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所述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
    S504、将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一衬底基板和完成上述步骤的第二衬底基板进行对盒,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注入液晶。
    下面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以及在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二线栅起偏器的方法,由于制作第一线栅起偏器与制作第二线栅起偏器的方法类似,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主要以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的方法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方法一:
    首先将金属纳米粒子旋涂于一预先准备的基板表面,接着采用纳米压印模具按压于该预先准备的基板上,模具凸起的部分粘附有金属纳米粒子,之后将金属纳米粒子转印到第一衬底基板上,达到纳米图案的转移,最后通过高温热退火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方法二:
    首先,在第一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金属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沉积的金属层可以为金属钼、金属铝等金属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沉积的金属层的厚度为100纳米,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沉积的金属层的厚度根据具体工艺以及生产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沉积的金属层的厚度作具体限定。
    接着,对金属层采用构图工艺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具体 地,在金属层上涂覆一层光刻胶,对涂覆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显影后暴露出需要去除掉的金属层,之后通过刻蚀去除暴露出的金属层,最后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形成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211,如图6所示,图中仅示出了与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单元对应的第一线栅起偏器。
    如图3(a)和3(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制作有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第一衬底基板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栅极线212、数据线213和像素单元214,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的栅极线212沿竖直方向排列,数据线213沿水平方向排列,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栅极线212、数据线213和像素单元214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液晶取向需要与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进行匹配,下面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与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相匹配的第一取向单元和第二取向单元的方法,由于制作第二取向单元的方法与制作第一取向单元的方法类似,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主要以制作第一取向单元的方法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制作有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的第一衬底基板上采用旋涂等方法制作一层取向材料,具体地,采用旋涂方法在制作有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单元的第一衬底基板上制作一层酰胺类树脂,用偏振紫外光进行曝光,在曝光过程中通过掩膜板进行遮挡,相邻像素单元或亚像素单元采用垂直方向的偏振紫外光分别进行曝光,得到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取向单元。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感光物质通过光照取向制作得到的取向单元组成的取向层,与现有技术通过摩擦取向(Rubbing)的方法制作取向层相比,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可以做到每个亚像素的液晶取向不同。当然,对于TN型显示面板,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制作第一取向单元和第二取向单元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摩擦取向方法。
    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在制作有第二线栅起偏器的第二衬底基板上制作彩膜层和黑矩阵,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彩膜层和黑矩阵的方法与现 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将制作有第一取向单元的第一衬底基板和制作有第二取向单元的第二衬底基板进行对盒时的对盒方法,以及在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注入液晶的方法均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得到的显示面板为TN型显示面板或VA型显示面板时,如图7(a)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1和72所指的方向,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上方的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3和74所指的方向。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221的偏振方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5和76所指的方向,位于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上方的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7和78所指的方向。
    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得到的显示面板为ADS模式显示面板或FFS模式显示面板或IPS模式显示面板时,如图7(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211的偏振方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10和720所指的方向,位于第一线栅起偏器211上方的第一取向单元的取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30和740所指的方向。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221的偏振方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50和760所指的方向,位于第二线栅起偏器221上方的第二取向单元的取向分别为图中箭头770和780所指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给第一显示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给第二显示单元输入第二图像信号或第一图像信号;其中:
    第一显示单元为与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为与第一显示单元不同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和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为预先设置的图像显示信号。
    具体地,如图8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S801、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按扫描顺序逐列驱动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的栅极线,每一列亚像素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依次导通;
    S802、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分别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给每两行相邻的数据线,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亚像素单元和下一行亚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或,每一行数据线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交替为该数据线的上一行像素单元和下一行像素单元输入第一图像信号或第二图像信号。
    具体地,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3D显示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信号为左眼图像显示信号(L Signal)或右眼图像显示信号(R Signal),第二图像信号为右眼图像显示信号(R Signal)或左眼图像显示信号(L Signal),如图9(a)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按扫描顺序逐列驱动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的栅极线212,每一列亚像素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2143依次导通;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分别输出R Signal和L Signal给每两行相邻的数据线213,每一行数据线213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2143交替为该数据线213的上一行亚像素单元和下一行亚像素单元输入R Signal或L Signal。
    由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根据不同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相邻两个亚像素单元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同,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如图9(a)中的箭头方向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得到的3D显示画面如图10(a)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得到的一个左眼画面或一个右眼画面对应相邻两行中的六个亚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块,整个3D显示时的左右眼画面呈马赛克排布,与现实中观察立体物时相同,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3D显示 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
    另外,如图9(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按扫描顺序逐列驱动与一列亚像素单元连接的栅极线212,每一列亚像素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2143依次导通;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分别输出R Signal和L Signal给每两行相邻的数据线213,每一行数据线213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2143交替为该数据线213的上一行像素单元214和下一行像素单元214输入R Signal或L Signal。
    根据不同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同,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如图9(b)中的箭头方向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得到的3D显示画面如图10(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得到的一个左眼画面或一个右眼画面对应一个像素单元,整个3D显示时的左右眼画面呈马赛克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3D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
    另外,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2D显示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为2D图像显示信号(2D Signal),此时不区分左右眼信号,可以直接观察到2D图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依次位于第一衬底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三个亚像素单元;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亚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或,每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与一像素单元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一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第二衬底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的若干阵列排列 的第二线栅起偏器;每一第二线栅起偏器与一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相邻两个第二线栅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栅起偏器和第二线栅起偏器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因此,当给与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栅起偏器位置对应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输入3D显示时的左眼图像显示信号,给其余的亚像素单元或像素单元输入3D显示时的右眼图像显示信号时,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一个左眼画面或一个右眼画面对应一个像素单元或对应一个由上下两行中的六个亚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块,使得整个3D显示时的左右眼画面呈马赛克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在3D显示时不存在条纹状的画面感,使得3D显示画面立体感更强,临场感更逼真;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省去贴附偏光片和相位延迟膜,减小模组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关 键  词:
    一种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806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