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6357284
  • 上传时间:2019-06-03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1.2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01819.0

    申请日:

    2015.08.14

    公开号:

    CN105093392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00申请日:20150814|||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00;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G02B6/00

    申请人: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五林

    地址:

    266100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1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代理人:

    申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能够使液晶显示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和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第二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与第二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邻接;在导光板内部,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第一出光面平行,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第二出光面平行,每个三棱柱微结构垂直贯穿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在导光板内部设置有圆形微结构,圆形微结构设置于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之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和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
    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
    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
    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
    面邻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
    侧面相对设置;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以第二阵列排布
    的三棱柱微结构,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平
    行,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每个所述
    三棱柱微结构垂直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
    构为空心;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设置有圆形微结构,所述圆形微结构设置于所述以第
    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导光板的光源
    所述圆形微结构大小不同,且密度排布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一整
    体板体,根据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形成所述三棱柱微结构,
    根据所述圆形微结构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形成所述圆形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至
    少两层板体,
    其中,一板体设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另一板体设
    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所述一板体或所述另一板体还设
    置有所述圆形微结构;
    或者,两个一板体设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两个一板体设置有所述三棱
    柱微结构,另一板体设置有所述圆形微结构。
    5.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导光板,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
    个侧面设置有光源,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扩散片,在所述第二出
    光面上设置有第二扩散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光源,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
    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到所述第三侧面按
    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源,所述第二侧面和所
    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
    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
    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源,所
    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
    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
    排布,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二侧面到所述第四侧面按照从稀疏到密集,
    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设置有光源,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
    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所述圆
    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
    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复数行和复
    数列的光源。
    8.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的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扩散片
    上设置有第一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扩散片上设置有第二显示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外壳
    和第二外壳。

    说明书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
    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站、机场、会展中心和食堂等公共场所采用落地式贴
    墙、落地式离墙和天花板空中吊挂中任一种方式安装液晶显示器,供
    人们观看获取列车信息、航班信息和实时新闻等信息。由于公共场所
    人流比较密集,观众较多,为了提高公共场所的利用率,通常采用落
    地式离墙或天花板空中吊挂两种方式安装液晶显示器。但是,液晶显
    示器一般都是单面显示,处于液晶显示器后面的观众就看不到液晶显
    示器的屏幕。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该
    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
    面,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
    每个所述导光板设置有网点,来获得均匀的射出光线,使得有光线通
    过导光板时,能够通过两个面上的网点进行反射,使一个背光模组的
    两个面均能出光,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屏幕都能够显示图像。但是,导
    光板本身并不具有增亮功能,如果需要获得较高亮度,需要额外增加
    增亮膜;进一步的,该背光模组还需要两块导光板,才能实现双面出
    光,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液晶显示器较厚。

    现有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
    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中均匀的注入散光粒子,来获
    得均匀的射出光线,使得有光线通过导光板时,能够通过该导光板的
    散光粒子进行反射,使该导光板的两个面均能出光,使得液晶显示器
    的屏幕都能够显示图像。但是,靠近光源的地方光线的强度本身就强,
    反射的光线就多,出光强度高;远离光源的地方光线本身就比较弱,
    反射的光线就少,光强度低,该导光板均布的散光粒子导致靠近光源
    的部分位光线强度高,远离光源的部位光线强度弱,所以液晶显示器
    的屏幕并不能获得均匀的亮度。

    因此,如何能够使液晶显示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
    够获得均匀的亮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能够使液晶显示器
    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

    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和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
    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

    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
    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与
    所述第一出光面邻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
    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以第二阵
    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
    第一出光面平行,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出
    光面平行,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垂直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
    侧面,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为空心;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设置有圆形微结构,所述圆形微结构设置于所
    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
    微结构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导光板的光源
    所述圆形微结构大小不同,且密度排布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
    述导光板为一整体板体,根据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
    形成所述三棱柱微结构,根据所述圆形微结构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形
    成所述圆形微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
    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两层板体,

    其中,一板体设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另一
    板体设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所述一板体或所述
    另一板体还设置有所述圆形微结构;

    或者,两个一板体设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两个一板体设置有所
    述三棱柱微结构,另一板体设置有所述圆形微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

    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
    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
    置有光源,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扩散片,在所述第二出光
    面上设置有第二扩散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光源,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
    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到所
    述第三侧面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源,所述第二侧
    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
    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
    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
    源,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反射片,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
    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
    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二侧面到所述
    第四侧面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或者,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
    四侧面设置有光源,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
    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
    大进行排布,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到相对
    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
    排布。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为复
    数行和复数列的光源。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
    一种可实现方式所述的背光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扩散片上设
    置有第一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扩散片上设置有第二显示面板。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外
    壳和第二外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在导光板的第一出光
    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分别设置v形微结构,该导光板还包括第一侧面、第二
    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
    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邻接,所述第
    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
    置,同时,在所述导光板内部,设置有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
    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
    所述第一出光面平行,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出
    光面平行,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垂直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
    面,即所述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v形微结构相对垂直,每个所述三棱柱微
    结构之间不连续,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为空心,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光
    板内部设置有圆形微结构,所述圆形微结构设置于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
    三棱柱微结构与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之间,从而使得照射
    入该导光板的光线能够通过圆形微结构反射更多的光线,再通过v形微结
    构和三棱柱微结构的折射使得光线能够垂直的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
    面射出,从而能够使液晶显示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
    获得均匀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左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正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v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v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v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棱柱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三棱柱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三棱柱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三棱柱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再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再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另一种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圆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圆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圆形微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发光原理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10,如图1所示,包括:

    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101和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102,
    所述第二出光面102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相对设置;

    第一侧面103(图中未示出)、第二侧面104(图中未示出)、
    第三侧面105和第四侧面106,所述第一侧面103、所述第二侧面104、
    所述第三侧面105和所述第四侧面106分别与所述第二出光面102与
    所述第一出光面101邻接,所述第一侧面103与所述第三侧面105相
    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104与所述第四侧面106相对设置;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107,以第
    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107,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
    构107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平行,所述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
    结构107与所述第二出光面102平行,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垂直贯
    穿所述第二侧面104和所述第四侧面106,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107
    之间不连续,每个所述三棱柱微结构107为空心;

    在所述导光板内部设置有圆形微结构108,所述圆形微结构设置
    于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107与所述以第一阵列排布的
    三棱柱微结构107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两个导光板上设置的网点或在一个导光板内
    设置散光粒子,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v形微结构、三棱柱微结
    构和圆形微结构,从而使得照射入该导光板的光线能够通过圆形微结
    构反射更多的光线,再通过v形微结构和三棱柱微结构的折射使得光
    线能够垂直的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射出,从而能够使液晶显示
    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同时,本发
    明所述的导光板可以采用3D打印或激光镂刻工艺实现,降低了制造
    成本。

    导光板的圆形微结构为内部结构,图1所示的是切除导光板的一
    角,显示导光板的v形微结构、三棱柱微结构和圆形微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导光板主视图。在所述导光板内部垂直贯穿所述第二
    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三棱柱微结构,即三棱柱微结构与v形微结构
    相对垂直。

    如图3所示,导光板正视图。正视图是指从物体的正面观察所得
    到的视图。图3中显示的是该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101。

    如图4所示,导光板左视图。左视图是指从主视图的左边往右边
    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图4中左边显示的是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
    102,右边显示的是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101。

    如图5所示,导光板俯视图。俯视图是指从物体上方向下做正投
    影所得到的视图。图5中上边显示的是第二出光面102的一边,下边
    显示的是第一出光面101的一边,中间显示的是在所述导光板内部以第
    一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107和以第二阵列排布的三棱柱微结构107。

    如图6所示,导光板左剖视图。左剖视图是指从主视图的左边往
    右边观察,从上方向下剖开物体所得到的视图。图6中左边显示的是
    v形微结构的第二出光面102,右边显示的是v形微结构的第一出光面
    101。中间显示的两个平行线是三棱柱微结构107的投影线。中间显示的
    矩形是圆形微结构108的投影线。网格线是图6中所示导光板左剖视
    图中用来表示非金属材料剖切后的剖面线。例如,沿图3中所示的
    e-e剖切后得到图6所示的导光板左剖视图。

    如图7所示,导光板正剖视图。正剖视图是指从主视图的正面观
    察,然后从上方向下剖开物体所得到的视图。图7中显示的是导光板
    内部的圆形微结构108的投影线。网格线是图7所示导光板正剖视图
    中用来表示非金属材料剖切后的剖面线。例如,沿图5中所示的f-f
    剖切后得到图7所示的导光板正剖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板为一整体板体,根据所述三棱柱微结
    构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形成所述三棱柱微结构,根据所述圆形微结构
    剔除所述导光板内部形成所述圆形微结构。

    可选的,还可以通过至少两层板体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所述
    导光板。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导光板包括两层板体,一板体A设
    置有所述v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另一板体B设置有所述v
    形微结构和所述三棱柱微结构,所述另一板体B还设置有所述圆形
    微结构。

    如图9所示,所述导光板包括板体a,该板体a的第一出光面101
    设置有v形微结构,该板体a的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面101的另一面
    109设置有与所述v形微结构相对垂直的另一v形微结构;板体b;
    板体c设置有圆形微结构;板体d,该板体d的第二出光面102设置
    有v形微结构,该板体d的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面102的另一面110设
    置有与所述v形微结构相对垂直的另一v形微结构。板体a、板体b、
    板体c和板体d一起构成导光板10。

    图8和图9示意性说明导光板的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
    具体限定,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板体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导光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v形微结构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
    连续的等边“v”形的v形微结构。或,如图11所示的连续的不等边
    “v”形的v形微结构。或,如图12所示的连续的顶角为圆角的等边
    “v”形的v形微结构。或,如图13所示的连续的顶角为圆角的不等
    边“v”形的v形微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三棱柱微结构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等边三棱柱微结
    构。如图15所示的不等边三棱柱微结构。如图16所示的直角三棱柱
    微结构。如图17所示的顶角为圆角的三棱柱微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圆形微结构还可以替换为起到相同的作用的任意封
    闭曲线形成的柱体。例如,由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星形、
    任意多边形以及不规则的封闭曲线形状形成的柱体,都属于本发明专
    利保护的范围。除此之外,其它如球体、椭球体,等任意空间立体结
    构,也都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20,如图18所示,包括导光板10,
    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光源201,在所述第一出光面
    101上设置有第一扩散片202,在所述第二出光面102上设置有第二
    扩散片203。

    第一扩散片202和第二扩散片203的还用于将光线均匀化,给第
    一显示面板201以及第二显示面板202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

    进一步的,导光板还包括反射片204,所述反射片用于将从导光
    板的没有设置光源的侧面射出的光线重新反射回导光板,重复利用光
    线,直至光线从平行于第一扩散片202和第二扩散片203的导光板的
    两个出光面射出为止,然后垂直照射于第一扩散片202和二扩散片
    203。

    如图19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0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源201,
    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1所示,当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2所示,当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光源201,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3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4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
    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反射片204。

    如图25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
    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光源201。

    特别的,所述光源为复数行和复数列的光源。该光源可以是发光二
    极管(英文全称:LightEmittingDiode,英文简称:LED)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导光板的光源所述圆形微结构大小不同,
    且密度排布不同。

    如图26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所述圆形微结
    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到所述第三侧面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
    排布。

    如图27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设置有光源201,
    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射片204。所述圆形微结
    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
    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如图28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
    设置有光源201,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反射片204。所述圆形微结构
    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
    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
    述第二侧面到所述第四侧面按照从稀疏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如图29所示,当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
    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光源201。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一侧面和
    所述第三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
    到密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所述圆形微结构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
    第四侧面到相对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中间按照从稀疏到密
    集,从小到大进行排布。

    如图30所示,导光板发光原理图。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该导
    光板的光线经过圆形微结构的反射,再经过v形微结构和三棱柱微结
    构的折射垂直的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射出。

    由于靠近光源的光线强度较强,远离光源的光线强度较弱。所以
    导光板10内部的圆形微结构在靠近光源处微结构网点密度较低,且
    网点较小;而远离光源处微结构网点密度较高,且网点较大。这样一
    来,将光源强度较强部分的部分反射较少的光线;而光源强度较弱的
    部分反射较多的光线,再通过v形微结构和三棱柱微结构的折射使得
    光线能够垂直的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射出,从而能够使液晶显
    示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30,如图31所示,包括背光
    源20、第一显示面板301和第二显示面板302。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显示器30还包括第一外壳303和第二外壳
    30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面板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扩散片202上,
    第二显示面板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扩散片203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两个导光板上设置的网点或在一个导光板内
    设置散光粒子,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v形微结构、三棱柱微结
    构和圆形微结构,从而使得照射入该导光板的光线能够通过圆形微结
    构反射更多的光线,再通过v形微结构和三棱柱微结构的折射使得光
    线能够垂直的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射出,从而能够使液晶显示
    器双面显示,且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导光板 液晶显示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572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